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真的不务正业 第367节

  最后就是利益了,个人的信念和立场代表了既有利益,这个时候,任何观点、数据都无法说服对方,只有利益受损才会对自己原有的立场产生怀疑,进而崩塌重塑。

  贱儒大抵有三类,就是叛逆、嘴硬、利益相关,但现实是,作为上位者,朱翊钧完全无法分清楚这些个贱儒到底是哪一类,这就让处置变得困难了起来,完全无法一刀切的处置,那样会伤及善类。

  当皇帝很难,也很简单,任人唯贤,遴选出贤才把他们放到合适的地方去。

  比如万士和最开始的表现就是叛逆,他作为爬到了礼部尚书这个位置的明公,自身的信念和认知,早已经贯穿了他的人生,他能做出改变,那可是一巴掌一巴掌抽出来的。

  “头疼。”朱翊钧吐了口浊气,看着王夭灼露出了个无奈的笑容,而后这个无奈的笑容逐渐变的古怪了起来。

  就是那种想要放声大笑却不能笑出来,硬憋着快要把自己憋出内伤的笑容,婚后男人懂的都懂的笑容。

  因为朱翊钧发现,王夭灼的眉心,点着一抹朱红。这是来了月事天葵,那代表着大明皇帝朱翊钧今夜可以休息了!

  生产队的驴都不带这么用的!朱翊钧甚至理解了铁杵磨成针这个成语的现实意义!

  “两宫太后可是留了三十六位美人,这次可有十八人随驾。”王夭灼和朱翊钧青梅竹马,一看夫君的表情,就知道夫君在庆幸什么,笑眯眯的说道。

  没有皇长子诞生,夫君休想休息,无论嫡庶,都得有。

  “今天休息!必须休息,这是圣旨!”朱翊钧耍起了无赖,那多出来的三十六位美人,他不打算碰,他得为自己腰子着想,他要是元顺帝那样的货色,不理国事,不用操阅军马,他当然可以纵横床笫,和皇亲国戚们、和和尚们一起玩,怎么荒唐怎么玩,但是他真的很忙。

  王夭灼想了想说道:“陛下金口玉言,那就休息吧。”

  “你就不怕有了皇长子,朕和你虽然一墙之隔,却宛如隔着一条星河那般,见一面难如登天?”朱翊钧十分郑重的谈到了这个问题,面色严肃的说道:“你知道朕在说什么。”

  “臣妾知道。”王夭灼十分肯定的说道。

  大明皇帝一旦有了庶长子,那皇后那儿,就不能有孩子了,否则是立嫡还是立长?这又是一场朝廷的风波,又是无事多生事端。

  在历史上万历皇帝大婚后,去坤宁宫也好,还是诏皇后到乾清宫也罢,都是皇帝让大珰去传一声就好,没有那么多的规矩,但是自从万历九年,万历皇帝长子朱常洛出生之后,皇后想跟皇帝见个面,都是天大的难事,望眼欲穿。

  皇帝得向太后请旨,皇后还要推辞,皇太后再下旨让皇帝另幸他宫,皇帝不答应,皇后还要召集所有嫔妃,乐舞之后,还有各种天大的规矩,事后皇帝还要写文书答复太后,这种事也要写工作报告。

  这些个规矩,其实就是故意设限,阻拦皇帝在有庶长子之后再有嫡子,这些规矩,是为了防止嫡庶之争,引得朝堂纷争设立的。

  隆庆皇帝在有了长子之后,陈皇后就再见到隆庆皇帝,已经是葬礼了。

  一入宫墙似海深,半点不由人。

  朱翊钧非常不理解,王夭灼明明知道会发生什么,但一直安排嫔妃侍寝,安排美人侍寝,朱翊钧这处理完了国事,自然要问问清楚。

  王夭灼又不蠢,这不是自掘坟墓吗?

  “两情若在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王夭灼的眼神有些躲闪,给出了一个似是而非的答案。

  “如无朝朝暮暮,何来久久长长?”朱翊钧立刻反问道,他可是读书人,王夭灼这话是不是真心实意,他一眼就看出来了。

  “唉。”王夭灼坐在了朱翊钧的身边,眼神却看向了窗台,从窗台看向了宫墙之外小小的天空,她想了想说道:“魏高祖曹丕的皇后甄宓,也曾劝魏高祖临幸他宫,言:昔黄帝子孙蕃育,盖由妾媵众多,乃获斯祚耳。所愿广求淑媛,以丰继嗣。”

  “不劝夫君蕃育子孙,乃是皇后失德。”

  “胡说八道!”朱翊钧嗤之以鼻的说道。

  “啊?”王夭灼大惊失色满是疑惑,她明明学的就是这样,若是皇后不让皇帝蕃育,那就是妒妇,大明之前已经有这么一个例子了,孝宗的张皇后,武宗一个独生子,结果武宗绝后,道爷才登堂入室来。

  王夭灼一直将其奉为金科玉律的准则,结果今天说到了这里,皇帝居然评价胡说八道,是何道理。

  “什么妇德,狗屁不通,彼时是世家天下,曹丕在邺城纳了甄宓也是为了争取中山甄氏的支持罢了,后来曹丕称帝后,便不再需要甄氏支持了,所以刚称帝第二年,就赐死了甄宓,哪是什么妇德,牵强附会而已。”朱翊钧读史,他给王夭灼讲了讲这一段。

  世家天下,曹魏都倒了,甄氏还是如日中天,司马昭还封了甄温为辅国大将军,世家天下就是这样的游戏规则,国可以亡,家不能倒,至于庶民黔首死活,不过草芥罢了。

  朱翊钧从来不否认黄巢杀世家杀到血流成河的物理意义,因为朱翊钧也是这么做的。

  “甄宓之前嫁给了袁绍的次子袁熙,也是联姻,曹操击破袁绍,把袁绍一家赶尽杀绝了,连袁熙都被赶到了草原上,曹丕和甄宓本就是政治联姻,而且这袁熙和甄宓到底有没有孩子,也是个疑问,大概是有的,甄宓劝曹丕临幸他宫,未尝不是反抗不得,只能躲避的无奈。”朱翊钧把这个事情讲的很明白。

  甄宓嫁给袁熙数年时间,肯定是有孩子的,甄宓有生育能力,袁熙也有生育能力,那曹操攻破邺城后,甄宓和袁熙的孩子哪里去了?自然是被一道杀了。

  甄宓不能反抗,因为她不仅仅是自己,她背后还有整个中山甄氏,但是每天伺候杀子之仇的仇人,甄宓真的乐意?

  半道夫妻也就罢了,曹丕还把甄宓的夫家一锅端了,这半道夫妻做的肯定不顺心,若是顺心,曹丕何故刚刚称帝不久,曹魏新立,正是收拢人心的时候,就着急忙慌的把甄宓给赐死了?

  夫妻不和就是夫妻不和,说什么妇德?

  “原来里面还有这段往事。”王夭灼人有点晕晕的,原来事情并不是她认为的那样,甄宓说那番话,并不完全是因为所谓的妇德,这背后的原因,妇德甚至都算不上理由。

  “啊!这就是你拼命压榨咱的理由?出于妇德,你不得不安排妃嫔美人侍寝,但是又不想日后见一面都难如登天,所以才要榨干咱?早点有了孩子,就不会有立嫡立长的朝堂之争了!”朱翊钧恍然大悟,怪不得王夭灼如此生猛!

  封建礼教害死人,朱翊钧这几日操阅军马都不敢快速骑马,小小年纪就过上了保温杯里泡枸杞的生活,归根到底还是这封建礼教害人不浅。

  社会发展的进步,不仅仅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还有人文思想。

  看看这封建礼教,都把王丫头逼成什么样了。

  甄宓和曹丕有一儿一女,袁熙也有个儿子,所以袁熙和甄宓都有生育能力,那曹操攻破邺城的时候,甄宓都嫁给袁熙好几年了,肯定有子女,而曹丕在曹魏新立,就赐死甄宓,这夫妻之间感情肯定不咋地就是了。求求求求月票,嗷嗷嗷嗷呜!!!!!!!!!!!!!!!

第308章 人给狗送葬,天下奇闻!

  次日的清晨,太阳照常升起,朱翊钧的车驾出现在午门,而后过皇极门入左顺门至文华殿前。

  每天的廷议开始了,当吕调阳在春光明媚的朝阳下,看到了陛下那张充满了朝气的脸庞,由衷的放心了起来,陛下仍然是精力充沛,仍然是对国事斗志昂扬,的确,吕调阳从皇帝的身上看到了斗志,这就是他最安心的地方。

  国朝有振奋的景象,但是过往的糜烂,仍然让帝国十分的虚弱,就像是在风暴里航行、本身又千疮百孔的巨轮,不仅仅要面对滔天的风暴,也要面临内部的倾轧,船快要沉了,可船长还要跟各种心怀叵测的人内斗,肃清内部积弊,才能向前。

  国事糜烂,皇帝若是想做,有可能成,但皇帝失去了斗志,那就绝无可能成功了,威权帝制之下,大明皇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臣等参见陛下,陛下圣躬安否?”廷臣们在首辅吕调阳的带领下见礼。

  朱翊钧的笑容和春天的阳光一样灿烂,休息了一天的他,感觉已经完全复活了过来,解开了王夭灼心结之后,他终于可以安稳的休息了。

  温柔乡,英雄冢?简直是胡说八道,根本就是吃人的老虎!

  “朕安,诸位爱卿免礼,就坐。”朱翊钧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说话便是。

  皇帝陛下是一个喜形于色的人,开心和不开心都写在了脸上。

  “山东巡抚凌云翼上了本奏疏,言辞极其激烈指斥乘舆。”吕调阳拿出了第一本奏疏,这本奏疏,是凌云翼骂皇帝的奏疏,吕调阳面色古怪的说道:“凌云翼说陛下为何如此宽仁,元以宽纵失天下,而今日陛下宽仁已成宽纵,夫步急则踬,弦急则绝,民急则乱,廷臣当面畏惧流言风评,怀誉结舌,我辈岂能畏言如虎怯而不前。”

  “啊?”朱翊钧看着吕调阳,身体往后一靠,颇为不确信的问道:“凌云翼说朕什么?说朕宽纵?说朕宅心仁厚?”

  大婚之前监刑,刚刚斩了七百二十人的大明皇帝,凌云翼居然如此评价?

  凌云翼不仅仅骂了皇帝,还把朝中所有的明公都骂了。

  凌云翼说皇帝的心善,皇帝的宽仁已经成为了宽纵的事实,就像人走路急了要摔跤,琴弦急了要断,这百姓们要是急了,一定会反,而朝中的大臣们畏惧清流言官的弹劾,抱着名誉不肯责难陈善告诉陛下的过错,作为有志之士,畏流言风评如同畏惧老虎一样,怯懦不肯向前。

  这一杆子,直接把文华殿里所有人都得罪了。

  朱翊钧还没看到这份奏疏,他昨日休息,只是把之前的奏疏处置了,昨日新到的奏疏留到了今日,如果十万火急的军务都会直接呈送御前,凌云翼这封骂人的奏疏,骂的十分难听。

  那黄悦忠不敢说皇帝的过错,凌云翼敢,他不仅敢,他还上奏直接出言不逊,而且还搂草打兔子连带着明公们一起骂!

  吕调阳的脸色可谓是五味杂陈,所有人都在等待着陛下的回复,这凌云翼胆子也太大了,陛下明明已经做的这么好了,凌云翼还不满意。

  “朕的错。”朱翊钧看完了奏疏之后,拿起了朱批,批上了他说的那三个字,朕的错,凌云翼骂的对。

  “凌部堂问了朕三个问题,他第一问,问朕,大明百姓为何在大明的地界上,成为了流民,无家可归;第二问,问朕,大明百姓何止如此,勤劳如此却衣食难安、路死道旁;第三问,问朕,大明百姓衣食难安,为何仍受莫大欺辱。”

  “难道要等到覆舟水是苍生泪,不到横流君不知时,才知道改悔吗?”

  朱翊钧看着这三个问题,无法回答凌云翼的诘问,只能放下了朱笔。

  “一派胡言!简直是一派胡言!陛下勤勉如此,我等有目共睹,凌云翼未曾目睹,不体陛下艰难,如此目无君上,简直是大逆不道!”万士和作为铁杆帝党,听闻勃然大怒,猛地站了起来,他已经出离的愤怒了!

  凌云翼能不能讲点道理?大明皇帝做的还不够好?凌云翼不知道陛下的难处,他作为心腹臣子,如此诘问君上,陛下如何自处?

  朱翊钧朱批是自己错,凌云翼是对的,陛下颜面何在?海瑞都没有把道爷逼到这种田地上!海瑞的治安疏里,还有长篇累牍的赞许,尤其是对于嘉靖初年新政那是夸的天花乱坠。

  朱翊钧朱批是凌云翼错,那也是他这个皇帝错了,重用凌云翼,把他调往山东的正是陛下,陛下如此器重,他居然敢如此大逆不道,还有没有一点忠心?

  将陛下陷入这种不再圣明的为难状态,这是臣子没有恭顺之心。

  万士和是非常愤怒的,凌云翼不属于晋、楚、浙党,因为杀人太多,导致凌云翼的名声很臭,陛下重用本就是担着风险,结果这颗雷却引爆了,先炸到的居然是陛下。

  朱翊钧也没有回答,将手中的奏疏递给了冯保,冯保转呈给了万士和,万士和瞪着眼睛看完了奏疏,呆滞的说道:“这,这这…怎么可以这样呢?兖州孔府可是衍圣公啊!”

  朱翊钧吐了口浊气,摇头说道:“太宰,凌部堂说的是对的,朕就是太心软了,他批评的对,既然说得对,那自然要虚心接受,责难陈善为骨鲠正臣。”

  海瑞看完了奏疏,十分确信的说道:“凌部堂是骨鲠正臣,但是性子太急了。”

  可凌云翼就是这样的人,他要是顾忌自己的名声,就不会从江西杀到广州,再从广州杀到山东了。

  凌云翼一到山东就开始杀人,而且杀的那叫一个干净利落,毫不留情,毫不手软。

  凌云翼至济南府,他初来乍到,按照过往的惯例,凌云翼要跟当地的势要豪右见上一面,大家吃吃喝喝,确定日后的风向,听一听新的巡抚有什么指示,而凌云翼也要摸清楚这些势要豪右们,方便展开工作,毕竟山东的清丈,寸步难行。

  可势要豪右们摆出了宴席,却没有找到凌云翼本人,凌云翼不在水马驿,而是不知所踪。

  凌云翼去了荣成县堂,万历三年七月,山东荣成县南下河的缙绅张凤楷,强迫给他的狗立碑送丧,人给狗送葬,简直是天下奇闻!

  此事在凌云翼刚到山东他就听说了,赴任的当日,他什么都没做,就去了荣成县。

  在荣成县,凌云翼见到了狗的墓碑,极其讽刺,人居然比狗还要轻贱。

  事情并不复杂,山东荣成民户农户陈竹,家有薄田二十四亩,张凤楷是荣成大户,平日里就仗着衍圣公的门下,欺压百姓,无恶不作,又因为衍圣公的庇佑,当地的百姓都是敢怒不敢言。

  张凤楷要修个园子,恰好就在陈竹的薄田之上,张凤楷欲兼并土地,陈竹不肯,一来这薄田二十四亩是他一家的生计,二来,这张凤楷根本就是在强取豪夺,哪里是要兼并,一亩地给十文钱,算是买卖;

  陈竹不肯,张凤楷就让地痞乡匪各种滋扰。

  陈竹家里的院墙被推了,家里的鸡窝被砸了,连存米、存水的米缸,也碎了一地,家里的人也被打的鼻青脸肿,在乡野之间,存米存水的米缸,那都是和牲畜等价的传代的重物。

  到了这份上,陈竹也抗衡不得,只能默默忍受,他去报官,他连荣成县衙的衙门都进不去。

  原来在这个山东地方,报官都得托人,否则衙门是决计不会理会,这托人就得找诉棍,诉棍又是张凤楷这些缙绅乡贤们家养的爪牙,陈竹没法报官,又惹不起这张凤楷,人家家里护院就有十二人。

  陈竹就想着,张凤楷这么闹一闹,发泄了脾气,也就不会来闹了。

  万历三年六月十八日,陈竹进北齐山打柴割草,张凤楷家里的恶狗,突然张牙舞爪的窜了出来,扑向了陈竹,陈竹一脚踹在了狗腰上,手中的镰刀手起刀落,就砍在了狗肚子上,这狗眼看着就活不成了。

  这张凤楷本来要让恶犬咬死陈竹,没想到这陈竹居然把狗给杀了,而一起前往的家丁护院们,见陈竹凶悍,根本不敢上前,这直接把张凤楷给气疯了。

  张凤楷扬言要让陈竹给自己的狗抵命,陈竹眼看着大祸临头,夜里辞别双亲,逃奔他乡,张凤楷带着家丁护院赶到的时候,陈竹已经跑了,只剩下陈竹的老父亲陈齐,张凤楷摁住了陈齐,要陈齐交出陈竹来,而且大骂要灭了陈竹九族!

  好大的威风,张口闭口就是九族!

  经过中人说情,陈竹的父亲陈齐才免了九族之祸,可陈齐要为他家的狗出殡!

  陈齐无奈,只好带着自己的全家老少六口人,陈竹的父亲陈齐把自己的棺材拿了出来,给狗做了棺材,把自己的墓碑上刻上了‘遭祸冤犬陈旺财之墓’,给狗设了灵堂,甚至得把狗的牌位供奉在家宅之中,披麻戴孝守灵三天,吹锣打鼓送殡。

  陈竹的父亲陈齐当夜被气到吐血而亡,陈齐的老伴次日也含恨而死,陈竹的妻子带着儿子逃亡,不知所踪,可是这张凤楷也未尝得偿所愿,那二十四亩田荒着,张凤楷也兼并不得,谁去都不行,去了两个家丁,直接被当地的村民给自己打死了。

  北齐山下北齐村已经消失不见,成了北齐响马寨,全村老少都成了响马匪窝。

  凌云翼手下有一客兵名叫陈竹青,正是逃跑的陈竹,陈竹从北齐村逃亡之后,就投了军,从山东去往了南衙做了水师,而后因为水性极好成了海防巡检司的海防巡检水上飞,陈竹青被分配到了电白港做巡检,这次凌云翼回山东,陈竹赶到了府衙,声泪俱下的要求从行归乡。

  凌云翼应了,到了荣成县,就大开杀戒,杀了三十六人。

  张凤楷以及其护院爪牙共计三十六人,因为拒不遵从凌云翼的查问,闭门顽抗,被凌云翼以平叛为由,直接将张府给抹了。

  这就是凌云翼,和殷正茂拆门搬床不同,凌云翼一言不合就会杀人,这也是他名声差的原因。

  张凤楷被当街斩首示众,而后陈竹青前往了北齐响马寨,劝降了北齐响马,重新变成了北齐村。

  凌云翼在处置了张凤楷后,仍不收刀,因为这个给狗送殡,居然是山东地面的风俗,是缙绅们惩罚羞辱乡民的手段,而且蔚然成风。

  凌云翼带着自己手下客兵开始平叛,一直到三月初,才回到了济南府。

  一路上破门灭户,杀了七十二户,共计三千余人被凌云翼斩首示众,劝降二十八寨,血流成河,人头滚滚,而这七十二户无不是兖州衍圣公名下。

  山东局面糜烂如此,和兖州孔府衍圣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缙绅乡贤们,每年都会到孔府作为门下进行祭孔子之事。

  凌云翼的手段不可谓不狠厉,而凌云翼这道奏疏,就是明摆着要朝廷做出明确的表态来,他人都杀了,朝廷要是处置他,就将他拿问,要是不处置他,他在山东主持工作,就是这个风格。

首节 上一节 367/65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