我在现代留过学 第590节

  韩绛深深吸了一口气,按捺住内心的激动,冷静的想了想,持芴拜道:“陛下之法,虽是甚妙,但老臣愚以为,其中或有隐患。”

  “相公请说。”赵煦温柔的问着。

  “这地方厢军与富户,若是勾连在一起……”韩绛拜道:“长此以往,难免尾大不掉。”

  赵煦颔首道:“相公所虑,确有道理。”

  “不过朕之意却是,这厢军与富户之间,以斗纽、带泄之法合营时,却需言明,朝廷只会继续供给厢军一年之费,一年之后,厢军兵额就地裁撤,转为民户,与彼富户签契书,约为工人!”

  韩绛和吕公著一听这个,立刻就不困了。

  因为,大宋历代以来,最难做的事情就是裁军。

  在王安石之前,裁军任务做的最好的正是当朝太师文彦博——文彦博为相时,曾裁撤天下兵额八万。

  而大宋天下的厢军是个什么样子?

  其实宰执们心里面都清清楚楚。

  厢军根本就不是一支军队,大宋也从来没有将厢军视作军队。

  纯粹是一些拿钱养着的青壮,只要他们不闹事就可以了。

  而且,在大宋,但凡有办法的人,都不会去当厢军。

  因为厢军的待遇之差,是出了名的。

  此事若是能做成。

  韩绛还无所谓,吕公著的心脏就已经扑通扑通的跳起来了。

  此事只要做成,便是足可名留青史的大功!

  他这个右相,现在缺的不就是这样一个功勋吗?

  吕公著想清楚这一点后,立刻就持芴问道:“臣斗胆,敢请陛下明示其中条贯。”

  赵煦看着吕公著,他轻笑着道:“朕想的不多。”

  “但有几条,却是朕以为,必不可缺的条件。”

  “其一:一县之中,不可只有一个斗纽、带泄,须得有多个,最好有强有弱,此乃祖宗之法也。”

  地方上绝对不能只有一个强势的势力。

  要想方设法的在里面掺沙子,扶持异己。

  这就是异论相搅,大小相制在经济领域的化用。

  “其二,若是可以,是否可用都曲院中的扑买之法,让彼等扑买官府差事?”

  “其三,可能需设有司监察彼等……”

  “至于其他?”赵煦摩挲了一下双手:“朕暂时还未想到,尚需髃臣们集思广益,订立条贯,约为律令。”

  赵煦的话说完。

  吕公著已经持芴长拜:“陛下圣明!”

  对吕公著来说,这简直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最妙的是,这个馅饼看上去,没有任何毒害作用。

  因为它几乎不会引发什么舆论反对、攻讦,看上去似乎也不会伤害到什么人的利益——嗯,地方州郡的官员,现在已经被吕公著开除出士大夫的行列了。

  假若有人以此来诘问他,现在吕公著可以昂起胸膛,效仿当年的范文正公,大义凛然的回答一句:一家哭,何如一路哭?

  损失的只是你们家的短期利益。

  可获利的却是天下人啊!

  为什么?

  这个事情一旦铺开来,就是一个每年几百万贯,甚至上千万贯的大买卖。

  而且还是年年有。

  哪怕放到州郡,也是每年几千贯,上万贯的稳定营生。

  这可是所有人都在追求的东西。

  一个旱涝保收的营生,一个可以让财富持续增加,而不是减少的事业。

  于是,他也顾不得在御前失礼了,直接拜道:“陛下,为何要选京东?何不就在汴京,以京城为试点?”

  “先帝以来,诸法度,皆首先在京师行之,此乃惯例!”

  去了京东,这功劳就会跑到别人碗里。

  只有在汴京城,他这个右相,才能始终将节奏和事态,控制在自己手中。

  “哦?”赵煦看着他,道:“这样吗?”

  他回头看向帷幕。

  两宫在这个时候,也都赞同了吕公著的意见:“若是试行,还是京城最好。”

  这是她们下意识的反应。

  京东路太远了,出了什么事情,朝廷也很难及时反应。

  还是汴京好!

  就在眼皮子低下,出了差池,第一时间就可以知道。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个原因——这样的好事,怎么能放到外地去?

  汴京,才是根本!

  赵煦微笑的看着殿中的两位宰相,他假作沉吟,就图穷匕见,道:“若是如此的话,其中许多事情,却得细细思量才是。”

  “六哥说的是!”向太后当即表态。

  “官家所言甚是,确是得细细思量一番!”太皇太后对此也没有异议,她看向殿中的两位宰相:“不如明日朝会上,请髃臣都来议一议?”

  韩绛、吕公著两人持芴再拜:“唯!”

第459章 司马光:只要陛下是知老夫的就

  看着恭恭敬敬的持芴而拜的两位宰相。

  赵煦心中松下了一口气。

  其实要是有的选,赵煦根本不会行此下策。

  原因?很简单。

  地方上的富户,一旦掌握了足够的人力资源。

  那么就一定可以挑战官府的权威。

  甚至可以在政治上发出自己的声音。

  魏晋南北朝的门阀政治,就是这么来的。

  地方豪强,有人有钱有地盘,根深蒂固,尾大不掉,世代把持本土本乡。

  所以,在正常情况下,赵煦这属于开历史倒车。

  可是……

  他也没有办法啊!

  赵煦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支持他的利益集团。

  最好,这个利益集团还不是传统的士大夫。

  因为只有那些考不上进士的人,才会支持赵煦在未来另辟蹊径,别开门路。

  毕竟,现行的科举,三年一次,一次不过数百人得中。

  而能确定在未来改官成功的,也就是那么几十个。

  剩下的都得在选海里扑腾,能不能上岸,没有人可以保证。

  而大宋天下州郡,那一个个草莽之地,蛰伏着的豪杰们,就成为了赵煦的希望和帮手了。

  毕竟,这些人考不上进士,他们的子孙大概率也考不上,即使考上了,也会被卷成炮灰。

  赵煦需要这些人的帮助。

  只有他们,才能帮赵煦得到他想要的东西。

  ……

  司马光端坐在内东门下的待诏小殿,他看着手中的朝笏上写的那些文字。

  初夏的阳光落在殿前的台阶上,矗立在殿前的禁军魁梧的身体,倒映在石阶上。

  司马光在入宫后,就已经发现了,这些禁军,和他过去所见的禁军,在精神层面上,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他们开始昂首挺胸,开始充满自信。

  这是章惇南征大捷传回汴京后,带来的变化。

  禁军们终于打赢了一场战争。

  哪怕,他们打的是交趾这样的撮尔小国。

  可赢了就是赢了。

  自仁庙景佑年间,元昊叛乱后,大宋的在京禁军就已经没有胜过任何一阵了。

  在京禁军的精气神,都已经在三川口、好水川被打烂了。

  然后,他们就一路摆烂迄今。

  但现在,一场南征的胜利,似乎又让他们开始挺起了腰杆。

  就连那些禁军将佐,司马光知道,这几天他们也开始谈论起兵法了。

  而不是和过去一般,只钻研着如何赚钱。

  想到这里,司马光的意志就又坚定了一分。

  在京禁军能打仗吗?

  不能!

  从上到下,都已经烂透了!

  偏生这些人又身居高位,一旦外放出去,一个上四军的指挥,就可以担任一路兵马钤辖。

  所以,在京禁军开始好战。

  让司马光的警惕心,立刻拔高。

  “此皆章惇之罪也!”他轻声说着。

  要不是章惇打赢了,而且赢得很迅速,很干净。

  一日得五州之地,拓土数百。

首节 上一节 590/6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