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960节

第1414章 不会发霉(4k)

  “连续的……更像是了。”石油这东西,再小的油田,在这种探测图像上的结果也不仅仅是一点点,所以越连续越大片,就意味着可能性越大。

  “这个厚度,有20米以上了吧?”如果这片低密度影是油,那从图像上来看,厚度超过了20米,这意味着这有可能是一个上规模的油田。

  “是啊,而且还连绵不断,你们看你们看,就没断过!”现在处理的数据,其实还是今天早上的探测结果,但是这个剖面几乎没有中断,一直有低密度影持续在画面上显现着,同时厚度也不低。

  “是个重大发现!我们回去把这次的结果整理好,尽快送回部里,同时申请改变计划,在这一片展开加密勘探!”队长乐呵呵的道。

  新装备就是好!同志们都欢呼起来。

  虽然海里的油比起陆地上的,开采难度要大得多,但是这里是哪儿?是薄海啊,水深很浅的。只要能找到,就多了一分希望。

  而送回部里的意思,其实就是请部里派钻探船过来,在这一片展开钻探。地震波探测仪能探测的毕竟只是密度,到底这片低密度影代表着什么,还是要钻探船钻下去才知道。

  长得像并不是结果,看到了才是。这里的眼见为实,要的是

  好在这片影子在地下的深度并不深,虽然我们还没有大规模的开采技术,但是钻探确认却是问题不大。

  “对对对,赶紧回母港,尽快再来!”同志们一个个摩拳擦掌,情绪高昂。

  ——

  和国内这些同志各有各的开心不同,有些地方,有的人却并不开心。

  “达瓦里氏,我需要一个解释,为什么南方的联络代表和在这里参加工作的同志都在撤离,而我和他们国内的联系,现在也只能受到礼貌但是毫无用处的回复?”

  一名白熊的航天专家,皱着眉头走进了自己上级的办公室,一边摘帽子,一边已经忍不住抱怨道。

  他的上级耸了耸肩膀:“这是工作需要,同志,这是上级的决定,而不是我的。”

  “工作需要?在我最需要他们帮助的时候,将他们从这里撤走?这绝对不是我的工作需要。”走进门的航天专家站在上级的办公桌边,眼神有些愤怒。

  “不,你的工作需要仅仅是你的,我们得站在更高的位置去考虑问题,那才是最大的工作需要。事实是,我不得不遗憾的通知你,因为不可扭转的原因,南方人在这里的工作即将结束,他们将回到他们的地方继续他们的工作生活,但是与我们的项目不再有联系。”他的上级一边说,一边指了指天花板。

  正在抱怨的白熊航天专家不是傻子,他张了张口,有些艰难,但是又没说出话来。

  “事情已经不可挽回?”良久,他才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是的我的达瓦里氏……很遗憾的说,不可挽回。”他的上级也不是傻子,对于南方同志在这里起到的作用,心知肚明。

  但是这一切,他也仅仅只能旁观,对于南方人从这里撤离带来的影响,他多少有些数。

  这并不仅仅是人员的撤离。

  正在抱怨的航天专家眼里的光有些熄灭,虽然依然坚定,但是却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惋惜。

  “他们从这里离开,并不仅仅是我们少了人手这么简单……”

  他话虽如此,实际上仅仅是少了人手的结果,就已经并不简单。更加繁重的工作压力,重新回到了他们的头上,白熊在搞载人航天、空间站、登月计划的时候,压力之大,外人难以想象。

  能把总师级别的人都给累死,这其中的压力,可见一斑。

  本来好不容易有南方同志帮忙,至少在机电、控制、电子等方面减轻了很多压力,进而给整个系统带来正向的推动,哪怕再少,也是一件让他们高兴的事情。

  但是现在这一切,好了没多久,却又重新走了回去,甚至他们开心的时间还没超过两个季度。

  “我知道不仅仅是人手少了这么简单,但是我想这些困难,同志们一定能够解决,不是么?”他的上级道。

  “不,你不知道。除了人手,我们面临的是新材料、新元件的再次短缺,很多因为新材料、新元件而得到应用的技术,不得不重新回到原来的老路上,需要再次修改已经成型的优秀设计,这里面,包括更好的太阳能电池、更小更轻更可靠的半导体电力电子元件、更快更小的星载计算机系统等等……”

  这对于他来说,是非常难受的。

  不仅仅是更优秀的子系统远离而去,而且还得因为这些优秀的部分的消失,不得不花时间重新回到老路上,甚至有一些子系统会带来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

  例如太阳能电池板以及全套电源系统,就不得不因为南方的高效率太阳能电池板及蓄电池的再次缺失,回到更大、更重的那套系统上去,这会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调整任务载荷的分配,而载荷比例调整,往往会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他们有核同位素电池不假,但是核同位素电池并不能包打天下,要不然他们的礼炮、联盟外面,也不需要挂那么大的两块太阳能电池了。人和核电池呆在一起,总不是一个让人安心的方案。

  类似的情况还很多,例如对方的电力电子器件构成的电源、驱动,就比己方的电子管+早期半导体构成的系统整整领先了不止一代。特别是航天上面用的电力电子器件都不是大功率的,这更是彻底一头扎进了对方提供的GTO器件的舒适区。

  他的上级并非不知道这些事情,实际上,他的心里也同样在滴血:“达瓦里氏,你说的我都知道,而我面临的困境你却不知道,他们的离开,意味着我们重新出现了相当大的拨款缺口,这一切对我来说,同样是非常大的意外。上级的确会重新补足这些缺口,但那是国家的钱,原本我们可以节约下来的,现在不得不再次花费出去。然而这一切都是必要的……”

  航天专家摇了摇头:“从技术上,我没看出有什么必要。这里面最大的损失,是我们的控制系统从硬件到软件,再次一夜回到了过去那种地步,我们不得不重新捡起过去那套落后的系统,重新使用在我们的宇宙飞船、巨型火箭上面,这带来的影响,我甚至都没法评估。”

  对于他来说,现在的情况是我本可忍受黑暗,如果我未曾见过光明。

  偏偏这几个月内,他见过了光明,这就很难受了。

  现在他面对的,是从高速计算机、快速执行器件、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组成的世界最先进的控制系统环境下,骤然重新跌落回过去的那套完全不具备多任务能力,各发动机之间协同工作极为困难的系统里面去。

  这里面的滋味,只有他自己知道。

  “我们国内并非没有相关替代,我想这些问题总是能解决的。”他的上级相对乐观,或者说,他不得不乐观,必须乐观。

  “不,如果说我举例的太阳能电池,我们国内还有不那么好但是能用的对应替代的话,那在控制系统方面,我们完全没有替代方案,我们只能倒退,无法替代,至少在短期之内是如此。”

  他的上级一把伸手捂住了他的嘴:“达瓦里氏,这些话就到我这里为止,不要再继续往外说了,明白我的意思么?”

  说到这里的时候,上级还转头到处看了看,仿佛这间办公室已经不再安全一样。

  再说下去,你特么就得进古拉格大酒店打地铺了!

  “尽量做吧,尽你最大的努力,我的达瓦里氏,你把你的困难提出来,我会尽量为你解决,同时我会尽快催促上级补足资金缺口。这是我能为你做到的极致,明白么?”他低声对刚才还在满腹抱怨,现在却仿佛意识到什么,不发一言的航天专家道。

  “好的,我会完成任务。只是,这一切真的是太可惜了。”

  他不怀疑自己能否完成任务,只是为与更先进、更好的飞船、火箭失之交臂而惋惜。

  相比白熊,高卢人的心情就要愉快得多。

  “东方人想要向我们购买SA321直升机?”塞纳河畔的塞纳先生,心情非常好。

  “是的,赛纳先生。”

  “这件事情,交给装备总署的先生们去解决就好了不是么?SA321直升机并不是什么敏感的装备,甚至它除了靠自身的重量压死人之外,都很难对人的生命产生任何威胁。”塞纳甚至开了个小玩笑。

  “我问过了,装备总署的先生们说现在甚至这架飞机的试飞都还没完成,因此无法下决定。”一架还没完成试飞的飞机,对装备总署来说还处于无法选中状态。

  “东方人的嗅觉这么灵敏?一架我们还没完成试飞的飞机他们就已经看中了?”塞纳有些佩服东方人了,他们的眼光总是那么好,只是这一次好得有些超前。

  “是的,他们非常有兴趣。”

  “这样吧,你回复对方,我们原则上同意出售,但是需要等待飞机试飞彻底完成。”塞纳沉吟了一下,下了决定。

  他很清楚,对于想要独立保持基本完整军工体系的他们来说,不能放弃任何一个赚钱的机会,这个交易实际上不存在任何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研制SA321的那些先生们得加把劲,否则对方有可能从他们的北方朋友那里获得类似的直升机。

  这种类似意向性协议、备忘录的承诺,对塞纳来说没有任何的心理负担,在必要的时候,他甚至能以民用直升机的名义出口。

  “好的塞纳先生,另外……”

  “另外什么?”

  “另外,东方人在向我们咨询获得浅海石油开采技术的可能性。”

  “浅海石油开采?”塞纳瞬间就来了兴趣。

  说实话,高卢人的海上石油开采技术,在这个年代也并不先进,要说的话,他的百年睦邻因为北海油田的存在,反倒是比他们在这方面走得更远一些。

  但是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有石油,而且是肯定不会滋生霉菌的石油。现在石油危机虽然还没到来,石油也还没有和花旗币之间产生化学反应,但是“工业血液”这几个字可不是白叫的,谁都会有兴趣,哪怕自己家里再多也是兴趣十足。

  而且“浅海石油”几个字,让塞纳的兴趣更大,深海暂时不好说,浅海也许并不是完全绝望。

  “你说得更清楚一些。”塞纳坐直了身体,甚至有些前倾。

  “我做过一些咨询,实际上在此之前,东方人除了东北等地的几个陆上油田之外,并没有海上油气田的消息出现。也就是说,按道理,他们应该对海上石油开采技术并不感兴趣。”他的手下明显准备非常充分,在来此之前,已经对一些背景进行了核实。

  “也就是说,他们可能在海上发现了油气田?”一件事情发生变化,必定是有原因的,东方人的哲学真是古典而又美妙。

  “我猜有这种可能,他们的薄海,本来就以水浅闻名,同时还正好处于东北产油区的附近。”

  这个“附近”,其实也离得挺远的,但是对于东方那个体量的国家来说,差不多真就是附近。

  塞纳抓着下巴思考了一下:“这样,保持接触,尽可能的多从对方那里获得更多的资料。薄海是他们的内海,控制力足够强。而且就算是他们附近的其他海域,他们也同样拥有足够强的控制力。”

  这样可以确保任何动作都不会打水漂,这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好的,赛纳先生。”他的助手翻着手上的文件夹,开始说起别的事情。

  ——

  “你这么快就回来了?”高振东看着眼前的马娟,笑着问道。

  “是啊,刚出去一两个月,就又被赶回来了,哈哈哈。”马娟嘴上说着是被赶回来的,但是笑容却不减。

第1415章 开枝散叶(5k)

  马娟也在后来去北方合作研究的人员范围里,RTOS的一员大将,对于航天器里的各类控制系统,那简直是不可多得的宝贝,因为RTOS和通用操作系统略有不同,是有一定的定制要求的。

  不过很明显,这次她也跟着大部队一起回来了,在北方就没呆多久。

  看得出来,她并不在意这次去北方突然半途而废的事情。估计是大列巴太糙吃不惯。

  “学到东西没有?”高振东笑道。

  “嗯……本专业没学多少,但是别的多多少少学了一些。”马娟笑道。

  高振东点点头,本专业方面,马娟的确是不用怎么跟着白熊的人学,虽然他们的数学的确不错,但她现在搞RTOS的,东西又基本成型了,而且这次过去又是去搞RTOS的应用的,根本没什么好跟着别人学的,也挨不着。

  “嗯,这算是白熊有眼不识泰山,他们不愿意要,我们还不愿意留呢。”高振东没有什么反向种族主义的臭毛病,自己人牛逼那就是牛逼,他甚至连谦虚都懒得替马娟谦虚一下。

  在这方面,此时的白熊就是菜,菜就得认。他们属于是高光成果很多,但是脑残操作也不少的那种。

  实际上,高振东对于她的回归,心里是挺高兴的。说实话,要不是为了大局,他都不舍得把马娟放出去帮白熊的忙,自家这边同样需要这种人才。

  “回来了就好,还是家里这边习惯,不过这段时间北方比较冷,我给你找个去处?”这话带着几分玩笑,马娟自然是不愁去处的,她本来就是三分厂的骨干。

  只是高振东觉得有的地方,特别需要马娟这样的同志过去帮一下忙。

  “好啊好啊,去哪儿?”马娟此时很有我是革命一块砖,哪儿需要哪儿搬的兴奋感。

  高总工安排的工作,绝对带劲。

  她这话一问出来,反倒是让高振东一下子有些犯难,到底放到哪儿去呢?

  对于她,高振东有两个方向。

  一是放到搞火箭的同志那边,继续搞火箭的推力控制。

  二是放到西南所,随着空优战斗机的逐步成型,飞控应该提上日程了,而马娟在RTOS方面的能力,对西南所非常有帮助。

  毕竟在这之前,别说西南所了,全国也没正儿八经的飞控软件存在。

  高振东犯了难,两边好像都很重要的样子,这员大将到底放到哪里呢?

  马娟倒是没有急,高总工不知道在思考什么,难道是怕自己的能力不足,还在犹豫?

  想了很久,高振东下定了决心。

  “你准备去西南榕城吧,那儿有个飞机研究所,去搞飞控系统!有个新式战斗机,飞控系统是全新的,难度很大,必须要上RTOS,你去正好。”

  高振东考虑良久,火箭那边,因为现在的火箭构型并不是白熊的N-1那种脑残设计,而是发动机数量相对较少的构型,在此基础上,一般的RTOS人员也能应对得住,毕竟对多任务和实时性的实际要求,要略低一些。

  西南所那边就不一样了,放宽静稳定、电传操纵、隐身外形、鸭翼布局,可以说,在飞控方面,几乎是全新的,毫无争议的新。

  而且新技术是扎堆使用,都是此前几乎没有什么储备的。

  虽然西南所的同志在气动上也在突飞猛进,但是在软件方面,他们还是要差点儿意思。

  特别是飞控这种参数多、变化快、变动大、控制对象复杂、机理尚不是非常明确的系统,没有软件科班出身,而且经验丰富的同志参与,难度和变数增大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首节 上一节 960/9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