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时务者为俊杰知不知道?
其实你要做的事情很简单,无非是旧事重提,表明一种孝义至上的态度,提请皇帝,如今您刚登基,又处在您父亲的丧期,生个太子已对你的名声有损,如果这时候还要广纳妃嫔的话,那不被天下人耻笑?
你是在为自己争取吗?
不!
你是在为儒家道义礼法发声,间接帮一下张家,就能让你在阁臣选拔中占得优势,你不愿意做,那就怪不得旁人了。
……
……
入秋后,朝中很多事务不但提上议事日程,甚至还进入快车道。
这天张峦在家中接待了前来登门拜访的徐琼。
徐琼前来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他自己也很想入阁,并想通过这个契机获得张峦在内阁的代理权,这样就等于同一个派系有二人入阁,这对接下来以张氏外戚为核心的党派格局产生极大的助益。
张峦道:“难得时庸你跟我提了,我肯定会帮你在陛下面前表明态度,并大力支持你入阁。不过……认真说起来,如今我在朝中已经说不上什么话了,也不知能否帮到你!”
在失去儿子的协助后,张峦发现自己话语权并不高。
跟皇帝关系再好,也架不住他瞎折腾。
入朝一年多来,他就几乎没正儿八经上过几次朝,他任职的各个衙门,也几乎都看不到他的人影……就算他帮朝廷做了许多实事,但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人都开始把他的贡献给遗忘了。
徐琼点头:“户部和兵部中很多事,最近都有所耽搁……王世昌虽在军政上建树颇多,但更多是在九边军事上造诣高,对于居中统筹等事,还得靠来瞻你撑起来。”
言外之意,你别以为把王世昌调到兵部左侍郎位置上,他就能帮你笼络人心。
谁都不会把一个空降的兵部左侍郎当回事。
而王越的才能更多只表现在打仗上,对于坐班治理兵部事务,可说是一窍不通……
反倒是你张来瞻,平日看起来不显山不露水,可一旦遇到什么统筹调度之类的大事,你真能顶得上去。
“明白了。”
张峦道,“最近我会不时跟陛下提请,筹募一批军饷……要不了多久王威宁就会被调去西北任职。”
徐琼问道:“事情定下来了?”
“嗯。”
张峦点头。
徐琼颇为感慨。
别看张峦平时不怎么上朝,但对于朝中大事却知根知底。
皇帝有事通常都会先跟张家父子商议,就这政治资源,但凡有点儿上进心,想不垄断朝局都难。
徐琼也充分认识到,至少在张峦这里,朝中任何政治风向都不是秘密,这非常有助于他今后在朝中的站位和进取方向。
张峦道:“明天我要去宫里接内子回来,正好去跟陛下说说你的事……你放宽心,这次我一定帮你!
“延龄那孩子不在,我突然觉得……身边少了人相助,有时候想办大事,真的很困难。以往我都是站在大义的角度,从来都不考虑自己的问题,现在才赫然发现,手里没人实在不行啊。”
徐琼感慨万千。
你说你张来瞻入朝这么久了,总算意识到自己孤立无援?现在才想起来多培养几个盟友?
早干嘛去了?
“有新消息,我会让汝学跟你说。”
张峦道,“吏部事,也得交托给你……本来陛下准备调你去礼部为左侍郎,算是小升一级,但现在看来,把控吏部似乎更加重要,当然一切都要看你的意愿。”
徐琼心下大安,点头道:“一切都听来瞻您的……请务必帮我好好操持,拜托了!”
……
……
张峦见过徐琼,心情大佳。
因为儿子走之前叮嘱他要好好照顾家里边,而来日就是他跟皇帝约定好把结发妻子接回来的日子,所以他准备当好贤夫的角色,却不忘在正式回归家庭前,跑去外宅放纵一把。
“祁娘啊,老爷我接下来一段时间都不能过来了。”
张峦一来便对祁娘说明情况,“从明日开始,我便要天天上朝,不会再像以前那么悠闲了。”
祁娘不解地问道:“明日一早吗?”
“是啊。”
张峦笑着说,“当官这么久了,总得有点儿朝臣的样子吧?不能继续这般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咱以后一个月见上几次面就成,次数不要太过频繁。”
祁娘笑道:“几次也不少了呢。”
“瞧你说的。”
张峦脸色略微有些不悦,出声质问,“你希望我早点儿走,不愿看到我天天住在你这里,是吧?”
祁娘笑眯眯地道:“妾身是怕老爷还得再延迟一日再上朝……”
“啥?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张峦皱眉问道。
祁娘凑过来,小声道:“情况是这样的,刚从外边接了几个女人回来,都是从应天府辗转来此的,说起来,算得上是老爷的故人……老爷见还是不见?”
“谁啊?”张峦不解地问道,随即看到有个人从外进来,光从外貌,张峦一时间竟没认出来。
“你……”
张峦仔细辨认了一下,咦,这不是彭刘氏么?
“给老爷叩首。”
刘氏一进来,直接向张峦磕头。
张峦脸色有些尴尬,摇头道:“本以为这辈子不会再相见,怎还会……夫人,这才不到一年啊,为何如此……岁月不饶人?”
刘氏跪在那儿,掩面哭泣。
祁娘脸上满是得意之色,解释道:“老爷,您或有不知,她们流落南京后,受了不少苦,本要要被南京教坊司变卖给达官显贵,为奴为仆,但正是因为有您曾经庇护的经历,她们才未走到穷途末路那一步。”
“什么?”
张峦皱眉。
这些女人离开我,日子过得这么辛苦吗?
祁娘道:“后来她们辗转回到京师教坊司,妾身得悉后,知道老爷是重情重义之人,所以就做主把她们给接了回来……彭氏一门的女人南下时有十三口,目前已经有三人不在了。”
“啊?”
张峦这下更吃惊了。
一年死了三个?
那不得怪罪,是我把她们害死的?
祁娘再道:“老爷这两天没过来,昨日里,妾身便去教坊司将她们接了回来,现在都已安排妥当。老爷,您明早还上朝吗?”
张峦脸色尴尬,起身道:“那……还是算了吧,迟上朝两天,也不是不行!”
……
……
第二天临近中午时,张峦才一脸疲倦往皇宫去了。
一路畅通无阻过了午门,金水桥,没去乾清宫,而是径直赶往坤宁宫。
坤宁宫见到妻子和女儿,张峦先受了一顿白眼……毕竟之前商量好的,让他早点儿来接人,结果等到中午才来,摆明是来蹭午饭的。
“父亲为何这么迟才到?”
张玗面色颇为不悦。
张峦赔笑道:“有些事耽搁了。”
张玗白了老爹一眼,道:“可陛下说,你早上并未去上朝……之前不还说,最近不再耽误朝事么?为什么要言而无信呢?”
张峦一瞪眼:“我几时言而无信了?你弟弟离京,现在京师大小事务,不得全靠为父出马?
“你是我闺女,别总拿教训的口吻说话!你就算贵为皇后,也得遵守孝义礼法吧?走了、走了。”
金氏不满地问:“不用过午膳再走?”
“在宫里吃白食你还吃上瘾了?”
张峦变被动为主动,甩起了脸色,道,“家里少你这一顿还是怎么着?没看皇后对咱夫妻俩都有意见吗?”
金氏不言不语。
张玗提醒:“既要走,把东西带上吧。”
“什么东西不东西的,家里啥都不缺……咱不带走宫里一件物事,免得被人说咱老张家挖皇室的墙角。”
张峦一副盛气凌人的架势,见妻子手里还捧着方小木匣,立即上前喝道,“还回去。家里可不缺这点儿!”
金氏眉头紧皱,问道:“是陛下和皇后赏赐的,为何不收?”
“你!”
张峦都想直接开骂了,但等跟妻子对视时,他突然一阵羞愧。
自己在这儿装什么大尾巴狼?
妻子是从女儿这里得到好处,而自己则是从小儿子那儿得到馈赠,其实张家上下,除了张延龄和张玗外,剩下的基本都是属于吃白食,混吃等死的类型。
谁也别笑话谁。
“走吧!”
张峦一摆手,道,“这些日子麻烦你了,皇后……等分娩时,为父再来看你。”
张玗没好气地道:“我分娩你来看什么?”
“哎呀!”
张峦连忙道:“为父说错了,是等小皇子出生时,我再来。”
“谁说一定是皇子?延龄说的吗?”
张玗感兴趣地问道。
张峦没好气地道:“果然是本事大了,抬杠一个顶俩……跟你弟弟一模一样!说你们不是亲姐弟都没人会信……好了,咱上路吧,再不走,被陛下撞上,指不定又给我出什么难题……咦,夫人,你没听到吗?”
“嗯。”
金氏脸色不悦。
自己长时间不回家,照理说久别重逢应该会很亲热,但丈夫似乎对自己并没有表现得多关心。
晚来接自己不说,走的时候还不断催促,一点儿都不像是个体贴的丈夫。
不过她早就习惯了。
本来嫁到张家,就是贪图张家有官宦背景,且这些年下来,她也没受多少苦,如今更是贵不可言,有个皇后女儿撑腰,到中年后竟开始享受起了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