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122节

  “给我一天时间,我马上筹齐。”

  “那就麻烦林村长了。”

  “举手之劳,这种好事情,村民肯定抢着要。”林泰忠并不觉得这种事情有什么难度。

  毕竟盐町村的稻田冬季是不种地的,直到明年三月份才会种植水稻。

  不过他还是询问了一下细节:“吕经理,这大豆我们这边没有种过,我担心村民管理不好,还有明年三月份要种水稻,会不会赶不上?”

  “放心,我们的大豆种植周期只有98~105天,而且管理非常粗放,一亩只需要下8公斤复合肥就可以,具体如何管理,我们公司会派农技术员过来指导。”在过来的路上,吕伟斌已经看过了三个大豆品种的详细资料。

  “一百天左右?”林泰忠捏了捏手指:“刚好二月底就可以收割?”

  “是的。”

  “那没有问题,我尽快帮你们找。”

  “如果凑齐了,直接打我助理电话即可。”

  吕伟斌的助理赶紧将名片给林泰忠。

  看着风风火火离开的吕伟斌,林泰忠拍了拍会计老张的肩膀:“老张,你家里面不是有6分田吗?要不要种?”

  “种,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给我一份,我村头还8分田。”

  不一会,他们六七个村干部就筹出4亩地,紧接着通过电话和微信,开始找比较亲近的亲戚。

  三个多小时后,200亩种植额度就被盐町村村民瓜分一空。

  林泰忠赶紧叫这些人过来确认份额。

  盐町村的村委会里,一下子就热闹了起来,几十个村民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小声讨论着这件事。

  “老叔,江老板真的一亩补贴500块钱?”林永强一边问,一边给堂叔林泰忠派了一根芙蓉王。

  “当然是真的,江老板骗我们干什么?”林泰忠接过烟,别在了耳朵上:“不过你们家的稻田不是挖了鱼塘吗?”

  林永强露出一口大白牙:“我家在北坡还有一块菜地,反正这几年也是在种番薯,我明天就去借拖拉机翻地。”

  “哦?北坡?那地方浇水比较麻烦呀!”

  “没关系,我前天买了一台抽水机。”

  “那好吧!那片菜地多大?”

  “8分地。”

  林泰忠拿出小本子,将林永强的名字写上,然后在他名字后面标注了北坡8分地。

  而另一边的吕伟斌,并没有忘记江淼老家新乡,他以同样的方式,将200亩种植份额给了新乡。

  最后才是吕伟斌自己的老家金町村。

  衣锦还乡的吕伟斌,看着眼前前倨后恭的村长王建新等人,心里面暗爽。

  “建新哥,你尽快安排吧!”

  “没问题,伟斌你照顾村里面,我们一定将这件事给你办得漂漂亮亮。”王建新拍着胸口保证着。

  “那你弄好了,直接打电话给我助理。”

  “没问题。”

  “我有事,先走了。”

  “没事没事,你忙吧!”

  吕伟斌将600亩种植份额分配好,时间已经来到了傍晚五点,他急匆匆带着几个同事开车回公司,回到公司的时候,刚刚好可以打卡下班。

  一行人来实验区的餐厅准备吃晚饭。

  恰好遇到了江淼和蒋海波也在吃晚饭。

  他拿了一盒盒饭,来到了江淼隔壁桌:“老板,600亩种植大豆的土地已经安排好了,我安排给了盐町村、新乡和金町村,明天应该可以搞定。”

  “辛苦了。”江淼对于他的效率比较满意。

  “应该的。”吕伟斌可没有得意忘形,他可以如此顺利搞定这件事,那不是他的功劳,而是借了海陆丰公司和江淼的虎皮,紧接着他又问道:

  “老板,如果按照你的安排,第二茬大豆的田要提前准备好,我认为可以安排在红草镇草莓种植基地附近的南汾村和西河村,那边刚好有一大片旱地,不过那边应该不够。”吕伟斌非常熟悉周边的情况。

  他想了一下,再次补充道:“如果将埔边村、南洋村、五雅村、梧围村、霞雅村、雅卿村包括在内,应该可以筹齐6000亩旱地。”

  江淼摇了摇头:“还不够,第一茬的600亩,差不多可以收18万公斤,差不多可以种3.6万亩左右。”

  对此,吕伟斌苦思冥想了一会,发现城区附近并没有如此大面积的旱地,他只能建议:“如果这样,只能去陆丰了,那边才有大片的旱地。”

  江淼提醒道:“也只能如此了,那边距离城区比较远,你们种植事业部在那边设立一个临时办公室,这几万亩大豆关系到我们公司接下来的战略,不能马虎大意。”

  “好的。”

第128章 规律(中杯)

  十二月份悄无声息的到来。

  公司的各个项目推进得如火如荼。

  江淼还在做各种研究。

  本来这几天并没有安排,就等待诚一集团阳和军在6号来访。

  然而3号中午,他刚刚从实验室出来,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正和一个戴着眼镜的妹子在不远处有说有笑。

  “建明兄,什么风把你吹过来?”

  一听到江淼的声音,李建明也反应过来,随即笑着说道:“阿淼,好久不见了。”

  经过五个月的治疗,李建明的气色改善了很多,上个月他老婆已经怀上了,还专门打电话过来感谢过江淼。

  “这位是?”江淼有些奇怪,毕竟对方老婆刚刚怀孕,眼前这个女孩可没有一点怀孕迹象,而且身体还有很大的问题。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爸老战友的女儿何幼薇,她是京城本地人,今年二十六,去年刚刚从墨尔本大学交流回来,属于五道口大学医学实验班的在读博士生,目前在协和医院实习。”李建明转过头看向女孩:

  “幼薇,这位就是海陆丰公司的创始人,鳗鱼人工繁殖技术的发明人,他老婆林书雅是白松露人工栽培技术的发明人。”

  “你好!江先生!”何幼薇微笑着伸出手来。

  江淼和对方握了握手:“你好,何女士。建明兄,我们到二楼的餐厅边吃边聊!”

  “好。”

  三人上了二楼的餐厅小包间。

  入座之后,江淼开口说道:“你们想吃点什么?”

  “不用客气,盒饭就可以。”李建明笑着说道,他来海陆丰公司吃过几次盒饭,发现味道还是可以的,关键是干净卫生。

  “我也一样。”何幼薇跟着点了点头。

  江淼转过头:“子轩,你帮我去拿一下盒饭,给建明兄拿一份文员套餐,另外给何女士专门准备一份特餐。”

  一听到特餐,黎子轩就慎重起来了,他拿出小本子和圆珠笔:“老板,特餐需要注意什么?”

  “江先生,不用太麻烦。”何幼薇有些不知所措。

  “没有关系。”江淼笑着丰富嘱咐道:“芹菜、香菜、香菇、辣椒、花椒、生蒜、油炸食品、动物内脏、奶油制品,都不要,其他看情况安排。”

  黎子轩迅速笔记着,然后又重复了一遍,确认无误之后,他才迅速下去安排食物。

  李建明在黎子轩离开之后,才开口说道:“看来,阿淼你已经看出来了。”

  一旁的何幼薇同样有些震惊,要不是她告诉李建明不要提前告诉对方自己的情况,她都要怀疑是不是李建明提前通知了对方。

  “系统性红斑狼疮饮食上还是要注意的。”江淼一看到何幼薇,就知道对方有系统性红斑狼疮。

  这个病属于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发病机制方面,就是患者自身免疫系统,会错误地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

  正常情况下,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外来病原体并进行抵御,但在SLE患者体内,免疫系统产生的抗体和免疫复合物会攻击自身细胞和组织。

  简而言之,就是身体时刻处于一种自残状态。

  “阿淼,我这一次带幼薇过来,就是想让你帮忙看一下,能不能通过中医进行治疗。”

  江淼看了一眼何幼薇,随即说道:“从何女士的情况来看,现在应该有定期服药吧!”

  何幼薇提了提眼镜,然后点点头:“是的,我目前会定期服用羟氯喹和吗替麦考酚酯。如果情况严重,会加甲泼尼龙。”

  “是不是感觉糖皮质激素效果减弱了,而且副作用明显,比如蛋白尿频发?”

  瞬间,何幼薇瞪大眼睛,她记得非常清楚,自己只告诉过李建明有系统性红斑狼疮,并没有说详细情况,这下子她被镇住了,随即点了点头:“是的,我之前是服用泼尼松的,现在改用甲泼尼龙。”

  “我实话实说吧!你这种病单纯的中医和西医的治疗方案,不会有太好的效果,你在协和医院实习,应该非常清楚这一点。”

  “我明白。”何幼薇脸色黯淡下来。

  “阿淼,真的没有办法吗?”李建明还是挺关心何幼薇的,毕竟在以前何幼薇小时候一直跟在他后面哥哥前哥哥后的,两家的关系也非常好。

  江淼摆摆手:“单纯的食疗不会有太大的效果,必须进行基因靶点治疗。”

  “基因靶点治疗?这种技术现在不太成熟吧?”何幼薇自然是知道这种技术的。

  准确来讲,她之前在五道口大学的医学实验班读书,就是因为这个医学实验班有国际交换生的交流机制,可以前往匹兹堡大学或者墨尔本大学交流。

  何幼薇选择的交流大学就是墨尔本大学,她在Peter Doherty感染与免疫研究所团队进行交流和实习。

  这个研究所团队23年发现了控制皮肤中不同类型免疫细胞的独特机制,能够区分引发自身免疫疾病的细胞和维持保护性免疫的“好”细胞,为治愈银屑病、白癜风和斑秃等皮肤病提供了精确靶点。

  不过何幼薇并没有找到可以治疗自己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方法,只能回来国内继续读博,然后在协和医院实习。

  “我知道这种技术,其治疗原理主要是针对疾病相关的特定基因靶点进行干预。例如,靶向调节免疫系统相关基因,通过干扰异常基因表达或蛋白功能来调节免疫反应。”

  “目前针对B细胞激活因子(BAFF)的靶向治疗是研究热点之一。我比较了解的一种是贝利木单抗,现在已经被批准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它可以特异性地结合BAFF,减少B细胞的存活和分化,从而降低自身抗体的产生,减轻疾病的活动度。”

  “没有错。”江淼点了点头。

  何幼薇眉头紧锁着:“不过基因靶点治疗目前还面临一些挑战,治疗费用高方面,我倒是可以承受,但是可能存在脱靶效应、长期疗效和安全性,才是关键。”

  “这方面的治疗,我是可以进行的,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我本身并没有行医资格,因此我需要避免一下不必要的风险。”江淼眼神之中带着一丝别样。

  毕竟之前给李建明治疗,使用了食疗方案,这种方案相当于营养师的建议,并不需要行医资格证。

  但是何幼薇这种涉及基因靶点治疗的情况,可就不是一个食疗养生可以糊弄过去的。

  万一被人捉住这一点,很容易被借机生事。

  江淼可不想给自己留一个隐患。

  李建明、何幼薇随即也反应过来,毕竟两人都知道很多事情,一旦做了,只要有人真想搞事情,就可以借机放大。

  “阿淼,那你有什么想法?”李建明直接开口问道。

  江淼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案:“我以私人身份收购一个医疗器械和医药研发公司,然后聘请何女士作为首席技术执行官,再招聘一些有行医资格证的人员加盟,到时候以实验为名义,进行治疗就可以。”

  “怎么能让江先生如此破费,要不还是算了。”何幼薇有些不好意思。

  “没有关系,反正我确实有进军医疗行业的想法,但是又没有精力管理。”江淼笑着解释起来。

  从本质上,江淼的目的可不仅仅如此。

首节 上一节 122/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