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43节

  隆庆皇帝笑道:

  “昨日朕问他,他还说自己不通天文历法,难道昨天他是在欺君?”

  黄骥是个老实人,他连忙说道:

  “陛下,苏翰林不懂天文,他教导臣的是数算之道。”

  接着黄骥将苏泽的“三角法”说了一遍,皇帝听得云里雾里,只知道这是根据边角求其他边角的数学方法。

  黄骥还说道:

  “苏翰林还请工部,给臣造了一台赤道经纬仪,此物和浑天仪差不多,但是多了一个窥筒。”

  “窥筒?”

  黄骥说道:

  “就是望远镜,只是比军用的看得更远,用窥筒测算,要比肉眼观测准很多。”

  黄骥想了想,又说道:

  “苏翰林还说,如果继续研究下去,还能研究出反射望远镜,那就能看得更远,甚至能让月亮成象于眼前。”

  隆庆皇帝自然知道望远镜,但是没想到军用的望远镜,还能用在观星上。

  是啊,既然能用来观敌,也能用来观星。

  可是满朝文武,知道望远镜的人不少,但是只有苏泽一个人能想到用在观星上。

  难道这就是高拱所说的实学吗?

  隆庆皇帝再一次对实学产生了兴趣。

  先是营造法式,现在又是历法,苏泽明明对营造和天文都不太了解,却能启发别人走出最关键的一步。

  实学之道,当真这么神奇?

  隆庆皇帝第一次如此重视实学。

  刚开始的时候,高拱提倡实学,皇帝一是出于对高拱的尊重,另一方面则是想要用实学制衡心学,才放纵实学发展的。

  但是现在看来,实学要比自己想象的有用。

  而且比起“致良知”的心学,实学能够解决朝廷的痛点。

  要知道心学那一套“致良知,成圣贤”的说法,对皇帝可没什么吸引力,皇帝都是天子了,又不要做什么圣贤。

  反而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学,提倡读书人脚踏实地做事的实学,更让皇帝青睐。

  隆庆皇帝又询问了黄骥一会儿,黄骥将自己推算春分的方法说了一遍,虽然皇帝没听懂,但是也确定这都是黄骥自己推导出来的。

  对于黄骥的实话实说,皇帝很满意。

  无论是苏泽还是黄骥,都没有贪图对方的功劳,而是老老实实的称赞了对方。

  而且皇帝也知道,黄骥和苏泽之前的关系并不好。

  所以隆庆皇帝脑补了一出大戏,苏泽黄骥二人为了大明,不计前嫌,联手推算历法。

  两人都是大明的纯臣啊!

  皇帝看向黄骥的眼神更加欣赏。

  隆庆皇帝又想起来一个问题问道:

  “此次钦天监预测失准,爱卿以为要如何处置?”

  黄骥还是个老实人,他又想起苏泽的叮嘱,让他一切回答都“从心”,于是说道:

  “陛下,钦天监测算失误,是大统历本身的问题,并非钦天监故意为之。”

  “而且陛下要编制新历,还需要钦天监观测天象,所以臣斗胆请陛下宽恕他们的罪过。”

  “好!”

  隆庆皇帝十分满意,又赐给黄骥玉带,这才让他退下。

  等黄骥退下后,皇帝又对李芳说道:

  “把钦天监的人叫来。”

  不一会儿,钦天监的周相就跪在皇帝面前。

  周相其实全身在颤抖。

  推算节气失误是罪过,而今年春分算错两天,那更是大罪。

  世宗朝因为推算节气误差大,就被嘉靖皇帝斩过一名少监。

  今上虽然不像是世宗那样,但是皇帝优待的那是外朝士大夫,皇帝要惩罚一个钦天监的官员,是不需要任何理由的。

  看到周相这幅样子,隆庆皇帝更加生气。

  他问道:

  “此次钦天监推算春分失误,是何缘故?”

  失误?

  周相注意到皇帝的措辞,如果只是定性为失误,那皇帝是不打算深究这件事了。

  周相感觉死里逃生,他转而又有了新的想法。

  周相将心一横,带着哭腔说道:

  “陛下!那黄骥私习天文,有违太祖禁令,请您重重惩处他啊!”

  周相这么做,自然是为了钦天监的利益。

  钦天监父死子继,周相就算是死了,他的儿子也会进入钦天监。

  钦天监内的家族又互相联姻,如今已经是一个利益整体。

  这个职位虽然不高,但是每当到了国家典礼和重要仪式,都需要钦天监出马。

  而遇到几个迷信的皇帝,更是可以混成皇帝近臣。

  所以抱团的钦天监,垄断了天文的解释权之后,更不能容忍别人染指。

  可没想到周相说出这句话,却让皇帝更加愤怒!

  隆庆皇帝一拍御案道:

  “历法你们算不准也就算了,竟然还如此嫉贤妒能!”

  “黄骥是太子讲官!是翰林!他测算天象这件事,少詹事殷士儋是向朕汇报过的!是为了给太子讲解历书!”

  这下子周相脸彻底白了。

  如果周相不攻击黄骥,老老实实承认钦天监的算法有问题,隆庆皇帝大概还会继续用钦天监,毕竟钦天监是皇家机构,要比外臣值得信任。

  但是看到周相如此冥顽不灵,甚至还攻击黄骥,隆庆皇帝心中那最后一点好感也没了。

  但是隆庆还是不如他父皇心狠,皇帝心累的说道:

  “朕已经决定,由黄骥主持四海测验,尔等钦天监上下要全力配合,若是有阳奉阴违,乃至于伺机作乱的,朕决不轻饶。”

  “你退下吧。”

  周相面如死灰,他也知道自己搞砸了,只好乖乖的退下。

  两边态度一对比,钦天监的行为实在让人不齿,隆庆皇帝再也没有平衡的想法。

  但是如何将钦天监交给黄骥?

  黄骥是翰林,让一个翰林去做钦天监官员,那等于贬谪黄骥,他肯定不愿意。

  但是钦天监是皇帝家臣,如果交给一个外臣领导,又有违组训。

  “去请高师傅来。”

  隆庆皇帝想了半天,决定还是求助高拱。

  不一会儿,高拱来到御书房,听完了皇帝的难题后,高拱说道:

  “陛下,可以由黄骥出任少史。”

  李芳疑惑的看向高拱,什么时候大明有这个职位了?

  高拱说道:

  “在翰林院设太史院,太史暂缺。”

  “太史院兼领钦天监,统括编修新历诸事。”

  这下子皇帝和李芳都明白了!

  太史,是周礼中就有的职位,负责记录编写史书,兼管典籍、天文历法。

  上古时代,天文和历史是不分家的。

  所以司马迁这个太史令,是西汉太初历的制定者,司马迁是史学家也是天文学家。

  后世两个职位逐渐分开,元代就同时设置太史局和钦天监。

  但是郭守敬编制授时历的时候,元帝也是让郭守敬这个太史令兼管了钦天监。

  而翰林官员本身就有史官的职责,比如苏泽现在的史馆,他们都带着“编修国史”的职衔。

  高拱建议皇帝重新用了周礼中的设置,将天文和历史合并,在翰林院下设太史局。

  这样一来,钦天监就名正言顺的成为太史局下属部门。

  那如果外朝再有议论,一句“合乎周礼”,就可以堵上任何人的嘴。

  隆庆皇帝满意的点头,还是高师傅有办法啊!

  就在君臣尽欢的时候,一群骑士向着皇城疾驰。

  在京师中轴线上驰马可是大忌,巡捕营正准备拦截,却见到为首的骑士高高举起露布。

  巡捕头领连忙拦住手下,手下不解的问道:

  “把总,为什么不拦截?”

  这巡捕营把总怒斥道:

  “露布报捷,你吃了熊心豹子胆要拦?”

第161章 《请修棱堡复设东胜卫疏》

  “子霖兄!搜套大捷!”

  消息灵通的沈一贯冲进了报馆,听到这个消息,罗万化、张位和王家屏都激动的站起来,他们看向苏泽,但是苏泽却很淡定。

  戚继光出手,进攻的还是河套地区的套虏,能不大捷吗?

  苏泽理所当然的想道,但是对于其他人来说,这可是激动人心的军事胜利!

  沈一贯连忙走到苏泽面前说道:

  “戚总兵出兵搜套,击溃套虏兀慎部!斩敌千人,俘获部族马牛羊五千头!”

首节 上一节 143/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