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想法,就是要把反帝斗争中防空的门槛拉下来!让哪怕是最穷的国家,都拥有一定的防空能力,在一定时间内,让敌人的飞机不论在哪里都不能为所欲为。只要有炮,就能获得相对有效的防空能力,在现阶段,无线电近炸引信还是多多少少能有一点这方面的能力的。”
只要对方是扔铁炸弹,哪怕是集束炸弹,面对配备了VT的大中口径高炮就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
大家大概听懂了他藏在话里的意思——给花旗佬找麻烦。
但是大家不知道高振东想得更远——因为白熊自己的VT拉垮,所以在60年代中期为止,它援助或者军售的大部分国家,大中口径高炮的效率是有限的,其中也包括石油湾地区!
一点点的小改变最终会结出什么果实,高振东不知道,也懒得知道,只要有那种可能性就够了,再差也不会比原本的历史更差。
“可是这种技术扩散会不会对我们产生影响?”这是一个核心问题。
高振东摇摇头:“影响不大,因为我们现在正在向远程精确打击转化,而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战果。远的打脏三什么的不说,近的就在不久前,4枚反舰导弹远隔50公里,不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嘛。VT引信能提升防空效能,但是没法大幅提升射程。”
无线电近炸引信的确是能提升一些有效射程,只要弹道是基本可预测的,那在雷达和火控计算机的配合下,即便是同样的炮弹,无线电近炸引信都要比定时防空引信有效射程要高。
原理很简单,距离远了,定时防空引信的定时误差就会更加离谱,这种误差有的来自对炮弹飞行时间预估的误差,有的来自定时器自身的误差,胎里带的毛病根本没救,要不然定时防空引信就不会被淘汰了。
而VT就没这毛病,只要按照预测弹道飞到了敌机附近,它就能发挥作用,相比定时引信,至少要靠谱一些。
但是这种射程增加只是改善性的,可没法凭空把炮弹的射程从几公里暴涨到几十公里。
空军的同志闻言,觉得高振东的话有道理:“嗯……振东同志说得没错,我们刚才考虑得有点肤浅了。”他们对于这件事情原本是比较顾虑的,原因正是刚才讨论的这个。
经过高振东这么一提醒,已经在精确打击上尝到了甜头的他们,也回过味儿来,为什么我要凌空扔铁炸弹?那不是傻么?
就算是精确弹药太贵,那在用精确制导弹药基本摧毁敌方防空力量之后,那不还是想怎么扔铁炸弹就怎么扔?
有了他们的首肯,这件事情就变得简单起来。
事实证明,高振东的估计完全没错,对这东西感兴趣的国家不少。
在最后的这个不对普通人开放的小型防务展里,法老国的人看着展台上的无线电近炸引信,一脸的惊喜。
对于他们来说,就算是白熊倾力帮忙,但是防空导弹的数量也不能说是就随心所欲了,依然只能是要地布防。
而且防空导弹的反应速度、最小近界、最小射高等问题,使得面对最大假想敌时,依然有不少的漏洞。
高炮他们有,但是好炮弹,那是没有的,别说他们,就连白熊自己都没靠谱的。
ColdWar时期,军火就是不折不扣的硬通货,而高级军火,那就是堪比黄金。有能力生产这些东西的国家,全世界掰着手指头都能数出来,其他国家打仗基本上是看天吃饭。
天上的一场暴雨或者海上的一次台风,可能影响到千万里之外两个小国之间战争胜负的走向这种事情,不完全是夸张。
两边打着打着没军火了,停下来等着军火运到再继续打这种事情,可谓屡见不鲜。
在这种背景下,白熊没有,法老国自然也没有。
花旗佬倒是有,但是法老国想从花旗佬那里搞到这东西?绝不可能,哄堂大孝了属于是,花旗人但凡听见这个要求,绝对彻底孝死。
白熊无能,花旗大孝,这种背景下,就算是法老国再想搞到带无线电近炸的高炮炮弹,那也属于是有价无市,压根找不着。
没想到啊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这东西在东方人这里,居然就明晃晃的摆在货架上卖?
法老国的代表三步并着两步冲近我们的同志:“先生,这种引信现在可以供货么?或者可以供应炮弹么?”
还是那句话,别说60年代,就算到了21世纪20年代,真正能自产合格炮弹的国家也挑不出几个来,搓出来炸膛狗都不用的那种不算哈。法老国别说带近炸引信的炮弹,就连普通高炮炮弹都没法造。
对于少部分国家,买引信是真的只买引信,但是对于绝大部分国家来说,买引信=买炮弹。
我们的工作人员是真没想到这里展出个炮弹零件,居然能这么快就有人咨询,而且看得出来,他们非常急切,兴趣极为浓厚。
“可以供货,不过你们需要先提供你们的炮弹引信接口参数,如果不合适的话,你们需要修改你们的引信接口。”我们的工作人员非常耐心。
至于为你们的炮弹修改我们的引信接口这种事情,那就不要想了,哪儿有这好事,有啥用啥。就算是想按照你们的要求改也不可能,无线电近炸引信的尺寸是有限制的,改不了。
但是对于法老国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炮弹?我哪儿来的炮弹生产能力?
“不不不,如果可以的话,我更希望获得成品的炮弹。”
工作人员微笑道:“可以的,我们可以提供成品炮弹,不过你需要先提供你们的高炮型号,我们确认是否有该型号的炮弹,如果没有的话,那就只有连高炮一起买了。不过我们会尽量满足你们的要求,毕竟高炮和炮弹的价格是不同的,我们也不希望贵方的已有装备产生浪费。”
仗义!东方人仗义!太为客户着想了,法老国代表此时感觉自己眼泪都快流出来了。
他非常快速的写下了几个高炮的型号,我们的工作人员迅速在计算机上查询了一番之后,指着计算机屏幕道:“很幸运,57mm以上的这几种高炮,我们都可以提供炮弹,你看这里……”
法老国的高炮哪儿来的自然不用多说,要提供这几种炮弹对我们来说没有任何难度,因为我们自己都在用这东西,要不是交趾用得多,甚至能直接给他们调库存。
“嗯……贵方能够在购买之前,为我们组织一次演示么?”法老国代表也不傻,东方人的信誉很好这不假,但是“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个道理他们还是懂的。
另外一个原因,是他们被白熊的虚标坑怕了,那帮犊子,虚标起来一点儿基本原则都不讲的。
“嗯,这个没有问题,如果你们愿意,我们甚至可以为贵方安排实战观摩,只是这有一些危险。”
演示?没问题,更刺激的都行。
“啊这……这就不用了,什么?这种武器已经参与实战了?”法老国代表拒绝这个过于刺激的建议,但是却马上就意识到这个建议隐含的内容。
“是的,具体在哪里实战我们无法透露,但是战绩资料是有的,这是一些战例照片,您现在可以先了解一下。”
我们的工作人员摸出一叠资料,递了过去。
这年头可不兴“坏人马赛克严严实实,好人模糊化淡薄如纸”这种狗屎操作,看着照片上被击落的飞机上那清晰可见的花旗机徽,法老国代表顿时感觉这事儿稳如老狗。
“太好了!如何签订相关意向协议?”马上拍板是不可能的,但是意向性协议却是没有任何问题,他有这个权限。
“您跟我来……”我们的工作人员心情很是雀跃,酒香不怕巷子深,古人诚不我欺。
而引出这件事情的源头——白熊代表团,看着这一幕若有所思,总觉得好像有什么不对的样子,但是他们又想不到哪儿不对。
算了,不想了。
对于他们来说,自然无需在展览上签订什么购买意向,他们与别家是不同的,他们是直接交换技术,买什么引信?买什么炮弹?不存在的。
不过他们的想法还是有点乐观了,就算是交换了技术,有些东西终究是要买的,因为他们自己没有。
怎么做包子,我可以告诉你,但是你要我包子里的十三香调料配方?那不好意思,没有!
不过在拿到真正的技术资料之前,白熊并不知道这件事,所以并不妨碍他们快乐的参观着这个小小的展览。
“南方同志的雷电-1空空导弹还是这么受欢迎。”这多多少少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这东西上一届就卖过,但是反响没有这一次这么大。
这种导弹可是当前世界上处于第一梯队的红外格斗空空导弹,私下里,白熊也承认,这种导弹的技术水平比他们自己的K-13M还好,毕竟K-13M就是在获得了这种导弹的导引头冷却等技术之后改进出来的。
不过白熊的人能猜到,雷电-1如此受欢迎,主要就一个原因。
——功勋彪炳,战绩可查!
晚上打过P-2V,高空打下U-2,大群的打过F-86而且还是21:0。
不过最后这个其实他们想错了,是20:0,有一架是追上去用机炮打掉的。
不管是多少,尤其是这场21:0,几乎彻底奠定了雷电-1天下第一红外空空导弹的地位,几乎所有可以验证的性能,都在这一场21:0中得到了彻底的验证。
有战绩的待遇自然是不同,对于一些感兴趣的国家来说,这种大名鼎鼎的明星武器这年头一般都是被捂得死死的,没想到东方人依然拿出来摆在货架上卖!
如果高振东在这里,一定会告诉他们,老传统了,再过几十年也一样是这样。
15E:看我看我!
但凡是对空军战斗力有想法的代表,几乎都涌向了这个展台,买不买先不说,看看也是不错的。
白熊代表团甚至听见了一句让他们吐血的话:“放心,只要能挂K-13M,就能挂这个导弹……”
第1271章 他们什么都敢卖!(4k,还有8k)
这句话是事实,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听见,对于他们来说无论如何谈不上心情愉快。
不过想一想上一届人家说的是“K-13M都是用的我们这个导弹的技术”,相比之下,好像又不那么难过了。
果然,幸福都是比出来的,相对论在心理学上的含金量永远都在。
不管他们心里想什么,很明显别国的武官并不会照顾他们的面子和想法,而是遵从着内心最原始的本能。这和几十年后花旗佬那短暂的一家独大20多年时,买武器更多考虑的是政治,考虑的是交保护费不同。
这年头买武器,那是真的准备打仗的,除非白送或者没有渠道,否则大部分国家买武器都是想要能用得好。
毕竟S2才过去不到20年,前车之鉴历历在目,而且这20年间,实际上全世界的战争基本也就没消停过,只是能打出巨大影响力的,也就那两场,其他的基本都是烂仗,包括正在热闹的交趾之战也是如此。
至于打出影响力的是谁,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看着围在雷电-1边上的人们,白熊的人心里有些苦涩,武备,终究还是要靠战绩说话。
只是他们没想到的是,几十年后,他们会在“战绩”这件事情上吃个大亏,虚标终究是虚标,吹得再久也不能转换成真正的战斗力。
当他们继续往前走的时候,才发现事情远远不像他们想象中那么简单,南方同志仿佛像是疯了一样。
“他们居然把射程30公里的防空导弹摆上了货架!!!我要向他们提出抗议!!”一名白熊武官看着前方一张展览海报上大大的“дальность:30KM”发出了尖锐爆鸣,当然别的国家也许看的是另外一行“Range:30km”,两者意思一样,我们负责制作海报的同志也许美术功底尚待提升,但专业性和体贴程度却是极为良心。
“冷静一点,达瓦里氏,我们没有抗议的理由。”其他人劝解道。
“30km的防空导弹,只有一个解释,他们将我们支援的S-75防空导弹仿制型摆上了货架!!”他绝对不相信我们除此之外,还能有任何别的可能性。
“嗯……我的同志,也许情况比你想象的还要严重。”一名已经将这个展台看了个大概的白熊代表团成员道。
他不止是看到了展台上的东西,他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他在更高层次知道更多的情报,毕竟这个甚至在我们体系内长期连个正式名称都没有、这次为了参展才混上“旌旗-3”编号的导弹,在白熊那边知道的不多。
这个命名也是高振东的建议,打上自用编号体系的烙印,别人买起来也要放心痛快得多。五大善人同款,自用全新,在军工装备上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还要严重?人们将目光仔细的看向了这个展台,当一件事情被一位经验丰富的驻外武官定义为“严重”的时候,那就值得人们好好探究探究。
在这个命名为“旌旗-3”的展台上,是一枚防空导弹实体,以及一整套作战单元模型。除此之外,就是一些介绍。当看清楚这枚防空导弹的长相的时候,来自白熊的人们就已经意识到他说的“严重”是什么意思了。
这枚导弹和S-75完全不同!和S-75夸张的长度和硕大的体积相比,这枚导弹只有4.5米长!没有助推器!
而就是这个堪称小巧的体积,居然实现了30公里的射程和25公里的射高!很明显,这个射高是专门优化的。
这让整个白熊代表团的人都陷入了一种不真实的虚幻感,难道南方同志在发射卫星的时候,在太空中发现了什么来自宇宙的神秘科技?
外星人,也是60年代开始的极为流行的科幻题材和时髦话题。
要知道白熊自己的S-125,也就是打下F-117A的萨姆-3,弹长是5.89米,射程才16公里。
不只是白熊自己,来到这里的任何一个国家,对于这枚导弹的体积、射程、射高,都表示出了极度的震惊!
这里面任何一个参数看起来都仅仅是主流水平,但是结合到一起就成了顶尖水平。
关键在于,这枚导弹和雷电-1一样,同样战绩可查,虽然战绩没有那么的辉煌,但是战绩的身份又很好的弥补了这一点。
那是一架花旗的F-105,在导弹的旁边一张展板上,清晰无比的展示了一堆F-105残骸的照片。
看到这里,白熊代表团的成员甚至有些庆幸,最终受伤的还是花旗佬,那没事儿了。
在所有人看来,这枚简洁无比的导弹,透出一种极致的技术美感,尤其是高卢人更是这么觉得,众所周知,高卢人在“美”这个东西上有些偏执。
不过他们倒是不用在这里打这个导弹的主意,他们是单独开小灶的。
甚至就连那个被高振东和所有同志们无比嫌弃的“十-X”形弹翼,都被人们认为是技术的结晶,威力的来源。
你有战绩,你有理。
评判的标准就是这么朴素。
而对于各代表团来说,惊喜还不仅仅是这么一点。
“这枚导弹是三联装履带底盘机动!”白熊的人能猜到一点,但是其他国家的人看到这个导弹的发射车模型,简直惊喜。
对于这里的大部分国家来说,白熊的S-75是压根机动不起来的,而S-125现在也是固定阵地,机动发射是改型的事情。
一套能随部队机动的30公里中程防空导弹,在这个年头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非常清楚。这让突击力量或者是机动部队的防空能力陡然上升。哪怕是对于已经拥有S-75和S-125的经助会国家来说,搞上一两套这种导弹,也是不亏的。
“三联管装,对导弹的可靠性非常有保证。”有不少人早就对露天战备的S-75、125颇有微词,但是那两个导弹太大,想装进发射管也装不进去。
其实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折叠弹翼,发射管发射,倒不是我们导研院的同志非要这么搞,如果可以的话,他们巴不得就搞个发射架发射算逑,反正这东西就是个过渡的玩意,这也是这个导弹被放上货架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