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第128节

  正好,陈望之疯了,还是真疯了,去黄州府找名医都一时治不了,那就更好甩锅了。

  和珅难得没去压折子,反而把折子以最快速度,递给了乾隆去看。

  乾隆看了什么反应不知道,反正当天太上皇的宫殿里头,传来了各种瓷器清脆悦耳的碎裂声响。

  大清京师都如此,地方同样也不好受。

  ……

  九月初。

  历史上的时间线,贵州仲苗这个月刚好被云贵总督勒保、两广总督吉庆、湘西十万清军的联手围剿下,给堵在了南笼无法逃跑。

  差不多到了这时候,应该已经被灭了,连“女苗王”王阿从都被勒保诱骗俘虏。

  可实际上,因为汉军的异军突起,一下子就把湖南都打完了,湘西十万大军更是全军覆没。

  勒保没有湘西清军的支持,本来就很难打了,而后宝庆、永州、桂阳的几路义军,趁着两广总督吉庆率军北上贵州,突袭了广东和广西两省。

  吉庆这总督大惊失色,被迫又急忙带兵南下,回去打义军。

  如此,没了两大助力,勒保全靠手下的几千贵州兵,愣是跟仲苗义军打了个有来有回。

  论战力,仲苗义军打不过勒保的官兵,可仲苗能被列为苗人,那基本的翻山打游击还是看家本领,再加上王阿从这位“女苗王”很有见地,知道找汉军和湘西苗人合作,秘密采购兵甲物资。

  就在上个月的月末,勒保一时不慎,吃了个天大败仗,损兵折将不说,还一下就退回了云南。

  仲苗义军兵逼贵阳府,贵州巡抚冯光熊大骇,一连上了两道弹劾折子。

  弹劾云贵总督勒保剿贼不利,弹劾两广总督吉庆不顾贵州仲苗糜烂。

  ……

  四川战局。

  高均德、张添伦所率领的襄阳白号军,遭到了清军一路围追堵截,走投无路之下绕过七盘关,就这么从四川跳进了汉中府宁羌州。

  这可把宁羌知州吓懵了,总督刚刚带着全部精锐南下,怎么白莲教的反贼能跑来他的宁羌?

  宁羌知州匆忙传信汉中知府,而汉中知府同样也很懵,白莲教反贼不是在四川吗?

  怎么就跑来他的汉中了?

  没办法,只能一面派人去救援宁羌,同时快马加鞭去西安搬救兵。

  西安有没有救兵不清楚,但后面追击反贼的陕西清军忍不住了。

  他们本来是来把反贼给围死的,怎么反贼就突然不按套路出牌,跑去打他们的老家陕西了?

  追击的陕西清军匆忙改变路线,放弃了其他义军,全速赶往围剿这支白号义军。

  王聪儿、姚之富所率领的襄阳义军见势,也立马抓住了战机,与李全、张汉朝所部的义军合流。绕道东南的大巴山,来到汉中的西乡、洋县分兵强冲,以迅雷之势穿过终南山,杀进凤翔府。

  襄阳义军沿着渭水,一路攻掠了郿县、盩厔,兵逼西安府城,吓得陕西巡抚大惊失色,匆忙下令西安全城戒严,同时快马加鞭入川找陕甘总督宜绵求救。

  ……

  今年可以说是到处都在打仗,战火已经不止烧到了湖广、四川,贵州、陕西、两广全都有义军在造反。

  就连江西现在也不太平了,杀尽王等诸多流寇,不用猜都晓得去了江西。

  这些流寇对上汉军,自然是打不过的,可江西这块地方太好了,明清两朝文脉汇集之所,文道昌盛,那就意味着武德肯定衰弱。

  杀尽王刚刚在湖南被汉军打的一头包,而后一头扎进了江西文人老爷的地盘。

  这家伙刚进江西,排头的就对上了吉安府的莲花厅。

  清朝有一种特殊的行政区划,介于县和府之间,叫做直隶厅或散厅,主官一般为同知、通判,有着一定的军事话语权,主要是为了安抚不好管理的地方。

  莲花厅就是在南边的永新县割了二十个都,北边的安福县割了十二个都合并改置,距今都快五六十年了。

  莲花厅主官是吉安府同知,这家伙去年刚履任,屁股还没捂热乎呢,就碰上了狼狈逃过来的杀尽王和插翅虎。

  “大人,湖湘反贼杀来了,听说好像是什么杀尽王?”

  “呵,乌合之众,待本官灭了他们。”

  这位莲花厅同知完全没把杀尽王他们放在眼里,带着军队就杀出去了,甚至都没打探一下杀尽王这次跑来了多少老贼。

  遭遇战一触即发。

  杀尽王手下的老贼害怕汉军,可不怕清军,一看对面清军人比自己还少,一个个还颤颤巍巍,连刀都拿不稳。

  当下就是一哄而上,如此没脑子不要命的打法,愣是一波就冲的对面清军大溃。

  莲花厅就这么拿下了,里面的主官同知看到军队大败,就第一时间脚底抹油跑路了。

  杀尽王一直到入城了,都还觉得不怎么真实。

  攻城原来这么容易的吗?

  不是攻城容易,而是在江西攻城容易,江西作为读书人的圣地,没有经历过大的战乱,这里的绿营早就烂骨子里了。

  杀尽王手下的贼寇,之所以看着菜,那是在湖南跟汉军打多了高端局,一下到了低段位的江西,自然都是乱杀。

  打下了莲花厅,杀尽王立马和插翅虎、混世魔等贼首分道扬镳,混世魔往南去打永新县,插翅虎去打永宁县。杀尽王自己则准备北上,先去打下安福县,再去尝试攻打吉安府。

  这一次他的策略改变了些许,入了莲花厅以后只杀地主大户,对百姓没再多造杀戮。反而还把粮食分了出来,又把分完的土地,全都让莲花厅百姓去佃耕,给的租子比清廷时候的赋税低。

  好家伙,这是跟汉军打多了,也学会了一些汉军的套路。

  分田他舍不得,可对百姓施舍自己一时用不上的小恩小惠,换取百姓对自己的拥戴,他还是照葫芦画瓢,学了个大概。

  这厮还清楚意识到了,必须得抢一块合适的根据地谋发展,之前缩在茶陵一亩三分地,太憋屈了,最后只能被困死。

第196章 收州

  “呵呵,都督府这次给出的方案不错,灭一个杀尽王,换来了两块新地。”聂宇拿出一份电报译文笑呵呵说道。

  电报译文依次递给内阁诸部的文武官员们传阅。

  刘骏看过后,跟着面带笑容说道:“郴州本来就跟那贼寇杀尽王相邻,西面此前面临的又是桂阳义军,属于是被两面夹击,就算要降也不知道该降谁。现在桂阳义军南下,桂阳归入我大汉疆域,茶陵州也被陈将军扫平,就是走脱了杀尽王。作为一方知州,自然是时候该做出抉择了。”

  能活着,谁也不想白白送命不是。

  郴州知州潘伯庸看得很明白,杀尽王他还能勉强靠地利挡住,可汉军太厉害了,挡是挡不住的。

  而且,在清廷和乾隆的眼里,郴州、沅州这些湖南仅剩的州府,应该早就被反贼拿下了才是。

  怎么还能一直存在这么久的?

  莫不是这几个州府的知州、知府们都从贼了,这才能在反贼包围下苟延残喘,没被吞并灭掉?

  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潘伯庸是扛不住了,杀尽王残暴好杀,投了也没活路,所以他还能号召地主百姓拼命抵抗。

  可汉军来了,那就不必了。

  汉军不胡乱杀人,很守规矩,尊重读书人,在这么多反贼里头,几乎都能算得上是异类了。

  潘伯庸甚至还听说,最近汉军的大将军,还登基称王,定王号为汉,正式建制确立了法度。

  这就是羽翼丰满,成了气候了,也就值得他们这些清廷的大官伸手去下注了。

  “郴州知州潘伯庸请降,可以许他虚官高位,但不予以实权。”吏部尚书吕志宏忽然说道。

  这个建言没什么毛病,郴州知州有献州大功,算是带上了郴州州城在内,所辖诸县一起随从投降,这功劳可是不小的。

  再加上郴州知州一直被两路义军夹在中间,动弹不得,所以贪污作恶的机会不多,光是忙着挡住义军夹攻之势,就已经快要耗尽心力。

  将功折罪绰绰有余,再给个虚官高位,但不给他实权。

  对外宣传上就能给清廷官员潜移默化的施加影响,未来某天被汉军兵临城下了,只要不守城抵抗,乖乖献城投降了,就能免罪,还能得到官位封赏。

  既然如此,那还辛苦守什么城,直接降了还有荣华富贵。

  千金买马骨嘛!

  能内部分化就内部分化,卑鄙是卑鄙了点,但这可是在造反,汉军不去危害百姓,还给百姓分地减税,保障百姓生息,已经算是大大的仁慈义军了。

  聂宇想了想,点头道:“就这么办吧!”

  兵部尚书王若愚忽然递上一封信书,说道:“大王,数日前伪清的永州知府丁云锦派遣信使,给我们送来求援信书,请求我大汉出兵援救永州。”

  说到这永州知府丁云锦,聂宇印象还是比较深刻,因为这家伙早在一年前,就跟自己求救过一次。

  但,说是求救,字里行间却都是牛气的很,仿佛不是他在求汉军,反而是汉军在求他施舍。

  大概意思就是,只要汉军解围永州,他就可以帮汉军上奏朝廷,请功美言几句,帮汉军争取一个招安封官。

  聂宇看到信书,反正是被气笑了,而后就回了两个字:“没空!”

  到现在,一年快过去了,这位永州知府又腆着脸,来找汉军求救了,信书也给的规整了很多,送信的据说还是丁云锦的亲儿子(妾生子)。

  聂宇接过信书,来回扫看几眼,顿时呵呵一笑:“时隔一年,这位丁知府文墨倒是长进不少,这溜须拍马熟练了许多嘛!”

  众官闻言,心里想笑,面上又绷着脸,不敢笑。

  聂宇接着道:“瑶部怎么说?”

  这里的瑶部统指永州、宝庆两府的瑶人义军。

  王若愚说道:“永州瑶部首领赵余年,对我们不抵触,但也不甚敬畏。我们的劝降信送是送进去了,可完全石沉大海,对方没有给出任何回复。倒是宝庆瑶部首领蓝金龙,这厮给出了明确回复,他可以自去王号,也愿意尊奉汉王,但不许我们派遣流官、军队入驻宝庆府。”

  聂宇没说话,倒是刘骏忍不住说道:“不可能,宝庆、永州二府要拿下,怎么可能不派流官和军队入驻?若是什么都不派,那不是与之前没什么两样?”

  礼部尚书顾景也跟着说:“大王,要下宝庆和永州两府之地,那瑶王蓝金龙的条件就不能答应。但瑶王是瑶王,瑶部是瑶部,瑶王不能完全代表瑶部,便如永州瑶部不受宝庆瑶王辖制,完全可以对其加以分化。”

  “如何分化?”聂宇问道。

  顾景回答:“先遣一大将,领军进驻两府,威逼两府瑶部,不得轻举妄动。再遣几支村子的农民公会分批前往当地,这两府瑶部说是瑶部,但实际上已经与汉人无异,能说汉话,有汉人姓名,还跟汉人混居。只是伪清不拿他们当汉人,对他们盘剥虐害,这才让瑶部百姓同仇敌忾,反清起事。”

  这话说的没错,差不多从雍正开始,西南地方的各种少民起义,包括苗民、瑶民等等,都是官逼民反,那些地方官压根不拿苗民、瑶民在内的少民当人看。

  这也是雍正为整个满清王朝制定的改土归流国策,通过地方官盘剥虐害,逼少民起事,再趁机派兵平叛,消灭地方土司,把少民全部改土归流。

  粗暴是粗暴了点,可胜在效果拔群,雍正十三年下来,改土归流的土目多的都数不过来,全是先把土目少民逼反了,再进行暴力镇压。

  可以说,清朝的少民那么闹腾,真不怪人家闹腾,真就是硬逼着他们造反,不反就得等死。

  顾景给出的策略,实际也是根据汉军起事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搞得变种。

  既然瑶部上层土目瑶王搞不定,那就在下面入手,从底层瑶民包围上层土目,在瑶民那里组建农民公会,让瑶民把瑶王给掀翻过来,带着瑶部归顺大汉。

  好家伙,农村包围城市……咳咳。

  聂宇微微点头:“这个办法可以,让徐元让领军过去吧!再从当地调遣一批分田官,让他们去帮着两府瑶部,去组建农民公会,去分瑶部首领寨主的田。”

  徐元让就是徐三郎了,这家伙做了将军以后,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些过于土气,就找军中书记官给自己改了个名字。

  那书记官文墨也不多,干脆取用了三国里头的夏侯惇,夏侯惇知进退,能战善战,正好跟他挺相配的。

  为了体现对部将的尊重,聂宇这位汉王专门在文书批阅里,给徐三郎改成了徐元让,公开场合也是称呼其为元让。

  郴州举州归附,宝庆、永州让徐三郎领军去慢慢征讨消化,而沅州府和靖州暂时还没投降,但也差不了太多。

  沅州、靖州可是真的被四面夹击,沅州知府已经完全摆烂,靖州知州同样也是得过且过。

  估摸等宝庆府被汉军拿下,靖州就该有人着急,要献城投降了。

首节 上一节 128/1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