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818节

  “你……算了……”领导觉得和他扯这个事情占不了便宜,干脆不说,反倒是好奇别的事情:“你怎么知道车上有点燃的炸药?”

  这个事情他还是很好奇的,别的同志都没意识到。倒不是怀疑高振东早就知道,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就是纯好奇。

  “我闻到的啊,领导,我打了这么多年仗,又搞了这么多炸药,对这东西的味道,熟悉的很,一点点我就能分辨出来。”高振东这还真没吹牛逼,他的鼻子是真灵。

  “这……”领导一时间有些无语,这小子是无招胜有招啊,完全不讲道理的,就有点像他在装备上的能力。

  一时间没有办法的领导,只好道:“下次不要这么冲动了,再这么搞我下你的枪!”枪这个东西,还是放在高振东身上好一点,以他的性格,有枪比没枪要安全得多,领导也只好这么威胁,没办法嘛不是。

  “知道知道,这么多年,也就这一次。”高振东笑得像个猴儿。

  “行了,你老实点,最近的安排先全部取消!等到我们通知为止。”

  “啊?我还约了同志过来交流工作呢。”高振东觉得有些不妙。

  “不急这一会儿,这是命令,就算你想要别人来,人家也来不了,人家也接受了命令的,你就不要妄想了。”领导觉得好歹是出了一口气,这小子精得跟个猴儿似的,还真不好压得住。

  “好的好的,我服从命令。不过……”高振东有些无精打采。

  “不过什么?”你还有什么想挣扎的?

  “不过,我倒是还好,总之我觉得搞技术的同志,不只是搞军工装备的啊,凡是搞技术的,在重要的领域,上到一定级别,这个保护还是要做好。有时候有的事情,甚至不是敌人干的,也许就是个意外,就出事儿了。”高振东想起了不少事情,包括大豆。

  当然,大豆的事情,其实没那么简单,耕地就那么多,真要种出那么多大豆,耕地数量是个问题。但是只要掌握了种子,至少我们在外面租地、卖地的时候,对于大豆种子的选择就多了很多,不会受制于人。

  听了高振东的话,领导沉默了一下,他居然还在关心别的同志的安危。

  但是他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到底哪些该保护,要怎么保护,拿出多少力量,这事儿值得研究。

  “行了,你别操心这事儿了,我知道了。你就老老实实上班下班,别的你暂时别想了。”

  “行行行,我保证完成任务!”这个任务跟没任务差不多。

  挂断和高振东的电话,领导又拨了一个电话出去,这事儿还是没完!

  等到对方接起电话,领导劈头盖脸就是一顿:“你们干什么吃的!!!动作还没有人家搞技术的同志快!!!!要不是人家自己动作快,今天还不知道要出什么事情呢……”

  对面的同志也是无奈,这事儿吧,不好找客观理由,菜就要认。

  其实这也是冤枉他们了,高振东那货,开挂的。

  等到领导这边气发够了,对面的同志才苦哈哈的道:“领导,你知道的,那搞技术的同志可是个战斗英雄、一等功臣,全军倒是不少,但是也不是那么多啊。”

  领导被高振东憋出来的气,好歹是好一点了,这才开始考虑客观问题:“嗯……你说得也有道理。但是不管怎么说,你们的训练要加强!相关的措施、制度、安排、预案要搞起来,不能只是人跟着就行!明白没有?”

  “明白!我们马上组织人员,着手相关任务!”知道今天领导脾气大,对面连忙拍胸脯。

  放下这个电话,领导再次拨通了一个电话,这件事情,没完!!

  这边在忙碌着,另外一边的同志们也没闲着,这可是大事。单单从大面儿上看,就不简单,居然有人在京畿重地搞这种事情?

  被高振东击毙的这位赵特务家里,很快就被不少同志给围上了,不只是他家,还包括整个胡同。

  对于高振东几枪就把特务给毙了这个事情,防工委和部队相关单位的同志是举所有的手赞成,线索留不留无所谓,同志们和厂子别受损失才是最重要的。

  看见这个阵仗,他的邻居有些莫名其妙,看见部队的同志,上来询问:“同志,这是怎么回事儿?怎么不让我们出去了?”

  部队的同志态度非常好,不能惊扰群众,这也是必须要遵守的。

  “有点事情要调查,同志们请放心,暂时会影响一下大家的行动,但是该请的假,我们会负责请,耽搁到的工作和收入,我们会处理,请大家放心。如果有急病等情况,我们也会负责送,只是请同志们稍微委屈一下,等我们的调查完成了就好了,很快的,不会太久,好不好?”

  对于部队的同志,群众们还是充分相信的,纷纷响应:“好的好的,部队的同志不用担心,我们绝对配合工作!老赵这是怎么了?”

  对于特务的身份,其实倒是不用遮掩,毕竟如果这里有同伙,必定是知道的,如果没有同伙,早一点公开,也能安抚群众的情绪,让他们知道事情的发生是必要的,而且会更积极的提供线索。

  “你们院子里这老赵啊,是个潜伏的特务……”

  这话还没说完,院子里,包括胡同里就炸了。

  “啊?特务?”

  “看不出来啊,平时都和和气气的,谁家有事都帮忙。”

  “知人知面不知心,你不懂啊,而且不这样的话,他怎么能潜伏下来。”

  “真没想到,这老赵是个这样的人!”

  “……”

  围住这里的同志,一边安排人去老赵的屋里搜证,一边对邻居们道:“各位乡邻,你们要是想起这个人平时有什么异常,或者和他打交道比较多的,欢迎你们找我们反映一下情况,大凡小事,点点滴滴,都行,好吧?希望同志们能为我们查清这个特务的情况,贡献一份力量。”

  说到这个,院子里的同志们可就不困了,尤其是大妈们。

  众所周知,维护安定的重要力量和各居民区的情报中心,就是她们。

  “诶,同志啊,你一说我想起来了,这个老赵是有点问题。”

  “对对对,我也想起来了,今天早上我看他鬼鬼祟祟的往车上搬东西,说是要出差。”

  “你们说的这个算个屁,让张姐说,她天天都盯着老赵的。”

  “呸!老娘是馋他的人,又不是馋特务,我知道个屁啊,光盯着他发呆去了。不过要说的话,我倒是也能说几句。”张寡妇这脾气,了不得,倒是非常坦荡。

  “哈哈哈哈……”所有人都哄笑起来,倒是泯灭了几分肃杀的气氛。

  “对对对,合法恋爱和交往,我们支持。同志们不要急,来来来,这边,我们有同志专门负责这个,你们和他们说就行。”

  在旁边的一间小屋里,有同志在那里负责这件事,兴奋的居民们排着队,一个个的进屋提供情况。之所以在小屋里,主要是要把正在情况的同志和准备提供情况的同志分开,免得互相影响,反倒是可能提供出错误但是相互印证的情况来。

  而院子里乃至胡同里的群众同志,喜气洋洋的排起了长队,这事儿可不多见,就算是到老,也能和孙子吹牛——“奶奶我当年啊,还参加抓特务来着,说来话就长咯……”

  领头的同志看见这里没什么问题,转身走几步,进了特务的家,已经有同志在这里开展工作。

  “怎么样?”他问道。

  一名正在汇集工作结果的同志上前汇报:“没错,这里就是他的老巢,您看看这个。”

  一边说,一边递上来一张纸和一盘磁带。

  领头的同志很是不解,这人居然还把这类东西留下了没有销毁?也是奇事。

第1253章 还是一动不如一静(5k)

  “这盘磁带,是他录下来的指令密语语音记录,这张纸,是他译码后的命令明文,和他今天的行为能对得上。”在进行搜证工作的同志道。

  “会不会是故意引导我们向错误的方向走?”既然这人的表现像是一名死士,那就要考虑到一切的可能。

  “不太可能,您看这些。”同志将手指向一个方向。

  顺着这位同志的手看过去,一间密不透风的耳房里,有一个看起来刚被挖出来没多久的坑,坑里土色有些重,湿气都还没完全退去,散落着不少白色的粉末,看起来像是石灰。

  而坑里有一个原本密封很好的盒子,已经被打开。

  里面的东西,应该是这间屋子原本主人的全套身份手续,只是不是他在这里的身份,而是他在49年之前的。

  “还是个上校特派员,呵呵,他们的上校是真不值钱啊。”领头的同志一边翻看,一边嘲笑,这让他想起刚毙掉的那位了。

  “可不,地盘都丢光了,上校能值几个钱,可不就乱发呗。”

  “嗯,从这些东西来看,初步倒是可以断定这人真的是对面留下来的。这些东西想做假不容易,一般人连真的都没见过。”对于这类东西,领头的同志是有丰富经验的,要不然也不会把他派来了。

  “是的,我们也是这么想,只是他为什么把这些东西都留下?”

  领头的同志指了指桌上的那封命令明文:“被逼送死,心有不甘呗。也或者,他觉得我们这边更有朝气一些,想给我们留下点线索也说不定。这人心呐,不好说,真的不好说……”

  “也对,他连密码本都留下了没销毁,好像是很有点这个意思。”

  “他们的密码都是一人一密,没什么直接的作用,不过倒是能分析一下他们的手法习惯,也不是完全无用。这人挺矛盾的,复杂。”

  说完这个,领头的同志站起身:“我去外面看看,你们继续忙,蛛丝马迹都不要放过。”相比这里的死物,他觉得还是去看看外面的活人更重要一些,前者靠技能和经验,后者还不止这些。

  “好的,我们会注意的。”其他同志头也不抬,继续着自己的工作。

  ——

  某个会议室里,防工委领导和多个相关单位的同志正在开会。

  一个个的愤怒不已,拍桌子打板凳的。

  其中最气愤的,自然是部队的同志,陆军的同志双眼都红了。

  这可是我们陆军出来的宝贝疙瘩!

  空军海军也没好到哪里去。

  “这帮王八蛋,居然连这个地方都敢下手?”

  “反了!反了!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他们不知道什么叫打雷!”

  “要好好的搞他们一下,完全没有底线!当我们的炸弹是吃素的?”

  “……”

  一位负责该事件后续工作的同志汇报道:“从在敌人的窝点搜出来的证据来看,倒不是奔着某一个具体的人去的,而是奔着三分厂。估计是敌人长久以来,终于发现了三分厂比较特殊,想在春节、京城、重要资源点三个方向上三管齐下,制造一个大事件。”

  这让正在吹胡子瞪眼的同志们脸上稍微好看了一些。

  “确定?”

  “确定,这个人是被那边的人以妻小为质,逼出来送死的,心里估计很愤懑,有意留下了不少的线索。从线索的相互印证和状态来看,应该不假。”编假情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比如一整套假密码,就不是一时半会儿能编出来的,而且那套密码本一看就是旧货,临时想起搞这种欺骗,想要伪造这一类的证据很难。

  “而且我们的电子侦察船,的确是有证据中的那些密文广播一致的内容,以他们两边的通信能力来看,想要制造一个非常精巧的骗局,很难。”

  密语广播这种通信方式是单向的,而且时间、内容都极为有限,根本无法进行精巧的布置,而且相关的材料也根本没法送来,所以同志们把握很大。

  “嗯,那回头啊,把他死了的消息以通讯稿的形式发出去,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情况,也算是成全他。”一位同志道。

  他已经把车开进了三轧厂,那他的妻儿就算是保住了,我们的同志没有故意误导,拿这人的妻儿出气的意思。

  对着老弱妇孺撒气算什么本事,当然有的国家也不见得这么想就是了,话说回来,别人吃屎吃得香,我们大可不必也学它们去啃一口。

  “好的领导。这人应该是个独丁,他的身边我们也核实过,不是根正苗红就是履历清白的坐地户,而且相互印证,没有问题,那个地方唯一的外来户,就是这名特务,而且还是解放前就到了那个院子,所以之前一直没发现。”

  之所以说大妈们是最有力的反间谍力量,那是因为在本乡本土、胡同院子,一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人就像是太阳一样明晃晃的,想躲都没地儿躲。

  而这种解放前就落地的老暗子,清查起来就相对麻烦。

  同志们摆摆手,对此倒是没什么不满,敌人潜伏那么多,有漏网之鱼也是正常,甚至他们敢肯定,有的直到老死,都不见得会暴露。

  “行,你们继续开展工作,有什么新情况及时汇报。”防工委领导道。

  说完,他转过头来:“我们是不是要把高振东同志调出来?”

  这个问题是大家最为关心的。

  “我觉得应该。”

  “我觉得也是,既然三分厂暴露了,他留在那里就危险了。”

  “对对对,调到我们陆装局来,保证把他保护得好好的。”

  “……”

  大多数人表示可以考虑,有人却是提出了不同意见。

  他是负责保卫相关工作的,想法有些不同:“我倒是觉得,留在那里最好。各位,如果三分厂这个事情一出,我们就把高振东同志调走,是不是反而暴露了他的特殊性?我们别忘了,三十六计里,有一计叫做打草惊蛇。”

  打草惊蛇,比较常见的用法是形容行动不密,惊动了目标。但是这一计在36计里,意思是在无法确定目标的时候,故意弄出响动,让目标沉不住气自己跳出来。

  他的话,让同志们都冷静下来。

  “嘶~~~~~~你继续说说你的想法。”一位同志道。

首节 上一节 818/9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