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868节

  高振东笑道:“没什么,只是有些怀疑。如果是真的的话,在家说话打电话都不方便,所以过来借用一下你们的,顺便你们帮忙通知一下相关单位。”

  “是!”

  高振东花了一点时间,对倒座房里的同志说了一番话,然后才抓起电话,给老丈人那边打了个电话,没说别的,就说有点事情,要老丈人那边过会儿派个车过来接一下。

  毕竟还有两个小孩,骑车过去颠得厉害。

  做完这一切,高振东放下电话,转身往傻柱家去蹭饭。

  他虽然波澜不惊优哉游哉,但是其他地方的同志可就没有这么闲情逸致。

  防工委的一间办公室里,一位同志放下电话,同时也放下手边正在记录的笔,皱紧了眉头。

  他抬起头,将记下的东西递给了旁边另外一位同志:“你马上安排部署!我向领导汇报这件事。”

  领导已经下班了,他再次拿起了电话。

  “……嗯,对,振东同志主动报过来的,说是怀疑……”

  “对对……他现在不在家,在邻居家蹭……吃饭。对,就是那家……”

  “现在他的家人已经送回岳父岳母家了,他还在四合院那边等着……”

  “是!一定保证安全!是!”

  不知道领导在电话里说了什么,想来和安全脱不了干系,就算是真的,抓不抓得住人先不管,保不保得住人才是最重要的。

  两台伪装无线电工作车从京城某地紧急出发,向着南锣鼓巷附近开去。

  这两台无线电工作车看起来和普通车型没有任何区别,甚至都不是越野车,而是京汽厂最新生产的京汽315,只是内部就别有乾坤。

  南锣鼓巷,距离95号不太远的一个院子里,这个院子和周围略有不同的是,它的后罩是两层的。也不知道这个四合院原本就是这样,还是后来的住户自己增加的。

  总之,这个院子是95号附近300米范围内,高度相对最高的建筑之一。

  两台无线电工作车已经赶到附近,车上的同志正在紧张的交流。

  “有没有异常信号?”

  “暂时没有。”

  “我这里也没有,我们分头行动,不排除对方使用高定向天线的可能性。”其实也不排除本来就没有信号的可能性,但是做这份工作的同志们,肯定不可能这么偷懒。

  “嗯,根据发现问题的同志分析,如果有问题的话,对方为了逃避无线电监管,会使用高定向低功率设备,所以我们可以在目标区域附近搜索。”

  这是高振东的分析,毕竟京城的通监也不是吃素的,如果情况和他的分析相符的话,那么对方能走的,只有这一条路。

  两辆车在一个路口分开,各自向着一条线路行去。

  在95号附近的那个后罩房二层里,一个人透过玻璃和薄薄的窗帘,正在调整设备的指向。他不敢打开窗户正大光明的直接调,只能通过这种间接的方式进行调整。好在这个设备不像发光的那种设备,不需要直接看见,中间只要没有金属遮挡物就行,这让他多多少少有些安心,至少不用露头。

  不过对于他来说,有个矛盾。

  这是6月,已经开始热了,不开窗反倒是有些有些特立独行了。但是没办法,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两难,相比开着窗子把这个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家会有的定向天线暴露在大庭广众之下,关着窗子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这算是一种另类的囚徒困境。

  毕竟定向天线一看就有问题,而关着窗子还多少说得过去一些。

  他调整好天线,打开了设备。

  几乎就在他打开设备的一瞬间,在这片区域转悠的两台无线电工作车就马上有了反应。

  “有信号了,不是允许使用的公用频段!”两台工作车上负责无线电信号侦测的同志,几乎同时发出了类似的判断。

  哪怕是在60年代,在城市里的某一片区域想要没有无线电信号也是不可能的,广播、电视,就这两个就已经把一个城市几乎完全覆盖。

  但不是允许使用的公用频段,这无疑就有问题。

  这也是另外一个囚徒困境。

  以当前的无线电技术来说,想要利用公用频段打掩护,那就意味着任何使用公用频段的设备都有可能接收到信号,暴露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同时还要承受公用频段的正常设备带来的干扰问题。

  而不利用公用频段,那在通管只要接收到信号,在他们眼里这就是一盏明晃晃的灯泡,100瓦的那种。

  “有了?方向?”只要确定方向,两台车联合起来就能马上精准测出信号源方向。

  同志们看向了车上那块TN-LCD显示屏,两台车之间的数据是共享的,这样能以最快的速度联合解算出目标坐标。

  但是屏幕上的信号显示一闪即逝,丢失了。

  关闭了?不太可能,这很明显就是个窃听类设备,必定是要连续工作的。

  “还挺狡猾,跳频?跟上跟上!”工作车上的同志也是拥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的,马上就知道对方的手法,将设备工作模式切了过来。

  这一手很奏效,这年头无线电通信能玩的花活儿就那么几招,在拥有更先进设备、更宽裕工作条件的工作车面前,一切花招都无所遁形。

  “我让你跳,哈哈哈……”工作车上的同志看着建立起对异常信号的稳定跟踪的设备,笑了起来。

  但是他们没高兴多久,马上就意识到了问题好像不是那么简单。

  “不对,信号来自南锣鼓巷95号!”

  建立稳定跟踪之后,信号源马上就被联合解算出来,但是这个位置明显有问题!

第1312章 关公面前耍大刀(4k)

  熟悉这类工作的同志都知道,什么最危险的地方是最安全的,什么高灯下亮之类,大多都是不现实的,那需要环境和事情的极度巧合或者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正常做这类事情,没人愿意去走钢丝。

  所以这个信号来自南锣鼓巷95号,根本不可能,更别说那地方人手也不少,想瞒过他们,除非人和设备都是隐身的还差不多。

  “别急,按照发现者的估计,这个信号应该是南锣鼓巷95号的设备被激发出来的,信号发射地不在那里。”工作车上一位同志道,至于这是个什么原理,那是另外一回事,现在不用急着纠结这个事情。

  “嗯,再转转!发射信号的应该是个定向天线。无论如何,它应该就在这附近了!”另外一位同志道。

  发现者是真厉害啊,他早就说了,激发信号可能是全向的,会误导无线电信号定位设备的判断。不知道是哪儿的老前辈,厉害!

  前辈是前辈,但是不老,而且也不是干这行的。毕竟高振东十多年前就在部队上了,说是他们的前辈倒也不过分。

  车子依然在继续前行,至少有一点是值得高兴的,那就是这个信号的频率被跟得很紧,对方一跳,这边的设备马上就跟到新频段了。

  “来了!在西偏南!停车!”一台车上突然发出了兴奋的声音。

  如果对方是定向天线的话,那就不能再走了,再走可能丢失信号。

  “没错,就在这个方向!”车上的同志看着测向结果,南锣鼓巷95号果然就在这个方向上,这意味着这束信号的发射点、无线电工作车、95号大致形成了一条直线,没跑了!

  “我抓住他的方向了!你往前再走100米,对,我们利用波束宽度,大致将位置定出来!”

  再是定向的天线,波束也是有宽度的,这就为两台车子定位提供了可能,除非他们用的是激光,不过激光窃听在国内早就被破了,对手不可能不知道这一点。

  一分钟后,工作车上的同志抓起了电台话筒:“找到了,大概在XX胡同XX号附近!”

  这一次,他们通知的不是自己这两台工作车中的任意一台,而是另外一支早有准备的队伍。

  这支队伍的来到无线电工作车定位的区域附近,四面扫视了一番,甚至都不用借助手上那台显示信号强度的设备,带队的同志就迅速锁定了一个地方:“就是那儿!走,悄悄的过去!”

  虽然无线电工作车上的同志说了,定位有一定误差,但是对他来说,定位误差没关系,他还有工作经验。先进设备是好东西,但是先进设备解决不了的问题,依靠工作经验却未必解决不了。

  依靠先进技术和依赖先进技术是两回事。

  这个地方位置高,灯光少,而且热天居然把窗子关得严严实实,和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

  如果是平时,可能是里面没住人或者人出门儿了,但是在现在这种特殊情况下,这房子简直就像是秃子头上的虱子那么明显。

  房子里的人并不知道这一切,他只是在小心的完成自己的工作。其实工作量并不大,就是开着设备就行了,有什么收获会被自动录下来,他唯一的工作就是看着这个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如果不是这件事情可能掉脑袋的话,这甚至可以说是一件美差,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吃咸菜滚豆腐,还能喝两口的那种。

  对于他来说,目标人物从下班到出门这段时间都是他的工作时间,整成上夜班的了。

  他美滋滋的喝了一口酒,仿佛想要借助酒劲,压住自己对任务的恐惧。

  正在这时,房门下叮当一声滚进来一个东西。

  此人顿时吓得三魂七魄尽数离体,转身就往床后的一个角落滚去,手上也抓住了一支枪。

  不管滚进来的是什么,他意识到自己马上就得拼命了,或者还有一个选择,直接投降。

  投还是不投呢?

  不过现实并没有给他选择的机会,就在他脑袋里刚想起这个念头的时候,一声巨响和一阵强烈的闪光就将他淹没了。

  闪光爆震弹,对于毫无防备的人来说好用得一批!

  他顿时失去了所有的意识,等到他在天旋地转中稍微找回来一点点自我意识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满身大汉,被控制在了地板上。

  “抓住了!”

  “看看附近还有别的没有。”

  “没有了!”

  “通知包围的同志,不要掉以轻心!”

  “是!”

  这个人和房间里所有的物品,很快就被塞上了车,去了他该去的地方。

  没多久,高振东本人已经被接到防工委某下属单位,而他的身边,是防工委负责相关工作的同志,还有刚下班就又赶回来的防工委领导等人。

  在他们面前,正是那个别人送给娄晓娥的木雕。

  “金唇窃听器……没想到他们还在搞这一手啊,而且还改进了!”一位来自相关单位的同志,看着眼前这东西,发出了感慨。

  金唇窃听器,白熊和花旗互相伤害时的天才想法,可以说是让花旗佬结结实实的丢了个大脸。

  这东西是卢比杨卡藏在一个花旗国徽图案的木雕里,以先锋队的赠送的名义正大光明堂而皇之的送进花旗驻白熊大使馆里。以先锋队名义赠送,这也是高振东看到挂红领巾的棒梗兄妹之后,突然联想起这件事情的原因。

  花旗人硬是没检查出这东西有任何的问题,非常高兴的挂在了大使办公室里,一挂就是七八年。

  至于被发现,有传说是花旗佬自己的兰利中心发现的,也有传说是约翰牛的西敏寺大街的人发现的,当时约翰牛的人在监听白熊的人的时候,无意中监听到了这个窃听器发射的信号。

  不过为什么约翰牛的人要跑到花旗驻白熊大使馆旁边来监听白熊,这个事情就不得而知,共轭父子嘛,不重要,一切都不重要。

  而此时,我们负责相关工作的同志手上指的,正是高振东发现不对的地方,木雕中心那个圆圆的金色太阳。

  这东西是空的!像是个麦克风一样,正面的金属膜能随着人说话产生振动。

  而这种振动,会带动悬垂在下方的一根象征着太阳光芒的金属针一起振动,这根金属针相当于是一个原始的振动信号放大器。

  最妙的地方在于,这东西完全不需要供电,因为它的能源来自外部射入的电磁波激励,而这种经过金属针放大的振动,会对入射的电磁波产生一定的调制作用,然后在外面利用接收设备接收这种调制后的电磁波,就能还原屋内的声音。

  可以说是非常绝妙的想法,和激光窃听有异曲同工之妙,而且还不像激光一样需要有一个振动面,也不需要对目标的通视条件,因为电磁波的穿透能力比激光好得多!

  难怪连花旗大使馆这么重要的地点都被蒙蔽了七八年,让兰利中心都丢尽了脸,这个设备的确是有些东西。

  而现在,类似的设备出现在了我们的同志面前。

  “没想到他们现在居然反其道而行之,直接就把设备本体做在了掩护物品的表面,搞这一手的人,心理学有点东西!而且构思也很巧,对这个木雕的形状利用得那是淋漓尽致。”别说别人了,就连我们自己的同志,面对这么有想法的对手也是保持了尊重,至少他们真的在严防死守之下把东西给送进去了!

  只是没想到被窃听对象本人,给一眼就揪了出来而已。

  现在还不能确定这东西到底是哪儿放的,虽然金唇窃听器的创始人是卢比扬卡,但是技术被公开之后,那就谁都能造这东西了,这设备只是构思巧妙,要说技术难度却没多少。

  高振东笑道:“我也就是发现这个雕塑虽然代表太阳光的金属针很多,但是真正和那个金属膜盒刚性连接,且能自由振动的金属针却只有一根,这才怀疑起来的。”

  同时振动的金属针不能多,因为不同金属针的信号会相互干扰。

  一只鸭子嘎嘎叫也许能让人体会到一片田园风光,一群鸭子一起叫就只能让人感到烦躁了。

首节 上一节 868/9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