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洪武,从逆党做起 第1911节

  不多时,颍国公傅友德与武定侯郭英一并走了进来,屋中不论大小都起身相迎。

  他们坐到了上首左侧后方,

  与众人攀谈片刻后,就默默看着手中文书,脸色变得凝重。

  这个时候,上首的朱寿将文书放下,扫视一圈,沉声道:

  “今日召集诸位前来是有两件事,希望与大家商议。”

  “第一件事,就是辽东到北平之间,

  要不要继续增加兵力,防范捕鱼儿海的草原大族。

  根据探子得知,捕鱼儿海的草原大部已经有十一个,

  每个都是三万人以上的大部,掌控着牛羊无数,青壮可能有十万余。”

  “第二件事,辽东与北平行都司之间要修建一条水泥官道,

  是原本官道宽度的三倍,能够同时容纳三十辆马车并行,预计花费四十万两!”

  朱寿话音落下,衙房内就响起了一阵倒吸凉气的声音,

  不少旁听大人被这几个数目所震惊。

  “朱大人,捕鱼儿海刚刚大胜,

  不过两年,就已经恢复了声息?”

  兵部尚书沈溍眉头微皱,声音沉重。

  “并没有恢复生息,根据探子信息来看,

  这些草原大部都是从鞑靼、瓦剌地区迁移而去,

  捕鱼儿海本地的大部只有两个。

  至于他们为什么迁移,也与咱们发起的北征有关,

  乃尔不花的下场让不少人认识到了北元暴政,

  所以纷纷远离,就形成了这个场面。”

  沈溍脸色更加凝重,带着一些疑惑:

  “捕鱼儿海大部已经有十一个,人数将要到达五十万,为什么这个消息到现在朝廷才知道?”

  老好人沈溍有些惊吓,北方盘踞着五十万人,

  一个大雪天,就能断绝了他们的生路,从而让他们南下劫掠,

  几十万人一哄而上,就算是能挡住,那也损失惨重。

  而他的问题让场中气氛有些古怪。

  安静了许久,角落里传来声音,有着一丝讥笑:

  “北平行都司正在忙着与草原人做生意,

  自然是希望人越多越好,他们怎么会将此事禀告朝廷呢?”

  众人循声望去,是兵部主事齐德。

第866章 巧舌如簧,以蛮治蛮

  兵部主事齐德三十岁左右的模样,

  坐在兵部尚书沈溍身后,正拿着一封文书。

  察觉到一众大人将目光都投了过来,

  他没有丝毫畏惧,甚至还挺了挺胸膛。

  舳舻侯朱寿看着他这副模样,眼中闪过一丝冷色,轻哼一声。

  而后,马上有都督府的官员出言反驳:

  “齐大人莫要胡言乱语,

  大宁地处北疆,向来都是对敌北元的第一线,直面捕鱼儿海,岂会与草原人做生意?”

  此话一出,毫无疑问表明了左军都督府的态度,

  不少人看向兵部官员的目光中有几分不善。

  奇怪的是,一向的老好人沈溍,

  今日没有匆匆出来解释,

  反而神情平静,像是一副早就知道的模样。

  齐德继续开口:

  “北平行都司已经有足足一年没有与外敌交战的文书军报送来朝廷,对敌草原人的斩获封赏更是没有。

  边陲之地的都司,交出一份这样的答卷,恐怕有些不合格吧。”

  兵部左侍郎茹瑺微微颔首,点头应道:

  “根据兵部收到的讯息,捕鱼儿海已经汇聚了至少大部十数,草原青壮以十万计。

  北平与辽东常有斩敌邀功的文书送来,

  北平行都司这一年来的确一封奏疏都没有。

  总不能绵延疆域数百里,没有一起冲突吧。”

  茹瑺的话让在场众人面露深思,

  不少旁听大人更是脸色古怪,

  若真是如此,那还真是稀奇,

  很难不让人想到,有什么别的猫腻。

  朱寿只觉得暗暗头痛,

  北平行都司最近一年半都没有送来什么对敌文书,

  但他知道,这并不是没有,

  而是那些斩敌十几人、百余人的战果,

  北平行都司根本看不上,也不上报,

  加之都司又是一个有钱的主,不需要都督府调拨赏钱,也就没有文书送来。

  这件事都督府一众大人都知晓,

  但偏偏他还不能说什么,

  若是将此事拿出来说,那岂不是要针对北平与辽东?

  正当他想着该如何解释的时候,

  一个出乎意料的人开口说话,是工部尚书秦逵。

  他笑了笑,看向身旁的沈溍,说道:

  “沈大人啊,北平行都司之事本官知道一些,

  去年辽东战乱,北平行都司从中获得启发,说是要以蛮治蛮。

  所以一些对敌草原人的军务都交给了朵颜三卫,衙门不送来文书也是理所应当。”

  这么一说,在场之人面露恍然,

  朵颜三卫的特殊他们都清楚,

  说是卫所,实则自治,

  想要彻底纳入朝廷统治,还需要慢慢分化瓦解,等待时间。

  但兵部主事齐德并没有松懈的意思,沉声开口:

  “秦大人,朵颜三卫亦是我大明卫所,受北平行都司管辖,

  他们的对敌文书按照规矩,也要送到都督府与兵部留存。

  如今文书也不送,军报也不发,

  北疆前线一片迷茫,朝廷根本不知道那里发生了什么,这怎么行?”

  左军都督府佥事萧琦眉头微皱,目光狠狠地刺了过去:

  “齐大人,都司边境防务如何,还用不着你来指手画脚,

  都督府对于大宁的防务安排,有绝对的信心!”

  齐德站起身,恭敬一拜,声音中依旧带着问询:

  “敢问萧大人,若北平行都司出了防务问题,都督府会担这个责吗?”

  “嘭!”萧琦猛地一拍桌子,怒目而视:

  “都督府不担责,难不成让你一个主事来担责?你担得起吗?”

  “读了两天书就在这里指手画脚,

  若是你们兵部觉得防务不妥,就亲自派人去看,

  在这里空口无凭地瞎咧咧,

  难不成非得一日一军报、三日一大报,才能证明都司在认真防务?真是荒谬!”

  这个时候,兵部尚书沈溍才呵呵发笑,压了压手:

  “萧大人莫要动怒,齐大人也是关心防务,

  对于捕鱼儿海的大部有些不安,情有可原,情有可原.”

  他转身看向齐德,示意他坐下:

  “坐下坐下,都督府这么大人,防务如何,他们能看不清吗?”

  齐德默默坐下,脸色平静。

  这个时候,茹瑺若有所思地开口:

  “沈大人,都督府对于东北边疆防务也不是那么了然于心。

  去年,辽东就出现了寇边一事,边军几次大败,

  最后还是调了天津三卫去平叛,不可谓不狼狈啊。”

  话一落下,整个都司衙房内陷入死一般的沉寂,

  一众大人若有所思地看着兵部两位大人,神色玩味.

  兵部尚书与左侍郎居然起了争执,真是古怪。

  沈溍还是老好人模样,笑呵呵开口:

首节 上一节 1911/2087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