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里的大国宗师 第961节

  飞控系统值得聚集所有的精兵强将,这第一个版本,绝对是最难的,但是相应的,也是最值得的。

  只要第一个版本能成功的用起来,随着数据的积累、经验的丰富,慢慢的就会走向飞控系统的自由王国。

  再说了,刚才自己都说了北方比较冷,如果去搞火箭那边,不还是一样冷?出尔反尔,人所不为。

  马娟听了高振东的话,倒是开心不已,嘿嘿,先搞了一下航天,现在又能进航空,一句话,过瘾!

  而且还是新式战斗机,难度很大。

  这一切,对于马娟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要做就要做这种最难的!

  “好的好的。我去!”她甚至都没有问别的任何问题,马上就答应下来。虽然说答不答应,其实不影响她去不去,但是这个兴奋的劲头,还是很能说明问题。

  不过答应下来之后,她又有些担心起来:“高总工,你不是要把我调过去吧?先说好啊,过去工作一段时间没问题,彻底调走我可不愿意。”

  高振东笑了起来,这小姑娘,想得还挺远。

  “放心吧,我们三分厂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的人才,他们想要我们还不给呢。就是过去帮帮忙,问题解决了,或者说该传授的经验和知识都传授了,你就回来。事情还多着呢!”

  高振东的话,仿佛是给马娟吃了一颗定心丸,这个本来就有些大大咧咧的女同志,没心没肺的笑了起来:“那我就放心了,高总工,什么时候报到?”

  高振东抬头看了看墙上的日历,笑道:“没多久就是春节了,就在四九城休息一下,准备准备,等过了年再过去吧。”

  工作要做,年也是要过的。

  马娟乐呵呵的笑了起来:“不用不用,如果没什么特殊情况的话,我直接过去,不耽误工作,就在那边过年也行。”

  高振东摇摇头:“那哪儿行,这一去,时间可能要用年来计算,还是在四九城过了年再走。”

  马娟笑得更乐了:“没必要啊,工作重要。再说了,我本来就不是四九城本地人,在哪儿过年都一样。榕城还是我老家呢。”

  她本来就是外地来五道口求学,然后留在四九城的。

  高振东闻言,有点不好意思。得,手下大将,连人家老家是哪儿的都没弄明白。

  “哈哈哈,你看我这记性,那倒是巧了,这样也好,你还能回家过年。那尽快办手续吧,用最快的速度过去。”他呵呵笑着,掩饰着自己的一点小尴尬,挥手赶人。

  西南所,空优战斗机总师接到了一个电话。

  “啊,高委员好……”

  “需要!太需要了!!!对对对,越快越好!”

  “是嘛?还是榕城人,那可太好了,没有水土不服,来之能战!”

  “太感谢您了高委员,谢谢谢谢!”

  一通电话之后,他噔噔噔的就往所长办公室跑去。

  “所长,给我一间单身宿舍!”

  看着喜气洋洋冲进来的总师,所长有些不明所以。

  “单身宿舍?你不是有房子嘛,再说了,你都结婚了,单身宿舍和你也没关系啊。”

  总师乐颠颠的摇了摇头:“不是我要,我帮从四九城过来的专家要的。”

  “专家?宿舍?”更糊涂了,专家来也是住招待所,事情完了就走了,压根和自己这所长没关系嘛。

  总师摇摇头:“不是你想的那样,这个专家是常驻的。”

  “常驻?哪儿来的常驻?为什么?”四九城来专家常驻,事情可小不了。

  “是这样,高委员那边,抽调了他们三分厂麾下的一员大将,实时操作系统专家,过来帮助我们搞飞控系统,顺便在火控等方面,也能帮帮忙。”

  RTOS的应用范围,不只是飞控,能用的地方多了去了。

  火控系统作为一个需要处理多种信源,展示丰富信息的系统,对实时操作系统的依赖也会越来越深。

  所长顿时就高兴起来,站起了身:“真的?”

  高委员亲派的大将,那能差得了?

  实际上,马娟的到来,对西南所可谓是真正的雪中送炭,飞控和火控,对RTOS的需求非常高,而且必须是真正的实时操作系统。

  后世人们常用的通用操作系统,在这里没一个能用的。

  他们现在正在对实时操作系统这一完全陌生的领域犯难呢,没想到远在四九城的高委员,早就预料到了这边的困难,连人手都给准备好了。

  “真的,这位同志已经在办手续了,三天之内就会飞过来。”总师高兴得见牙不见眼。

  “三天之内?太快了点吧?”所长一副不太满足的表情。

  “快还不好?”总师觉得所长脑子里一定是进水了。

  “你不懂,三天能飞过来,说明手续不麻烦,手续不麻烦,说明这个人啊,就是过来帮忙的,用完了高委员那边还要收回去的。”所长一副你太年轻的表情。

  这年头的调动手续,三天是绝对别想跑得完,别的不说,组织关系、工作关系、粮食关系、户口、工作交接,花的时间海了去了,但是借调就简单得多,甚至借调都没有,一个长差就了事的也有可能。

  看着所长这副表情,总师人都麻了。不是,高委员能派人支援就已经是非常周到,你吃着饭居然想把厨子都带走?

  “你也想太多了所长,高委员说了,这就是借给我们用一下,要还回去的,人家的用处还很大。别的你就不要奢望了吧。对了,这还是位女同志,所里可一定要给照顾好了。”

  “还是女同志?这真是能顶半边天!放心,所里一定照顾得妥妥当当的,谁要是欺负她,我先办了谁!”

  “那好,这事儿就麻烦你多费心,我忙去了。”总师转身就跑。

  “不多聊几句?”所长笑道。

  “不聊了,我还得给黔山黔飞所的同志打电话。”

  “黔飞所?”这和那边有什么关系?

  “对,那边不是在搞无人机嘛,搞得高级了,对实时操作系统的需求也绝对跑不了,高委员的意思,是请那边的同志也来两个人,跟着一起学习一下。”

  随着他的话音渐远,人已经不见了。

  搞RTOS的同志,最突出的、具体落实的领头人是马娟,但不等于只有马娟,一个课题组开枝散叶的同志其实不少。

  京汽厂,同样迎来了一位搞RTOS的同志。

  “欢迎欢迎!你来得真是太及时了!我们就盼着有这方面专业的同志来支援我们。”汽车厂技术处的处长,握着同样来自三分厂的一位同志的手,很是热情的上下摇动。

  能不高兴嘛,随着汽车发动机控制、ABS、牵引力控制、车身稳定等一系列控制系统的出现,原有的控制系统架构已经难以为继,别的不说,就那各系统各管各的,单打独斗,形不成合力的情况,就让车厂的同志们挠头。

  东西是越来越先进了,但是越来越管不过来了!总不能像飞机那样搞得满驾驶座儿的仪表吧?那这车可没几个人能开得了,这事儿整得。

  他们也在考虑整合,但是原本的架构根本支持不起来,整合工作不说是毫无寸进,也可以算是举步维艰。

  而这位RTOS专业人员的到来,极大的缓解了他们的问题,总算是有搭架子的人了!

  只要架子能搭起来,后面的事情就好办得多。

  “高总工也是考虑到你们可能有需要,这才派我过来向车厂的同志们学习的,有什么工作需要我做的,尽管安排。”来自三分厂的同志笑道。

  “需要,太需要了……”这话好像大家都在说,“是我们要向你学习啊。我们这边一定给你创造最好的工作条件,一定不让杂事拖你的后腿,你只要专心一件事——帮助我们把汽车综合控制系统的架子搭起来,把知识和经验留给我们的同志们。”

  这好像是两件事?

  不过三分厂的同志没有纠结这个事情,而是拿出了一个箱子。

  “这是我们厂的半导体实验室,根据高总工的要求,专门为你们设计制造的芯片。”

  人来就行了,还带什么东西……

  技术处长刚想客气两句,突然反应过来,不对,这东西一定得要啊,这可不是客气的时候。

  虽然不知道是什么芯片,但是绝对是好东西就是了,半导体实验室专门设计制造的,一听就不简单。

  “这是高总工带着我们设计的车规级汽车传感器总线接口芯片,有了这个,各类传感器接入核心控制器,就容易多了。”

  这其实就是后来汽车上常用的CANBus总线的精神实现,虽然和CANBus不同,但是实现的功能是一样的,那就是用一套统一的接口,方便快捷低成本的把各类传感器接进来。

  这是高振东基于部队那边致敬MIL-STD-1553B所获的成果,再次进行裁剪之后的结果,毕竟要论工作环境之恶劣,1553B比起CANBus有过之而无不及,用来裁剪正好。

  有早先485芯片的底子,这东西做起来并不是非常的困难。

  技术处长一把拿过他手上的箱子,打开之后像是抚摸宝贝一样摸着芯片的说明书。

  “哎呀,这让我们说什么好,高委员那边,想得实在是太周到了。”他们也正在为这个事情犯愁,各类传感器日益增多,现在出现了一个是太多,一个是太杂,各类传感器的接口五花八门的,数量还不小,车内线束越来越多越来越杂,而且有的接口那个线束简直是夸张。

  例如为了保证抗干扰用的格雷码传感器,线多不说,而且还得非常小心一点儿不能错,错了之后想要找问题都很麻烦,这东西的规律就是没规律,或者说规律有些跳脱,一般的二进制跳变顺序是从低往高,这货不是,左中右前后乱跳的,没经验的人根本找不到错在哪儿。

  看着说明书上那简洁的接口接线图,技术处的同志差点流下泪来,总算是可以不被传感器接口折磨了!

  而且统一总线,更大的意义还不只是少了几根线那么简单,而是对传感器群,有了一个统一的管理手段,这一点同样非常重要。

  高委员好人啊,缺啥给啥,缺人就派人,缺元件就给做元件。

  ——

  而高振东本人,则正在防工委看着一连串照片。

  “这是卫星前不久拍下来的,是花旗的一系列新飞机的照片。型号不明,但是很值得重视,所以专门请你过来看看。”委总工对高振东道。

  高振东看着照片,虽然不是很清晰,但是这几架飞机的机体都很大,隐约能认出来,就好像近视眼可能看不清一个人的脸,但是绝对能认出一个熟人来。

  而这些飞机,对高振东来说就是不折不扣的“熟机”,说是化成灰都认识可能夸张了,但是化成残骸都认识,倒是大差不差。

  你们不知道型号,我知道啊,高振东心想,但是也只能心想。

  不过委总工明显也不是一无所知,还是能猜到一点什么的。

  “这些应该都是轰炸机,地球对面的人,在这方面的奇思妙想还真是多啊,不过不知道哪一个是北方同志曾经提起过的XB-70。”

  XB-70的名头是听说过了,但是到底长什么样,国内是完全不掌握的。

  您还真敏锐,这里面的飞机有的活下来了有的没有,活下来的也不是以轰炸机的用途,但是一开始,还真就是当轰炸机相关的东西设计的。

第1416章 群英荟萃,萝卜开会(4k)

  只是一个是轰炸机,一个是什么都想搞,甚至包括拦截轰炸机的战斗机。

  顺着他的话,高振东点了点头:“对,我看着也像。”

  两架飞机都是无尾三角翼,只是其中一架看起来比另外一架要更“三角”一些,哪怕照片并不清楚,都能看出来机翼整体就是个标准等腰三角形,三条边绷得笔直。

  高振东装着沉吟了一下,指了指这架绷得笔直的飞机:“我看这架更像是XB-70一些。”

  “为什么?”

  “这一架的构型,更加常规一些,有一种几年前的味道。我估摸着,应该就是XB-70,这风格和它传闻开始做的时间更像一点。”

  高振东信口开河胡嘞嘞,风格这东西就跟艺术一样,反正也没个准谱,正好拿来扯淡。不过他给的答案是标准正确答案,这倒是没错的。

  这事儿只要答案是正确的就行,理由不重要。

  实际上,这两套照片,一张正是XB-70,而另外一张是R-12,这是A-12的双座侦察型,最终得到的型号是大名鼎鼎的战略侦察机SR-71。不过从A-12到SR-71这个过程错综复杂,变来变去,名字都换了好大一堆。

  而高振东指的那套,自然就是XB-70瓦尔基里。这架飞机原本的首飞时间是去年9月21日,而且是物理意义上的首飞即火,第一架就烧起来了,现在能被拍到自然不奇怪。

  而SR-71的原型机首飞还要晚一些,是去年的12月22日,就这都能拍到,也算是运气不错。

  总工很认真的将高振东的意见记了下来,这个意见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你看这两张照片。”总工将疑似瓦尔基里的飞机套图里,挑了两张照片出来,两张照片看得出来,应该是在同一次摄影里拍下来的。

  “这两张照片是难得的带明显地标参照物的连续照片,同志们综合这些照片上的信息,显示这架飞机的速度,已经达到了2.5马赫以上。这是不是意味着他们这架飞机可能获得成功?”

  根据地物参照、飞机位置,结合卫星照相的帧率,是能计算出一个八九不离十的速度的。

  高振东对XB-70的具体试飞过程肯定是不知道的,但是这个数据不会有大问题。他沉吟了一下,摇了摇头。

首节 上一节 961/9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