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提式大明朝廷 第186节

  《乐府新报》是官报,其实没有销量的要求,但是罗万化不愿意报纸在自己手上让出销量第一的宝座,这些日子都泡在报馆想对策。

  从苏泽中约到了一篇短篇话本,罗万化莫名觉得安心了很多。

  苏泽已经无数次证明,只要他出手,一切都能好起来。

  解决了报社的问题,两人开始闲聊起来。

  罗万化说道:

  “肩吾(沈一贯字)兄快要回来了吧?”

  苏泽点头说道:

  “前几天飞鸽传书,使团已经到了大同右卫,算算日子,返京就是这两天了。”

  罗万化长舒一口气说道:

  “肩吾兄这趟出使,可算是鬼门关上走了一遭,但立下此等大功,肯定要升迁了。”

  苏泽点头,富贵险中求,自古以来出使敌国都是大功劳。

  有了这份功劳,日后沈一贯的官场之路就要比别人好走很多。

  罗万化又说道:

  “这次肩吾兄回来,一定要让写上十几份稿件,好好介绍一下草原的风土人情!”

  苏泽看向罗万化,原来你盼着沈一贯回来是为了报纸啊?

  就在两人交谈的时候,都察院的沈藻和王任重走进了报馆。

  “子霖兄,你听说太子给贵妃祝寿的事情了吗?”

第193章 再用【事后画册】

  苏泽止住两人说道:

  “让我猜猜,都察院又盯着太子,说太子给贵妃准备寿礼铺张浪费,不合礼制了?”

  沈藻和王任重对视了一眼,点头说道:

  “子霖兄是怎么知道的?这只是都察院内的串联,还没写成奏疏呈上去。”

  苏泽扶着额头说道:

  “不就是这些话术吗?有没有什么比较有新意的罪名?”

  沈藻想了想说道:

  “除了说太子的礼物太贵重之外,还有不敬嫡母。”

  这下子苏泽抬起头,只能说这帮言官太会了。

  朱翊钧是李贵妃之子,但是隆庆皇帝是有皇后的。

  法理上,朱翊钧的嫡母是隆庆的陈皇后。

  正常的情况下,朱翊钧作为皇帝的第一个儿子,应该是养在嫡母,也就是陈皇后宫里的。

  这就和大户人家的正妻生不出孩子,小妾生下来的孩子要交给正妻养。

  但是皇室毕竟和普通人家不同,隆庆宠爱李贵妃,所以将朱翊钧的抚养权交给李贵妃。

  李贵妃是小胖钧的生母,又是李贵妃养大的,自然对李贵妃最亲近。

  不敬嫡母,这是个很严重的罪名,但这一次言官的角度刁钻,偏偏很致命。

  嫡母陈皇后的寿辰你没有送礼,庶母李贵妃的寿辰大操大办,这自然是不孝。

  再引申一点,这是不是皇帝要废掉陈皇后,让李贵妃做皇后?

  苏泽听完这些,生气的说道:

  “这些言官,是要离间天家感情吗!?”

  沈藻和王任重低下头,他们也是言官,不理解这帮都察院的言官为什么天天没事干,就要盯着这些事情。

  苏泽逐渐冷静下来,他又问道:

  “带头上书的是哪些人?”

  沈藻说道:

  “领头的是五门巡城御史陈景。”

  五门巡城御史?

  这是负责京师治安的御史,手下掌控着巡捕营,在御史中也是极有分量的人。

  太子也在京师城内,这确实也算是他的职责范围吧?姑且算是吧。

  可一个御史,为什么要弹劾太子?

  这不是和自己过不去吗?

  虽然说大明有言官讨廷仗的说法,但是隆庆皇帝只有朱翊钧这么一个儿子,明眼人都能看出来朱翊钧是要继承大统的。

  得罪未来的皇帝?

  当然,得罪皇帝也没什么,苏泽不也上疏得罪皇帝了。

  但是总要有足够的动机,才值得这么做吧?

  苏泽对沈藻和王任重说道:“这巡城御史陈景,为什么要弹劾太子?这对他有什么好处吗?”

  都是自己人,苏泽问的直白。

  王任重想了想说道:

  “子霖兄,这也是院内的传闻。”

  “请说。”

  “那巡城御史陈景已经快五十了,子弟也不成器,巡捕营就说他和京师商人过从甚密。”

  苏泽一下子就明白了。

  六科和都察院位卑权重,国初的时候就有人一辈子不愿意升迁,留在都察院内做御史的例子。

  这些资深御史能量极大,甚至能干扰朝局。

  于是从成化年开始,就规定普通的御史年龄上限就是五十岁,超过五十岁如果不得升迁,就要调离都察院。

  苏泽看来,这就是大明特色的非升即走。

  五门巡城御史,是要经常和京师城内的人打交道的。

  这陈景快要五十岁了,短时间内升迁无望,马上就要调离都察院了。

  他和城内的商人交往,而太子朱翊钧的商铺生意这么好,自然引起了很多商人的眼红。

  商人自然不敢和太子正面对抗,于是贿赂陈景,这似乎也是非常可信的猜想。

  “这不敬嫡母,也是陈景想出来的?”

  王任重点头。

  看来这件事是陈景主谋无误。

  苏泽站起身来说道:

  “两位兄台先回都察院打探消息,我这就去东宫。”

  说完这些,苏泽匆匆离开报馆,向着东宫而去。

  ——

  东宫。

  小胖钧最近有些无聊。

  黄骥已经不怎么来东宫,日常都泡在太史局里。

  剩下的东宫讲官中,除了申时行的讲课稍微有趣一点外,剩余的都远比黄骥还枯燥。

  唯一的好处是苏泽返回东宫,前几天排了一次日讲。

  另外一件事,就是京师的经营游戏他玩腻了。

  业务铺开后,京师的店铺营业额增长,不过就是一个数字了。

  新增加的白糖业务,在简单布局后,利润也趋于稳定。

  蜂窝煤、棉籽皂、酱油的销量更是如此,每个月趴在账上的钱都差不多。

  七八岁的孩子,本来就没办法在一件事上投入太久的专注力,这个“大富翁”游戏能让朱翊钧玩这么久,那都要归功于这个时代实在太缺乏儿童娱乐了。

  唯一还能让朱翊钧有兴趣的,就是莱州的“海商游戏”了。

  但是莱州距离京师太远,又少了些实时操纵的快乐。

  百戏会过后,又失去了最大的赚钱目标。

  朱翊钧玩腻了。

  张宏走入东宫明伦堂,对着朱翊钧说道:“苏翰林来了。”

  “快宣!”

  听说苏泽请见,朱翊钧来了精神,立刻急召苏泽。

  见到朱翊钧,苏泽行礼完毕,张了张嘴没有吐字。

  朱翊钧也有了眼力劲儿,立刻让张宏屏退左右。

  整个明伦堂内,就剩下朱翊钧、苏泽和张宏,就在张宏也准备退出去的时候,苏泽说道:

  “殿下,请张公公也留下来听一听吧。”

  张宏意外的看向苏泽,文官素来看不起太监,苏泽就算是对太监们客气一点,但他毕竟是文官,张宏还是很注意分寸的。

  但是苏泽却说道:

  “张公公日后要入司礼监的,这些事情早晚要遇到的。”

  听到这句话,张宏的脑子嗡嗡嗡的。

  更重要的是,太子朱翊钧没有反驳苏泽的话。

  张宏显然明白苏泽的意思,而太子也默许了苏泽的话。

  张宏此时对苏泽充满了感激,从这句话开始,张宏就从服侍太子起居的太监,成了太子的心腹大伴了。

  苏泽简单的将自己听到的消息说了一遍,听完之后朱翊钧的脸也白了。

  不敬嫡母这个罪名不小,父皇母妃一定会动怒,说不定又要喊去翊坤宫罚跪。

  不对,这一次怕不是去翊坤宫罚跪那么简单,要去皇后娘娘的宫中罚跪。

  苏泽继续说道:

  “殿下,这些日子,东宫产业可有什么变化。”

首节 上一节 186/22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