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卵胎化 第455节

  这就如现在那位已炼成婴孩,已经重新入主上府,担任署理的离朱上真。

  那人在蒲团上含笑望来,目光落在道人的身上,温和得如同春日暖阳,先前心中因陌生而生的拘谨与忐忑,竟是被这目光无声地熨帖、消融。

  “师弟你这定身术愈发精熟了,不过你这幅模样又是闹甚鬼?”

  “哈哈,师兄果然法眼。”

  季明在蒲团上笑了两声,须发乱颤,一片清光过后,蒲团上现出妙道真修——头戴金冠,身穿皂沿烈火绯袍,左手提着篮儿,右手拿着扇炉的催火扇。

  “方才神游山中,采摘老药,炼上一炉灵丹。

  这不师兄过来,一时神感有应,着急忙慌的神游回窍,连这提篮扇子都没来得及放下。”

  季明说着,见兴化师兄身旁小道仍在立着,于是一抬手,一只粗陶壶自行悬起,壶嘴微倾,一道清碧的水线注入石几上的陶碗,“坐下吧,山风冷冽,先喝杯粗茶暖暖。”

  “这是小徒申阳,二十三年前往黄庭宫祝贺谢教主千寿时在中土所收,根骨尚可,不过胜在勤奋努力,老实周正,识得大局。”

  “太平山申阳,拜见灵虚师叔!”

  申阳极力掩饰自己的紧张,拱手拜着,而后又拘谨起来,小心的虚坐下来。

  “你可认识我那徒儿?”

  季明对申阳问道。

  “丁师兄久在谷禾州中清修,偶尔来山门述职,有过数面之缘,算是识得。”

  “我再问你,这小子这些年在修行上可有懈怠?”

  “这不知。”面对这位灵虚师叔似笑非笑的神情,申阳不得不说再次说道:“据说.丁师兄偶尔幽会天上仙娥,门内的师兄弟都是艳羡非常。”

  “胡说什么。”

  兴化真人面色一肃,几乎生勃然色变,呵斥的道:“扑风捉影的事情,也拿来在你师叔面前说道,我太平山中何时有此门风,还不滚下峰去。”

  申阳神情苦涩,自己就是担心惹祸,才加上个据说二字,没想到还是被师傅揪住,早知道不说了,闷闷的下峰而去。

  “师兄,你真是一如既往的袒护后辈啊!”

  “我知道师弟你素来教徒甚严,以身作责,那丁如意和绿华仙娥情缘已深,又在丰囷山华蜕洞内历经生死考验,情比金坚。

  如今仙娥积功已满,得以重回真女宫,二人天上地下隔着星河,难有聚时,幸蒙散人贞太公点拨,才偶有相聚之日,师弟可别行棒打鸳鸯之事。

  师兄我现在年纪大了,可是看不得这等苦厄。”

  季明被兴化真人这无赖孩子气般的话逗得哭笑不得,只好不提此事。

  他也知道当年自己指派绿华仙娥参与赤意郎君营救之事时,心中对此并无十拿九稳,故而对其隐有亏欠。

  毕竟那位赤意郎君被镇压许久,一直忍苦受难,定慧日益坚深,其性功必然有增,再加上身负千道翼宿劫念,静中参悟之下,未必不能破而后立。

  对方这骤然得释,纵是季明百思千谋,面对赤意郎君这样的变数,也是难以计全。

  那一次大营救,哪怕季明事后细推,也难得其中详尽,便是现在也只知其中一二。

  大抵是在营救中,绿华和那位隐居丰囷山华蜕古化功来了个里应外合,几波周折将赤意郎君救出后,便在华蜕洞这准备避过风头,期间古化功和赤意郎君不知因何火并,斗法中牵连绿化,几令其身涉险境。

  要不是陆真君暗中安排得当,又有丁如意在丰囷山外从旁接应,绿化仙娥定然福祸难料。

  这整个事件最后便是以古化功和赤意郎君双双失踪为结果,但是季明知道陆真君在其中定有极多布置,不然陆真君不会在事后几年,给季明送来一份《太乙甲部真经》中神星篇的古老解书,以作一二补偿。

  这一本解书乃是钱祖手卷,就是那位文星降世,首创玄冥星宿将的钱祖。

  这份解书的确帮了季明省却许多苦功,让他对于接下来渐入精深的真法修行略微有了一些想法,那将玄冥星宿将造像请入庙观,收受香火的法门,便是受解书启示。

  在同兴化真人略聊些闲话,这才谈到真人此来的正题上。

  谈此正题前,兴化真人的目光落在那株虬劲的古柳之上,见到柳绦飘飘,风声阵阵,其面上也浮出几分不同寻常的沉郁,仿佛深潭之下有暗流奔涌。

  “云海之下,浊气渐生,如地火奔突,已非一日。

  金童师弟,你虽在世外仙山,但善于溯知过去,当有所感。”

  季明脊背不易察觉地挺直了一分,眸中瞬息闪过一丝凝重:“近年天南四方少有异动,迥于从前,可见妖氛暗动,行迹亦较往日更为诡谲难测。”

  “天发杀机,移星易宿;地发杀机,龙蛇起陆。”

  兴化真人缓缓吟诵,字字如金玉坠地,道:“此非一山一池之劫,乃天南乾坤倾覆之始。浊气上冲霄汉,已污清源,非雷霆手段,难涤寰宇。”

  “真君有何法旨?”

  季明肃然问道。

  “法旨没有,只有口谕一道。”

  听到口谕,季明掐诀在前,道:“灵虚子恭听谕令!”

  “有些山门,根基已为浊气所蚀,表面光鲜,内里早朽如败絮。

  若遇此类,当断则断,不可存妇人之仁,反受其噬。舍小枝而存主干,非是无情,实乃卫道之刚烈。”

  “何山猖獗,请师兄示下。”

  “百禽山,神竹观,还有.双身寺。”

第718章 谋划,混元气

  百禽山和双身寺这两家的来历源流,季明有所听闻。

  那百禽山为世上妖魔门派,历来门徒都是遁世藏形,其首创此山的一代教主乃是南姥神山素石寨武猿上人师弟静海客,原形实为一通臂老猿。

  因其立誓昌大诸方妖魔,使之化邪为正,故而得成正果之时,遭群妖围攻,不得已在海外兵解,转劫一世仍是妖类,可见矢志不渝。

  静海客这一世便是一直隐居兰荫方危鸟山烟波庵中的百禽上真,在季明当初听说此等妖辈之时,其已然得成人道,为散流之中的金丹人物。

  百禽山位于落银湖中,山中现由三个老泼魔共掌,妖氛不小,自视为南姥神山正统,又和云雨神庙殊为亲善,一直都是湖妖之中的领军人物。

  因此每逢云雨庙内大小毛神,及其千百湖妖同太平山产生事端时,百禽山内三个老泼魔必是冲锋陷阵的角色,早已被太平山视为眼中钉。

  至于双身寺,全赖天南淫僧空乐老佛成名。

  这寺中大小僧众只寥寥数人,可却是一等一的既淫且暴,仗着老佛所传的欢喜双修法门,在杂流散修之中很得追捧。

  不过此寺中僧尼都善敛息匿形之道,作恶犯奸之时也非任性逞凶,总是兼顾首尾,料理妥当,故而被冠以狐僧之名。

  季明那第二元神之身蚩神子一世中,就曾见过老佛逆徒血林主,单单从面相气质上来看,此人真不像一位妖人魔党,其言语之中对道佛两门都有极深见解。

  可惜小福地一役中,地肺火气爆发,累及他身死道消,连尸骸都已找寻不得。

  听说血林主被双身寺中空乐老佛驱逐后,因心存嫉恨,盗了双身寺中「阎魔颅器」,当时没找到血林主的尸骸,季明为此还惋惜了好一阵子,认为自己和一佛宝失之交臂。

  至于三家中的神竹观,季明却是没有听说过。

  当下兴化真人为季明介绍起来,语气中颇多忧愁,“百禽山造孽已久,双身寺更是世上遗毒,两家正是应劫时候,可唯独这神竹观远在西南远荒,天地荒极之处,不知.掌教真君何意,非要灭此一观。”

  季明听着,也是颇感意外。

  陆真君素来还是颇重声名,为人更是持重,少有落入口实之处,这无缘无故的,怎会灭一家法统。

  “真君必不做无缘故之事,师兄难道没有一点猜测?”

  “倒也不是,但就是这点猜测才让我困扰。”

  兴化真人面上愁容更浓,说道:“神竹观中竹癖隐士乃是异类楠竹入道,历来高居世外,修身养性,少履红尘,我曾有缘与之一见,难得的清雅之士。

  惜因一段缘法,与南姥神山夫妇成莫逆之交,一旦大劫起势,此人难免因一时意气,为正道造下无边孽祸,可是论罪于前,又非我辈所能为之。

  我知掌教心思,兵者,死生之大事,变化之诡道,胜者为王,何论道德。”

  季明手中掐诀,已在默默推算起来,这一推算,竟是推算到自己那慧根竹竟和这位神竹观的竹癖隐士,也有莫大的关系,而且此神竹观似关乎他的成道之机。

  当下掐诀之手抬起,也不顾兴化真人在场,细细推算起来。

  兴化真人见金童起手推算神机,即遣所炼「九面玲珑玉神」辅益,只见九张玲珑兽面一一浮起,彼此气机勾连,宛如一串面具似的抖颤虚空之中。

  当这九张兽面齐对季明,元神测算中所捕捉到的神机一下清晰起来。

  季明没有丝毫犹豫,动用这十二年方才恢复过来的瞳子神之能。在其元神之中,立马有见一团终古疾旋如炽轮,吞吐大千的球体。

  此为乾阳混元一气之球,本是鸿蒙未判时一团至阳真精。

  当混沌未开之际,此类纯阳炁核遍布虚溟,其数如恒河沙数,不可称量,多具阴阳互抱之形,旋引混元,永劫不休。

  彼时天地胶着,元炁壅塞,苍穹垂覆若釜底。经无量劫会,诸混元气球鲸吞八荒清浊,渐次磅礴,中有乾阳之属,质秉轻灵,性趋炎上,竟破混沌而飞腾。

  待乾坤定位,穹窿日高,此类炁核尽跃九霄,依阴阳涡旋之理相衔相引,列布周天。

  其旋轨暗合自然,吸力牵星月,光焰照河汉,终成煌煌列宿,万古循行不移。

  然有数团异类,虽秉乾阳之名,却暗结地浊阴煞。

  其质驳杂沉滞,升举乏力。

  当天地大辟、清浊初分之际,竟随坤元沉降,堕入地心石窍。

  万万载以来,地壳叠累如鳞甲,此类气团为阴煞所蚀,阳精日削,独余燥烈暴戾之性。

  因上有万千丈地窍巨峰镇压,如天枷锁炁,使其不得流转,唯能横扩地幔,积年累世,竟然膨若伏地祸胎,孽机暗张。

  若有外力自破其祸壳,必致阳毒崩裂,焚穿地肺。

  届时千里陆沉,千峰百山熔作飞灰,浩劫靡远。

  其中季明推算所窥见的这一团,便是天地大辟时,因升举乏力,堕入地心石窍的一团乾阳混元浊球,如今所在正是西南之极,神竹观数千丈的地肺之下,已横长万里之遥。

  这一番推算,便是有内外之助,季明也是算得满头大汗,几欲倒厥。

  ”师弟速服此丹!”

  兴化真人忙取一丹,送在季明鼻下说道。

  季明嗅到一冷香,沁透心脾,元神为之提振,他接过丹丸问道:“这难道是匡山上那类可以长还肢体,愈元神之伤,灵效非常的冷香花杏丹。”

  “不错。”兴化真人笑道:“掌教从匡山讨了十几粒,在我临行前给了一粒,嘱咐我及时给你服用,果然还是应验了此话。”

  季明吞下丹丸,感叹这杏林一脉还是好东西多。

  接着又想到,有匡山杏林一脉内的诸多灵丹妙药为保障,可见陆真君开启大劫的底气。

  ”师弟算得何事了?”

  “师兄难道半点不知?”

  季明面色微有异样,没有回答,而是反问的道。

  “掌教真君只说师弟你若真推到内情,便是你之得道大缘,亦是我教大幸,合该你得。”

  听到此话,季明当即朝着太平山方向礼拜一下,道:“灵虚必遵掌教之命,全此劫数,以昌大我教。”

  说罢,他便将算得之事告诉兴化真人,兴化真人乍一听到乾阳混元之事,也是好一阵恍惚,许久才开口说话。

  “此种祸胎,因地壳所盖,隐密非常,又因始酿于鸿蒙大辟之时,万难算到,一经泄发必造无穷大害。

  幸得太平山初代祖师干雄,首创苍箓宝书,后经数代祖师,门中宿老之元神心血,始全太乙甲部真经之正法,得以凭神将之功果,合以此乾阳混元浊球。

  如此一来,就可逆转乾阳真精之质,重跃九霄,飞升周天,位列星宿,既练成大法,又消弭浩劫,得全天地伟功。”

  “是啊!”

  季明在蒲团上不无振奋的道:“在真法最后这神星篇中,有要旨「身神归虚,演道成星」。若真能重新演化乾阳混元浊球,质秉重归轻灵,飞升为列宿之中。

  那么以此无量功德,古今之大行,天仙位业岂非是囊中之物。”

首节 上一节 455/48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