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867节

  本来理论加实践的文章,就不容易审,搞理论的同志可能连实践部分的复现试验条件都不具备,搞实践的同志对理论又不见得精通。

  带有开创性的就更难搞,谁都没搞过,咋整?像是这种偏物理的还好一点,如果是数学的开创性的东西,审个一两年都是正常的,审稿人自己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

  而高委员在激光方面的文章,审稿人就更是不太好找。

  “审他的开创性稿子?开什么玩笑?”

  总编像看傻子一样看了他一眼:“你傻啊,不是所有的文章都要审的。你拿回去,校对一下错别字就行了,别的我们不用管。”

  对于成果的可靠性和真实性,总编没有任何怀疑,高委员会拿自己的学术声誉开玩笑?这特么才是最大的玩笑好吧。

  而且人家是理论结合实际,做出了样品的,这一点也是高振东这篇文章和原本历史上那篇文章最大的不同,毕竟高振东是能同时调得动研究和生产机构的。

  对于期刊编辑部来说,这还审个屁,没事儿干了是吧。

  “啊……我明白了,要不怎么你是总编呢,嘿嘿嘿。”副总编高帽子不要钱的发。

  “对了,这文章篇幅不算少,那是不是把原本看上的一些稿子撤下来?”副总编发过高帽之后,想起了一个技术问题。高委员这稿子,篇幅在期刊论文来说,可真不算少的。期刊版面就那么多,而这篇稿子的体量,已经超出了版面正常波动的范围。

  “不是,你这脑子今天是高兴糊涂了吧?直接加上去!原来是哪些就还是哪些,高总工这篇,放在第一,其他顺序往后放就行,谁的都别撤。”总编说得颇有些气愤。

  高委员的稿子可遇而不可求,要是让他的稿子把别人挤下来,反倒是对高委员的不尊重,单独出一期增刊那是没必要,但是临时专门为其增加版面,那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情。

  “诶,对对对,你看我这脑子!”副总编抓着论文就跑了。

  ——

  几天之后,高振东送走兴高采烈去京二医的娄晓娥,自己刚上班,就接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电话。

  是水利科技院的,还是他的老同学,薛崇礼。

  “老高啊,没想到你这工作这么忙,居然还在关心我们水利科技啊。”薛崇礼在电话里乐呵呵的道。

  高振东闻言就是一愣,没这事儿啊!我什么时候关心水利科技了,最近碰都没碰好吧。

  “这……没有吧,你是不是哪儿听来的小道消息,给传走形了?”

  “太谦虚可就不对了啊,行了,我们院领导要感谢你,我把电话交给他。”

  高振东继续一头雾水的等着对面的听筒交接。

  “高委员您好,我是水利科技院的院长,感谢您百忙之中,还潜心为我们搜集整理并推广了水锤泵这一实用技术。”院长说话非常讲究,水锤泵发明已经很久了,如果他要说是高振东搞出来的,那反倒得罪人,人家高委员缺这个成果下锅是吧?

  但是说搜集整理推广,这就很客观,水锤泵就在那里,但是是高委员您慧眼如炬,从茫茫的技术堆里挑选出来,并且做好了前期工作,并找了地方上的同志做推广,这其中的意义,也不比发明来得小。

  高振东这才明白过来,合着就是那两斤洋芋粉的事情啊?这件事情实在是小,他自己并没怎么放在心上,因此在听到薛崇礼的话的时候,才是那个反应。

  其实这事情要放到水利口这边,也不算是非常大的事情,实用技术,说高不高说低不低,不过主要是干这事儿的人身份不太一样,高振东委员,那水利科技院的院长这番感谢就是应有之义,更何况人家在这之前,在水利信息化设备方面,可是狠狠的推了自己这边一把。

  “啊,这小事啊,应该的应该的。怎么,黔山的同志除了自己推广,还报回委里来了?”高振东闻言其实是高兴的,自己也许没想到那么多,但是黔山的同志把事情做得就很完整。

  “这事情可不小啊,能解决实际的困难,而且是最困难的那种实际困难。黔山的同志不只是报回了我们委里,农口那边也收到了。我们两边的科研人员,正准备在你发掘的这……块金子基础上,深入研究一下,出个建设指南,并设计一些配套的标准件,让同志们用起来更方便。”

  院长本来想说“这坨金子”的,但是好像觉得“坨”字儿味道总有那么几分不对,改口说的块。

  而他说的后续动作,也是一个科研体系基本健全的国家该做的事情——对群众有利的,不分巨细,做扎实,做出让群众能看懂的适用条件、建设方法、适用说明等配套材料,并且把其中一些普通群众加工制造有困难的零配件做成标准件进行生产,方便群众们购买使用。

  “嗯,这倒是的确方便群众了。其实水锤泵本身并不复杂,可以做成一整套,群众拿回去两头接管子就行。”高振东顺口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这东西结构极其简单紧凑,可以划分成几个规格,全套都标准化,易损件做成可替换的就行。

  “谢谢您的建议,好了,我也不耽误你们同学叙旧了。高委员,再次感谢您的帮助。”院长很是有分寸,话带到了,效果达到了就行。

第1311章 老熟人了(5k)

  就在水利口的同志在向高振东表示感谢的同时,娄晓娥在京二医也获得了热烈的掌声。

  娄晓娥来京二医之前,是经过精心准备的,她和久经沙场,在各种场合下经常发言的高振东不同,心情是紧张里带着一点雀跃,自然是要把准备做得非常完备,心里才能放心一点点这样子。

  好在不管她心情怎么样,总之成绩是在那儿放着的,该做的事情她事无巨细,全程参与,手里有货,总归是拿得出来的。

  在科研领域,除了数学这种极度抽象的学科之外,其他学科只要是扎扎实实做下来的,那开讲座就没有任何问题,仅仅是把过程说一说,历程讲一讲,都能让听众获益匪浅。

  当然,这里数学的“抽象”不是贬义词,是真抽象,数学这东西,听不懂就是听不懂。

  经过了精心准备的娄晓娥,其讲座在京二医获得了很大的赞誉,这和她的经历、年龄、成果等等都有关系。

  “这位师姐好漂亮啊。”

  “漂亮的人多的是,但是像她一样成就的就不多了。”

  “对啊对啊,特别是还这么年轻。”

  “肺结核的治疗方案啊,多大的成就。”

  “听说她还没毕业,就被那边的老师看中了,一毕业就被招了过去,我们学校老师还很是心疼了一番呢。”

  “你们知道什么,人家在我们这边读书的时候,就出了一本书,现在全国都在推广使用。”

  “真的?”

  “真的啊,就你昨天还在翻的那本。”

  “《简明基层医生手册》?那本书是她写的?我真没注意!早知道我把那本书带过来请她签个名了。”

  “也不止她一个,还有她爱人一起。”

  “啊……还没毕业就结婚了?”

  “多新鲜啊,人家最厉害的是,在我们学校读书的时候还顺便生了孩子,一点儿没耽误学习。”

  “这是神仙吧这是?”

  “学校有一批书就是她和她爱人捐的,没想到吧。”

  “……”

  中间休息的时候,在下面听讲座的同学们议论纷纷,不过老师们就稳重多了,主要是这些事情也不太好掺合进学生堆里去说。

  而娄晓娥当时的系主任,正趁着休息时间,和娄晓娥拉家常来着。

  “你爱人工作还是那么忙?”系主任对高振东的印象,同样深刻,学生有家属的本来就不是特别多,而家属能特殊成那样的就更是凤毛麟角,虽然他也不知道娄晓娥的家属到底特殊在什么地方,反正就是有这个印象。

  “是啊,不过他的工作我都不清楚,不是一个专业的。”娄晓娥笑道。

  “你们的工作还是有交集的嘛,比如那本书,哈哈哈。”系主任笑了起来,顺便还问了问孩子的情况。

  等啊多娄晓娥完成讲座,会场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娄晓娥走下讲台,还真有不少同学拿着《简明基层医生手册》请她签名的,提前注意到她就是这本书的主要作者之一的同学还是不少。

  甚至里面还有外国同学。

  帮助第三世界国家培训他们自己的医疗力量这件事情,我们自从自身有了一定能力之后,这件事情就一直在做。

  “娄,谢谢你的讲座,还有你的书。”对于第三世界国家来说,《简明基层医生手册》除了传统医药部分受文化、地理、当地物种等限制有些难以应用之外,其他部分是极为实用的,甚至比一些高级医疗技术意义更加重大。

  对于他们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尽量让自己国家的人不要因为感冒发烧等常见病就失去生命或产生严重后果,更严重的病还压根顾不上。21世纪的一个略显地狱的事实是,某些洲的人压根就不怕艾滋病,因为他们大概率活不到艾滋病夺取他们生命的时候。

  而《简明基层医生手册》,正好是这么一本极为适合他们需求,而且涵盖面还足够广的书。而我们执行援外任务的同志,也非常敏锐的认识到了这一点,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娄晓娥签名的时候,心情是极好的,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巨大的肯定,自己两口子的书,居然能帮到千万里之外另外一个大洲的那些病人?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种新奇的感受。

  她甚至有点遗憾,没能拉着高振东也来一起签名,想想一本书上自己两口子的签名都在上面,那多美。

  不过她也知道,这个想法,也只能是想想,自家男人的特殊之处,虽然具体的她完全不知道,但是大面儿上的还是多少知道一些的,这件事情可以说是完全不可能。

  “娄,这是我从我们的部落带过来的,代表着对人美好的祝福,我把它送给你,表达对你的谢意。”虽然说话非常的生硬,但是娄晓娥还是大概听懂了她的意思。

  “不不不,这么美好的东西,你们自己留着吧,好意我心领了。”娄晓娥看着那个画风略显原始狂野的木质挂件,笑着婉拒道。

  倒不是嫌丑,主要是如果这真的代表着部落的祝福的话,那估计对她们来说也很重要,还是不要夺人之好。

  “不不不,你一定要收下,这是我听到学校说你要来讲座,专门找出来的,送给你,它才更有意义。”估计《简明基层医生手册》对于这位外国学生的家乡真的很重要,她非常坚持。

  看着这一幕,旁边有两位同志在交谈。

  “没问题吧?”

  “应该没问题,联系过海关的同志,进来的时候查过,木头和一点装饰的金属,别的没有,也没有任何电磁信号。向外事部门的同志也问过,当地的确是有这种风格的雕塑挂件符合这种含义。而且我们确定到现在为止,没有被掉包。”

  “实心的?”光看外面可不行。

  “实心的!”我知道光看外面不行。

  “噢,那就还好。”

  两人在这里交流之间,那边娄晓娥已经实在是盛情难却,收下这个来自远方的祝福,说实话,这种情况她心里还是挺开心的。

  所以当高振东回到家的时候,就看见满面喜色的娄晓娥正在往墙上挂着东西。

  “诶,这东西还真别致,哪儿来的?不像是国内的风格啊,友谊商店买的?”友谊商店主要对外,但是也不是没有对内的渠道。

  “不是,你猜……”娄晓娥乐呵呵的道。

  “那就是你今天去讲座别人送的了。”高振东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就知道难不住你,这还是个来自外国的礼物,哈哈哈。”娄晓娥向后退了几步,端详了一番,嗯,挂正了。

  难怪这个风格不像是国内的,高振东饶有兴致的打量了一番。

  木雕表面有个金色圆盘嵌入到木雕之内,四周向四面辐射出一圈同样颜色的金属针,看起来像是一轮太阳在散发着阳光。

  嘿,应该还是个走太阳崇拜路子的。

  至于别的,高振东没多想,这东西个头不小,能正大光明的被娄晓娥带回家的,不会有什么问题。

  娄晓娥挂好东西,转身去准备晚饭,包括高振东在内,都是几天没回四合院了。

  高振东带着两个小的跑到自家门口躺在躺椅上,看着下班放学回家的邻居们,这是高振东有空闲的时候,最喜欢干的事情,看着这些,他才感觉世界更加真实,心理上也更踏实几分,如果能惊鸿一瞥的感受到一些他给这个世界带来的变化,那就更好。

  棒梗挂着红领巾,带着同样带着红领巾的小当从高振东眼前走过去,还很有礼貌的和高振东问了个好,逗了言之不预两姐弟一下。对付这么大点儿的小孩子,棒梗敢夸海口,他经验比高振东还丰富。

  小当也是先锋队的了,时间过得还真快!看着两个小孩子的背影,高振东在心里感慨。

  “振东,吃饭啦!”娄晓娥的声音从屋里传来。

  “好嘞!”高振东站起身,拉着孩子向屋里走去,转身之际,他的眼角余光瞥到了正走进中院的棒梗兄妹,高振东的身形突然顿了一下。

  他回到家里,没怎么说话,然后走到娄晓娥带回来的那个雕塑面前仔细端详了一番。

  娄晓娥察觉到了他的反常,也走过来,用手指了指这个木雕。

  没有说话,但是她的意思高振东很明白,是在问高振东这个东西难道有问题?

  再次看了一遍,高振东突然笑了起来。

  他向娄晓娥勾了勾手指,抱起了孩子。两人来到屋外,高振东非常小声的说了一句:“去傻柱那边吃饭,吃了回爸妈那边去。”

  按照高振东的猜想,这东西有问题也不会是很大的问题,但是为了以防万一,干脆直接闪人。

  ——他没有那个闲心去赌运气。

  娄晓娥点点头带着孩子就准备往中院走,还小声问道:“是不是我犯错误了?”

  高振东摇摇头:“那怎么可能,和你没关系。老熟人了,有点小动静正常的。你先去,我安排一点事情就过来,别担心。”

  他都这么说了,娄晓娥也就放下了心,带着孩子蹭饭去了。

  高振东来到前面倒座房这里,还没敲门,门就开了,高振东也没说话,走了进去。

  关上门,里面一位同志就有些紧张的问:“首长,怎么了?”

  能让首长直接过来找自己这些人的事情,想想都知道小不了。

首节 上一节 867/9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