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01节

  接着朱翊钧又说道:

  “过些日子,张大伴再问问黄师傅酱油味道如何,若是黄师傅也尝不出来,以后东城的铺子里,就卖这种瓷瓶的酱油。”

  张宏有些迟疑的说道:

  “殿下,陛下不是说,不让您用贡物皇产的名义牟利吗?”

  朱翊钧说道:

  “让散出风声,说这酱油是贡物,只要我们不说,就不算违反父皇的禁令,孤还能管这些买家是怎么想的?”

  朱翊钧也命令人考察过东城的铺子,因为这里居住的都是达官贵人,所以和皇室有关的东西都卖的很好。

  朱翊钧灵机一动,命令人将酱油灌在瓷瓶里,冒充高档酱油来卖。

  酱油这种东西,本来就是提鲜调味的,古法酿造的味道可能更好点,但是普通人也分辨不出来。

  朱翊钧给黄骥赏赐酱油,如果黄骥也吃不出来差别,那他就可以大张旗鼓的冒充贡物酱油。

  这个办法能成的话,东城的店铺利润就能大幅提升了。

  这些日子的忙碌,让朱翊钧十分的充实,甚至经营这些皇产带来的乐趣,都要比办百戏会要高了。

  如今百戏会反而成了一个游戏的终极目标,一个奋斗的方向,而且按照朱翊钧的测算,如果自己能继续这样赚下去,就能在来年讲学大会前赚够百戏会的钱,甚至还能有所盈余!

  ——

  苏泽并不知道小胖钧因为自己的“模拟经营”游戏斗志满满,如果知道苏泽大概也只会觉得,胖钧在敛财上是有天赋的。

  此时的苏泽正蹲在家中,紧闭家门,连徐渭都被他支出去喝酒了。

  苏泽从袋子里掏出几个土豆,小心翼翼的将长牙的部分切开,然后种进了【家庭装种植毯】里。

  苏泽也没想到,登莱开港一个多月,涂泽明就帮自己搞来了土豆!

  在涂泽民临行之前,苏泽就画出土豆、红薯、玉米的图样,请他在登莱港口搜集这些作物。

  就在半个月前,涂泽民从一艘荷兰商船上找到了一筐子土豆,快马送到了京师。

  这艘荷兰商船,是在倭国的港口听到了登莱开港的消息后,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来到了登莱,没想到大明真的让他们停靠港口,还和他们做起了贸易。

  这艘商船的船长德佛里斯爵士听到了涂泽民悬赏土豆的消息,就将船舱里一筐准备带回欧洲当做园艺植物卖的土豆送给了涂泽民。

  苏泽将土壤调整为砂土,又将切开的土豆埋进了田垄中。

  苏泽种完了土豆,坐在书房前开始思考如何推广土豆。

第130章

  土豆的个头不大,和苏泽前世见过的土豆没办法比。

  这也是正常的,后世的农产品都是经过一代代科学育种优选出的最优良品种,而如今这些土豆,产量和口感都不能和后世的比。

  但就算是这样的土豆,也已经是相当完美的农作物了!

  苏泽前世的时候,就曾经作为扶贫干部,推广过土豆种植,所以他对土豆十分的了解。

  土豆是一种主粮,营养物质十分的丰富,理论上只要进食土豆和牛奶,就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

  土豆对土地要求很低,在山地和贫瘠的土地上都能种植,抗寒抗旱,而且成熟周期要比小麦水稻都要短,灾荒的时候也能作为救荒的粮食。

  土豆的味道也相当不错,苏泽想到前世那些土豆制作的美食,吸了一下嘴角的口水。

  但是土豆也不是完美的作物。

  苏泽按照记忆,在纸上一边写一边自言自语道:

  “要让涂泽民继续搜集土豆,反复种植同一种群的土豆,会积累生物碱毒性,引发病害。”

  苏泽前世曾经去基层扶贫,也在当地推广过土豆种植。

  土豆每一季都要换种,如果用自家的土豆继续育苗种植,来年就很容易发生严重的病害。

  最有名的,就是爱尔兰饥荒了。

  英国殖民爱尔兰的时候,曾经在爱尔兰大力推广土豆,但是由于种群的单一,加上土豆这种农作物的种植密集,导致了马铃薯晚疫病迅速传播,爱尔兰土豆减产乃至于绝收。

  而英国则将爱尔兰的粮食全部出口,导致爱尔兰饿死了百万人。

  大英在大缺大德上从来不会让人失望。

  所以苏泽才写信给涂泽民,请他继续搜集土豆,丰富种群多样性,就不会出现大规模病害。

  这个原理就和轮种是一样的,通过种植不同的农作物,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土豆是茄科植物,如果单一品种的无性繁殖,会导致生物碱毒素的积累,增加种群多样化也能减少毒素。”

  苏泽又写道:“土豆育种也需要更多品种的土豆。”

  苏泽写完这些,又从书桌上拿起小笔,迅速写了一封信,找来了【飞鸽传书】,将信塞进信笼里。

  胖鸽子展翅高飞,迅速向着登莱方向而去。

  理清了土豆育种问题的思路,苏泽接着开始思考,如何推广土豆种植。

  前世的扶贫工作,让苏泽明白推广一种农作物的不易。

  苏泽回忆起前世的那个村子,他前任扶贫干部,胡乱上马项目,推广村民种植猕猴桃。

  最后种出来的猕猴桃又小又酸,当地又是山区,很难运送出去。

  等到苏泽再去的时候,他在当地推广土豆,当地百姓已经非常抗拒,死活不肯改种土豆了。

  后来苏泽是向上级申请了专门的补贴,又亲自在村委开荒,最后才说服当地百姓改种。

  在大明朝,难度只会比前世更大。

  这倒不是说农民保守,而是主粮这种东西,谁也不会因为你一句话就随意改种。

  农业种植本身就是相当复杂的事情,任何作物都不是种子撒下去就能丰收的。

  围绕着农作物,需要按照农时播种除草增肥,还有各种病害防治的技术,已经种惯了某种作物的农民,绝对不会因为官府推广就改种。

  你官府推广的农作物种不出来怎么办?

  到时候朝廷的赋税还要不要交?

  没有口粮吃了,朝廷管不管?

  别说是封建时代了,就是近现代,要推广一种主粮都是非常困难的。

  但苏泽露出笑容,好就好在是土豆。

  土豆的特点就是耐寒耐寒,在山地也能种植。

  而且土豆不挑土地,在房前屋后弄一小块地方都能种。

  这两个特点,让土豆的推广变得比玉米之类的主粮容易了很多。

  山地能种植,就意味着可以在未经开垦的山田里种植,那就不会占有原来的耕地。

  不需要大片土地,就可以让百姓小规模试种,等百姓尝到甜头后,就会自发的多种。

  而且对于苏泽来说,土豆可以说是一种战略口粮了!

  大明朝如今的几个重点防御方向。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这三个战略方向,都在万历年间同时暴雷。

  首先是山西宁夏陕西一带的西北防线,这是用来防御蒙古人的,万历年间的宁夏之役,消耗了整个西北地区。

  蓟辽地区的女真人也不安生,军事压力逐渐加大,万历年间的抗倭援朝,让女真人更加坐大。

  另外一个经常被人忽视,却也经常闹得大明不安生的,就是西南地区。

  播州之役,让整个华南地区都抽干了血。

  这三个地区,如今都已经不安稳了,苏泽所上的《平戎策》,就要整饬边防,镇压当地的叛乱势力。

  而这三个地区,又都是可以推广种植土豆的地区!

  西南地区就不用说了,苏泽穿越前,中国已经是土豆最大的产出国了,而中国的土豆大部分都产自西南地区,在云贵地区土豆都开始成为主粮了。

  云南就有一句俗语,“没有一个土豆能活着离开云南”,足可见这些地方对土豆的喜爱。

  西北地区同样也很适合种植土豆,苏泽就已经准备给大同的戚继光写信,请他在大同的军屯推广土豆种植,用来替代大同边军的军粮。

  辽东地区也一样,关外的黑土地,同样也很适合种植土豆。

  粮食问题也关系到军队的后勤补给,如果能一定程度让边军自给自足,那就可以一改大明中期以来的颓势,主动出击清扫边患!

  而这一切,都落在小小的土豆上。

  苏泽看着【家庭装种植毯】,等培育出土豆后,要怎么推广土豆呢?

  苏泽想到小胖钧,一个计划在脑中浮现。

  自己已经帮了小胖钧那么多忙,身为弟子帮帮老师,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吧?

  ——

  十二月十五。

  过了腊月十五,东宫要停了讲学。

  等到腊月二十的时候,各大衙门就要准备过年了。

  从腊月十五到正月十五,这一个月就算是朱翊钧的寒假了。

  黄骥夹着书,在一众同僚的艳羡下走进了东宫。

  “这是太子本月第五次召黄骥讲学了吧?”

  另一名讲官嫉妒的点点头。

  这是年前最后一次讲学了,太子还是亲自点了黄骥,这让一众讲官议论纷纷

  黄骥体会着同僚嫉妒的眼神,总算是体会到了苏泽的感受,那就是一个字——爽!

  踏步走入明伦堂,朱翊钧已经恭恭敬敬的坐在书桌前等待他了。

  见到黄骥进门,小胖钧甚至离开位置,做出迎接的样子,这更让黄骥全身都要哆嗦起来。

  “黄师傅快请坐!”

  小胖钧主动拉开椅子,请黄骥坐下,接着使了一个眼色,张宏立刻搬来了几本厚厚的账册。

  朱翊钧激动的说道:

  “苏师傅的办法果然有效,昨日黄师傅查出来的问题,孤让张大伴带着东厂的番子去了那几家店,还没用刑那几个蠹虫就全部招了!”

  朱翊钧实在没想到,人性竟然如此贪婪。

  这几家铺子才开了几天,那几个负责铺子的掌柜就开始中饱私囊。

  只可惜黄骥还是在龙门帐上发现了破绽,揪出了这几个蠹虫。

  对于朱翊钧来说,这不仅仅是追回一点损失的问题。

  这一次查账,等于给这场“游戏”又增加了新的变量,朱翊钧需要考虑的事情就更多了。

  一家贪腐店铺的掌柜伙计要如何处理,如果惩罚过重会不会影响店铺的销售。

首节 上一节 101/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