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和秦怀茹也一点儿不觉得奇怪,人家是领导,哪怕是工业口的领导,但关心农业工作也是正常的,不关心才不正常。没听见刚才还在说农机的事情嘛。
“农机的普及就不用说了,干活儿快,我们能留出不少精力,更精心的伺候庄稼,而且不会耽误农时,这是一个。”老秦掰着手指头数道。
“嗯嗯嗯,来,吃菜吃菜。”高振东一边点头,一边招呼。
“二来,有些作物的种子也在改良,要么是抗病害,要么是抗倒伏,要么是直接增产什么的,总之最后落到实处,多多少少都能比以往要增产一些。”一下子出现极为优秀的种子可并不常见,但是循序渐进的慢慢改良,同样也是能起到效果,而且这才是育种的常态。
高振东连连点头,能一直改进就是好事啊。
“当然最重要的,就是肥料和农药。领导您可能不知道,现在我们的肥料比以前多多了!除了那个什么什么尿素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复合肥,撒一把能管好久好久,而且还挑作物,给小麦用的不能给玉米用,都是专用的。”
秦家叔叔现在已经彻底进入汇报工作的状态,“领导”叫得贼溜。
高振东压根就没注意这件事情,他完全被对方话里的内容吸引住了。
复合肥料?看来自己和向总他们曾经提起过的事情,当年搞尿素生产线的向总和应化部的其他同志们搞得很好啊!
高振东并不觉得这是自己的功劳,自己只是把思路提前放出来,但是真正做出复合肥的,却是应化部的同志们。人家都已经细致到针对不同作物生产针对性复合肥了,比自己提的那点思路走得远得多。
虽然不是自己的功劳,但是不妨碍高振东高兴,至少自己提前把大门推开了不是嘛。
“那你们种起庄稼来,可就更累喽,要考虑的事情更多。辛苦辛苦啊,来来来,喝一杯喝一杯。”
他这句话不完全是为了让对方喝酒而找的理由,农业本身也是一门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看天气、凭经验当然很重要,但是用对待技术的态度去对待农业种植技术,本来就是日后的发展方向。
日后种植、养殖赚了大钱的,除了市场供求关系之外,都是靠技术才能实现的。没有技术,就算是卖方市场,这份钱依然赚不到。
傻柱看得出来,高振东在听了怀茹叔叔的话之后,明显情绪非常高涨,看来领导也不好当,明明是十七机部的,还要时时刻刻关注其他行业的事情。
娄晓娥拉了拉高振东:“行了行了,先吃饭吧,你看秦叔被你拉着饭都吃不好。”
高振东乐呵呵的:“嗯,吃饭!吃饭!”他把“饭”字的发音,发得尤其的重。
——
6月1日,正好是星期一,对于小朋友们来说是个欢快的假日。
高振东坐在车上,车子正在往厂里开,他还在心里琢磨给孩子们弄点啥当礼物。
就在车子行驶到厂门口的时候,看见保卫处的几位同志正在厂大门外,围在一面墙面前,吆喝着正在做什么事情,声音听起来还有点生气的样子。
高振东叫停了车子,伸个脑袋出去笑着问道:“张处长,在这儿忙什么呐?”言语之间跃跃欲试,很有一点“是否要我老高试试枪利否”的意思在里面。
张处长一听是他的声音,连忙走过来笑道:“高总工,这十一机部的同志也太欺负人了,抢人那是抢得明目张胆啊,告示都贴到我们厂门口来了。”
这位曾经的作训科副科长,现在不折不扣的是自己的领导了。
啊?高振东大为惊讶,还特么有这事儿?这年头可从来不兴这样的,毕竟原单位不放,新单位压根不接,就算是新单位主动想接收也很麻烦。
都说朴实的商战之一就是互挖墙脚,但是这个年头不存在。
“还有这事儿?这他们也没法操作啊,人事关系根本不过去嘛。”作为三分厂事实上的一把手,对人事工作还是多多少少有些了解的,事情是郑良枢在干,但是最终签字有不少都得高振东签。
说起这个,张处长就更生气。
“他们告示上说了,只要有意过去的,他们负责处理人事关系,这不欺负人么。”老单位不放,想处理人事关系,那就是用部委的名义或者工作重要的名义强压,的确是有点不厚道。
高振东笑着伸出手:“来来来,把告示给我一张我回去看看。”
他还挺好奇的,到底是十一机部哪儿想要人才,都急眼到这程度了。
拿着这张从墙上接下来,还带着浆糊香味的告示,高振东走进了自己的办公室。
坐在办公室里看了几眼,高振东就乐了,嘿,老熟人啊。
他抓起电话就拨了出去,未几,对面接起了电话。
“京城汽车厂吗?我高振东啊。”虽然程控电话不太可能乱串线,但是现在的同志们打电话还是保留了先问一声对方是谁的习惯,而且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21世纪。
接起电话的,是京城汽车厂的厂长,一听是高振东,脸上乐开了花:“我是啊,高委员啊,你好你好,今天打电话,是有什么想照顾我们的?”
高振东在电话里哭笑不得:“今天没什么照顾的,不过我就是想问问,你们怎么突然想起来照顾我们厂来了啊?”
啊?京汽厂厂长直接懵了,没这事儿啊,我何德何能能照顾到您啊。
“高委员,这从何说起啊,我脑子有点乱。”
高振东笑道:“你们厂的招工告示,都贴到我们厂门口来了。还说我们厂不放没关系,你们负责解决人事关系,这不是照顾我们是什么?”
啊?坏菜了!!!京汽厂厂长感觉眼前一黑。
但是问题出在哪个环节,暂时不用去管他,现在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先把电话对面那位同志给安抚好了。
“啊这……误会误会,估计是我们的同志把地址搞错了,地址搞错了。”京汽厂长笑道。
听出来了,的确是在到处抢人,至于地址搞没搞错,你这么说着,我就这么听着吧。
“具体怎么回事啊?”高振东有些好奇,而且如果对方只要不是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真的需要的话短时间借人其实也不是不能考虑。
“是这么回事儿,我们厂子的产能啊,本来就有点捉襟见肘,一直都是勉强应付,自从前不久那个展销会之后,态势大好,购销两旺啊真是。唯一的问题就是,我们本不富裕的产能,更加的雪上加霜。这不,没办法,只好把主意打到京城里这些兄弟单位头上,只要是高级技工,我们都缺!都要!估计是搞宣传的同志把地址搞错了,实在是对不住。”
搞错?我看不尽然吧。
不过高振东听着有些奇怪:“你们不是扩招过一批工人了么?而且也有技校,还不够?”
“那哪儿够啊,技校培养是要时间的嘛,来不及,根本来不及。”
好嘛,你们自家地里萝卜长得慢,就想着直接拔人家地里的长好的萝卜?忒缺德了。
“噢,这样啊,那这事儿我爱莫能助了。我建议你们还是找部里出面,正经协调一下,要不然你现在抢人倒是抢爽了,日后工作可能不太好开展吧。要借用几天倒是可以考虑,抢人,门儿都没有啊。”
听着高振东的话,京汽厂长没好意思说这主意就是十一机部部里出的,要不然他也没底气承诺“解决人事关系”。
“能借给我们先用用?太感谢了!高总工,我们地址搞错了,我们道歉。不过你要小心啊,接到我们分配出去的生产任务的其他厂子……”
汽车是个大产业链,京汽厂除了总装之外,有不少任务都是有上游厂在生产的,而且都是十一机部的,这就意味着都是同一个馊主意。
高振东笑呵呵的道:“没关系没关系,也就是我们是熟人,我会先打个电话,呵呵呵……”
别的他没继续说,不过京汽厂长觉得自己后背有点冷。
第1304章 儿童节大礼包(4k)
京汽厂长一头冷汗,他很清楚,对面的高委员本人倒是挺好说话的一个人,但是他那个单位可就没这么好说话。
任何事情进了系统,上了制度,那往往就不是几个单位领导相互之间打个哈哈就能轻轻松松过去的。
“嗯嗯,知道知道,谢谢啊,高委员。回头有时间聚聚。”
京汽厂长这话说得真心实意,高振东打的这个电话,他还真得谢。
等到三轧厂背后那些单位问过来,有这个电话和没这个电话,性质可是大不一样。
——啊,这事儿啊,对对对,三轧厂的高委员已经打电话问过了,没事儿,没事儿。
有这一句,他这里就好说多了,没那么被动。三轧厂背后到底有哪些单位他不是非常清楚,但是很明显,绝不止十七机部一家,而且也绝不像十七机部那么温柔。
放下电话,京汽厂长擦了擦头上的冷汗,又抓起电话:“你们赶紧给我过来!!!!”
语气不善,对面的同志来得也很快。
“你们好大的胆子,挖墙脚的告示都贴到什么地方去了?啊?”
来的同志一头雾水,只要没贴到皇城根儿墙上,应该没问题吧。
“厂长,这是……”
估计也是知道他们压根没意识到这个问题,或者说没掌握到这些细节,厂长拍着桌子:“你们把告示都贴到人家十七机部三轧厂大门上去了!对面三轧厂的同志电话都打到我这儿来了!那是什么地方?是能打主意的?乱弹琴!!!!”
听到他的话,负责挖墙角工作的同志们都懵了。
不就是十七机部的一个直属厂子嘛,我们还是十一机部的直属厂子呢,还承担了重要的出口任务,其他地方挖得,这里挖不得?
不过这话现在是不能说的,眼见厂长这么生气,想来必定有理由,而且这个理由还挺大。
“厂长,我们是听说那边有一批搞机床的好手,而且对自控啊什么的都很精熟,这才派人过去贴告示的。”不是我们乱来,实在是那儿太值得下手了。
“胡闹!那儿有什么也不是我们该惦记的!那是……”说到这里,厂长没继续往下说。
你当我们不知道那儿有一批各种各样的好手?就是因为知道,才不敢去撬。那批好手是怎么变出来的,而且还异常突出,你们不知道,我们和部里还能不知道一点儿风声?
看来事儿不小啊,连厂长都不敢说太细:“厂长,这的确是我们考虑不周,对情况了解不够详细,是我们的错,马上,马上就去改!”
这话主要落点还是在“情况不了解”上面,有什么问题,也不是我们主观上的错误嘛,客观原因,客观原因。
厂长的火气也慢慢降下来一点,这事儿吧,还真不能太责怪办事的同志。三轧厂那水深得很,就算他们想了解,也不是他们能了解得了的,就连自己都摸不大清楚。
“算了算了,这事儿吧,也不能全怪你们,情况的确是比较特殊。这样,十七机部、十二机部主意,你们就不要打了。”
别说三轧厂了,谁知道十七机部其他厂子,还有和高委员工作交流比较多的十二机部,都埋了些什么雷?干脆都绕开。
“行,我明白了。我马上叫人去把这些地方的告示都撤回来。”厂长还是通情达理的嘛。
“那个三轧厂就不用去了,人家早就给扯下来了,要不然,电话也不会打到我这儿来。”说道这里,京汽厂长自己都笑了起来。估计其他厂子门口的下场也不会太好,真当人家是菩萨啊,泥菩萨还有火性儿呢。
其他地方的,自己和部里拿着出口的牌子挂着,还能起到点儿作用,十七、十二这几个地方,那恐怕就不行了,赶紧的,不管人家有没有撤,姿态总是要做到的。
“厂长,那样的话,恐怕三轧厂我们更得去一趟了吧……”
“诶哟,还真是!你说得对,就这么着!”厂长一拍脑袋。
——
高振东对自己一个电话搞得京汽厂好一通忙活的事情,浑然不觉,他现在正在摸鱼,就为了给孩子弄个合心的礼物。
其实对于普通人来说,这事儿好办得很,奈何高振东自己上辈子见的太多,这可就坏了。
要说去年儿童节,言之不预两小屁孩还不存在什么主观的想法,那也就算了,可是今年这两姐弟都有一定的自我意识和判断力了,那高振东就总想着给两姐弟吃点儿好的。
想来想去,高振东想起来一个东西。
“诶,就它了!”说实话,这东西虽然几乎家喻户晓,家家都有,但是高振东上辈子也不是什么惊才绝艳的人物,属于是生搬硬套玩玩还行,但是玩出花儿来,那没有。
至于言之不预两姐弟,高振东也没想着他们就要把这东西玩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只是想着这东西还真是好玩,而且还很耐玩。
顺带着全世界的小朋友,都能提前玩上这个东西,就当是高振东替言之不预两姐弟积德?因为他们俩,这个玩具才会提前出世。
说干就干,这东西本体其实是非常简单的,直接上就行了,三分厂那么大个机加工车间也不是吃素的,这玩意儿只要有图纸,在那些老师傅手里搞起来速度快得很,估摸着还能赶得上高振东下班回家。
高振东花了一点时间把玩具的图纸画出来,打电话请来了三分厂机加工车间的同志。
“今天儿童节,我寻思着给家里两孩子弄个玩具。呐,这是图纸,麻烦你们帮我加工几套,费用直接从我工资里扣就行。”高振东也没藏着,直接就说了,这是自己给小孩弄的。
“这东西是玩具?”机加车间的同志看着图纸,有点没看出来。
“对啊,你看,这东西是这么玩的……”高振东大致给机加车间的同志解释了一下,弄清楚到底是怎么玩的,也有利于他们多快好省的把这玩意儿做出来。
毕竟高振东周围小孩子不少,顺带着让他们也沾沾言之不预的光。能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多做几套算几套。
机加车间的同志琢磨了一下,眼睛就亮了:“诶,这东西好玩呢,还能……还能益智,对吧,益智!高总工,我能不能多加工两套,给我孙子他们也送一个?钱我自己出。”
他这一句,倒是提醒了高振东:“嗯,那当然没问题。对了,你拿着这个图纸,记得到厂办找他们走一个做知识产权的流程。”
只要流程走完,接下来在知识产权方面的工作就不用高振东和这些同志们操心了。
“行!我知道啦!如果是你说的这个作用的话,用钢材加工恐怕不行,太重了,小孩子不见得拿得动。用电木或者ABS吧,这两玩意儿轻巧,就算没有开模,不过这东西结构简单,我们现开都来得及。”
要说专业的事情还是得交给专业的同志来操持,机加车间的同志马上就把高振东思虑不周的地方给扭转了过来。
高振东点点头:“嗯,只要达到效果,用什么办法我不管,你们琢磨就行。”
送走机加车间的同志,高振东坐下来,忙里偷闲的开始逛起了系统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