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119节

  林记:每公斤11.8元。

  盛味:每公斤23.75元。

  易选:每公斤32.84元。

  平海:每公斤17元。

  这其中最便宜的品牌,是海霸牌的每公斤10元。

  至于这么低的价格,是如何做到到的,懂的都懂。

  比如使用低品质的鱼糜,加多一些淀粉和木薯粉、大豆蛋白。

  一般来说,国产的低品质淡水鱼糜,如白鲢鱼糜等,其批发价可能在每公斤6~10元左右。

  一些以低价为主要优势的鱼糜,如添加较多淀粉等填充料的,批发价甚至可能低至每公斤4~6块钱。

  从产地来看,北部湾等地的部分低品质淡水鱼糜,其源头工厂批发价为1.4万-1.5万元/吨,换算下来约每公斤14~15元。

  而从安南地区进口的巴沙鱼糜,用于制作鱼豆腐等产品的低品质鱼糜原料,批发价在每公斤28~37元左右。

  李新华有些无奈地说道:“我们公司的特级埃及塘虱鱼糜,在品质上是相对比较高的,但是目前市场上,劣币逐良币的情况非常严重,我认为必须开发低价产品,这也是林总那边的想法。”

  江淼并不是听不得劝的人,他随即做出决定:“那就是使用淀粉和大豆蛋白填充,压低鱼糜之中的鱼肉含量,老李,你安排水产品研发办公室研究高淀粉类型的鱼糜。”

  “可以。”

  由于海陆丰公司已经再次压低收购了埃及塘虱的成本,目前公司的特级埃及塘虱成本,来到每公斤3元左右;鱼肉含量90%级别的高级鱼糜,成本则压低到了每公斤4.8元。

  如果通过添加淀粉等材料填充,将鱼糜的鱼肉含量压低到45%,成本可以压缩到每公斤3元左右。

  这就是很多品牌的黄金鱼蛋价格,可以干到每公斤10块钱的根本原因。

  通常鱼蛋的鱼糜含量,都是在70~85%之间。

  可使用什么鱼糜,就非常关键了。

  鱼肉含量80~90%的高级鱼糜。

  鱼肉含量40~50%的低价鱼糜。

  两者的成本是天差地别的。

  这也是为什么,国泰之前的黄金鱼蛋批发价要到50块钱一公斤的原因,他们使用了鱼肉含量90%的鱼糜,还要保证鱼蛋整体鱼肉含量不低80%,成本肯定低不到哪里去。

  当然,廉价鱼蛋的味道肯定好不到哪里去。

  这些廉价鱼丸一般被小吃店、麻辣烫、火锅店的采购,作为商用。

  而关于国泰公司的请求,江淼也认为可以答应:“至于国泰方面,同意他们生产低鱼肉含量的鱼丸,不过价格要求和我们保持一致。”

  “好的。”李新华点了点头。

  反正使用埃及塘虱的新产品,国泰都要支付70%的毛利给海陆丰公司,江淼自然不会反对,只要对方的价格和海陆丰公司的廉价鱼丸保持一致即可。

  如果按照当前的埃及塘虱鱼糜成本,廉价鱼丸的成本真的非常低,每公斤大概只需要4.5元左右。

  如果玩价格战,批发价压到每公斤10块钱,仍然还有5.5元的毛利,就算是国泰要给海陆丰公司70%的毛利,每公斤还剩下1.65元的利润。

  对于农副产品类型的食品加工业而言,16.5%的毛利率,其实已经是相对比较高了。

  很多农副产品类型的食品加工业,毛利率甚至已经低到了10%以下。

  而对于海陆丰公司而言,廉价鱼丸的毛利率可以达到55%,这个毛利率和碳酸饮料、某黑鸭差不多。

  江淼和李新华都非常清楚,海陆丰公司的廉价鱼丸,在味道上肯定会优于其他品牌的廉价鱼丸。

  原因也非常简单。

  其他品牌的廉价鱼丸腥味是难以避免的,毕竟使用了普通的廉价鱼糜作为原材料。

  而海陆丰公司使用的廉价鱼糜,看似廉价,实际上其品质和从安南地区进口的巴沙鱼鱼糜差不多,就只有淡淡的鱼腥味,而不会有明显的土腥味。

  这种情况下,双方进行竞争,其他品牌的廉价鱼丸很快就被压制。

  劣币逐良币的前提,是良币没有大规模低价倾销,如果良币表现出的价格和劣币差不多,那情况就会反过来。

  毕竟在价格差不多情况下,无论是个人消费者,还是商业机构,他们都倾向于使用比较好的产品。

  当然,由于很多餐饮店的惯性,他们仍然会继续采购其他品牌的廉价鱼丸。

  获得了江淼的批准,很快鱼丸厂就展开了实验。

  准确来讲,是直接借鉴了国泰食品厂的一部分老配方,这是林吉利主动提供给海陆丰公司免费使用的。

  由于有配方,虽然埃及塘虱鱼糜和其他鱼糜会有一点区别,但只需要微调即可。

  水产品制品研发办公室测试了10个版本,李新华最后挑选了一个性价比最好的版本,作为量产的版本。

  不到十天,第一批廉价鱼丸就生产出来了。

  为了区分,公司将廉价鱼丸标注为B级鱼丸,而之前生产的鱼丸,则标注为A级鱼丸。

  很快这些鱼丸就包装好,一部分为了推广,销售部给了潮汕和珠三角等地的批发商5%的回扣。

  也就是说,只要每卖出一包1公斤装的B级黄金鱼蛋,批发商就可以获得0.5元的回扣。

  这让很多批发商会主动推销海陆丰公司生产的鱼蛋鱼丸鱼豆腐。

  …

  在熙熙攘攘的城区二马路夜市街头,有一个备受欢迎的小吃摊,摊主陈大虾以他的咖喱鱼丸而闻名。

  陈大虾的咖喱鱼丸之所以出名,主要是他挑选的原材料比较好,就是价格比其他小吃摊的咖喱鱼丸贵一点。

  这天清晨,陈大虾早早地来到了城区的批发市场,准备采购制作咖喱鱼丸的黄金鱼蛋。

  “老板,国泰的鱼蛋在哪?要日期比较近的。”陈大虾对着专做鱼丸热狗等冷冻食品批发的老板问道。

  那老板搬出一大箱海霸牌的鱼丸:“老陈,我这的鱼蛋绝对新鲜,都是今早刚到的货。”

  陈大虾皱了皱眉头,仔细查看了一番,说:“我这咖喱鱼丸生意全靠品质,鱼蛋可不能马虎,你这看着不太理想啊。”

  批发老板赶忙解释:“老陈,你放心,这真的是好货。要不价格给你便宜一点,你拿300件,5块钱一斤。”

  闻言,陈大虾直接摇了摇头:“价格倒是其次,质量不好,再便宜也没用。我要那种肉质紧实、没有腥味的优质鱼蛋。”

  这时,旁边另一个档口的老板听到了他们的对话,热情地招呼道:“老陈,来我这儿看看,我这有新到的特级鱼蛋,保证符合您的要求。”

  陈大虾走过去,拿起一颗鱼蛋闻了闻,又用手捏了捏,满意地点点头:“嗯,这还差不多。你这价格怎么说?”

  摊位老板笑了笑:“老陈你是老顾客了,给你个实惠价18块钱一斤就可以了。”

  陈大虾思索了片刻:“行,那先给我来20斤。”

  那老板给陈大虾派了一根华子,然后又抬出一大箱鱼丸:“这也是海陆丰公司生产的鱼丸,不过这是B级的。”

  陈大虾眉头一皱,拿起一颗鱼丸闻了闻,发现并没有明显的腥味,就是鱼味淡了一点:“这多少一斤?”

  “5块钱。”

  “啥?5块钱?这可比海霸牌的好很多,他们卖这么便宜,不怕亏本吗?”

  “可能是新品促销吧!”

  “这个B级的,也给我来10斤,我回去试一下。”

  “没问题。”

  回到家里面,他赶紧熬咖喱酱,然后将两种鱼丸解冻好一部分,两个小时后,经过一个多小时熬煮的咖喱鱼丸,已经完全入味了。

  正在摆弄着小吃车的儿子,刚刚将鸡蛋汉堡的粉浆调好,看到他弄了两锅咖喱鱼丸,好奇地问:“爸,今天怎么搞两锅鱼蛋?。”

  陈大虾并没有回答,而是用竹签插了一颗A级鱼丸,吃了一口之后,仔细感受着其中的味道。

  他儿子也走过来,用竹签插一颗B级别的鱼丸,吃了一口之后,他有些疑惑:“怎么和平常有点不一样?爸,你换牌子了?”

  “再尝一下另一锅。”陈大虾喝了一口水,再次插起一颗B级鱼丸,这一次入口之后,他就感受到了明显的区别。

  更加明显的淀粉感,但是鱼腥味非常淡,也没有发现明显的土腥味,陈大虾的舌头对各种味道非常敏感,这也是他比较在意鱼丸品质的原因,毕竟他自己也要吃,总不能委屈自己的舌头吧!

  “咦?爸!这边的鱼丸感觉更加好吃,非常弹牙,还有一丝甜味,没有腥味。”

  “那当然,咱做美食就得讲究品质,用更好的鱼蛋才能做出更美味的咖喱鱼丸,留住客人的胃。”

  他儿子陈小锋笑着连连点头:“没错,我相信这批鱼蛋做出来的咖喱鱼丸一定会更受欢迎。”

  突然陈大虾却开口说道:“你不是一直想单干?”

  “爸,怎么突然提起这件事?”陈小锋有些闪烁其词。

  陈大虾知道儿子的小心思,特别是娶媳妇之后,就更加明显了:“好了,你也成家立业了,我之前的老小吃车就给用了,你就使用这种鱼丸去做咖喱鱼丸吧!”

  “爸,为什么拿这锅鱼丸给我?”

  “因为便宜,你小子初出茅庐,就想卖高价?按照我之前教你的份量,你一份卖八块钱就可以。”

  陈小锋一脸懵逼:“八块钱?这怎么赚钱?”

  “这种鱼丸一斤五块钱,你说能不能赚钱?”陈大虾看了一眼咋咋呼呼的儿子。

  一听到这个成本,陈小锋心里面的疑惑顿时烟消云散。

  陈大虾开着自己的小三轮车出摊了,浓郁的咖喱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路过的行人纷纷被吸引过来。

  “老板,来一份咖喱鱼丸,闻着太香了,还是老板的咖喱鱼丸味道最好。”一位顾客迫不及待地说道。

  陈大虾笑着打包好一份:“您尝尝,这次的鱼丸品质更好!”

  那顾客吃了一口鱼丸,顿时眼睛一亮,随即竖起大拇指:“果然,这味道绝了,老板你真用心!”

  陈大虾看着满意的顾客,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而另一边。

  陈小锋其实早已经挑好了位置,下午来到了西门市场的一条小巷子巷口。

  虽然他的咖喱鱼丸味道中规中矩,但是架不住便宜,一份八块钱的咖喱鱼丸比别人十二块的都多。

  而陈大虾教给他的鸡蛋汉堡,也吸引了不少行人。

  父子俩今天将各自的10斤咖喱鱼蛋卖光了。

  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小吃摊、火锅店、麻辣烫店知道了海陆丰公司推出的廉价鱼丸,这个产品很快就供不应求。

第126章 纷至沓来(中杯)

  11月28日。

  今年的冬天终于来了,从西伯利亚长途跋涉而来的寒风,经过了黄土高坡、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抵达岭南大地的时候,威力已经所剩无几。

  江淼并没有在实验区,而是在南湖村西北部的马宫山东南麓,之前他吩咐吕伟斌,在南湖村承包多一片山地,作为农作物栽培实验基地,就在这里。

  其实实验区就在马宫山的南麓,和农作物栽培基地紧挨着。

  整个农作物栽培基地位于马宫山东南麓,呈现出四级梯田的分布面积一共是576亩,这也是南湖村最后的空闲土地了,其他剩下的土地,不是水库库区,就是居民区、沙滩、防风林。

  这576亩梯田,被分为50个种植区,每一个10亩;剩下的76亩地,除了道路和隔离带之外,就是配套设施和楼房。

  随着公司财力越发充沛,江淼也加大对各种种苗资源的收集工作。

  特别是热带、亚热带地区的草本和小灌木类农作物,目前已经种满了5个种植区。

首节 上一节 119/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