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些都是小事,反正按照手续,按部就班就行,倒是来这里的除了机动工业部的总工和一位副手之外,连外商部都来了人,让高振东有些奇怪。
机动工业部来一位全面主持常务工作的副手很正常,从高振东这里拿了这么些宝贝,人家什么都没要也就罢了,自己这边除了搞技术的之外,多多少少也得来一位分量够重的行政管理上的人,这事儿才算是办得圆满,要不然他们也丢不起那人。
但是外商部都来人了,这就让高振东有点不明白了。
这东西就算是往外卖,也还没到点儿上吧。
而且很有意思的是,外商部的同志全程除了必要的应对之外,全程无话。
等到东西都交接完了,机动工业部的副手才对先锋汽车厂和京汽发的同志们道:“嗯,你们先走,我们和高委员还有事要商量。”
高振东这才明白,看来外商部的同志来这里,接下来的事情这才是戏肉。
等同志们都离开,高振东办公室里只有4个人的时候,高振东问道:“有事?”
外商部的同志点点头:“对,高委员,有些事情想咨询一下。”
看来这件事情主要是他们的,机动工业部这边是个参与者,适逢其会。
四人在沙发上坐下,外商部的同志拿出一份文件递给高振东:“高委员,您先看看这个。”
看封面,这是一份来自国外的交流文件。
高振东接过来迅速扫了一遍,诶,有意思……
高卢人想要和我们合作生产豪华车?而且是在我们这边生产,以然后各自以各自的名义,在各自擅长的市场里销售。
高卢人的身段还是很柔软的嘛,这种事情高振东倒是见过,他上辈子的时候,被戏称“宝驴”的某国内车企的SUV,就被花旗通用挂上十字架标,往南美等地销售。
只是这年头就已经有人打上了这个主意,倒是挺超前的,关键是这个建议中,合作双方的身份都挺有意思。
还别说,这个建议,也只有这两家才能有合作的可能,一是各自在各自阵营里的身份够高、体量够大,同时独立自主的程度也够深,而且相互也对等,技术和市场等条件也各有优势,甚至到了一定的互补程度。
见高振东合上了材料,外商部的同志笑道:“高委员,您对这件事情怎么看?”
不论是汽车和外商,都知道高振东在他们各自的领域内很有想法,颇有建树,特别是外商部,虽然高振东很少正式的参加他们的工作,但是外商部领导非常清楚,高振东很有些超前却又行之有效的想法。
高振东想了想,先重重的点了下头:“如果条件合适,是件好事!”
说完,高振东掰着手指头,一桩桩一件件的分析。
抛开所有的利益问题不说,只要我们参与的豪华车能在西方阵营立住脚,那对于我们的汽车工业就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白熊自己的汽车工业,都是靠仿制西边的起家,什么是好货,整个世界不管哪个阵营,心里有数。
能在对方阵营国家里立住脚的,无疑就是好货。
而且豪华车技术含量高,壁垒厚,能形成很好的护城河,这件事情如果成功,对于我们汽车工业的整体形象有一个很大的提高,对于其他非豪华车型的“走出去”,能起到很好的拉动作用。
这就类似三叉星旗下的Smart,要说这货有多高的技术含量,有多好的性能功能,完全不存在,就是因为背靠三叉星,所以能卖出极高的溢价率来。
东方人的豪华车我买不起,但是他们的普通车子应该也不错的,那我总买得起了吧?这个效果在东西方,都是能渗透进销售里面去的。
而且别说现在的销售,等到未来,总是要全球化的,到那时候,这些无形的商誉资产才是发挥巨大作用的时候。
这就好像几十年后,几乎所有人都知道,蝌蝌啃蜡的配方不重要,毕竟在不同的国家,他们实际使用的配方大概率是不一样的,最明显的就是糖,在各国放的糖比例都不同,但它的公司名字才是他们最大的资产。
对了,蝌蝌啃蜡这个名字,在可口可乐公司刚进入我们这里的时候,是真的用过,就特么很难绷,不过我们最终还是给信达雅了。
能打开市场,而不用学某些国家开着军舰叫“开门,自由贸易”,无疑是一件好事。
“嗯,高委员,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在技术上有什么优势?”机动工业部的同志对这个很感兴趣。
说起这个,高振东可就不困了。
“其实,他们相对我们,在高级车上优势并不明显……”有了高振东手上捏的东西,高卢人在豪华车上最后的技术优势都不复存在,但是高振东对他们别的却很有兴趣。
“这样啊,那我们不就吃亏了?”搞技术的同志很是实在,优势在我,他们光占便宜?
“没有没有,我们可以通过商业上的方法,把这些给弥补回来,这个你们不用担心。”外商部的同志却很高兴,技术优势在我?那就更好了!
高振东笑道:“但是他们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地方,一是审美倾向,想要顺利进入他们那边的市场,在外观设计上可以多多配合。”
高振东说得很委婉,实际上就是往那边卖的车,外形上多听听他们的。
而且他说的是审美倾向而不是审美优势,审美这东西有时候看的是谁的声音大,声音够大的话,哪怕是丑的,也能卖得出去。在这方面,对方是有很大的便利性的。
对方的设计,虽然反人类的时候是真的反人类,但是在审美的某些方面,的确还是在线,特别是他们还没有完全没落的60年代,此时的花旗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一,但是在这方面,高卢人还是有资本在对方面前自称一下“Old Money”的。
实际上欧洲的确是引领了西方的时尚审美这一领域很久,在这方面,现在和对方合作,还能吃到很长一段时间的红利。
高振东想法很简单,赚外国人钱嘛,不寒碜。利用高卢人当前在某些领域的影响力赚西方的钱,岂不美哉。
“但是你们要注意一件事,那就是在操作逻辑性上,一定要有自己的坚持,这东西他们说了不算。”高振东想起自己姨妈家当年那辆方向盘转车标不转的高卢合资车,就不寒而栗,这份自适应的本事,他自认是没有的。
不过他这话,倒是让同志们觉得很有道理,有所为有所不为,合作嘛,就是这样的,机工部的同志点点头,表示明白。
高振东作为对商务和汽车工业技术都很熟悉乃至精通的顶级专家,所说的话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另外,他们对小型车底盘、操控的调教,很有两手,如果有机会,你们不妨多学学,但是不能用到豪华车上。”高振东道。
把扭力梁,俗称的“板车悬挂”用在豪华车上虽然是高卢“豪华”车系弄出来的经典笑话,但是要承认的是,在板悬这东西的调教上,他们的确是很有天赋,或者说他们暂时也没别的底盘可以调教,独立悬挂贵啊,和他们汽车法案的精神是相悖的。
这东西高振东是肯定找不着的,同样的机械底子,调教不同开起来的确不一样。
而且也没必要找。属于是有机会就捞一把,没机会也没关系,反正又不是不能坐。
现在机会来了,那就不能放过。板悬价格便宜,结构简单,可靠性好,只是舒适性相对较差,用在当前的车型上,只要不是顶级车型,是能用很久的。
反正现在的路况特么也不舒服,板悬就板悬吧,就跟反正球队也特么不会踢球一个道理,谁上都一样。
“好的!明白了!”高委员指名道姓要学习的技术,那应该很先进了。
“另外,做豪华车,排量一定要够大。”这年头的豪华车,排量就是面子。
“这方面,我们现在倒是有底子了,在你的463发动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3.0升L6发动机,已经试车成功了,功率扭矩都很好。就是发动机有点长,别的都还好。”机动工业部的同志笑道。
高振东乐了:“发动机长?嗯……其实在这年头也不见得是坏事,不过还是要往V型发动机的路子上走,到了8缸,就真的太长了。”
长还好?高振东的话,让同志们有点听不懂。
第1400章 争取再调一半人走(4k)
“高委员,这东西太长的话,会影响到布置的吧。”
高振东有些哭笑不得的摇摇头:“有的地方吧,这年头就喜欢长车头,船型车身,浮夸的外观和装饰,大量的镀铬件……”
其他同志听得人都麻了,这东西怎么想象都觉得不好看啊。
看见他们的表情,高振东笑道:“这个没办法,毕竟我们的审美是数千年来,传承有序,中间偶有波折,但是基本脉络不变。但是要是碰上乍富又没什么传承历史的国家,什么魔幻的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更何况这国家曾经的主体民族还几乎都被割了头皮,剩下一帮杂揉的,更是没个主心骨。
其他同志听得啧啧称奇,不过也都知道,高振东见多识广博闻强识,他说有这么回事,大约就是真有。
“还有这个?难怪你说要往那边卖的话,在外观上就得多听高卢人的建议。”这事情想起来还真是合理。
高振东点点头:“对。而且对方在这方面,有点儿引领西方潮流的意思,相对那边的用户,解释权在他们手里。”
“这样一来,有了他们在外形上把关,结合我们两边的技术,这个合作希望能像民航客机一样,能出大成果!唯一变数就是,如果他们的汽车政策发生改变,那他们可能不再需要我们作为生产基地。”外商部的同志很是憧憬,同时也有一定的担心。
高振东笑了起来,摇了摇头。
他可太清楚对方的情况了,别说现在了,就算是到了21世纪,他们复活豪车的原因并不是因为有什么大的野心,而是为了最终合并出来的那个怪胎集团派系内斗。
甚至因为内斗,复活的“豪车”甚至拿不到大型车平台,只能在中型车平台上修修补补抠抠搜搜。
就这?能有个什么大出息。
不过这个原因现在可没法说出来,但是高振东有别的理由安同志们的心:“放心吧,即使他们也能造成,只要我们的汽车产业发展起来,有一个原因会让他们永远离不开我们。”
“什么原因?”
“成本!”高振东道。自己上辈子的时候,我们造车成本高昂是因为那时候整个产业链都在国外,我们需要几十年的时间来重建能够跟得上外面的技术水平的产业链。
而在现在,如果就这么按部就班的发展下去,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们会一直保持一条技术水平在线的产业链,那成本谁高谁低,也就不用担心了。
就这一条,就能让先天不足的高卢人离不开。
“成本……嗯。我们回去仔细琢磨琢磨这个问题。”机动工业部的同志们若有所思。
产业链的事情,在这之前,高振东就和十一机部的同志提起过,作为从十一机部分离出来的同志们,对此自然是早有所闻,有所布局。
“我们这一次,我建议是把所有的好货都装上去,就像是以车身稳定控制为代表的一批先进技术,能上的都上,还有一些舒适性配置也是,务必要做到一炮而红。”
“但是这样一来,是不是有点便宜对方了?毕竟外观是他们为主导,一般人也就记得个外观。”机动工业部的总工沉吟道。
高振东笑道:“那简单,搞个孪生车型嘛,平台都是那个,以往我们这半边卖的需要我们做决定的名义,做个同平台同底子的换壳车型不就完事儿了。花开并蒂,岂不美哉。”
科技,以换壳为本。
而且要论超豪车的大气,我们还真不输任何人。相信豪车上面,也有很多可以用的元素,对于这一点,高振东信心十足。
美学的表达方式可以有流派,但结果美不美大家大约是一致的,不同流派的美学表达,在正常人眼里都是美,就好像川菜鲁菜都是菜,做法不同但并不妨碍人们都觉得好吃。
如果有反常的评价,大约能肯定其中必有猫腻。
高振东这个建议,让外商部的同志很是高兴,这个好!面子里子都有了,而且也不耽误事,同时国内也能用。作为外商部的人,他是多多少少见识过一些外面的妖魔鬼怪的,有的还真不适合国内用。
而高振东这个建议,很好的解决了这方面的担忧,同时对本战线的其他国家,也算是有个交代,看不惯那边的妖魔鬼怪是吧?没事儿,这边有正宗的赤色经典!
“好!在合作中,我们会向对方重点提出的。”
同志们临走的时候,高振东想起一件事情来。
“对了,如果真的合作成功,要为合作车型起名字的话,最好是音译意译结合起来,不要采用翻译的惯例,直接采用音译或者是简写。总之就是,名字这东西,得双方商量,都认可才行。”
同志们点点头,这话不用高振东说他们都会注意,高委员也太细心了吧,连这都要叮嘱。
他们不知道,高振东说这个,主要是上辈子对方的“豪华”车系那个名字太过惨烈,就跟没个正经名字一样,两个字母算什么意思?
最惨的还不仅仅如此,而是那个车的名字本意是女神(Deesse),但是在国内被戏称为屌丝……
这就好比某人名尚飞,但姓史,最终人称乌蝇哥。
其实车挺有特点,但是这名字两者结合,这就特么很淦!高振东不敢冒险,能多叮嘱一句算一句。
送走机动工业部和外商部的同志,高振东坐下来,拿出来另外一套资料,思考着什么。
那台车子的动力系统比较特殊,能薅的羊毛有点多,多到他都不敢一次性拿出来的地步。
作为插混车,用的不是高振东穿越时,插混车常用的DHT变速箱,而是用的油电并联结构。
这个结构相对DHT来说,有些复杂,说它好的,说它在通过性上更加可靠,说它不好的,系统复杂,不是新能源的最优解。
不过这些对高振东来说无所谓,反倒是带来了一个优点。
——这货有全套的动力系统,从发动机到变速到三电非常全套的那种。
现在高振东手上拿着的,就是车用液力耦合自动变速器的资料。
说人话就是,自动挡变速箱。而且还是个大扭矩的,毕竟那台车就是台柴油车,扭矩天生就大。
高振东很清楚,现在的AMT是权宜之计,这货名为自动挡,实际上整得不好,顿挫很明显。
能把客户骗进来杀,但是如果长久不更新,下场不会太好。
但是自动变速箱这东西靠国内其他同志想突破,还是有点困难,这是客观现实,高振东上辈子,这玩意到21世纪,我们才算是弄得差不多真正利索了。
这个利索,指的是可以用于量产车上,可靠性、成本、维护、性能都能达到商用标准的那种。
高振东自己搞也是不可能的,在这方面,他唯一的本事就是当知识的搬运工。
而现在,这东西就这么水灵灵的来到了他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