捞尸人 第435节

  前面的那位年轻道士,则有些害羞地低下头,似是一下子见这么多生人,有些不好意思。

  这种亲昵,这种自然,这种正常人的表现,还是邪祟?

  有时候走江,华山一条道时,你没得选,无论如何都得豁出一切拼上去,因为你知道自己除了再次点灯认输外,避无可避。

  但现在,浪还没到,并不存在这种极端情况。

  要是对方危险程度实在超出了预期,那自己也没必要硬顶上去。

  毕竟,走江好歹给你一个层层递进的预期,可现实,却从不会跟你讲道理。

  “呜哇~呜哇~呜哇~”

  刺耳急促的孩童哭泣声传来,吸引住了很多人的目光,但大家很快就又将目光收回去,继续看向即将进院子的那俩赶尸人。

  李追远则继续盯着那个妇人。

  “哦哦~不哭不哭~哦哦~乖不哭~”

  妇人一边哄着孩子,一边向院边走去。

  其实这孩子很乖,一路上,都很安静,不哭不闹。

  很多正在带或者刚带过小孩子的人,是能从小孩哭声中听出一些意思的。

  李追远没带过孩子,但他当孩子时开慧得早,很小的时候,自己真的被当小孩子时,大人们总是喜欢让自己去和真正的小孩玩。

  他听出来了,这孩子的哭声,是吃痛了,而且从频率上来看,是有人在不断地对他寄予痛感。

  是妇人,在外人看不见的地方,故意用手,在掐孩子,她在故意引导孩子哭泣。

  她走向了院边,这里的院子是有围墙的,但围墙很矮,用木头简单围了一下,哪怕是个孩子,都能轻松跳过去。

  这个妇人伪装了一路,自己虽未对其彻底放心,但也完全没能看出她一点破绽。

  结果这时候,她不装了!

  所以,那支正要进来的“赶尸人队伍”,到底有多恐怖?

  来不及继续思索了,打前头的年轻道人已经在调转方向,准备走入院子了。

  妇人则哄着孩子,彻底来到了院边。

  李追远伸出双手,拉了一下润生和谭文彬,然后往院边跑。

  润生和谭文彬与少年的默契度自是不用多说,压根不需要问“怎么了”和“为什么”,眼见小远都开跑了,那还不赶紧跑?

  好在,三人帐篷位置本就靠角落,只需加速冲刺一下,就到了院栏边,然后,跳跃!

  院子下面是斜坡,有比较大的高度差,这也是先前为什么车得停这院子里的原因,因为附近没啥好地可以停,只有这儿被平整过。

  在跳出去下落时,润生伸手抓住李追远的背包,然后一个侧身,将少年拉至其胸前,再以自己的后背向下。

  “砰!”

  落地后,润生抱着李追远连续向下翻滚,然后再抽出一只手,快速插入身侧泥土,稳定住了身形。

  谭文彬运气差点,他原本抓住了润生的大腿,想要借此稳住自己,但大家穿的是订做的探险服,新衣服用料好,比较光滑,靴子面更不必说了,谭文彬一路抓到下面,硬是没能来得及抓稳。

  最后只能胸朝下,“噔噔噔”了好长一段距离,这才稳住。

  稳住后,谭文彬第一时间张开嘴,发出无声痛呼,这滋味,像是被用钢丝球狠狠搓了一把胸。

  “乖~不哭不哭~乖~不哭了不哭了~”

  妇人所在的位置与润生齐平,但距离更远,有三四米。

  大家都是一个水平线上起跳的,李追远三人也是冲刺跑跳的,可妇人抱着个孩子还能多跳这么远,这轻功身手。

  此时,妇人稳稳地蹲在地上,也不看旁边的润生和李追远,更不在意落于更下方的谭文彬,而是继续在哄着孩子:

  “哦~不哭不哭~乖~不哭不哭~”

  孩子渐渐不哭了,因为没人掐他了。

  而这时,上方院子里,忽然传来一片令人头皮发麻的哭声。

  又在下一刻,哭声戛然而止,陷入死寂!

  这么快?

  要知道,那七个人,可都是汪家人,都有着不俗的身手与手段。

  “叮铃铃……叮铃铃……叮铃铃……”

  铃铛声再次响起。

  这次,铃铛声出现在了头顶。

  下方,李追远、润生、谭文彬以及妇人,全部抬起头,向上看去。

  斜坡上的小路,一支长长的队伍,按照铃铛的节奏,正在行进。

  前后两个,依旧是身穿黄袍的两个年轻道长。

  中间,一侧四个一侧三个,分别是那五个“返乡人员”和两个“黑车司机”。

  他们一只手抓着一根竹竿,将竹竿架在自己肩膀上,跟着步伐,亦步亦趋。

  总共十个人,

  依旧只有那一个人的双脚离地。

  这时,老太婆的声音在院子里响起,在这空旷的山谷里回荡:

  “哎喂,还有五个没一起上路哟~”

第140章

  老太婆的喊声犹如一道催命符。

  斜坡上方的十人队伍,也因此放缓了速度。

  李追远知道,自己这次刷到了一道超纲题。

  幸运的是,这不是自己的必考题,至少现阶段不是。

  而且,自己先前已经做出了跳过这一题的选择,现在要做的,无非是继续跳开。

  少年的思维快速运转,现在已证实,老夫妻俩明面上做的是过往司机的野生小服务站生意,背地里做的是阴间路客栈的买卖。

  那座院子,并没有什么特殊,因为少年是个十分谨慎的人。

  他一进院子,就对院子进行了仔细检查,没发现阵法痕迹。

  不仅如此,他拒绝了老夫妻可以提供的食宿服务,包括老夫妻提供木柴烤火,他也着重观察了木料燃起时的火光颜色以及烟雾,甚至是那五个人返乡人员在店里买的烟,抽的时候少年也留意了他们的神情。

  一切的一切,都很正常,那剩下的多余举动,就是不正常的关键。

  两面白帆,老头子烧纸,老太婆拿镜子招摇。

  赶尸队伍,这才选择进入这里“歇脚”,而且那七个汪家人全遭遇毒手,唯有老夫妻俩一切照旧。

  白帆……白帆的形象在李追远脑海中浮现,他快速去除掉其多余的配饰,只分析其细节作用,这其实是一套很不标准的引路帆。

  自家太爷家也有,白事上送葬时,前头亲属举的旗帜里,就有这一类,但比之更高更大也更花里胡哨。

  所有的思索,都只是在瞬间完成。

  既然老夫妻俩能靠这个安全避过去,那自己,为什么不依葫芦画瓢?

  最简单的做题方法……就是直接抄正确答案。

  “润生哥,摆供桌!”

  “好!”

  润生双膝着地,稳住身形,双手伸入登山包。

  每个人的登山包都是自己整理的,目的就是关键时刻能以最快的速度拿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润生先取出一块小桌板,这桌板很像是现在医院一些高级病房里,可以竖在病床上吃饭用的小桌台。

  区别在于,它更高级。

  自家太爷摆供桌,讲究个排场,主打一个给主家提供情绪价值。

  李追远这里则完全是去繁就简。

  首先是小桌没固定的桌腿,只需要将桌下口子下拉,下方的金属框架就会像吊桥那样立起,稍加用力往下一按,它就能自己确定长短维持稳定。

  因此,即使是在斜坡面上,它也依旧能立得平整。

  小桌桌面上,有九个大小不一的下凹槽,四个在前,四个在下,还有一个单独地落于最下角,全都盖着盖。

  润生快速将九个盖子全部拔开。

  最上方的四个凹槽下,固定着四根很短的蜡烛,两白两红。

  下方四个凹槽里,则分别装着:腊肉、咸鱼块、火腿、肉松。

  无荤不成祭,这四个都是荤的,而且不易变质。

  最下角的单独凹槽里,装的是事先倒好封存的米酒。

  一桌色香味俱全的小供桌,直接齐活。

  时下国内食品工业还不够发达,但李追远早已效仿起西方潮流,先一步搞起了预制菜上供。

  在润生做这些的时候,李追远从自己背包里取出两面小阵旗,先将阵旗插在身前地面,再双手齐出,给两个阵旗的旗帜打结。

  紧接着从小桌下方贴合处,取出五张黄纸,黄纸一甩,无火自燃,再将其往蜡烛上一挥,一红一白两根蜡烛也随之点燃。

  白表阴,红替阳,红白齐明,阴阳交界。

  李追远手中一拍,五张烧到一半的黄纸熄灭,他自己留一张,递给润生一张,再将一张向下一丢,飘向下方。

  谭文彬眼疾手快,将其攥住。

  最后,少年从书包里取出一面铜镜,握在手里,另一只手里还捏着两张多余的黄纸。

  做完这些后,李追远舒了口气,这下子,一个简单的“阴阳路客栈”,就被自己搭建起来了。

  虽然地势很不平整,一个大斜坡面,正常赶尸人肯定不喜欢,一般情况下必然不会选择在此落脚歇息,但无所谓,好歹把羊头挂起来了。

  这时,隔壁也是闪现出火光。

  李追远侧头看去,发现妇人身前也插上了两面白布,这布上还带着点黄渍,似是拿小孩尿布临时改用的。

  身前地上做祭,无非是花生、瓜子、饼干、桃酥,都是妇人随身携带的吃食。

  不过,她将自己指尖鲜血滴在饼干上,充当一荤。

  此时她手中也抽出五张纸钱,全部燃起后再熄灭,一张自己抓在手里,一张贴在了襁褓上。

  最后,她拿出一个粉色塑料爱心盒,打开,里面有一面镜子。

  这种款式,现在城里姑娘都觉得其老土。

  她将镜面用指甲抠下来,夹在指尖。

  做完这些后,妇人也是扭头看向李追远这边,她手里还额外夹着三张残缺的纸钱。

首节 上一节 435/1016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