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黄、大丰,公司的情况你们也清楚,我们需要拿下这个合同,你们尽快做样品,要多做几种不同的样品,海陆丰公司采购这么多陶瓷内胆,有可能是用来发酵食品之类的,你们要考虑到这些情况。”
闻言,老黄点了点头:“没问题,我马上带人做样品,大概一个星期左右就可以出样品。”
“好,拜托你们了。”
“交给我们吧!”大丰也跟着回答道。
和两个技术员讨论好样品生产工作,谭高明又通过海陆丰采购网,进行初步投标,然后询问采购网的专属客服人员,确认样品的情况和后续安排。
七天后。
谭高明和卢大丰两人,亲自押送10个样品来到汕美市海丰县的公平镇。
公平镇的奶牛养殖场在西部的山区内部。
而代表谭氏陶瓷制品有限公司押送样品过来的谭高明、卢大丰两人,一下子就看到了在奶牛场隔壁,有一处挂着“海陆丰公司公平镇生物能源实验基地”的厂区。
谭高明下了路虎车,小跑着来到门口。
门口的保安立刻警惕起来。
“你好,我是谭氏陶瓷的老板,今天预约过来送样品。”
保安拿起对接表看了一下,果然发现有谭氏陶瓷的来访预约,他拿起手机打了对接的采购员电话,沟通了一下,又打电话给基地负责人。
不一会,基地负责人李国光就带人出来。
“你好!谭老板!我是这个基地的副经理李国光。”
“你好!李经理。”
双方交谈了十几分钟,而那10个样品已经被运入基地的临时仓库之中。
为了拿下这个合作,谭高明没有回去,而是打算在公平镇住一段时间,等到样品测试完成,结果尘埃落定了,他才会离开。
下午,李国光安排了十几个技术人员,开始组装零部件。
陶瓷内胆被倒扣在木架上,一个技术人员迅速涂抹上阻燃保温发泡胶,紧接着使用吊机吊起一个塑料外壳,套在陶瓷内胆上。
依次将10个陶瓷内胆都套入塑料外壳。
同时在塑料外壳贴上陶瓷内胆的临时编号,这个编号还是谭氏陶瓷给的,主要是为了辨认样品型号。
第二天,塑料外壳和陶瓷内胆已经牢牢粘在一起,使用吊机和人力辅助,将容器翻过来。
紧接着安装上石墨板阳极、一氧化锰阴极、温度传感器等配件。
很快这些组装好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箱,就被安置在手推车上,送入一个密闭的燃料加注车间,穿着防护服和防护头盔的工人,将稀释过一次的牛粪溶液(含水90%)注入陶瓷内胆之中。
紧接着拉着容器,进入下一个车间,在这个车间内,工人使用大型的注射器,将特定比例的大豆染料木黄酮注入牛粪溶液之中。
又来到第三个隔离级别更加高的车间,这是特殊革兰氏阴性细菌菌种和发电菌菌种植入车间,工人快速将菌种植入牛粪溶液之中。
最后,10个容器被拉到一栋占地面积10亩,一共有6层的厂房之中。
叉车将微生物燃料电池箱安置在提前规划好的卡槽之中,电工技术员迅速连接好线路,然后开始调节这个房间的温度、湿度、光照度、空气氧气含量。
每100个电池箱为1室,第1层有10室。
5层一共有50室,可以容纳5000个电池箱。
其中第6层属于变电设备、空分设备、铅碳电池蓄电室、中央空调系统、调控中心。
每一个电池室都是独立的房间,除了初期安装电池箱之外,以后会进行密闭处理,电池箱除非报废,不然基本就不再移动。
而这些电池箱内的牛粪溶液,在每一次发电完成之后,会通过抽粪设备,直接从电池箱中抽到外面的罐车之中,然后送去四公里之外的沼气发酵厂进行发酵。
随着温度、湿度、光照度、氧气浓度达到预定数值。
在16个小时后,发电菌开始达到平稳发电高峰期,每一个电池箱的发电功率都达到340∽360瓦。
在五楼调控中心的李国光,看着电力监控设备上的数值,脸上也露出一丝如释重负:“呼,这是一个好的开端。”
电力工程师韩熙元则仔细查看着数值,目前这些实验性质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箱发出来的电力,还没有开始组网,而是先输入铅碳电池室内临时储存起来。
这个发电厂的设计功率,最高可以同时维持5000个电池箱发电,最大发电功率为1750千瓦,每年最大发电量为1533万千瓦时。
如果是火电站,这个发电功率和发电量,连落后产能都算不上,属于淘汰产能。
但是微生物燃料电池属于可持续的环保发电技术,其消耗的燃料,就是隔壁奶牛养殖场每天产生的两百多吨新鲜牛粪。
这个发电量并不多,但也不少了。
毕竟汕美市去年的全部用电量,也只有80亿度而已,1500万度电差不多就是五百三十分之一。
但是海陆丰公司也没有想过卖电,而是打算给自己的工厂、员工宿舍、农场、养殖场使用。
这么多电能,足以维持整个公平镇的奶牛养殖场、乳制品加工厂、榴莲种植园、榴莲加工厂、牛粪综合利用工厂和员工宿舍的电力供应。
经过重新半个月的实验。
江淼期间秘密过来考察了一次,他看了陶瓷内胆、石墨板、一氧化锰板的情况,做到心里有数。
而在此期间,又有其他几家陶瓷企业过来送样品。
不过这些企业没有谭氏陶瓷那么重视,而且样品只有孤零零的一两个。
最后还是江淼拍板,让李国光订了谭氏陶瓷生产的4号样品内胆,每一个陶瓷内胆的价格为500块钱。
在签下合同的那一刻,谭高明松了一口气。
看到在愣神的谭高明,李国光微微咳了一下:“咳咳…谭老板,你们尽快生产吧!”
“好的,没有问题。”谭高明脸上满是兴奋。
不过李国光可没有嬉皮笑脸:“丑话说在前头,质量一定要保证,如果出现大批量不合格产品,那么以后你们就别想进我们公司的供应链了。”
谭高明立刻收起笑容,宛如小鸡啄米一般保证道:“是是…我一定亲自监督,保证按时按质完成贵公司的订单。”
这笔订单太重要,对于谭氏陶瓷这种小陶瓷工厂而言,在现在这个大环境下,这笔250万的订单,至少至少可以让工厂连续运行两个月。
“好好干,我们公司以后还要很多这种陶瓷内胆。”
“多谢李经理提点。”谭高明内心的激动越发难以压抑。
很多时候,一时的订单还不算什么,如果是长期订单,那才是真正的高价值订单。
因为长期订单可以保证工厂长期稳定生产,这非常重要。
第200章 日薄西山
梅陇镇。
石洲村。
虽然已经是十一月底,但岭南地区的白天气温还维持在23∽25摄氏度,晚上气温才会稍微低一点。
这个气温并不影响农业生产。
今年八月份改造的旱地,已经在九月份播种上了仙豆大豆、玉米、小麦。
两个半月的生长,大豆田上郁郁葱葱,低矮的仙豆大豆,间种着一排排玉米,这些玉米长势非常不错,仙豆大豆由于被玉米抢了一部分阳光,长势则相对慢一些,生长了近七十多天才进入花期。
今天一辆皮卡车来到了村里面的集体合作社。
“张社长。”
刚好正在门口的张大山,拿下草帽:“林技术员、谷技术员,欢迎你们来我们石洲做客,里面请,先喝杯茶。”
谷满仓摇了摇头:“不用了,我们过来采土壤和农作物样品,下午还要去另一个合作社,赶时间。”
“这么急?”张大山停下脚步。
“这就是我们的工作,麻烦张社长带路吧!”林源一边说,一边看着手表。
“等一下,我去拿点东西。”张大山急匆匆进了合作社的办公楼,从里面拿了两包中华烟和两瓶东鹏特饮。
出来之后,张大山赶紧将东西递给两人:“林技术员、谷技术员,抽烟。”
“不用了,我没有抽烟。”谷满仓只接过东鹏特饮。
而林源也没有拿烟,随手接过饮料放在背包里,将烟塞回去张大山手里:“张社长,别让我们为难,饮料就算了,烟真的不可以。”
两人之所以拒绝香烟,主要海陆丰公司有规定,收客户或者合作农户的东西,价值超50块钱就算收受贿赂。
两人每个月上万块钱的收入,犯不着为了一包烟去以身试法。
万一被人拍视频发到网上,或者向海陆丰公司的监察部举报,那就真的得不偿失了。
张大山无奈收回烟,然后尴尬地说道:“你们公司也太严了。”
“严一点好,这对大家都好。”谷满仓再次摇摇头,他以前是在其他地方的农业农村局当技术员,见过太多见怪不怪的事情,就是因为不适应,他才选择抛弃公务员的工作,跑过来海陆丰公司当农业技术员。
三人一边闲聊,一边向附近的农田走去。
石洲合作社和海陆丰公司农业合作事业部的合作,由于是集体合作社签的合同,因此算做一户。
该合作社主要供应蔬菜。
整个合作就供应三种蔬菜,西兰花、青椒、茄子。
谷满仓、林源两人就是过来采集青椒和西兰花的样品,还有其农田的土壤样品。
走了二十多分钟,便来到了西兰花田,一共种了200亩西兰花,不过这些西兰花是种在仙豆大豆间隔之间的区域。
不过这些改造之后的农田,西兰花、青椒、茄子之间,并不是单独一块地,而是交叉分布的。
之所以这样安排,主要是为了增加农田的生物多样性,这可以有效减少病虫害。
谷满仓看着最先种植的西兰花,花球已经膨大到了两个拳头大小,估计再过十几天,就可以开始采收了。
他蹲下来,拿出试管和取样器开始取样。
林源举目四顾:“张社长,第一批西兰花应该还有十几天就可以采收了,数量有多少?”
“20亩左右。”张大山笑着回道:“我们打算下个月六号开始采收。”
“报告打上去了没有?”
“打了,你们公司已经批准了。”
“那估计我六号还要再来一次。”
张大山有些不习惯地说道:“你们公司太严格了,其实我们都是没有违规操作,其实不用三天两头就过来检查。”
“你们没有,不代表其他人没有,公司赌不起。”李源可不相信所有人都会那么老实,公司这样做,就是为了营造出一种高压态度,让所有人都不敢轻举妄动。
如果在这种高压管控下,还在想方设法进行违规操作,那这种人就应该早一点踢出供应链体系。
“呵呵…”张大山干笑一声。
林源没有说什么,而是蹲下来掰下一片西兰花叶子,作为样品装入保鲜盒里面,在保鲜盒上写上日期、地点和合作社名称。
这些西兰花生长情况非常良好,基本没有什么虫眼、黄叶、黑点、腐烂的情况。
农药化肥的使用,以及前期的二次土壤改良,都海陆丰公司派农业技术员过来专门指导。
林源站起来:“从花球的膨大情况来看,估计亩产差不多有2400斤左右。”
同样采了一份土壤样品的谷满仓,将试管贴好标签,放入专门的试管盒子里,他才站起来拍了拍手上的沙土。
就在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