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开局拜师菩提祖师 第335节

  一众送别着王重阳,行至府前,一一拜别王重阳。

  一众皆是说道:“重阳兄,你乃俊才也,我等虽是不明,为何你要在此乱世下山,但我等料想,你定有你所思虑之处,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我等皆为燕雀矣。”

  王重阳摇头说道:“怎敢担得起诸位此言?”

  一众说道:“我等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敢外出,深藏于天师府中,重阳兄无惧刀兵,此正如我等所言。”

  王重阳说道:“人各有道,你等之道,乃在于医,如今正逢乱世,刀兵多害医匠,故不得而出,而我为学说,等不得,须是外出。我等本不同,谈何比较。”

  一众闻听,皆是折服于王重阳所说,皆是拜礼,眼见王重阳将是离去,一众便是取出一些银两等,为王重阳做盘缠,

  此方王重阳未有拒之,他深知若要外出,无有银子却是不可。

  一随从走出,取出一份图卷,将之递与王重阳,说道:“重阳兄,此物你且收着。”

  王重阳疑惑道:“此为何物?”

  随从答道:“此乃舆图也。乃十几载前我偶然所得,成型于二十馀载前,或有些不准,然可为重阳兄辨个方向,请重阳兄收之。”

  王重阳接过舆图,说道:“有劳,有劳。”

  随从笑着摆手,使王重阳早些启程。

  王重阳转身朝一众随从拜礼,又是面朝左良府中拜礼,方才转身而去。

  此间,左良正于府外另一山中目视王重阳离去,他笑意盈盈,心中自知,待王重阳真正修有所成,习得三家学说之际,定是其归来之时,此乃重阳第三世,必然归位。

  大师兄历经三世,终该修有所成。

  金丹正道。

  其必然可修之。

  ……

  不觉半月馀去。

  王重阳在外界行走多时,走出大山,见着外方诸多种种,兵荒马乱,却不知该往何处而去,他本意是要去寻些大儒,向其问道,然则他如今似无头苍蝇,果真不知怎地去寻大儒。

  王重阳深感无奈,遂往他处而去,打算前去找寻个寺庙,入寺庙之中习佛。

  他打开随从所赠予他的舆图,打算寻个寺庙出来。

  他细细一看,终是寻了个最近的寺庙来。

  王重阳说道:“在我之旁,有座寺庙,名作‘兰若寺’,不若去那处一观,若是我脚程快些,可在天色将晚时赶上那处。”

  说罢。

  王重阳收起舆图,闷头赶路,朝那前方走去。

  日落西山,晚霞满天。

  王重阳终是在天黑之前,行至一深山老林之中,他不断拿出舆图观望,确定兰若寺便在此处老林里,他大步朝里边走去。

  他行得不久,忽闻两侧老林,忽有哭声传来。

  王重阳紧了紧衣裳,走快了些,接近入夜,这般老林,怎会有哭声,他却是不信,常闻山野魑魅,最喜以哭声笑声引人,教人前往,好教分食。

  他不曾理会,径直朝老林那里头走去。

  怎料王重阳不曾理会,那哭声如影随行,一直在王重阳身旁响起,乃至于越来越近。

  王重阳见之,心知那邪祟或是缠上他了,若无点儿手段,恐为之所害。

  他正是思量昔年所读书籍之中,可有对付这等邪祟的办法,思来想去,他都想不出一个好办法来。

  王重阳忽是想起,他身上有一件宝贝,乃是那天师所给予他的‘天蓬尺’,他即是自包袱之中,取出一黄布,其中包裹天蓬尺。

  此乃天师所教与,若是寻常天蓬尺,要包裹住,须取黑布,因大多天蓬尺乃木制,黑者,水也,水生木,故以黑布裹住天蓬尺。而他手中天蓬尺乃玄铁所制,属金也,故以黄布裹住,正应土生金之理。

  王重阳取出天蓬尺的那一霎,哭声消失不见,似从未有过。

  王重阳诧异的看着四周,但见哭声不见,手持天蓬尺,不敢放下,往前而去。

  不消多时,王重阳终是行至一寺庙之前,他细细一看,在他前方不远,有座寺庙,但见‘佛地古刹嵌云根,苔径苔碑掩寺门。双殿金刚怒目,九重梵呗穿云。一炷沉香袅禅榻,老僧扫叶月侵门’。

  王重阳上前去见那寺门老僧。

  老僧瞧见王重阳走来,将扫帚放下,望向其手中天蓬尺有些惊疑,他双手合十,说道:“施主自何处来。”

  王重阳双手合十,说道:“大师,我自山外而来,乃是个读书人,姓王,名重阳,字知明。因欲拜读佛法,故行至此处,见着寺庙,便欲入内一拜,品读佛法,望请大师准许。”

  老僧闻听,即是说道:“王施主若是欲拜读佛法,此自无不可,但请望施主将此杀器收之,佛家重地,不可亮此杀器,唯恐惊扰佛祖。”

  王重阳望了望手中天蓬尺,取来黄布将之包裹,收于身后,说道:“请大师见谅,因先前在外,有邪祟侵犯,心下惶恐,故取此法器相护,这便收起,这便收起。”

  老僧笑道:“山中邪祟甚多,然你这杀器,非是用来对付这等邪祟的,你这杀器,乃是来对付那等大妖凶魔的。”

  王重阳说道:“此乃一恩人所赐,为我护身,果真不知乃何等之宝。”

  老僧笑道:“那定是高人所赠。施主,且与老僧而来,入得寺中,今日天色已晚,待来日再谈佛法之事,此处入夜,邪祟造次,不可在此久留。”

  说罢。

  老僧带着王重阳走入寺中。

  王重阳与其走入。

  二人方才走入寺中,有小僧来迎,老僧只是摆手,亲自带着王重阳走入后房里,与之奉上斋供。

  老僧说道:“此处只得些许斋供,请你用之,莫要嫌弃。”

  王重阳说道:“有此斋供已是了得,不敢言嫌弃之说。”

  老僧笑着点头。

  王重阳享用斋供,用毕,取出银子,要交与老僧。

  老僧摇了摇头,将银子塞回王重阳包袱之中,说道:“佛家之地,不可取这等世间金钱。”

  王重阳困惑道:“不取金钱,寺庙如何运转?”

  老僧说道:“以物易物,寺外有些田地,可去山下换取其他物来,亦可去化缘。”

  王重阳闻听,朝其一拜,知其品行,他问道:“不知大师法号为何,乃寺中何人?”

  老僧说道:“老僧法号智空,乃兰若寺方丈是也。”

  王重阳大为惊讶,不曾想老僧便是方丈,他即是拜礼,又是问道:“智空大师乃是方丈,怎个入夜独身于寺门前扫地?此等活儿,寺中小僧便可为之,何须方丈亲身前往。”

  智空微微一笑,说道:“心不静,故以扫叶静心,然则落叶不尽,心绪难宁。”

第377章 真人不露相,重阳论佛

  翌日,兰若寺里。

  王重阳自后房而出,得智空大师接待,身后跟随二小僧。

  王重阳见着智空为方丈,亲是相待于他,即是拜礼,感激不尽。

  智空大师说道:“你今为拜读佛经佛法而来,我这便带你前往藏书之处,教你品读。”

  王重阳拜礼道:“今至寺中,理当礼佛,再是拜读佛法不迟。望请方丈为我引道,教我能参拜寺中佛祖。”

  智空大师笑道:“既施主有礼佛之心,便随我来。”

  王重阳随着智空大师往前而去。

  二人行至一殿中,但见此殿中有四尊塑像,面容狰狞,金刚怒目,力士振臂,铁甲凝霜,足踏鬼魅。

  智空大师双手合十,说道:“此乃金刚殿也。此处乃四大金刚所在之处。”

  王重阳上前礼拜,毕恭毕敬,十分崇尚。

  待是礼毕。

  二人再是往里走去。

  智空大师笑道:“依老僧所见,你乃是习得道家者,为何这般诚心礼佛?”

  王重阳惊道:“方丈如何知我乃习道者?”

  智空大师说道:“空活这般年数,无有甚法力,然有道是人老成精,有些眼力,道家多自然,施主身中有道家之气,更有道家之杀器,定然为习道者。”

  王重阳拜道:“方丈法眼,我果真为习得道家学说一二皮毛者。”

  智空大师笑道:“既是习道家者,怎个这般诚心礼佛,却教我有所不解。”

  王重阳说道:“方丈有所不知,我虽习道,但我非入道者,我自有志向,以习全三家学说为全己身,习道乃因救我性命之恩人,乃习道者,故我从旁习得一二。今行走至寺庙,自为习佛,故而当诚心礼佛。”

  智空大师闻听,深有感触,说道:“不曾想施主有如此志向,却是我狭隘,不知施主之意,施主竟是欲修三家学说,如我所料不差,馀一家,当是儒也。”

  王重阳点头应道:“正是儒也。”

  智空大师笑道:“若要习全三家,甚难也。道家甚易,他等多是凭缘,率性而为,说传道法与你,便会传你。若是佛法,说难不难,说易不易,多看寺庙,有些寺庙,空有佛相,而无佛心,有些寺庙,空有佛心,而无佛相。若是遇着佛心者,你即可习佛法。然若是儒者,甚难学之。”

  王重阳问道:“方丈何来此言?”

  智空大师说道:“但当世大儒,多以门楣而观,以出身论学识,怎有真圣人乎?”

  王重阳闻听,沉默许久,说道:“纵然儒道难学,我亦当行天下而学之,不敢有悔。”

  智空大师笑着点头,十分赞赏王重阳。

  二人行至正殿,但见殿外九脊重檐,鸱吻凌霄,檐角悬铜铃十八,风过则清音泠泠。行入殿内,左右各有莲台,在右方莲台,丈六金身佛陀趺坐,螺髻含光,眉间白毫若月,鎏金袈裟褶皱如水波,然在左之莲台,却空无一物。

  王重阳有些困惑,问道:“为何正殿有二莲台,又有一空莲台?”

  智空大师双手合十,说道:“施主莫不知,佛有二祖乎?”

  王重阳问道:“何来二祖?”

  智空大师说道:“有佛祖如来,有佛祖广心。”

  王重阳问道:“请方丈细说。”

  智空大师笑道:“此有何可细说之处,但便如我所言罢,佛祖有二也。如来佛祖为我等常拜之佛,广心佛祖知其人者甚少,故拜者亦少。”

  王重阳说道:“既佛祖有二,为何此佛祖不曾有金身?莫非寺中无钱财为其造金身乎?”

  智空大师摇头说道:“非也,非也。此佛祖我等不知其容,故而无法为其打造金身,非是不愿,实乃不知其容。”

  王重阳说道:“常闻‘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此佛祖教人不知其容,足以见其修行法力,果真是了得。”

  智空大师点头说道:“我虽不知广心佛祖真容,但素有闻广心佛祖不弱如来佛祖,乃佛法之祖,但礼佛者,皆当敬拜。”

  王重阳闻听,面朝如来佛祖行礼参拜,又行至左边空莲台处,鬼使神差的行得大礼参拜,他不知何为‘广心佛祖’,然他对‘广心’二字,似曾相识。

  王重阳礼佛完毕,忽是问道:“不知方丈知广心佛祖之事多少?”

  智空大师笑道:“怎地,施主喜此佛祖不成?”

  王重阳说道:“今闻其名,不觉心生欢喜,故欲知其事迹。”

  智空大师摇头说道:“若是问得这等,我却不知,乃有闻其乃佛祖,但不知其事迹,正如施主所言‘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此佛祖极为神秘。然则施主与佛祖有缘,说不得有朝一日,定能相见此佛祖。”

  王重阳笑着点了点头,未有再多问。

  智空大师遂道:“施主,且与老僧来,寺中有藏经阁,其中自有佛法。”

  王重阳欣然应允,随着智空大师前往,拜读佛法。

首节 上一节 335/37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