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860节

  娄晓娥笑了起来:“你想得倒美,还几个,院子里加上整条胡同,初高中毕业生都找不出几个来。”

  这事儿高振东还真没娄晓娥熟悉,毕竟院子里的事情他都是选择性的掺合,胡同里就更不清楚了。

  两口子正说笑着,房门被敲响了。

  “振东啊,是我啊!”傻柱略显粗豪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小长河屁颠屁颠的跑过去把房门打开,还嘴挺甜的招呼了一声“何叔好”,把傻柱美得不行。

  和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个人,何雨水。

  “哟,雨水也来了啊,坐下说。”招呼何雨水,那就是娄晓娥的工作了,她连忙起身去拉何雨水。

  两兄妹坐下来,何雨水半低着脑袋,没说话。

  傻柱看她两眼,气乐了:“说话啊,你不是说有事儿想问问振东哥和晓娥嫂子嘛,怎么来了跟个鹌鹑似的。平时也不见你这样式儿啊。”

  嗯?有事情问我们?

  高振东两口子对视一眼,娄晓娥走到何雨水身边坐下,笑眯眯的道:“雨水,什么事情,说吧,在我们这里还不好意思啊?”

  平时何雨水可不是这样,虽然有礼貌,但是绝不至于这么害羞。

  “晓娥姐,我想……我想……读大学!你看我成吗?”原来是这个,估计是对着两个大知识分子,对于自己想读大学的想法感到有些害羞,自我有点班门弄斧的感觉。

  高振东和娄晓娥对视一眼,都笑了起来,原来是这事儿啊!

  对于何雨水,高振东倒是知道的,65年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了,而且估计她开始上学的时间受到建国前后社会环境影响,等到她高中毕业,已经20岁出头。

  现在估计是受到各种环境变化的刺激,想法不一样了。

  “啊,你想读大学啊,这是好事情啊!那你害羞什么,我还以为你想嫁人了呢,哈哈哈哈。”娄晓娥忍不住笑出了声,顺便开了个玩笑。

  “晓娥姐~~~~~~”不说还好,一说何雨水更害羞了。

  傻柱从小长河手里接过一杯水,喝了一口笑道:“她就是这样,我就给她说了,你想读就读,我当哥的也不是供不起你,但是她就是觉得心里没底,想听听你们的主意。”

  高振东倒是有些理解何雨水的想法,估计她原本的学习也就那样,要不然也不可能高中毕业就参加工作。

  虽然这年头高中毕业已经是比较高的文化水平,但是四九城脚下的孩子,但凡能继续读大学,也不至于就直接参加工作了。

  不过高振东没说话,有晓娥在,这些事情不用他出面,必要的时候帮忙敲个边鼓就行。

  “想听什么主意?说吧,不要怕,大胆的说。这里都是自己人,不要害羞。”此时的娄晓娥和高振东印象中那个傻乐傻乐的娄晓娥大不一样,人都是会成长的。

  看来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晓娥也在成熟。

  这也就是高振东和老娄家把娄晓娥照顾得太好,所以一直觉得娄晓娥跟个傻大姐似的,天天傻乐傻乐。要知道在外面,娄晓娥好歹也是三八红旗手,拥有多项突出成果和专著的优秀青年医学工作者。

  在家里大家叫我傻丫头我不挑你们的理,出了家门,你们该称呼我什么?

  “我就是……就是……晓娥姐,你看我考得上大学吗?”何雨水说到底还是信心不足。她哥能把她拉扯大就已经很不容易,至于学业什么的,傻柱是帮不上忙的。

  “每个人都有机会考上,你别担心。这不,你才高二,还有一年才毕业,就算是底子再差,努力一年考个大学还是很有把握的。”娄晓娥按照自己的经验,开导何雨水。

  高振东听得脸上直抽抽,这话可不一定,不过他肯定不可能说出来扫兴。

  不过娄晓娥的话,对何雨水来说倒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何雨水眼里,晓娥姐那就是榜样啊!

  都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在何雨水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真的来得及?”

  “来得及,你想啊,晓娥姐我情况特殊你知道的吧?从我知道能上大学,到考试,时间还没你的这么长呢,而且你一直都在上学,我可是把课本丢下了一段时间的。我都能考上,你肯定没问题的!”

  娄晓娥这番话是一句假话都没有,全是真话。

  所以在何雨水这里,她这番话说服力极强,珠玉在前,对她来说是一个极大的鼓舞。

  高振东也没说话,反正对于何雨水来说,考不上也就是走剧里的老路,反正也过得去,属于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嗯嗯嗯,我知道啦,谢谢你晓娥姐。哥,我继续上学,嫂子不会有意见吧?”

  这也是何雨水要考虑的问题,她如果继续上学,那大头就还得靠傻柱养着,如果傻柱还是光棍一根,那自然无所谓。不过现在傻柱和秦怀茹连孩子都有了,那她就不能不考虑自家嫂子的意见了。

  “没事儿,你放心。她能说啥,姥姥!”傻柱又吹上了。

  高振东伸手在傻柱脑袋上拍了一下:“姥姥!瞎吹什么呢你,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回去和秦姐商量商量。”

  傻柱讪讪的笑了起来:“嘿嘿,我就是提前把事情应下给雨水安安心,怀茹那里,没问题的,回去我就和她商量。”

  他知道高振东这下子是为他好,在提醒他。

  高振东两口子也没继续说什么,秦怀茹在这方面应该是没问题的,孰轻孰重,她拎得清。

  “雨水,一会儿我把当时我的复习资料都给你,你拿回去好好看看。有什么不懂的,也可以问我。”娄晓娥很是热心,直接把辅导老师的活儿给接下来。

  至于问振东就算了,他级别太高,估计都动用不到他,再说何雨水想要找到高振东,恐怕比找自己要难。

  “嗯嗯嗯嗯,谢谢晓娥姐!”何雨水高兴得很,晓娥姐考大学用过的资料啊,内容先不说,拿过来沾沾喜气都不得了。

  “那……你想学什么?”高振东顺口问了一句。

  没想到这句话一问出来,何雨水又有点害羞:“振东哥,晓娥姐,我说出来你们别笑话我。”

  “这有什么好笑话的,说吧说吧,没事儿。”傻柱大大咧咧,高振东倒是多多少少猜到了她想学什么。

  “我想……想学医!”说到学医的时候,她的眼睛里满是光芒。

  果然没猜错,高振东笑了起来:“学医好啊!”几十年后有个段子叫做“劝人学医,天打雷劈”,不过段子毕竟就是段子,在60年代,学医是一个非常好的路子。

  不过何雨水想学医,倒也不完全是考虑出路问题,而是真的有所触动:“嗯,我也觉得挺好的,晓娥姐,你不知道,从你把嫂子家棒梗硬生生救下来那次,我就觉得,当医生真的是太伟大了。”

  按说那件事情和伟大不太沾边,这个词有些过了,不过却能很好的体现出何雨水的想法,她朴素的脑海里,真就是这么想的。

  “那你可要想好了,学医……有点苦的。”娄晓娥想起自己第一堂解剖课下来的样子。

  “我不怕!”何雨水的眼里再次泛起了光。

  娄晓娥点点头,现在的她看着何雨水,已经有一点用前辈看后辈的味道在里面了,有意思,怎么一个个的都喜欢学医。

第1303章 秦家的新亲戚(5k)

  这儿说得正热闹呢,贾张氏抱着傻柱的孩子找过来了。

  “傻柱,你搁这儿呢,怀茹领着亲戚回来了,说是老家过来的,你去看看吧。”

  高振东两口子站起身,和贾张氏打了个招呼。面对年纪大的,我们的习惯总是客气在先。

  “诶哟,这两孩子,长得可真喜庆。”贾张氏抱着何方圜,还不忘记夸奖夸奖高振东家这两个。

  傻柱站起身:“走走走,振东,刚才麻烦你们两半天,你们两饭也没来得及做。正好,怀茹说家里要来亲戚,我就多备了几个菜,走,去我家吃去。”

  一般来说,别人家里来亲戚,高振东是没兴趣去凑热闹的,不过傻柱这里就没这么些讲究,两人从光棍开始蹭饭蹭到两个人都儿女双全,早就不讲究这些了。虽然傻柱的儿女双全不全是自己的努力,但那从法理上来说总归是他闺女。

  而且没准傻柱是亲戚来了,想拉着自己陪客呢,这也算是挺正常的事情,高振东站起身:“走!”

  正好,晓娥还省事儿了。

  娄晓娥转身去橱柜里拿了两瓶酒,和高振东一起牵着孩子就往傻柱家走去。

  傻柱家里人多得一批,高情商是热闹非凡,低情商是鸡飞狗跳。

  大大小小四个孩子,四个大人,这就8个,再加上两名亲戚,高振东一家四口,那动静儿,简直了。

  秦怀茹的两个亲戚看着这阵仗,直接就傻了。

  “高总工,来来来,上座。这是我老家亲戚,我叔,还有我堂妹。”秦怀茹平时叫高振东一般都是职务叫得多,这时候就更要称职务,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对她来说还是有些讲究的。

  高振东一看,哟,两亲戚里那位中年男的不认识,但是这位年轻姑娘还是认识的,只是对方不认识他而已。

  秦怀茹的堂妹,秦金茹,也算是当年陪着师姐刷的剧里一个有些分量的配角。

  “叔,金茹,这是我们厂里高总工,我家雨柱的朋友。”秦怀茹说到“总工”两字儿的时候,声音都要明显高一些。说到“雨柱的朋友”的时候,更是巧笑如花,声如银铃。

  不过她的介绍还真没错,高振东在三轧厂,现在是挂着副总工的位置的,说是三分厂总工没问题,说是三轧厂总工也没问题。

  这个介绍把老秦家两亲戚给有点吓住了。

  厂里的总工程师?年轻的金茹可能还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但是她爹却是肃然起敬。

  怀茹的厂子,听说可是几千上万人的大厂,这厂里的总工,级别应该比村里的支书要高得多吧?而且还这么年轻?

  怀茹家男人有这样的朋友,看来怀茹真是嫁得好啊。

  “哎呀,总工好,总工好。”秦怀茹她叔站起身来,想要伸手握手,又有点不好意思,把手在衣服襟子上擦了好几下。

  高振东主动伸出手来,和秦家叔叔握了一下:“老同志,坐,坐。”

  诶,这样子,一看就是领导啊。

  看见两人有些拘谨,高振东笑得更和蔼了,不和蔼不行,怕把人吓住了:“秦叔,金茹姑娘,我们家今天就是过来蹭饭的,什么总工不总工的,不存在。”

  “诶,诶,好,坐,坐。”秦家叔叔这才坐下来,不过屁股没坐实。

  高振东也没管,一会儿熟悉了就好了,现在硬要人家习惯,那反而更不习惯。

  要说在60年代,人想要熟悉起来,吃饭喝酒那还真是最快的,不出高振东所料,等到几杯酒下肚,秦怀茹叔叔和秦金茹见高振东两口子真的一直都很平易近人,慢慢的也就开始放开起来。

  秦金茹是个小透明不用说,至少她爹是比刚才自在得多。

  “秦叔,现在应该是农忙吧,你们进京来是因为?”高振东还真挺好奇的,说实话,他工业口的接触得多,农业口的,尤其是农业口的基层同志,就接触得非常少了,包括黔山的他都没怎么接触过。

  现在马上是公历的六月,如果他没记错的话,在北方正好是最忙的时候。

  “对对,我们队里正在收冬小麦,准备播夏玉米。”领导就是领导,别看人家是厂子里的,对田土里的事情也不陌生。

  5~6月,正好是冬小麦成熟可以收割,收割之后就要马上接种夏玉米,充分利用农时。

  秦家叔叔此时的感觉,有点像是在向下来考察的乡里、县里领导汇报一样,所以他说得很详细:“我是受大队委派,来城里买农机配件的。金茹这妮子没进过城,带她来见见世面,也能给我搭把手,她心很细,上的学比我多,算账什么的比我厉害。”

  仿佛是为了说明把自己闺女带过来不是占公家便宜,而是真的有用,秦家叔叔还专门解释了一下。

  “噢?配件很容易坏?”高振东顺着话问道。

  秦家叔叔却是笑了起来:“高总工,您误会了,就是因为不容易坏,所以才要进城来买。坏得少,配件备件就不多,甚至有些根本就没准备,主要都考虑种子、化肥这些更占地儿的东西去了。这不,我们队里的农机配件到乡里县里都找不到,只好进城来买。”

  高振东了然的点点头,原来是这么回事。

  “这么说,队里的农机不少了?”既然不容易坏,还需要出来买,那说明必定是数量不少,基数大了,再不容易坏也总有坏的。

  “以前不多,就这几年开始多起来的。不止是我们队里,其他大队,也是差不多,都是在这几年农机才多起来,省了不少事儿。至少拖拉机这些东西伺候起来,没牛那么娇贵。”

  牛这东西从古至今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哪怕到了20世纪末期,都是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如果说马是古代的轿车,那么牛就是古代的拖拉机。

  没想到现在居然开始嫌弃牛了,嫌弃得好啊,高振东心里很是高兴。

  他知道,这是十一机部的同志们发力了。

  “那庄稼收成怎么样?”来都来了,不妨多问一些,高振东也很好奇到底自己带来了多少改变。

  秦家叔叔的感觉,更像是给领导汇报工作了。看着这位年轻人脸上的表情和他问的问题,和以前来队里的那些领导一个样子。

  “收成不错,比以前强多了。交完公粮,剩下的口粮不但够吃,还能余点儿。”

  说起这个,老秦同志可就不困了,毕竟这是这几年最让他们感到开心的事情,而且是明明白白看得到的变化。

  你说这个,那我也不困了!高振东比他还高兴。

  “噢?增产的来源主要是什么?”他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刨根问底,这对他来说,也是某种另类的自我价值实现的满足。

  对于他逮着农业刨根问底,娄晓娥并不感到奇怪,她知道自家爱人因为工作原因,对于这些事情总是很有兴趣。

首节 上一节 860/9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