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战果,众人的呼吸更急促了!
套虏和俺达汗是相互勾结的,俺达汗在河套地区册封了十二部,而兀慎就是其中最强大的一个部落。
兀慎部号称带甲三万,每一次套虏入寇,兀慎部都是领头的。
草原上的这些兵力都是夸大的,所谓带甲三万,就是全民皆兵能动员三万人,其实常规的作战部队也就是核心的几千人。
戚继光竟然直接击溃了兀慎部,斩敌千人,这已经大明从成祖年后,在河套地区获得的最大战果了!
此外还有牛羊五千头!
要知道大明缺乏牲畜,所以比起临阵斩敌,俘获牲畜是更没办法造假的战果!
没办法,大明这时候河套地区已经没办法养马了,没了河套,自然也没有陇右。
所以大明是没有西北马场的。
大明战马的两个来源,一个是和蒙古做生意买马,一个是通过马政养马。
如今和蒙古还是战时状态,还没有封贡互市,所以只有零星的私马贩售。
而大明马政,那就是比大明卫所和盐政更一言难尽的东西了。
大明在全国范围内养马,最大的牧场设在朱元璋的老家凤阳。
简单说,就是国家把马承包给百姓养。
但是官府给马户马驹,收的却是成年的马,要知道养马这件事可是风险很大的,一不小心马就会死亡。
马死了,那就必然需要自己花钱买马补上,于是马户就成了养马的奴隶,他们养的马都要交给群牧监,可是什么也得不到,为了求生还要自己种田。
万一死了马,那就要倾家荡产自己买马补上。
更可怕的是马户这种职业还是世袭的,世世代代都要被群牧监盘剥。
因此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马户逃亡的事件。
这种制度下养出来的马,结果可想而知,而凤阳府账上两万马,实际上只有三千匹,也是因为马户大量逃亡,根本没有足够的马了。
而且马户养马也很敷衍,反正都要贿赂官员才能合格,干脆将草场改成了农田,凤阳府明明号称战马两万,真的合格军马才八百匹,这还是按照最低合格标准来的。
所以到了隆庆年,大家都知道马政败坏,所以干脆就直接折银了。
隆庆年的俺达封贡,除了考虑维持边境安全的成本问题,大明缺马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如果说斩敌的战果还有造假余地,那牲畜的战利品就没办法造假了。
对于草原上的部落来说,马牛羊这些牲畜是部落的核心资产,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绝对不会放弃的。
戚继光能俘获这么多的牲畜,说明他是真的找到了兀慎部的核心部落,并且彻底击溃了兀慎的精锐,才能将这么多的战利品带回来。
沈一贯看向苏泽说道:
“子霖兄!这次你的首倡之功是跑不了了!”
众人纷纷点头。
戚继光去大同本来就是苏泽推荐的,九卿共议争论不休的时候,也是苏泽上书一锤定音,让皇帝下令决心搜套的。
如此战果,宣达总督王崇古和大同总兵戚继光自然会分到大头,而朝中苏泽也会分到另外一块。
苏泽表情平静,他倒是不觉得皇帝会给自己太多的赏赐。
按照大明的惯例,苏泽这样的官员,基本上是留给太子用的。
苏泽身上的本官职务,其实就是詹事府的职位。
但是苏泽在詹事府已经没有多少升迁的机会了。
隆庆皇帝是不会将苏泽从詹事府系统里抽出来,毕竟他的年龄放在这里。
但是这次戚继光的大捷,也让苏泽收获了一个“精通军事”的评价。
这也意味着苏泽在军事上的建议,日后都会被当做认真讨论的内容,没有人会轻视他在军事上的发言。
正如上一次大同兵变后,内阁没人会轻视赵贞吉的军事意见一样。
而苏泽更加高兴的,是这一次搜套大捷,给隆庆君臣更大的信心,可以在西北展开更加积极的军事行动了。
那接下来就是复设东胜卫了。
苏泽思考着上书的时机。
而此时系统也弹出了上次上疏的结算报告。
【黄骥领导四海测验,耗时三年完成观测,编修新历。】
【新历批准通行。】
【黄骥还搜集了大量天文观测资料,为确立经度积累了不少天文资料。】
【黄骥发现了木星卫星,发明了木卫法,给陆地测量经度提供了方法。】
【大明国祚+6】
竟然一下子加了六?
看来历法这东西,还真的能凝聚人心啊?
还有木卫法!
苏泽记得,在确定精度的方法中,天钟法还分为两派。
一派是观测木星卫星位置来确定时间木卫法,一派是测算月亮距离的月距法。
木星有四颗卫星,通过确定太阳、木星和四大卫星的位置来确定时间,这是伽利略发明的方法。
但是这个方法也是有弊端的,首先就是太阳、木星和四大卫星这是六个星体,三体问题尚且在数学上无解,别说是六体问题了。
所以这个方法只能求近似值,而且木星和木星的卫星太小,根本无法在颠簸的大海上观测。
在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法国用这种方式,在陆地上建立了大量的天文台测算经度,绘制出了精确的世界地图。
这个方法倒是也有用,大明也是一个陆权大国,也需要经度来绘制地图。
当然,天钟派最好的办法还是月距法。
但是月距法还需要背景星图,还需要计算太阳、月球和地球轨道的三体问题。
前者需要精确的天文测绘,地日月这个三体问题的近似周期是十八年,也就是至少需要连续十八年的天文测绘数据。
后者还需要更多的数学工具,至少要将微积分给搞出来才行。
可以苏泽的微积分水平,早已经忘得差不多了。
看样子还是要让黄骥坚持观测天文数据,绝不能因为新历编完就回来!
另外还有微积分,既然三角函数他能理解,微积分应该也能吧?
苏泽决定总结自己仅剩下的一些基础微积分知识,好好启发一下黄骥!
让他在四海测验的时候正好用微积分解闷,完美!
——
“恭喜陛下,西北大胜!”
如此辉煌的军事胜利,自然是要全体内阁入宫向皇帝报捷的。
首辅李春芳刚刚结束养病,就接到了这样的好差事,这让次辅高拱看向一脸容光焕发的李春芳,你李阁老无论是养病还是结束养病,怎么都这么是时候?
但是人家是首辅,高拱也没办法。
不过高拱也无意和李春芳争抢这个报捷的差事,宣达总督王崇古是他的人,戚继光是他的门人苏泽推荐的,这场西北捷报,最大的受益者就是他高拱一系。
三辅张居正的脸色平静,这次西北战事对他没什么影响,当年他也没有反对搜套。
唯一可能的麻烦,就是在搜套成功后,可能王戚二人会重提复设东胜卫,那他主管的户部又要花钱了。
但是这一次戚继光带回来的牲畜,已经让这一次搜套行动大赚了,朝廷花点钱复设东胜卫也没什么。
四辅赵贞吉也很高兴。
他是主张改革军事的,戚继光这次的胜仗,也是对大同军事改革成效的肯定,再能复设东胜卫,那宣大的防线就更加稳固了。
御座上的隆庆皇帝则是心情大好。
自己父皇在位的时候,兀慎部就曾经响应俺答汗出兵,劫掠到京师城下。
而自己执政后,竟然击溃了兀慎部。
光是这一点,自己就胜过了父皇!
而且这场搜套行动战果丰硕,也堵上了那些主张搜套无功的官员的嘴。
兴奋过后,那就是要酬功了。
皇帝看向自己的内阁辅臣们,还是李春芳说道:
“臣以为,可以复设山西行都司,由戚继光担任都指挥使。”
都司,就是一个省最高的军事部门。
但是有的省比较大,所以会设置一个“行都司”衙门,分担管理。
在明朝初年的时候,山西的范围包括了河套地区,所以设置了一个山西行都司管理。
但是后来连东胜卫都撤销了,所以山西行都司也撤了。
都指挥使可以由文武官员担任,但是从土木堡之后,很少有武官担任这个职位。
都指挥使是正二品的武官了,这对于戚继光来说已经是突破了职业天花板了。
隆庆皇帝点头说道:
“李首辅的意见很好,就这么办。”
皇帝又问:“王崇古呢?”
李春芳思考了一下说道:
“王总督本人暂时是没办法升了,可以升他的儿子王谦。”
皇帝点头,王崇古再升就只能回京担任兵部尚书了,但是如今的兵部尚书霍冀做的没问题,所以只能委屈王崇古,先给他儿子升升官,日后等到兵部尚书空缺再让他回朝。
这就是高级官员升迁的难处了,你要有功劳还要有位置,高级职位那是一个萝一个坑,必须要前面的萝卜坑空出来才有机会填补。
不过能让皇帝和内阁记住功劳,日后也总有填坑的机会。
这两个功臣赏了之后,隆庆皇帝又面露难色的说道:
“苏泽怎么赏?”
这个问题抛出来,就连高拱也面露难色。
苏泽在詹事府的职位已经是左中允,再往上就是左谕德了。
现任的左谕德是诸大绶,人家是资深翰林。
在皇帝和内阁看来,苏泽是肯定入阁的。
但是入的是肯定是皇太子的内阁。
现在再给苏泽升官已经不太合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