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46节

  之所以现在北方的铁不行,那是因为北方冶炼的时候用的是含硫量比较多的煤炭,而这个时候的人并没有认识到,含硫高的煤炭会脆化铁材。

  对于这个,苏泽也早有预案。

  他对着雷礼和万敬说道:

  “苏某有一个办法,可以让北铁的材质优于闽铁!”

  在场众人都诧异地看向他,尤其是兵部尚书霍冀问道:

  “当真!?”

  苏泽点头说道:

  “千真万确!”

  众人看向苏泽,都露出震惊的表情。

  你怎么连铸炮都会?

  苏泽当然知道在场众人震惊的原因。

  其实大明早就意识到火炮的先进,在朱元璋灭元的战争中,火炮就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只不过明初所用的火炮是大将军炮。

  所谓大将军炮,是用铁箍将铁条箍成炮管,这种火炮听起来就知道气密性很差,炮弹的射程和威力都不足。

  在明武宗正德年间,刚刚抵达西方的葡萄牙人,和大明发生了一场屯门海战。

  这场战争虽然以大明战胜结束,但是也让大明意识到了火炮的威力,而当时葡萄牙人使用的火炮,就被命名为佛郎机炮。

  大明很快就意识到了佛郎机炮的价值,并且开始使用佛郎机炮。

  也是在正德年间,心学宗师王阳明领兵平定宸濠之乱时,就使用佛郎机炮作战,“震惊百里,贼胆破”,遂大获全胜。

  佛郎机炮是一种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

  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

  但由于这个时代的铸造技术,佛郎机炮的气密性也不好。

  苏泽真正想要安置在东胜卫棱堡上的,是红衣大炮。

  红夷大炮,也叫红衣大炮,是一种长身管、纺锤形结构的前装火炮。

  在火炮安置引线后,再从炮口装入火药和炮弹,由于炮身是一体铸造的,所以气密性远远要比大将军炮和佛郎机炮好,威力也要大得多。

  现在大明还没有红衣大炮。

  历史上的红夷大炮,是在万历年间,由荷兰与葡萄牙人引入中国的。

  但是苏泽还是很有信心,自己能够提前铸造出红夷大炮。

  原因也很简单,这个时代的火器,无论东西方其实也就那么点技术含量。

  用黑火药推铁丸罢了。

  就是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乌尔班大炮,也就是一个大号的铁丸发射器,无非就是火药装填更多,发射的炮弹更大。

  影响火炮性能的,其实就是炮管的材质和铸造工艺。

  甚至连铸造工艺也没什么复杂的,中国人从青铜时代就开始玩失蜡法了。

  真正让火炮性能拉开差距的,要到了十八世纪的时候,西方开始用钻膛法制造火炮,那时候火炮的气密性和制造速度又上了一个大台阶,加上新式火药的发明,才有了近代那威力巨大的火炮。

  所以制约大明火炮性能的,其实就是一个因素——材料。

  就这样,一场关于棱堡的堂对,就已经被苏泽歪楼到了铸炮上。

  看到这个情况,首辅李春芳咳嗽了一下说道:

  “肃静!”

  李春芳看向苏泽,问道:“你真的能用北铁铸炮?铸出不亚于闽铁的火炮?”

  苏泽立刻说道:

  “下官愿意担保,一定能造出远胜于闽铁的火炮。”

  李春芳点头说道:

  “既然如此,那就让工部配合你铸炮,等火炮铸成后,再议棱堡的事情。”

  李春芳又看向苏泽问道:

  “铸炮需要多长时间?”

  苏泽想了想说道:

  “回首辅,至少一个月的时间。”

  “这么久?”

  苏泽说道:

  “回首辅的话,要练出比闽铁更好的北铁,就需要更好的铁炉,铸炮不需要太多的时间,但是建造铁炉要时间。”

  李春芳点点头说道:

  “雷尚书,那就请工部配合苏子霖,建造他说的铁炉。”

  雷礼亲热地对苏泽说道:

  “苏翰林有什么需要的,直接来工部就行了,傅顺和万敬,你们都要听从苏翰林的吩咐。”

  傅顺和万敬连忙应了下来。

  ——

  堂对结束之后,已经到了下衙的时间,苏泽干脆直接返回家中,刚到门口就见到了等待自己回家的妻子。

  苏泽心中一暖,成婚之后他终于有了家的感觉,对这个时代也有了更多的归属感。

  看到丈夫要去书房,赵令娴也没有打扰,而是亲自送上了熬好的羹汤,给苏泽先垫垫肚子。

  等坐在书桌前,苏泽打开了【手提式大明朝廷】,今日堂对的结果,都在苏泽的预料之中。

  ——【模拟开始】——

  一天后,《请修棱堡复设东胜卫疏》送到内阁,内阁召集堂对,请宿主解释棱堡的作用。

  工部官员提出火炮运输的问题,有关棱堡的建设计划被留中。

  ——【模拟结束】——

  【是否花费500点威望值,强行通过奏疏?】

  【剩余威望:366点。】

  其实苏泽大可以选择等到威望值足够再执行。

  但是苏泽最后还是选择了放弃使用威望点强制执行。

  因为自从这个结果上看,朝廷不愿意建设棱堡,不是因为棱堡不好,而是认为将火炮运输到棱堡的耗资太大。

  说白了,这是个成本问题。

  所以苏泽与其花费这宝贵的五百点威望值,还不如直接解决这个问题。

  而苏泽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改进冶铁和铸炮技术。

  不是说北铁没办法铸炮吗?那只要解决这个问题,那修建棱堡的事情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苏泽不相信满朝诸公看不到棱堡的好处。

  而且改进冶铁技术,也能减轻火炮的重量。

  苏泽穿越前的历史上,明清铸造的火炮,都要比西方笨重。

  这其实是冶铁技术的落后,导致明清火炮需要更厚的膛壁,才能避免火炮炸膛。

  所以苏泽一直都在设计新的炼铁炉。

  而这一次的堂对,也是苏泽故意引导到了铸炮问题上,然后当着四位阁老的面立下赌约。

  这才有了李春芳让工部配合自己铸炮的事情。

  苏泽嘴角露出笑容,如果这种新式冶铁炉能成,那解决的不仅仅是铸炮的问题,而是真正有机会让大明走入工业化。

  钢铁是工业时代的骨架。

  ——

  次日,苏泽直接来到工部。

  万敬和傅顺拿着苏泽的铁炉设计图。

  傅顺是纯粹的土木人,他从施工角度出发说道:

  “耐火铁炉倒是不难砌,但是这个顶要怎么做?还有这个风箱?”

  万敬则要比傅顺有文化多了,他看了苏泽的设计图,疑惑的问道:

  “苏翰林,这难道是炒钢法?”

第163章 捕鲸和龙涎香

  苏泽看向万敬问道:“万兄见过这炒钢法?”

  万敬说道:

  “京郊有几座工部的铁坊就是用的此法,名曰白作炉。不过炒钢法需要有熟练工匠炒钢,炒完还需要反复锻打,耗时耗力,所产之钢精贵,多用于御用。”

  怕苏泽不理解,万敬又说道:

  “红盔将军身上的铁甲,就是用此钢打造的。”

  这下子苏泽明白了。

  红盔将军并不是军衔,而是专门负责护卫皇帝的近身侍卫,因为头戴红盔而被称之为红盔将军。

  红盔将军都是从勋贵家庭中选拔,而且必须是顶级勋贵家的子弟才能担任。

  而红盔将军首领也是勋贵中最重要的职位,上一任红盔将军首领就是定国公徐文壁。

  万敬说道:

  “苏翰林,万某还是一事不明,你这钢炉为何要覆盖住炉顶,是为了增加炉温吗?”

  “可这样一来,要在何处点火加热铁水呢?”

  见到万敬问出这个问题,苏泽就知道他是专业的了。

  其实现在冶炼遇到的问题,就是温度问题。

  要制作出合格的钢材,需要将铁水加热到一定的温度。

  中国工匠很古老的时代就发明了风箱,增加燃烧室的氧气,加剧燃烧反应让燃料发出更高的温度。

  看到苏泽都有些惊讶,傅顺说道:

  “苏翰林您有所不知,万兄出身于芜湖冶铁世家,这有关冶炼的事情他无所不知。”

首节 上一节 146/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