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15节

  长枪不能说刺入,而是撞进了战马的前胸骨头,有的长枪方向朝上,干脆一下就被惯性和大力挑飞了战马上的清兵骑士。

  真正的枪林弹雨。

  先是火铳、弩枪的密集覆盖射击,子弹形成的弹雨和威力跟子弹一样的弩箭齐射,清军骑兵身上穿的衣甲根本挡不住。

  好不容易冲到了近前,汉军的火铳、弩枪还在后排,前排是层层重叠的长枪手和刀盾手掩护。

  “砰砰砰砰!”

  “咻咻咻咻!”

  就在这支冲上来的清军骑兵,被长枪戳的怀疑人生的时候,躲在长枪阵地后方的火铳和弩枪,再度开枪放箭了。

  弩枪都是现代工艺打造,稍微操练一下,几乎个个能堪比神箭手。

  火铳就更离谱了,第二师的火铳营,已经用上了线膛燧发枪。

  拉膛线机器已经造了出来,汉军当然不可能弃之不用,早就先量产了好几台,日夜都在给枪管重新拉膛线,制作线膛燧发枪。

  这样造出来的线膛燧发枪,实际还存在各种问题,什么膛线拉的还是不够好,线膛枪专用的空心子弹跟不上产量,导致火铳兵几乎人手一把上弹专用的小锤。

  可这还是不影响线膛燧发枪对于当前战争的划时代影响,总有人认为机枪的出现,才是骑兵时代的落幕。

  这个说法呢……很对!

  但严格来说的话,早在线膛枪问世,骑兵就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因为线膛枪提高了子弹命中率,不至于像滑膛枪,需要搞线列阵型,提高火力密度来换命中率。

  有了线膛枪,死板的线列阵型开始瓦解,步兵可以分散射击,采取更分散的阵型,再加上线膛枪提高了射击精度,也变相提高了有效射程。

  骑兵很难再冲的起来,往往远距离起跑加速的时候,就得先挨一轮枪子。等到了近距离,敌军步兵早跑了,边跑还边跟你打游击。

  汉军倒没那么夸张,就连阵型都还在用保守的线列阵型,主要线膛枪才刚刚应用到实战,许多经验还不熟悉。

  可不熟悉不要紧,打的准就行了!

  几十米的近距离,就连滑膛枪都能有效射程,线膛枪和弩枪简直堪称百发百中。

  汉军的火铳兵、弩枪兵一个个都化身神射手,每一枪每一箭都能带走一个清军骑兵。

  打了两轮,汉军火铳兵渐渐熟悉了线膛枪,发现这线膛枪是真好使。

  打的太准了,指哪打哪,完全不用凭经验碰运气。

  汉军火铳兵、弩枪兵干脆不再齐射,反正能打得准了,火力密度不重要,能多杀清兵就够了。

  几百杆火铳、弩枪全都自由射击,躲在友军的长枪、刀盾后面,对着清军骑兵放冷枪冷箭。

  战场上的清军骑兵,不到片刻就完全冲不动了,汉军火铳打的太准了,也打的太远了,几乎弹无虚发。清军的骑兵冲锋已经不起作用,近距离突破不了汉军的长枪阵地,远距离也拿汉军一点办法都没有。

  好些清兵被气得干脆唾口大骂,这些反贼难道都不怕死吗?用血肉之躯去挡战马的冲锋,他们虽然被长枪挡住了,但也有相当数量的汉兵被战马撞到吐血重伤。

  这可是战马高速冲撞,跟被摩托车撞了没什么两样,不当场去世都算不错了。

  反贼凭什么还不崩溃?

  清军骑兵不能理解,既然不能理解,那就干脆不冲了。

  之前已经说过,清军骑兵的组成建制本身存在巨大问题,它的兵力来源在各省的绿营骑兵,内部几乎没有统一的指挥。

  全靠明亮这位老将率领,才能勉强聚拢在一块,不至于发生太大的矛盾冲突。

  没有大矛盾,但小冲突免不了,方言、地域之间的抱团取暖,三千骑兵内部分成数个小团体山头。

  要是能打胜仗,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无非就是争夺战功首级的时候,会发生冲突分歧。

  比如之前在襄阳大破白莲教的时候,明亮的三千骑兵就差点因为抢脑袋,而内部发生火并。好在明亮及时出面调停,又重新分配了军功首级,尽量做到不偏颇。

  事后还私下找到了首级军功分的少的骑兵,给他们个人掏腰包补偿了一些,才算是把军心士气给稳住了。

  这也是明亮一声令下,这些已经在汉军手上溃败过一次的绿营骑兵,还能义无反顾朝汉军发动冲锋进攻的原因!

  可现在,正面冲不进去了,汉军的长枪兵全都好像不怕死一样,不崩溃也不后退,就这么横在中间,仿佛难以逾越的天堑鸿沟。

  部分清军骑兵上头了,还在找机会想要冲过去,只要冲过去了,反贼的火铳兵都不算什么。

  干掉了火铳兵,余下的反贼步兵必定崩溃。

  还有部分清军骑兵,他们没上头,但也不想再冲,转而跑远了想要搞骑射杀则。

  骑射能不能杀贼不清楚,反正清军骑兵的冲锋阵型崩溃了!

  若是清军骑兵能一直保持三千骑的冲锋,哪怕汉军的线膛枪厉害,大炮也厉害,可左翼的长枪兵总是有限的,不可能一直挡得住骑兵的冲锋。

  一旦汉军长枪兵损失过大,肯定还是会崩溃,纪律操练的再好也没用。汉军这边可都是新卒,新卒必定会有恐惧。

  很可惜,清军已经失去战机了!

  失去了统一的冲锋阵型,那骑兵跟步兵的最大差别,就只是多了匹马而已。

  多了匹马的步兵,还是没有完整阵型,各自为战的步兵,那特么不就是砧板上的鱼肉,还是自己把自己主动切开来的鱼肉。

  汉军左翼方阵虽然全是步兵,一个骑兵也没有,没法直接对清军骑兵进行反包围,可只是僵持还是完全能办到的。

  骑兵最厉害的就是机动性,一旦陷入到战争泥潭的僵持,那骑兵基本就不可能打赢了!

  战局演化也确实如此,清军部分骑兵还在试图绕路,想要冲破汉军的长枪阵地,杀进汉军方阵的后方。可绕了半天发现天完全绕不过去,汉军方阵总是能第一时间做出部署调整。

  另一部分试图拉远距离,找机会骑射的清军骑兵,他们的情况更惨。因为距离拉的太远,目标太过明显,成了线膛枪的重点打击目标。

  跑远了就击毙,完全没机会骑射!

  武器装备、军队士气、战术阵型全都被碾压了,清军骑兵的伤亡也肉眼可见的迅速扩大。

  初战清军有三千骑兵,到现在才半个时辰不到,已经只剩下了两千五百多人。

  五百人的伤亡率,早就超过了十分之一,也是一般军队的承受极限。

  之所以还没崩溃,全在于清军骑兵内部过于分散,压根没有统一服众的指挥,去统计军队的总体伤亡率已经很大。

  当然,也不用统计了,五百人伤亡实在太多,就算军队再分散,也意识到了不对劲。

  不用下令,清军骑兵就开始自发性向后撤退,好几个骑兵将官,干脆收拢麾下还活着的骑兵,就要掉转马头,战略转进。

  他们这边战略转进,其他人见了肯定也得跟进,跟进的人多了,本来还只是自发性的战略撤退,很快就演变成了一场大溃败!

  清军骑兵溃败了,汉军左翼方阵却没有尝试追击,一是步兵两条腿,肯定跑不过骑兵四条腿,二也是汉军左翼方阵,已经损失颇大。

  后排的火铳兵、弩枪兵倒是没什么损失,可作为前排人肉墙壁的长枪兵和刀盾兵,伤亡颇大。

  整个左翼方阵兵力也才两千多人,一个指挥使的兵团而已,这么一次性的伤亡就达到了二百多人,战死的五十多人,重伤的一百多人,另有轻伤数十人。

  伤亡率已经达到了十分之一,饶是汉军精锐,如此伤亡率短时间也很难对骑兵发动追击了。

  白楠放下望远镜,左翼方阵扛住了清军骑兵的冲锋,那他也该动手了:“骑兵营,出击!目标:前方溃败敌骑!”

  明确的军令下达,白楠不打算再度放过这支清军的骑兵,他要进一步扩大战果。不求全歼清军的骑兵,至少也要让清军骑兵受到重创,再无丝毫战力。

第178章 狭路相逢勇者胜

  汉军骑兵陆续的上马了,虽然白楠早就下达了骑兵备战的命令,但实际上骑兵也才刚刚准备上马跑起来。

  还是太穷了!

  汉军跟清军不同,没有成体系的养马地,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包括马种的选育问题,目前都很难解决,更不用说战马的补给了。

  按照正常前提来说,一支足够完善的骑兵部队,它的战马数量肯定是比骑兵兵额要多的多的。

  不说一人双马,起码也要有足够的备马,防止马匹因受伤、战死等各种原因减员太多,也能及时补充作为战斗力。

  汉军没这个条件,真就是一骑一马,马要是生病不舒服了,那骑兵就得减员。

  就连正经作战,骑兵不到真正冲锋打仗,战马都是能不动,尽量不要动,尽可能的保存战马的体力。

  因为敌军可以换马,他们没马可换,马跑不动了就是跑不动了。

  “哗~啦!啦!”

  “铿~锵!”

  700名汉军骑兵接到出击的军令,全部快速翻身上马,而后将马刀自腰间抽出,动作整齐划一。

  骑兵营的千总官叫吴猎虎,没错,正是先前生擒过富志那的那个村兵头子。

  因为汉军的人看着是很多,但把新卒老兵全部加起来,能学会骑马,还要有骑术天分的士兵就很少了。

  吴猎虎刚好就是其中一个,本来他并不是骑兵,可辰州一战后,汉军缴获了不少战马,骑兵营得到了扩军,这家伙就顺势报了个名,而后就顺理成章成了骑兵。

  不顺理成章都不行,这可是生擒了富志那,在汉军里头的名气不算很大,却也不小,转为骑兵的名单还是聂宇亲自签发。

  别误会,骑兵作为稀缺兵种,名单都是要给聂宇这大将军过目的。

  之后,吴猎虎靠着骑术天分,加上个人勇武,就这么一路坐火箭般升到了第二师的骑兵营千总官。

  都是新兵,可不就是谁最能打,骑术也最好,谁来当千总了!

  吴猎虎手中紧握马刀,心里说不紧张那是假的,这可是他率领第二师骑兵营的第一次实战:“全军准备,小跑前进!”

  “嘟嘟嘟嘟哒哒哒哒……”

  “嘟嘟嘟嘟哒哒哒哒……”

  军号手吹响冲锋号,700名汉军骑兵闻声而动,开始慢步小跑了起来。

  跑着跑着,开始逐步的往上提速。

  由慢步的四个节拍(就是马儿正常走),到快步的二节拍,再到一步三节拍的真正跑了起来……

  骑兵在提速,阵型同样也在快速变动,原本还十分散乱的阵型变得有序。

  所有汉军骑兵自发的分隔开来,按照一个骑兵横向占地1米为方圆,直接分成百人为一个骑兵横队。

  骑兵横队又均匀跑成七个列队,七百人的骑兵跑的非常有序,如同一个跑步加速的移动方阵,也可以说是移动城墙。

  嗯,不要误会,这不是所谓的墙式冲锋,因为真正的墙式骑兵压根不是这么玩的。

  按照正常墙式队形来说,那就是骑兵全都紧密的跑在一起,不留一点间隙。这样一股脑发动冲锋,后果基本就是骑兵挤成一团摔下马去。

  真正的墙式骑兵,一般都是以火铳骑兵为主体,结成了墙式队形后追求火力覆盖,对抗传统骑兵的冲锋,不是让墙式骑兵自己冲起来。

  汉军用的就是很普通的横列骑兵,很好的留出了骑兵冲锋的间隙,不至于一跑起来就乱撞一团。

  聂宇打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搞传统骑兵,传统骑兵早就落后于时代版本,要搞也得搞火铳骑兵,而冲锋阵型从头到尾也是只操练一个——横列阵型!

  横列阵型没有什么特点,但也没什么难度,对骑兵的马上武艺没有太多要求。

  唯一的要求,就是骑兵必须绝对服从军令,军官带队往哪里冲,哪怕前方已经是刀山火海,冲进去了就是死,那你也得义无反顾的冲上去。

  骑兵战斗力里有四分之三在于勇气!

  狭路相逢,勇者无敌!

  “哒哒哒哒!”

  伴随马蹄的奔腾,汉军骑兵的速度已经是越来越快。吴猎虎整个人都伏在了马背上,马刀紧握在手,心底也是愈发直打鼓。

  汉军骑兵700人,清军骑兵受到重创,但还有2500多人。

  700人打2500人,真的能打赢吗?

  吴猎虎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了,他跟清军骑兵的距离越来越近。

  清军骑兵已经冲过好几波,战马体力早就消耗的差不多。现在又是在逃跑,战马被进一步压榨,速度不可避免的慢了下来。

首节 上一节 115/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