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能领导脸色没有什么变化,他真正愿意和南方同志完成交易的原因,是他们的行为非常无私,并且在真正的考虑双方人员的安全。
这从道德上很正确,但是却不能放到台面上来,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不过他有别的道理,而且是现成的。
“不不不,我的达瓦里氏,我们才是最不用担心的那个。在我们和南方同志的交易中,我们最敏感的部分——石墨反应堆,早在很多年前我们就提供给对方了,并且他们也利用我们的援助,生产出了最敏感的材料。这是以前的错误,但是这个错误,消灭我们最担心的地方。”
原子能领导的道理一套一套的,偏偏听起来好像还挺有道理。
“但是即便如此,你们也没有必要继续完成这笔交易。”
“不不不,不是我们要完成这笔交易,我只是在帮助电子工业部门的同志,获得他们想要的东西。”原子能领导振振有辞。
这话让电子工业部门的同志有点难受,不是,你拉我当挡箭牌是几个意思?
但是无论如何,原子能部门的同志是实实在在的支持了他们的想法,这对他们来说非常重要:“我同意原子能部的意见。”
毕竟他们也清楚,在前期谈判的时候,对方就指明了,反应堆是必选项目,也就是说,只要有了反应堆可以继续交易,那么这笔交易就依然存在完成的可能,而且可能性极大。
这让航天部门的人显得有些势单力薄起来,实际上航天部门的人不在意和南方人的合作,最核心的原因是他们的荣誉足够多,第一颗卫星,第一名航天员,让他们有了充足的底气和自信。
而电子工业作为长期被西方吊打的部门,需要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救命稻草,别管军用民用,都很拉垮。能完成任务,甚至能出色的完成任务,但是往往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巨大,物理上的客观描述。
在这件事情上,他甚至能直接以此为理由向上级解释他们的动机。
这时候,卢比扬卡的人发言了:“达瓦里氏,我想我有必要向你说明,他们这次出口的生产线,在他们的序列里是被淘汰的。”
电子工业部门的人转过头去,脸上甚至露出了苦笑:“同志,作为专业人员,我比你们更清楚这一点。但是我比你清楚的是,这条生产线如果落地到我们这里,将是我们最先进的生产线。而且我还清楚,这条生产线比除了南方同志之外的全世界,都要先进!”
这就是他坚持想完成交易的深层原因,一条足够先进的生产线,除了生产,也许他们还能获得更多的收获。至少能在王国人面前站起身来,这比什么都重要。
甚至对于他们的上级来说,都能拿这件事情在王国佬面前吹吹牛,总之我有你没有,至于我们哪儿来的,那你别管。
这让上面同意这件事情的可能性,增大了不少。
王国佬和罗国在冷战时期吹那么多牛,除了战略欺骗之外,有不少也是迫不得已,这就好像大学社团招新,不吹得牛逼一点,新来的小学弟小学妹恐怕是没兴趣加入。
卢比扬卡的人顿时卡壳,因为他知道这是事实。
围绕这个问题,两方人马开始了激烈的口腔体操。
“这样吧,我提一个建议。”负责对南方军事交流的人眼见双方争执不下,终于开口了。
电子工业部门的人眼里闪过了一丝喜色,因为他多多少少知道一点这位领导的倾向性。
果然,他说出来的建议,听起来好像是两部相帮,但实际上是在同意电子和原子能的人。作为这笔交易前期落地的真正负责人,他最了解交易的先决条件和内幕,想要拉偏架简直不要太容易。
“以石墨反应堆的交付为基础条件,向上级部门提出完成这笔交易的建议。同时,双方航天部门的合作作为背景条件,一并提交,但不提出任何建议。”
刚才还吵得不可开交的双方看着这位同志,还是负责对外交流和贸易的达瓦里氏最聪明。
这个建议,既满足了电子、原子能的要求,又把航天部门给摘了出来,同时还把航天合作的决定,不带任何倾向性的扔给了上级。
几方都觉得满足了自己的想法,至于卢比扬卡,他们实际上没有任何想法。
——
此时,高振东并不知道这个情况,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航天合作本来就是搭头。可以说,已经从他们那里拿到一批合作前期资料的我们,已经赚了。
他现在坐在会客室里,手上拿着一张清单,脸上有些哭笑不得的笑容。
我事情还没搞完,没来得及去找你们呢,你们倒是先找过来了。
已经是农历七月七了,祝大家七夕节快乐
一位书友的评论提醒我了,哈哈哈。谢谢他~~~~~
第1366章 一大坨好消息
来的同志,是防卫委的,不过还带了一位同志过来,并没有介绍是哪里的。
实际上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转交一份清单。至于为什么这份清单重要到不通过机要通道转发,那就是另外一个故事。
同时,应该也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有些细节,还得是当面才能说得清楚,谁知道高振东在看到这份清单之后会有什么问题需要解疑的。
“高委员,这是我们工程需要的一些特种材料……”
高振东笑了起来,他越来越喜欢笑。
“嗯,我知道,我知道。”他的笑容里,带着一些打趣的意味。
就是那种我知道你们是干什么的,你也知道我知道,但是你不说我也不能说,装个样子。
果然,接下来的话,压根就藏不下去,毕竟这些东西很特殊,不说清楚,对话根本没法继续。再说了,大家心里都有数,高振东更深的东西都接触了,这才哪儿到哪儿呢。
“这些材料,是用于反应堆的,而且这个反应堆比较特殊,个头比较小,功率要求高,所以这些材料的要求也就更高一些。不瞒您说,石墨水冷堆的部分材料是能用到这里,但是有一些就比较困难。”
既然打开天窗了,那就能说亮话。
高振东随口道:“嗯,我知道,你们要用压水堆嘛,艇上用,肯定是有些不一样的。”
船上用本来空间就小,艇上用,空间就更小,经常搞反应堆的人都知道,做大不容易,做小了也一样不容易。
他说得轻描淡写,来这里的同志有些不淡定了,不是,你怎么知道我们是用在什么地方,用什么堆型?
我寻思我也没泄密啊。
看见这位同志的表情,高振东一愣,这才想起来人家还没说道这儿呢。
他只好补充一下:“最近对这方面的东西有些兴趣,看过一点公开资料。而且你们这张清单上的材料有些特殊,我大致能看得到一点脉络。我们厂给海军供应材料也供应得不少了。”
公开是公开,但是仅限内部公开,而且公开范围有那么一点点小。
公开资料都能猜这么准?自己可是仅仅说了一句“反应堆有点小”,结果就被人家上上下下猜了个干净。
难怪当自己这边一遇到材料问题找到防卫委,防卫委那边二话不说就叫自己来找这里,这里的同志,那是真的有点东西啊。
而且看这里的警卫级别,还有刚才人家直接把这事儿给挑明了,防卫委的同志也没半点表示,说明什么?说明这压根就不是事儿啊,那就好办了。
“嗯,您说得对,所以原本西北那边石墨堆上的一些东西,在这里用起来就不合适了,才需要寻找新材料。我们是把材料的性能要求,从设计理论上给推出来了,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国内没有对应的材料。别说国内了,就连国外的公开渠道,也是没有的,这才来麻烦您这边,看看有没有什么解决渠道。”
他们的想法,是看看有没有什么代用的,或者是性能差一点的,毕竟理论推算是要打足冗余,有时候性能差一点,可以通过设计和工程手段解决。
有总比没有好。
高振东点点头:“你等等。”
东西太多,他也没法在脑袋里就这么想就能把清单列出来,再说了,就算是他记得,那些东西光靠嘴说的话,恐怕是连介绍加解释,得说上好几天。
他拿起电话,打到了三分厂的厂办。
“小李,你把钢铁新材的所有清单,马上拿过来一下,对对对,不分是否已经完成,只要是上马了的,都拿来。”
这电话打得气势十足,听得防卫委和搞艇堆的同志那是一愣一愣的。
我们拿张需求清单出来,你也拿一份新材料清单出来?
这清单一听就不简单呐,“钢铁新材”,众所周知,起名越简单,事儿可能越大。那种要加一堆定语的,反倒不一定有多么高级。
“高委员,你这是?”防卫委的同志有些疑惑。
高振东笑道:“我们一直在搞新材料,也有一些成果,而且也开始应用到工业生产中了。只是事情一直没做完,所以还没有一张系统的清单,你们不清楚也是正常的。正好,我刚才扫了一眼,这里面有一些,实际上我们已经搞好了,这位同志可以先看看。”
对于搞船堆的同志来说,这种感受是新鲜的。
好家伙,还从来没有享受过这种待遇,刚刚提出要求来,人家就有成品等着了,而且看这意思,还不止一种材料,“一些”,在这里是什么概念?
防卫委仙人指路,来这里是真来对了!
没一会儿,门外的警卫战士就把小李送来的清单给转了进来。
高振东递给搞船堆的同志:“来,你先看看,对于要求,你们是最熟悉的,我就不越俎代庖了,你亲自看。”
看着这厚厚的一叠材料,两位同志眼睛都直了。
听高委员的话就知道,这批新材的品目可能有点多,但是没想到这么多。
品目越多,被解决掉的材料缺口可能就越多,而且刚才高委员也说了,有一些是已经解决掉的,如今看来,人家这个“一些”可能是有些谦虚了,应该叫“一批”才对。
搞堆的同志神色激动,也顾不上客套,接过高振东手上的新材清单就对比起来。
防卫委的同志看着他喜出望外的动作,也没打扰他工作,而是转头和高振东闲聊起来。他现在完全不怕浪费时间,笑死,高委员这张新材清单一出,不知道节约了多少时间,还怕浪费不成?
“高委员,你这儿这么多好东西,怎么一直没见你说啊。”
高振东笑道:“说了啊,部里都很清楚的。不过因为这个课题非常庞大,一直没搞完,所以没有一次正式、统一的推出。这位同志单位特殊,可能信息沟通上有些不顺畅,十一机部这些部里,就很熟悉,有一些已经开始大量应用了。有些还用不上,就备着呗。”
听见高振东说课题庞大,防卫委的同志转头看了看正在激动的翻阅着新材清单的同志,对这“庞大”二字算是有了一个直观的理解。
毕竟防卫委的同志都知道,高总工说什么东西难,那肯定是真的难,同理可证,他说什么东西大,也的确是大。
不过对于高振东这个“备着呗”,让防卫委的同志再次领略到了高振东在材料方面的能力和豪气,不是我做不出来啊,是你们找不到地方用。
“嗯,这是我们防卫委的工作没做好,没有做好各机构之间的信息互通工作,我们回去要检讨检讨,加强工作。”还能说什么?毕竟这些特殊的部门,人家之间是真的没法主动敞开交流的,这一块的工作,还真就是防卫委的问题。
而搞船堆的同志一边翻,一边嘴里不停激动的念叨,一边还不停的在自己的笔记本上记下材料的名字。
“这个能用,正好,正好。”
“这个好像差点儿?嗯,把设计冗余往上拉5个点,应该也是可以的。”
“诶,这个太能用了,性能有点超标啊,呵呵呵呵……”
他带来的清单是要留给高振东的,没法直接在上面勾画。
高振东看他记得挺辛苦,笑道:“同志,你直接就在我给你这份清单上勾画就可以了,这份清单就是给你准备的。”
“啊?那太好了。”画圈儿比起抄名字,可就简单得多。
“诶,高委员,这上面这个‘在研’,是不是……”画着画着,这位同志发现在后面有一些不一样的品目。
计算机是按照数据库中的完成情况排序的,后面的都是在研。
在研的话,就有风险了,不得不考虑研究不出来的可能,就不一定敢选。
只是他不知道的是,高振东这份清单上的“在研”,与别处是不同的。
高振东笑了起来:“不用担心,只要用得上你直接选,我这么给你保证吧,这上面所有的在研材料,成功率在9成以上。”
100%也是9成以上,高振东为了不吓着同志,耍了个小小的文字游戏。毕竟说在研项目成功率100%,多多少少有点不科学。
9成?那没事儿了,这个成功率都不敢选,那还做个屁的新装备。
至于9成这个依然有些高得逆天的成功率,同志们没有提出异议和怀疑。防卫委是压根不会往这方面想,而正在一门心思埋头苦干挑材料的这位,是压根没空往这方面想。
太幸福了,太幸福了,自打搞这个工作以来,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以往都是要抠抠搜搜,千辛万苦才能找到一样两样,甚至只能找到低位替代品的,在这里简直就是批发!
搞船堆的同志忙活半天,才抬起头来,发现高振东和防卫委的同志都在旁边无所事事的闲聊,感觉到有点浪费人家工作时间的同志有点不好意思。
“对不住对不住,一看到这么多好东西,有点没忍住。”
他却不知道,防卫委的同志巴不得能和高振东多闲聊几句,或者说,是巴不得能扯着高振东闲聊几句,防卫委领导早有叮嘱,“你们去找振东同志的时候,能多拖时间就多拖时间,能让他多扯会儿闲篇就多扯会儿”。
“怎么样?解决了多少?”完全解决那不可能,他们的需求里,有一些甚至都不能归类到钢铁里。
“一半以上了,一半以上了,哈哈哈。”说起这个,搞船堆的同志就乐得合不拢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