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859节

  “嗯……那勘测是用什么技术进行勘测?地震波?”高振东也知道这栋西一时半会儿是很难解决的,退而求其次。

  地震波找石油,算是石油勘探的标准搞法,历史悠久,就算是我国,也很早就用上了。

  “嗯,对对对,同志,你对这方面很熟悉啊。不过我们用的是陆上的地震仪改造的设备,这一点主要来自于薄海物探的成果,里面还用到了酒石酸钾钠晶体等新型压电晶体组成的地震检波器。所以现在薄海已经打出了第一口油井……”

  说起这个,地资部的同志可就来劲了,想想也正常,这也是在艰苦条件下的得意之作。

  而这里所有人,包括没花资源去翻系统的高振东都不知道,这口井原本是在三年后才打出来的,而它提前出现的原因,和高振东忽闪忽闪的小翅膀之间不无关系。

  “那在南部海域这边也能用这套系统了?”

  “嗯……能用,但是能用的范围有限。南部海域的总体水下地形现在还不清楚,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比薄海总体要深得多,除了大陆架和礁盘之类,深水区很多,这个地震仪在这边用起来有点问题,动态范围小了点,只有45个dB,还是不怎么行。”

  薄海之所以叫“薄”海,那是因为它真的薄!!!

  高振东笑了起来,诶,你要说到这个,我可就不困了。

  “你们现在的地震仪是模拟的吧?”

  “嗯,对,诶,同志,你怎么知道?你也是搞这一行的?”地资部的同志又惊又喜。有同行在,而且看他坐的位置,看来很多事情沟通起来应该容易多了。

  他怎么知道?其他对高振东了解的同志差点笑出声来,他大概率是猜的,不过一般都猜得很准。

  高振东摇了摇头:“我不是,不过地震仪的问题,我倒是可以帮你们解决一下。这样,回头我给你们介绍几个人,你们和他们好好沟通沟通,应该是能提高你们这个地震仪的性能的。”

  数字化改造不是万应灵丹,但是在这里却是异常的好用。

  滤波、数模转换、数字信号处理,搞雷达的同志熟悉得很,从本质上来说,地震仪其实也是一个雷达,只是它的工作不是靠电磁波而是地震波而已。

  一般模拟系统处理不好的,拿到数字系统里好好弄一弄,都能有不小的惊喜。就好像雷达不用换天线,换个好的后端,就能把性能提升一截一样。

  “真的?那就太感谢你了同志!我们不只是海洋探测要用,陆地物探也同样离不开这个东西!如果真能把动态范围提升哪怕10个dB,都能让不少同志的工作难度降低一大截!”

  众所周知,3dB翻一番,10个dB是个很了不得的增益。

  地资部的同志万万没想到,来开个会还能有这个收获,地震仪如果能把性能提升上去,可以说,地资部上下都能笑出花儿来。

  毕竟海洋虽好,但是当前条件有限,不太容易把东西弄出来,水深是个大问题,但是陆地上地震仪能用的地方甚至更多,而且矿产资源主要也是靠陆地上的。

  高振东笑道:“不用谢不用谢。不管陆上用不用得着,总之我建议海上要用起来,要多用!就算暂时没法开采,先掌握全局总是好的嘛。而且我们的同志,就应该在南部海域多逛逛,哪怕什么事情都不干都要逛逛。”

  他这个话对于地资部的同志有些超纲,没事儿去瞎溜达干啥?

  但是防工委、海空军等同志是明白高振东的意思的。

  “嗯,你说得对啊!这些地方,就是要去多逛、多看、多露面。”防工委领导笑道。

  高振东站起身,向地图走去,这个他早有准备,也是他把地资部的同志请来的目的。

  “我给你们推荐几块地方,有空多去转转,多去震几下,哈哈哈。”

  不是,你刚才还说你不是搞这一行的啊,现在又推荐作业区域是几个意思?

  在地资部的同志一脸懵逼的眼神中,高振东在南部海域圈了一些区域,也包括万全滩等区域在内。

  “我工作之余,也很仔细的拜读过地资部等同志关于石油矿产的一些著作,深受启发。我觉得啊,这些地方,很有搞头!”高振东瞎话张嘴就来。

  话是瞎话,但是画的圈圈可是扎扎实实的,这些都是日后探明的油气储藏区!

  对于高振东的“工作之余”,防工委和部队等单位的同志是已经习惯了,他的这种话就别听就完事儿,话是不折不扣的真话,但是对人的心理健康不是非常有利。

  但是地资部的同志哪儿经历过这种阵仗!

  我们千辛万苦都不见得能确定的东西,你工作之余就划出来了?要是工作都这么简单就好了。

  虽然这些区域比较大,也不是某一个确定的油气田或者油气井,但是就这一个圈圈,意义就已经非常大。

  “这……这……同志,您贵姓啊?”这句话,应该算是“你算老几”的高情商说法。

  防工委领导笑了起来,知道高振东这药下得太猛,地资部的同志副作用有点儿大,开口介绍道:“这位是十七机部的高振东同志,和你们地资部渊源不浅。”

  你们是找矿的,中间有个挖矿的,而他们是炼矿的。

  也只能这么硬拽,否则实在是不太好说有什么关系。

  没想到地资部的同志一听,马上亮出一副“原来如此”的神情:“啊,高委员啊,难怪,难怪。好的,我明白了。同志们等一下啊,我把这幅图描一下。”

  说完,顾不得别的,两位同志推推眼镜就往地图那儿去了,全然忘记还在开会。

  其他同志面面相觑,看来他们对这图很重视啊,不过这态度转变也忒快了吧?

  “别别别,不用描,回头这张图你们取下来带走得了。开会,开会。”防工委领导没办法,连忙招呼他们回来。一张普通海图防工委还是出得起的。

  “啊,那就太好了,谢谢啊。”地资部的同志恋恋不舍的走回来,坐到位置上的时候,眼睛还在往图上瞄。

  防工委总工笑道:“你们认识高振东同志?”否则没法解释他们的行为。

  地资部的同志点点头又摇摇头:“知道,但是不认识,现在认识了。黔山崇义的1104地质队对高委员可是推崇备至,万分感谢。他在黔山地图上画的几个圈圈,省了1104地质队找铝土矿多少事儿。”

  这回同志们全明白了,合着是高振东以前干过的事情,发酵到现在。

  海军的同志饶有兴致的看着海图上的那些圈圈,和自己脑海中的数据逐一比对,突然一拍脑袋:“我看出来了,这些区域有点绝啊!”

  “怎么?”

  “这些区域的大部分,反正至少是我们掌握了数据的那部分,大都是水深不太深的,嗯……200米以内吧。”

  万全滩之所以叫这个名字,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海底的浅滩,水深相比深水区,不太深的那种。

  “如此一来,很有利于我们的勘探作业,高委员,你在挑选的时候,考虑很周全。”对于地资部来说,深水区现在是没法搞的,但是浅水区就有搞头了,这些区域恰好就是他们能涉足的范围。

  高振东笑道:“主要是还没研究到深水区。”

  什么?我们研究这东西,都是从陆相、海相、岩层等角度入手,这直接分水深水浅还真是没听过。

  不过非常人做非常事,这也没法说,你别管人家是个什么流派,反正能出成果你就得服气。

  地资部的同志对于高振东画的这些圈圈,还是有相当的信任度的。

  一是来自崇义地区的铝土矿一战成名,二是他们知道,至少有一个地方,人家是画对了的!

  那就是北海湾,天涯岛西部那一片——鹰戈海,其中有一个点,他们是真的在试验性勘探过程里钻出了石油!就是他刚才提到的用浮筒平台的那几次。

  这件事情除了地资部粤东石油勘探队,以及地资部少数同志,其他人是压根不知道的。

  而且在珍珠河河口区域,高委员圈的地里,也有油气发现,这就更提高了这些圈圈的置信度。

  能一笔就把这些地方都圈出来,那么他圈的其他地方,多多少少也是有可信度的,至少比大海捞针强得多。

  看来一开始高委员说自己不是这行的,只说对了一半,他的确不是这行的,但是他对这行绝对熟,而且不是一般的熟!

  带着这份意外的惊喜,地资研究院的同志和防工委、海空军一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主要就是一个事情——要装备,要资源。

  地资部在陆地上的装备倒还好,大致能满足要求,但是到了海上,他们是不折不扣的穷光蛋。

  听见他们这也想,那也要,高振东笑了起来:“你们不如这样,你们部里出面,请防工委的船厂给你们造一条科考船算了。”

  还能这样?

  “造一条?”

  “对啊。就拿最新的驱逐舰改一改嘛,虽然驱逐舰总体没搞完,但是船体是没问题了的,就拿这个船体改,水密性、适航性、抗沉性、耐久度、动力等方面都有军舰的底子,不需要担心,把武备简单化甚至取消,能大大改善居住环境,也能装下更多的补给,更多的设备,在安全上也有保证。出海的搞这些工作的同志可都是宝贝,不能有闪失。”

  高振东说得头头是道,其他同志听得频频点头。

  “而且这个船的尾部是有直升机平台的,对他们的工作非常有利。再说了,海警的架子不是已经搭起来了嘛,这种船保留一定的武备,就是海警的主力舰了嘛,一举多得!”

  高振东可没忘记上辈子看见的那些海警船,只要是新造的,绝大部分型号都能在海军作战舰艇里找出它们的同胞兄弟来。

  听到这里,防工委的同志把成本问题的心放下来了,熟悉这一块工作的同志都知道,建造数量越多,相对来说单价就越便宜。

  这也算是民用、警用一起,来替军舰分担造价,大家都有美好的未来。

  “振东同志考虑问题就是周到!怎么样,你们回去找部里商量商量?我们的船厂是绝对支持这个建议的。”防工委领导笑道。

  至于哪儿出钱,那是最后审批的事情,总之先把渠道打开就对了。这时候的钱,大概属于是肉都烂在一个锅里,来来去去区别不大。

  “好的好的,我们回去就写报告!”地质研究院的同志精神抖擞,如果能有一条军舰做底子的大船做海上作业基地,那可不只是南部海域能用得上,从南到北都能用!

第1302章 雨水的选择(4k)

  高振东也凑热闹。

  看见地资部的同志这么高兴,高振东道:“如果你们要到船或者要到飞机了,我给你们准备几样新式武器,绝对好用的那种,呵呵呵。”

  “真的?”看着这位不知道到底是干什么的同志,地资研究院的同志们劲头可就上来了。

  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干什么的,但是很明显,这位高委员能干的事情很多,说有新式武器,大概率就真有。别的不说,看他坐的位置就知道了。

  能和防工委领导坐在一起的,说明他们在会议上有很多事情需要直接沟通,这代表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防工委领导也很好奇高振东说的新式武器是什么:“你们放心吧,他说有,那就真有。诶,振东同志,到底是什么?”

  高振东靠到领导旁边,轻轻的道:“磁异探测器、重力梯度仪。还在搞,但是有眉目。这两种装备不止海上能用,陆地上其实也能用,因为都是在空中扫。”

  “啊~~~~~~这两个东西啊!明白了。”领导算是知道高振东为什么要凑过来轻轻的说了。

  如果地资部的同志没要到船和飞机,那么这两个新式武器对于他们没有任何意义,因为人扛不动。而且这种情况下,这两个东西还不能告诉他们,毕竟和水下有关的东西,密级还是有的。

  但是如果地资部的同志能要到船和飞机,那事情就不太一样,再是军事机密,但是老百姓能用上钢铁烧上油才是最重要的。大不了作业的时候,派点儿保镖跟上就行。

  不过暂时不能直接公开,所以防工委领导决定这个恶人自己来做。

  他转过头对地资部的同志道:“嗯,这两个的确是新式武器,而且是字面意义上的新式武器,你们明白吧?呵呵呵。所以没要到飞机和船的话,更具体的内容就不能告诉你们了,理解了吧?”

  理解理解,绝对理解,地资部的同志哪儿还不明白,这分明就是高端技术军转民嘛!

  难怪这几位领导和同志都神神秘秘的,这类东西,不神秘也不可能。

  那这回这条船是无论如何也要要到手才行!这不仅仅是关系到海上作业,还关系到新的勘探技术。

  看见他们摩拳擦掌的样子,防工委领导还是解释了一句:“也不是我们舍不得给你们,主要是这些技术对载具有要求,靠肩扛马驮,是弄不走的。”

  “好!我回去缠着我们部领导,无论如何也要把这些东西给弄下来。”地资研究院的同志笑道。现在部里的情况比起60年代之前,条件已经是好很多了,想来搞一点船舶飞机什么的,应该问题不大。

  ——

  高振东开完会回到家,迎接他的是娄晓娥的笑脸还有和平时比起来,显得异常乖巧的两个孩子。

  高振东有些奇怪,这可不像这两个小屁孩的样子啊,平常人自己还没进屋呢,声音先听到。

  “怎么了?今天你们两这么乖?是不是犯错误了?哈哈哈。”高振东只能想到这个,他自己对孩子反而没有娄晓娥那么严格,两个孩子这么静悄悄的,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作了妖被收拾了。

  不过一两岁的孩子嘛,大概属于是勇于认错坚决不改那一挂的,不是说性子顽劣,而是很多孩子压根儿记不住,等到第二次又被揪住了,再继续认错,长大了就好得多。家长只要时刻不放松教育就行,偶尔性格上有点反复倒不是什么大事。

  娄晓娥笑着看了他一眼:“你就不能想着点儿孩子的好?没犯错误。我是想着这段时间开始特殊起来,就让他们别那么闹腾。”

  两个小宝贝跟着妈妈的话忙不迭的点头:“嗯,对对对。”

  高振东有些好奇:“啊?这段时间有什么特殊啊?”

  娄晓娥一边从小心翼翼的小长缨手中把茶杯接过来递给高振东,一边笑道:“你忘记了,还有一个多月就高考了,初中毕业也就在最近,周边邻居也有初、高中毕业生,我就让他们别那么闹腾。”

  高振东接过已经故意放到微凉的茶美滋滋的喝了一口,满足的摸了摸长缨的小脑袋:“啊,对对对,你不说这事儿我还忘记了。那也不至于吧,院子和胡同这么大,也闹不到哪里去。”

  这年头别说人声了,院子、胡同里鸡鸣狗叫的都不是事儿。

  娄晓娥摇摇头:“我主要是想到自己知道自己能读大学那天那个心情,将心比心吧,让他们安静一点儿没坏处。”

  高振东想了想,晓娥说得也没错,点了点头:“嗯,还是你考虑得周到。就不知道今年院子里能出几个大学生中专生。”

首节 上一节 859/9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