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到了一切 第130节

  “你们刚才在聊什么?”肥龙一脸堆笑着问道。

  “女人的秘密。”李小莉故作神秘。

  肥龙贱兮兮地低声说道:“别骗我,虽然我读的书少,但是耳朵还是挺灵的,你们刚才在说什么海陆丰公司,难道小莉姐想跳槽?这位太太,你也不想这件事被经理知道吧?”

  “呵呵,肥龙能耐了呀?要不要待会去隔壁喜来登酒店,姐姐教你几招?”李小莉挤眉弄眼着反问。

  “呵呵,小弟不敢。”肥龙就是那种嘴皮子花花,实际却有色心没色胆的肥宅。

  突然一个火爆地声音在几人耳边炸响起来:“聊什么呢?今天的工作完成了吗?”

  老油条一个的李小莉,笑呵呵摆了摆手:“呵呵,经理,我们在谈工作的事情,刚才我有一个电脑问题问肥龙,肥龙,是吧?”

  “是呀!”肥龙宛如小鸡啄米。

  经理看了两人一眼,冷哼一声:“哼,今年公司业绩不好,就不发年终奖了。”

  “什么?”

  “怎么会这样?”

  “不是说签了几个大单?”

  “靠!”

  经理一脸冷漠:“有时间在这里抱怨,为什么不思考一下,你们可以为公司做什么?业绩不好还不是因为你们自己不努力?这能怪谁?”

  众人一脸无语,不过并没有开口反驳。

  等经理离开办公室,众人才七嘴八舌地吐槽起来。

  “要不是他是老板的侄子,哪里轮得到他做经理?”

  “呸!一副人模狗样。”

  “公司业绩不好,还不是他搞砸了几个老客户,还怪我们不努力。”

  “真是丑人多作怪。”

  “哎!今年难过了。”

  李小莉突然想起来:“对了,大家有在海陆丰公司买过东西的,赶快去他们家网店领春节礼品,可以免费领一公斤羊肚菌。”

  “还有这种好事?”

  “靠!为什么要限日期?”

  “哈哈,我领到了。”

  由于今年没有年终奖,他们彻底放飞自我了,肆无忌惮地大声讨论起来。

第134章 敲打与红线(中杯)

  视察了红草镇西河村智能大棚基地。

  江淼马不停蹄来到隔壁的南汾村草莓农场。

  看了一遍这个草莓农场,又来到草莓农场一旁的草莓加工厂。

  “老板,目前工厂的设备已经调试完毕,随时可以进行生产。”工厂厂长是之前马宫镇港口罐头厂的副厂长谢广厦,他是海丰县黄羌镇人,今年三十六岁,戴着眼镜,梳着老派的大背头。

  “试生产过吗?”

  “试过三次。”

  由于江淼就是草莓加工厂工艺的规划者,因此谢广厦也没有太多解释这些设备的功能。

  草莓加工厂的生产线非常简单,一共就分为三部分。

  一部分是类似于处理鲜牛奶的闪点高温处理设备,可以通过十几秒的高温,瞬间破坏掉香兰草莓之中的很大一部分草莓风味成分,实现去草莓味的目的。

  一部分是正常的冷冻脱水设备,用于去除草莓的水分,同时保护草莓之中的香草风味成分。

  其他设备就是非常普通的超声波清洗机、色筛机、打粉机、包装设备。

  这套生产线之中,价格最高的设备是那一台色筛机,一台就80万,其他设备加起来才206万。

  其实这套生产线的产能是超标的,哪怕是一天八小时,一个月二十天,一年下来,都可以加工8000吨鲜草莓。

  而隔壁草莓农场的1000亩草莓大棚,鲜草莓年产量大概就3000~4000吨左右。

  经过处理之后,这么多香兰草莓,大概可以生产400~500吨香兰粉。

  看了一下情况,江淼又提了几个小问题,让他们整改一下,最后他才说了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虽然目前还没有香兰草莓,但你们要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要整天想着按公司的规划来,比如这一套生产线,完全可以生产各种冻干水果,不要浪费了产能。”

  闻言谢广厦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老板说得对,是我们太死板了。”

  “工厂综合效益好起来,你们的绩效也越高,以后要多思考。”江淼提点道。

  虽然这些管理层的能力一般,但是人是一种有无限可能的生物,能力一般并不是天生的,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改变的。

  在江淼看来,如果一个企业内部的高管喜欢搞人事斗争,那这个企业大概率要走向衰败。

  这也是他为什么喜欢脚踏实地的高管。

  喜欢搞人事斗争的高管,往往也是那种光说不练的学院派,这种人口上的理论那是一套套的,但干实事却显得稀松平常,甚至是一塌糊涂。

  因为他就是因为实事业务能力不行,才想通过人事斗争将竞争对手、有威胁的同事搞下去,或者踢出公司。

  谢广厦的管理能力确实一般,但是这种工厂也确实不需要太高超的管理水平,只要保证产品质量,完成生产任务,就是其管理的极限。

  至于通过管理手段,让工厂效益增加,那大概率是在痴心妄想。

  江淼不喜欢这种做事风格。

  因为管理手段只能让工厂效益到达设备的物理上限,总不能通过管理手段可以让工厂产能飙升到几万吨吧?这不符合现实。

  反而多思考生产和产品,可以提升整体效益。

  就比如利用草莓加工厂闲置的产能,生产冻干水果,这就是一条增加效益的路子。

  岭南地区水果蔬菜产量庞大,比如香蕉、紫薯、荔枝、秋葵、萝卜、龙眼、芭乐、菠萝、菠萝蜜之类,都可以做成冻干水果蔬菜。

  提点了谢广厦几句后,江淼没有继续展开话题,而是绕道前往梅拢镇那边。

  进入梅拢镇,这里的景色和马宫镇、红草镇又有些不一样。

  马宫镇是滨海渔港。

  红草镇是四山二水四分田。

  而梅拢镇则是一山三水六分田。

  从车窗向外看去,是连绵不断的平坦稻田和鱼塘,这个镇也是海丰县最大的平原地区。

  其实梅拢镇、可塘镇和海丰县县区,就是一个河口三角洲冲积平原,这一片平原是由汕美地区的母亲河黄江河冲积而成。

  反倒是马宫镇、红草镇,因为地形原因,除了靠近长沙湾那一侧的河滩平原,其他地方都是山地丘陵。

  车队没有前往梅拢镇的镇区,而是前往靠近长沙湾的新城村。

  这个村80%的区域是鱼塘,这些鱼塘绝大部分是通过围堰打造的水产养殖场,以前这些养殖场都是滩涂和浅海。

  不一会,车队就停在了梅拢新城村南侧的梅场公路上。

  路边有一个工地正在施工。

  看到他过来,这几天都在这边办公的李新华和方易急匆匆跑出来。

  “老板。”

  “新华、阿易,情况如何?”

  李新华搓搓手:“工厂建设五月份可以完成,设备安装调试完成,估计要等到八月份。”

  “饲料三厂也一样。”方易回答得非常干脆。

  “那就进去看一下吧!”

  “好的,老板,这边请。”方易带路向里面走去。

  而李新华则让助理拿一些安全帽过来。

  进了工地,一行人已经戴上了安全帽。

  就在此时,两个包工头模样的中年人一脸堆笑着走过来。

  脸上有一道伤疤的中年人有些闪烁其词地说道:“江总,你好,我是大新建筑公司的林安顺,这个是我们公司的项目经理章大兵。”

  江淼看了他一眼。

  顿时林安顺仿佛被猛兽盯上一般,立刻浑身不自在起来。

  “你好,你们公司的工程做得不错嘛?”江淼皮笑肉不笑:“这些钢筋和水泥符合合同规格吗?”

  “啊,江总放心,我们肯定按合同执行。”林安顺陪笑着,但是其额头上不知不觉已经有白毛汗冒出。

  “325和425混着用也是按合同执行?”江淼目光幽幽。

  咕噜!林安顺身体一僵。

  还没有等他开口解释,江淼的声音再次传来:“我们公司将工程交给你们,不是因为你们技术有多么厉害,而是考虑到方便就地安排,你也是当地人,可以去城区打听一下,那些承包我们公司工程项目的建筑公司是怎么做的?明白吗?”

  这下子,林安顺冷汗直冒了起来,连忙解释起来:“江总放心,可能是我疏忽管理了,水泥问题我尽快整改。”

  “钢筋呢?”

  “都整改,都整改。”

  “别整那些小聪明,我们公司给你的工程,至少给你们留了20%的毛利,好自为之吧!”江淼说完,便转过身去:“去镇政府。”

  “好的。”柯勇点了点头。

  看着江淼、李新华等人离开的背影,林安顺脸色阴晴不定,一旁的章大兵小声问道:“老大,真的整改?”

  “改!”林安顺咬着牙,虽然这一次大改,会导致毛利下降5%左右,但是他已经听出了江淼的言外之意。

  如果不整改,对方绝对会将他的公司踢出承包项目之中。

  至于海陆丰公司在当地的项目会不会受到影响,肯定不会有大影响,毕竟梅拢镇、海丰县、城区都站在海陆丰公司背后,加上大批刚刚签订了定向养殖合同的养殖户,他林安顺那一点关系,压根就翻不起风浪,反倒可能会引火烧身。

  要知道他们这种地方民营建筑公司,就没有几个是干净的。

  和海陆丰公司这种区域巨无霸玩地头蛇游戏,怕不是不知道铁窗泪怎么唱,想进去进修了。

  而离开的江淼,并没有将林安顺放在眼里。

  对方如果识趣一点,至少还有15%的毛利可以赚,不然只会人财两空。

  这一次他过来,就是因为方易和李新华发现梅拢镇的项目存在猫腻,又没有确凿证据,只能请江淼顺路过来一趟。

  来到梅拢镇镇政府。

  镇长陈新岗一听到他过来,随即笑容满面跑出来迎接。

  “江总,你好,我是陈新岗,里面喝茶。”

  江淼微笑着点了点头:“你好,陈镇。”

  进了办公室。

  不一会,陈新岗冲好了一壶凤凰单丛茶,给他倒了一杯:“江总,这一次过来,是需要增加埃及鱼养殖规模吗?”

首节 上一节 130/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