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910节

  好在这是试验炮,还有时间,相信研究火箭炮的同志们会解决的。

  如果是高振东上辈子,在射程达到30~40公里的火箭炮上面,散布问题的解决,那可就猴年马月了,但是这个火箭炮不太一样。

  过了没多久,等到火箭弹击中目标的时候,同志们集体“咦”了一声,非常惊讶。

  “诶诶诶,这怎么回事?”

  “奇了怪了!没想到,真没想到!”

  “哈哈哈,神了啊!搞这个火箭炮的同志,太绝了!”

  “……”

  他们之所以这么惊讶,是因为他们发现,这批发射时间不一,总发射时间高达数十秒的火箭弹,居然是同时落地的!

  这160枚火箭弹,按说应该因为发射时间的不同,先后落地才对,这是傻子都想得到的结果。

  但是这批火箭弹偏不,别看它们飞行的高度高高低低各不相同,但是落地仿佛是商量好的一样,几乎同时落地!

  160枚火箭弹同时在目标区炸开,同时爆开的一朵朵花,让同志们知道什么叫目不暇给。

  这福气,大得让人受不了。

  这批火箭弹的散布,就是正常火箭弹的散布,比起身管火炮,略大,但是不离谱。考虑到这次试验的射程,这点散布甚至可以说优秀。

  在160枚火箭弹的数量之下,加之狭小的目标区域,这个“略大”,被完美的掩盖住了。

  ——数量也是一种质量。

  就那巴掌大的一块地,160枚火箭弹砸下来,就算是散,又能散到哪里去?

  “我知道了我知道了,这是搞火箭炮的同志故意这么设计的,通过不同的弹道带来的不同飞行时间,让不是同时发射的火箭弹同时落地,完全不给各种作战目标打时间差逃跑的机会!”

  “不是,这特么都能算得清楚?”

  “那你别管,就问你刚才是不是同时落地就行了。”

  “我们已经这么厉害了吗?”

  “那可不!我们一定能让所有的敌人哭爹叫娘、有来无回!”

  火箭炮这边,果然40发打完就收功,此时,身管火炮那边的同志,才刚刚打出第二发炮弹。

  实话说,身管火炮的同志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他们在火箭炮的激励和带动下,几乎发挥出了除最大的几次炮战之外最快的速度,但是相比几乎全自动的火箭炮,还是想去甚远。

  看见火箭炮已经开始一边降下发射管,一边撤出阵地,身管火炮阵地指挥员拿起了话筒。

  “赵团长,不用这么急,他们不敢反击这里的。”

  作为一场在真实历史上断断续续打了21年的现代战争——炮战,两边早就有了经验,更别说在这条线上,事情还有些变化。

  “不敢?”

  “对,我们后边有台反炮兵雷达,他们如果敢打我们阵地,后面的结果是他们承担不起的。”

  如果高振东在这里,一定会笑起来,这是一点儿后路没留啊。本来他们就怕,现在更怕了。

  赵团长了然,还有这东西呢。作为火炮试验部队的指挥员,他太清楚这玩意有多逆天了,难怪。

  不过他还是没有让同志们停下撤出阵地的动作:“我们的作战条例有规定,打完就撤。没办法,不能违反条例啊,我也正好练练兵。”

  身管火炮阵地指挥员这才知道,赵团长他们不但是武器新,连战法都是新的。新武器配新战法,正常,正常。

  当他看到正在有序撤出阵地的新式火箭炮,再想想在后面二十公里,为自己此前作战提供了有力又精准的支持的反炮兵雷达,这才悚然而惊。

  这是所有传统炮兵都会有的感觉。

  以反炮兵雷达的定位速度,加上类似新型火箭炮的打击速度,就算是火箭炮的散布大点,也没有哪个支火炮部队敢在开炮之后还呆在阵地上或者是慢悠悠的撤退。

  虽然不熟悉火箭炮,但是熟知炮兵作战的他,都能估算到,这一套体系之下,反击的炮火会在多长时间内到来。

  极端一点的情况下,那是可以用秒来计算的,毕竟几十秒也是秒。

第1361章 北方同志设计得妙啊(4k)

  这炮战的天,是要变了啊。

  还好,是我们先变的?那没事儿了。

  此时他还不知道的是,他以为的火箭炮“散布有点大”,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不管怎么说,从别-6巡逻机的反馈来看,试验算是圆满成功,至于结果,那就看运气了,各方的运气。

  不过爱笑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而现在还笑得出来的,无疑就是我们做装备试验的同志们了。

  ——

  这次行动,发生在一场延续了21年的炮战中,并没有在国际上掀起多大的风浪,别说大反响了,就连反响都没有。

  那地儿,两边哪个月不打个十来天的?

  多几发少几发炮弹,有什么区别?就算是160发,和一天总的炮弹投射量相比,也不是什么太大的数字。

  多打中几十个人,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非要说的话,大概就是这几十个人点儿背,正好处在炮弹的落点,毕竟以重炮的威力,人扎堆严重的话,也就是一发两发炮弹的事情。甚至可能击中他们的炮弹,本来不是奔着他们来的,只是打歪了而已。

  没什么大不了的,这和那个出了名的狠的国家其他行动相比,这简直就是日常。

  实际上,这件事情除了在两边内部有些消息流传,引起了某些人的恐慌之外,并没有任何别的波动。

  三天之后,金辰的卫星数据中心再次转发了一条1级数据。

  “成功了!”这是最终负责对数据译码的同志,向上级汇报的仅有的一点内容。

  这件事情从发生到结束,速度之快,甚至高振东都还没从防卫委的那间保密房间出来,就已经结束了。

  开始了吗?已经结束了!

  这一天,高振东翻阅已有的反应堆材料已经到了尾声的时候,他还没来得及有所动作,防卫委领导却是先来找他了。

  而且一来,就面露喜色。

  “领导,今天心情不错啊。”

  “哈哈,你看出来了?”

  “那当然,这么明显的事情,我想装作看不见也不可能嘛。”高振东笑道。

  不过他并没有问到底是什么事情,如果能说,领导自然会告诉他,反之,问了也没有用。

  但是很显然,这次领导来找他,是有原因的,而这个原因,正是他高兴的事情。否则大家都忙,领导也没时间瞎溜达。

  “来,和你分享分享,我们也是刚确定。”领导将一张纸递给高振东,脸上带着一种“我一有好消息就来和你分享了,仗义吧?”的表情。

  高振东接过这张纸,粗粗一扫,然后动作就停住了,并非静止画面,而是他彻底停住了所有动作。

  他仔细的又看了一遍纸上的消息,抬起头来:“确认了?”

  领导点点头:“确认了!那边的同志亲自确认的!错不了!”

  高振东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出来了。

  虽然未曾亲历,但是这却是上辈子他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时,最感愤懑的事情之一。

  这回齐活了,加上上次飞往贝海的飞机上那个,二五仔和刽子手,整整齐齐。

  “高兴吧?我就知道!这件事情从头到尾,你虽然没有亲力亲为,但是你做的各种成果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你有资格在第一时间就知道所有的事情。”领导笑道。

  高振东连连点头,领导仗义!

  最重要的事情已经告诉他了,领导也不准备在这里多停留,大家都忙,仪式感要有,但工作也要做,仪式不需要多长,重要的是意义到位。

  “行了,今天来没别的事情,就是来把这个好消息通知给你的。你继续忙,我先走了。”领导转身作势要走。

  高振东连忙请他留步:“领导,等一下。”

  来都来了,正好。这件事情,还真是必须得通过他才能办得了。

  领导停下脚步,转身看向他。

  不会吧不会吧?难道他这么快就有发现了?

  事实证明,他猜对了。

  “领导,请你召集这一块的相关同志,我在这套资料里发现一点问题,必须在第一时间和相关同志沟通,晚了如果照这套资料去执行,那可能问题就麻烦了。”

  领导先是一惊,然后又是一喜。

  果然,这些高技术成果,就没有完美的、一帆风顺的。但好在我们的同志们也是很努力的,这么快就发现问题了。

  “好!”领导先答应下来,然后问道:“问题严重不?是不是罗国那边……”

  高振东先点头后摇摇头:“是个严重隐患。如果不解决,或者不提出来,在管理中加以控制,一旦出事,就可能是大事情。不过从问题本身的情况来看,应该不是故意的,而是设计缺陷。想要故意编出这么个缺陷来,其实也是很难的,呵呵呵。”

  听见高振东的笑声,领导放下了心,既然如此,那没事儿了。只要不是故意的,那就说明对方还是有诚意的,这件事情黄不了。

  “好,我马上召集相关人员!这两天不管你看没看完,都在防卫委呆着。没看完就继续看,看完了,就当是休息两天。”

  高振东指的位置,是反应堆的核岛,确切的说,他指的就是反应堆!

  这也是领导一开始吃了一惊的原因,这个位置,真要有问题的话,出多大的事情都不奇怪。

  防卫委的动作果然很快,时间仅仅过去了一天,第二天的下午,高振东就见到了来自西北的同志。

  他们正是和第一个石墨堆有关的同志,而这套资料,无疑也是会交给他们来消化吸收,并负责后续的相关工作。

  防卫委领导和总工也来了,给双方介绍过之后,他们并没有离开。说实话,他们也挺好奇,高振东到底发现了什么,如此急切的要把同志们都叫来。

  高振东也没有拖延,开口就是一句在这个领域有些石破天惊的话。

  “这个反应堆,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不解决掉或者是做出严格的管理规定,那在一系列错误操作之下,有可能产生重大事故!”

  这就是高振东在知道引进石墨堆的事情敲定之后,想要做的事情——把罗国的RBMK的那个隐患提前暴露出来!

  如果这个反应堆我们没有,那爱咋咋滴,主要是高振东也找不到理由去把这个事情提出来。如果他坐在国内都能知道罗国最新型反应堆的毛病,那无论如何这也是解释不过去的。

  难道说是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同志托梦告诉他的?

  而现在情况就不一样了,首先能保证自己同志的安全,其次还有可能让罗国们感受一下小小的震撼,何乐而不为。

  高振东相信,这种缺陷,我们这边就算是什么代价都不要,也会主动通知对方的,这和做生意不一样,完全两码事了。

  不过高振东说得还是比较客观的,并没有危言耸听的说严重隐患。实际上,RBMK的缺陷并不是那么大,罗国炸的那个堆,是一系列错误操作加上逆天的操作人员违反相关规定造成的。

  所以他才说的是“解决”和“做出严格管理规定”两种方式,两种方式都可以,但是必须让相关的同志清楚这件事。

  而且如果能做出一定的改进,在严格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事故概率,那就更好。

  但是不管他说得有多客观,听在同志们的耳朵里,那就是另外一种感觉。

  与核有关的,就没有小事。

  卧槽!我说怎么高振东同志要求这么急,原来是这么回事。

  防卫委领导和总工对视一眼,果然,这种技术性的东西,第一时间给振东同志看看,就是有好处。

  而搞反应堆的一号同志和二号同志,高振东也只能这么称呼,因为防卫委这边就这么介绍的。

  这两位同志同样淡定不起来,我们的石墨堆来自哪里,大家心里有数,但愿这个问题,是罗国在对原始堆型进行重大改进之后改出来的。

  “你赶紧说说。”此时,防卫委领导甚至比两位相关领域的同志还急。

  高振东点点头,在众人的目光之中,翻开了一份材料,指向了一个地方。

首节 上一节 910/9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