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卵胎化 第210节

  被无形赤蛇绞缠,被死死定在原地的通明子,大声的提醒着丁敏君。

  接着张口一吸,听潮剑被吸入口中,在盘甲内部化作寸许剑芒,并飞绕数圈提高剑速,而后通明子猛的一吐,剑芒带着啸音射出。

  只听到滋啦一声,在身外赤蛇的鳞上擦出一道火星。

  在通明子的面上,肉眼可见的白了一点。

  “不可能!

  我感觉得出来,眼前道人不是金丹,甚至不是龙虎高功。”

  无形的赤蛇在一点点收紧,丁敏君的肉身被挤得骨头错位,那快被挤出的眼球中满是绝望,“旧事再演了,我还是没有任何反抗余地。

  真可笑,这样的我真能救下明玉吗?”

  “丁侠女。”通明子看着一旁将死的丁敏君,努力扭动自己的盘甲真身,笃定的道:“别放弃,我们还有机会,我还能再挥剑。”

  在他头顶上,那一只魔臂落下身前,稳稳抓住了那一柄听潮剑,举起,再挥下。

  “松了!

  松了!”

  随着身外赤蛇的松脱,通明子的心中也为之一松。

  下一秒将听潮剑一持,径直砍向丁敏君身外,忽的剑锋猛的一收,原是丁敏君身外赤蛇也已松脱。

  “呼~”

  刚缓一口气,道人的身影已走到了他面前。

  攻守易形,不对,从来都没有易形,自始至终自己都没被放在眼里。看着一步步正在走在的道人,好像对方才是此处的魔头一般。

  上一次是什么时候有这样的弱者感觉,好像是面对那位二老爷的时候。

  季明向前的脚步一顿,在他的耳边有潮水涌动的声音,脚下开始有了浪波,一道一道的涌起落下,让季明的身体也在随之涌落。

  “剑器无心,能显杀伐。

  而我此身,虽有形有态,有声有色,未尝有我。

  幸而摇身动剑之际,剑中见真我;海上升潮之时,潮中听真心。

  来,此剑听潮,送于道友一观。”

  “剑生外景。这是破入「剑光分化,绕指如丝」的前兆。”季明暗道。

  在季明缓缓腾空,离开脚下的一道道浪波,庞大而无形的,呈现热波状的星宿将覆在他的肉身外,汹涌的玄冥寒流开始吹拂了起来。

  浪波中,一道剑光劈浪而来,所过之处,涌起潮汐,顶着寒流,猛的贯入.

  季明于虚空中趺坐,俯视着被死死抓在星宿将鳞掌内的那一道剑光,剑光后还拖着涌起的潮汐,仍在给予着剑光源源不断的浑厚力量。

  这就是听潮之剑,潮涨潮落,力无尽时。

  他的目光透过剑光,看向剑中的通明子,问道:“宫中的鬼门在哪里?”

  据张心梅所言,宫中最神秘的,便是鬼门,还有疑似藏有大老爷头颅的佛堂,另外积草池中,大老爷炼法的水窟虽也隐秘,但终究是能搜出来的。

  宫中的四处宝地,也就慧根竹所在的竹苑无法隐藏。

第310章 假谶,争势显

  在殿中,通明子肉身破碎,只余小半盘甲身完整,奄奄一息的道:“我不能说。”

  “我明白。”季明悬在星宿将的怀中,趺坐托腮,思索的说道:“不能说,不是不想说,可你就快身陨了,难道在死前还不能说吗?!

  你委身在此,只是迫不得已,并不是真的死忠。”

  “老爷他有感应魔臂”

  “放心。”

  理解到通明子的担忧,心念一动,星宿将有了动作。

  在它那细长如蛇的颈上,所顶着的一颗人首垂下,对着通明子的头顶吹下一口白气。

  本是在无形中的魔臂被白气逼现,进而一点点的冻结,长有竹节的手臂凝固在虚空之中,再也动弹不得。

  高位格的力量就是如此,对于任何妙术都能游刃有余的应对。

  “好了,通明子,你现在有时间说话了。”

  通明子憋红了脸,猛的大喊,声透于殿外,道:“枉死老狗,你个蠢虫、庸鬼、腌臜之辈,你不得好死,我定在蒿里等你下来。”

  季明没有阻止,待通明子痛快的骂完。

  “金童,快看外面。“

  接火君忽然大喊道。

  在破烂的殿外,玄冥寒流还在吹拂呼啸,那外面漫过丹墀的大水被冻成坚冰,方圆二三十里都是如此,仿佛置身于寒洞冰雪之地。

  季明见状也是收起星宿将,站在殿外观赏这满空飘雪之景。

  霖水君伸手接住一片雪花,立在季明的身后,一语双关的笑道:“师兄,瑞雪兆丰年,好兆头啊!”

  无论正旁,在同一辈之中,都是以修行上的达者为尊,霖水君以往还有那种待将来一较高下的心气,故而一直不肯喊季明师兄,如今却是服气了。

  “不错。”

  季明负手立在外面,微微点头,他不是个喜欢情绪外露,一句不错已表明他心情大好。

  “通明子,考虑得如何了?”

  “咳咳.

  你以三境道行,炼有这般的神通,我心服口服。”

  通明子只剩头胸的小半盘甲上,咳嗦声不断,气若游丝的说道:“我只一个请求,在我死后,放我听潮剑自离寻主,莫要阻止它。”

  “可!”

  季明看了一眼那剑,点头说道。

  有了灵性的宝器,乃至于法宝,不是拿到手就万事大吉的。就如那丘丘道人的宝器·震山铃,其灵性便是同他颇不契合,一直不肯让他炼化。

  若非如此,季明也不会将其挂在大坊黑市上,换取炼制宝如意的奇珍「密山离合玉」的消息。

  道行越高,季明越发明白‘万物有灵,因缘早定’此八字的含义,就好比是修行道侣一样,不是契合你的,即使强求索得,事后也必生事端。

  当然,明白不代表遵从,修行本就是逆流而上。

  “在宫内没人见到过鬼门,即使我们这一些异人中的骨干也是如此。

  不过我和那些旁门异人不同,他们困居一隅,眼界实在太浅,不知道此山里,还有此宫内,其实还有一处地界。”

  “阴世!”

  季明喃喃的道。

  “哈哈~

  我就知道你会明白。”通明子在大笑后,又是剧烈的咳嗦,魂魄开始游散,他最后说道:“若尔等为正道中人,便救一救陷落宫中的同道。”

  当通明子死去,潮水声起,听潮剑往这盘甲尸身上一扑,将尸身裹在剑光中,离殿遁山而去,顷刻间便不知所踪。

  接火君提醒的道:“金童,还未问阴世入口在何处?”

  霖水君接话道:“阿弟,可是忘了金童的法箓,那道法箓既然能通幽驱鬼,自是能寻此山下阴世所在。”

  “唉,瞧我这记性。”

  季明走向坐在一旁的丁敏君,道:“丁女侠莫惊,我有一件事要询问于你,我知道你还有要事,待你解我心中困惑,自会将你放走。”

  “不用提醒我身上还有要事,我肯定是知无不言。”

  丁敏君很冷静,同时也很慌张,没想到拥有如此道行的道人,在问话之前竟然不使武力威迫,而是先以一番攻心之语来敲打她。

  确实,此刻她无比希望赶到妹妹的身边,必然不敢耍弄心眼,贻误时机。

  “鬼门关,桃符显,清风转青山。

  白鹤舞空碧,自在水云边。

  莲花池,自在映日妍。

  白龙游晴川,自在林泉间。

  真言传,谁解此中禅!”

  念完这几句,季明盯着丁敏君,观察她的神情,道:“此乃自贵派南华火德夫人所遗下敕令内,而流传的谶语,不知女侠可知道其中的说法。”

  丁敏君来自黄庭宫元刃师太门下,她大概率知晓此谶语的内情,或许将有助于季明三人完成此次的秘务。

  “假的。”

  “假的!”

  季明还未开口,二君已是惊讶出声。

  “你等不会是因为此谶语,才来到这里的吧?!”

  丁敏君目露异光,接着道:“我师傅元刃师太常与地方大师来往,对于大师‘谶语乃生乱之源’的说法很是认同,故而此谶语在山上山下流传时,她老人家曾力主彻查此事。”

  见丁敏君停顿,接火君上前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此事不了了之,但师傅一直暗中对谶语溯源,未想此谶语乃上上某一法脉所为,千百年前便在暗中宣扬,到现在已深入人心。”

  接火君问道:“他们目的是什么?”

  “自是借助谶语为自家法脉下的弟子造势。”季明笑着说道:“我只简单想一想,便能想出许多妙用。想来那千百年来受此谶语恩惠的人,所想得定是更妙了。”

  “的确,那一脉如今乃山上最显耀的一脉。”

  此话一出,只一瞬间的功夫,季明立马便笑不出来了。

  “哪一脉?”接火君见季明,还有自家大哥,均是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急声问道。

  “自是.”

  “够了,你说的够多了,可以走了。“

  季明打断的道。

  在丁敏君走后,殿内的气氛微微沉重,没想到本来一个问题,却抛引出一个更大的问题。

  霖水君开口打破这气氛,道:“那位接头的前辈,他知道此谶语乃是编造的吗?他如果知道的,那我们此次的秘务又有何种意义?”

  在他的语气中,微有埋怨之意。

  就算他们道行浅薄,资历尚浅,不适合获悉秘务内的隐秘,但是在自己探明此事,心中仍有一点芥蒂。

  “不用思考,执行便可。”

  季明道。

  这种思考没有意义,只要他们还是太平山门人,还是山社成员,便要一直执行下去。

  另外,季明本来也没有抱着百分百完成秘务的决心,他只能是说在自己的能力范围之内,最大限度的完成山社中所交待的任务。

  至于山社出于额外的考虑,对他隐藏一些事情,他其实不是很关心。

首节 上一节 210/43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