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铸钱所,里面都是分工不同的铸钱冶炼工匠,还有几座巨大锅炉和冶铸机器,温度明显比外面来得更高。
聂宇走了没几步路,就感觉后背已经汗湿,跟着黄仲文快速逛了两圈,看着各种型号的锅炉机器,这些都是聂宇这汉王亲自设计制造(照搬画的图纸)。
里面甚至还有一台大型的蒸汽机,不过不是大汉火器坊现役的改版“瓦特”蒸汽机,而是另外一种型号的大气蒸汽机。它与瓦特蒸汽机最大的区别,就是非常的原始,没有活塞连轴,没法做往复运动进行工业供能,但可以用于抽水。
这台铸钱所里存放的蒸汽机,就是菱源银场用来开矿抽水的。目前整个银场就这么一台可以用,实在是成本太高了,哪里开新矿,才会调过去抽水,防止矿区被地下水淹塌了。
“大王请看,这是我菱源银场铸钱所新铸的第一批‘大汉通宝’钱。”黄仲文献宝似的将一枚金灿灿的光润铜钱,手捧着递到了汉王面前。
“大汉通宝钱。”
聂宇接过铜钱,仔细一看,钱正纹刻“大汉通宝”四字。
字体为楷书,可从上而下,从右而左直读。
钱背按理说要刻点什么,但目前还是平滑无有,因为都是样钱,个头比寻常铜钱更大一些,字体也更清晰精美。
聂宇取出一枚乾隆通宝钱,仔细掂量了一下重量,大汉通宝钱比乾隆通宝钱明显重了一倍。
这很正常,乾隆初年的乾隆通宝,重约一钱二分,到了晚期就只有七分重了。
第227章 蒸汽机铸币
黄仲文指着那枚已经被聂宇放下的大汉通宝铜钱,说道:“大王,此大汉通宝铜钱,是我菱源银场工匠手工打铸出的首批样钱。重约一钱三分,比之伪清乾隆通宝铜钱,铜料更足,样版也更为精致。钱正刻‘大汉通宝’四字,以显我大汉正统,而钱背则暂无纹饰。待到之后正式铸‘兴华通宝’铜钱时,可再行增加刻字纹案。”
聂宇微微点头:“不错,这样版铜钱做的不错,黄卿和菱源银场的铸钱工匠,你们全都辛苦了。”
大汉官铸铜钱已经出来了,就从样版钱的质量上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铜料比之乾隆通宝铜钱足多了,钱重一钱三分,接近乾隆通宝铜钱的一倍。
当然,这一钱三分肯定不可能真用在所有官铸铜钱上,但就算减个一二分的铜料,剩下的也是比乾隆通宝铜钱要重的多。
而且,在铜钱的做工上,明显也是大汉通宝钱要更胜一筹,大汉通宝钱外观金黄精致,有如黄金钱币,而乾隆通宝铜钱却是晦暗粗糙。
这是原始的冶铸工艺下,铜钱需要量产化,来满足民间大量货币流通需求,那就不可避免会出现做工粗糙,还有掺杂大量杂质。
聂宇重新拿起那枚大汉通宝钱,又看了看手中的乾隆通宝钱,问道:“若是孤要你们现在开始铸造兴华通宝铜钱,那还能不能做到这枚大汉通宝铜钱的做工质量?”
黄仲文有些为难:“大王,莫说我菱源银场没那么多铸币工匠,就算工匠能全部到位,要想达到这样钱的做工,不是不可以,而是这么干的话,铜钱产量必定跟着大幅下降……”
要质量做工可以,那产量就没法满足要求,要不然工匠们顶不住,也没那么多专门负责铸币的工匠人手。
黄仲文又说:“大王,这铸钱根本在于能让百姓流通。既是为了让民间能够自行流通,那也不必要求那么高的工艺。”
聂宇问道:“没有那么高的工艺,百姓不愿意用新钱怎么办?黄仲文说道:“大王,就算我们能把铜钱全部做到样版钱的精致,可百姓也不见得会愿意去用。”
“这是为何?”聂宇疑惑。
黄仲文解释道:“因为百姓喜欢收集好钱贵钱,就说这大汉通宝样版钱,重一钱三分,比伪清铜钱铜料更足,做工更为精致。那就意味着这些铜钱,肯定比伪清铜钱更值钱,百姓商贾也更愿意留存这些新钱,而不喜更差的旧钱。如此,百姓商贾都在收集留存新钱,而民间流通的只会是伪清的旧钱,久而久之,我大汉不论放出多少新钱,都只会被百姓商贾藏匿起来,而不去使用。”
好嘛,聂宇听明白了,劣币驱逐良币呗!
甚至黄仲文说的还保守了,因为他只说了伪清铜钱和大汉铜钱,还有更多私造假铜钱的民间黑作坊。
这些黑作坊可不会随着大汉的建立,就自行销声匿迹,反而还有愈发猖獗的趋势。
没办法,大汉暂时还没有自己的官铸铜钱,那这些民间黑作坊当然就自由发挥,趁着大汉还没把注意力放到铸钱上,抓紧时间造假铜钱赚钱了。
黑作坊造的假铜钱,说是假铜钱,可实际也用到了真铜。确切的说他们是把官铸铜钱熔了,做成更多的假铜钱,从中捞取差价利润。
这种做法几乎很难被发现,因为铜钱使用必定会有损耗,做工粗糙、铜料少都可以说成是损耗了。
聂宇想了想说道:“嗯,黄卿说的问题,这劣币驱逐良币,孤倒是有个办法可以解决。”
“大王有办法?”黄仲文有些惊诧。
聂宇笑了笑,要是换成别的朝代可能还真有些无解,可这是伪清朝,还是已经有了蒸汽机的乾嘉时期。
那要解决问题,可就简单多了。
有多简单呢?
直接照搬海岛奇兵、欧洲大陆的搅屎棍——英国佬的解决办法就行了。
这就要说一下彼时的英国佬,他们实际上也在面临国内假钱泛滥,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
因为英国皇家铸币厂的钱币,质量往往太好,都会被民众藏匿起来,或者干脆熔掉了铸成几个质量很差的“假钱”。
这些假钱用了真材实料,虽然做工上普遍很差,但并非完全不能使用。
有利可图的驱使下,英国皇家铸币厂只要一往市场投放大量真钱,就会被地下黑市集中扫空,然后全部熔了做成假钱,从中捞取巨额差价利润。
如此,英国民间长期面临假钱泛滥,无论官方铸币厂铸出多少新钱,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反而真钱越铸越少,假钱越铸越多。
因为这些问题,还干脆让牛顿牛爵爷都积劳成疾,病死在了皇家铸币厂厂长的任上。
问题最后的解决办法,不是靠英国人的政府机关,也不是靠皇家铸币厂卖力干活,而是因为一个不想发工资的黑心资本家。
这位老兄眼看地下黑市的劣质假钱都能在英国泛滥流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的他,干脆利用自己家的铜矿,再用蒸汽机自行设计仿造了一款私人“铜币”,用来给工人发工资。
再然后,因为蒸汽机的流水化冲压,做出来的铜币实在太精美了,反而一下子在购买力上就盖过了皇家铸币厂和地下黑市的铜币。
而蒸汽机动力下,那真就是流水化铸币,速度可比皇家铸币厂和地下黑市快太多了。
两家就算联手,速度上都比不过这位黑心资本家,然后英国的劣币驱逐良币问题就这么离谱的解决了。
黑市的铸钱速度跟不上,无利可图,很快放弃了铸假钱。英国民众也发现这新钱可比政府的真钱和黑市的假钱都好用,而且还量大管饱。
英国皇家铸币厂后来还干脆把铸钱的工作,交给了这位牛逼的资本家,让他来代替已经没了的牛爵爷,成为新的皇家铸币厂厂长。
……
“蒸汽机还能用来铸币?”黄仲文有些不敢置信。
光是用蒸汽机给银场矿洞抽水,就已经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现在居然还能拿来铸币造铜钱?
聂宇笑道:“当然可以,蒸汽机铸币,就可保证产量的同时,还能确保铜钱工艺的精致。如此,民间就不会再用更粗糙的伪清铜钱,而都使用更精致的大汉铜钱。”
很粗暴的办法,用量大管饱的良币,强行把劣币挤兑出市场。
黄仲文下意识觉得这是异想天开,可转念又一想,百姓商贾总是喜欢用好钱的。
只要好钱的数量多于劣钱,那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自然也就烟消云散了。
这属于阳谋!
民间黑作坊没有蒸汽机,就永远不可能在铸币速度上超过大汉。
不光是这些黑作坊,就连伪清未来想要靠铸币来压垮大汉,那也只能跟着抓瞎。
黑作坊的都是劣币,伪清的也是劣币,大汉的全是良币,数量上还比黑作坊、伪清的劣币加起来都多,那就不是劣币驱逐良币,而是良币驱逐劣币了。
商贾和百姓又不是贱的慌,有好钱不用,非要用烂钱,而且烂钱还少的很,好钱反而非常多,那烂钱很快就没人用了。
第228章 蒸汽纺纱和蒸汽船
聂宇这边做出决定,远在湖北荆州府的大汉蒸汽机局,马上就分出一个小组的工匠,开始着手对目前型号的蒸汽机进行改造。
虽然现在大汉的蒸汽机输出功率还很低,只能勉强跟上同时代的欧洲蒸汽机,到底是起步太晚了,但只是用来冲压铸币、勾拉火铳膛线还是绰绰有余。
具体怎么去搞,大汉蒸汽机局的工匠们已经有了思路。无非参照之前的线膛枪拉线机,给蒸汽机外置连接一个冲压机,利用蒸汽机连杆输出做功,来让冲压机自动冲压铸币。
却说蒸汽铸币机还算比较简单,目前的大汉蒸汽机局,主要研发瓶颈还是卡在了蒸汽纺纱机与蒸汽战船上面。
没错,大汉已经搞出欧洲的珍妮纺纱机了,有图纸和设计思路的前提下,要造出来确实不要太简单。
因为是大汉工匠出品,所以肯定不能还叫珍妮机。汉王亲自取名为元年型号纺纱机,寓意为兴华元年大汉的第一台新型号纺纱机。
元年号纺纱机,还是需要靠手工人力来纺纱,只是纺纱效率比原来的纺纱机高出了八倍。
大汉没有急于推广元年机,元年机的纺纱效率太高了,要是毫无准备就强行推广,必定会给大汉的棉纺织业带来剧震。
工业革命可以解放生产力,但它也不是什么灵丹妙药。总有穿越小说搞出来珍妮机,靠着成本效率在古代大赚特赚,却完全有没有考虑过如此剧烈的纺纱技术革命,会不会引发什么灾难性后果。
欧洲的珍妮机刚出来那会,发明者夫妇半生被愤怒的纺纱工人,烧毁打砸了房屋,之后又驱逐出了定居小镇,差点死在外面。
这还是已经进入到了工业革命前期的英国佬,又是小国寡民,影响不是很剧烈。要是换到中国这边,那引起的波动可就太大了,强制推广下去,不做丝毫前期铺垫准备,基本等于逼着百姓来反你。
就算百姓不反抗,骤然增长上来的棉纱产量,肯定会让市场迅速饱和,让棉纱的价格跳崖式下跌,赚钱想都别想,不把市场搞崩盘都算厉害的了。
聂宇与内阁众臣商议过后,最终拍板决定先不推广元年机。
等大汉扩张到江南,获取江南的生丝市场,再把元年机拿出来,先小范围推广下去。让江南以此为生的百姓织工缓慢适应,同时也是通过东南沿海港口,打通海外藩国的生丝市场。
全靠自己内部消化,肯定还是消化不掉那么多的,还是要从外藩那里吸血赚钱。
元年机已经生产出来,聂宇接着下令蒸汽机局和工部,立刻着手开发能否用蒸汽机去联动纺纱机,用蒸汽纺纱代替人力纺纱。
大汉的元年机,听着牛逼厉害,但已经有些迟了。
英国佬三十年前就有珍妮机了,现在干脆还有完全使用珍妮机的棉纺纱工厂,疯狂压榨收割殖民地同时,还不忘大肆兼并土地,让资本主义迅速膨胀,又把英国民众当出生去整。
没办法,工业革命带来了工厂扩张、资本主义膨胀,而大量土地被工厂扩张兼并,失地贫穷人口因此激增,社会不稳定因素太多了。
为了避免英国的失地民众造反,英国议会不得已加大了刑罚力度,只要偷半块面包就直接流放澳大利亚做野人。
……
荆州。
“不行,这样还是不行啊!”
“蒸汽机的力气太大了,一不小心就把棉纱扯坏了。”
“吴师傅,把功率再调小点怎么样?”
“不能再小了,刘郎中你没弄过蒸汽机,不知道这玩意力气到底有多大。棉纱实在太绵软了,人手稍微用力大点,可能都得断几根,何况蒸汽机这么大力气。”
“老吴,你说我们能不能再把连杆加长一些?”
“还加长?就算能行,那还怎么用?而且杆子太长,怎么保持蒸汽机的功率输出稳定?”
“诶,要是这棉纱稍微强韧一点就好了。”
“……”
几个工匠正围坐在一台蒸汽纺纱机的周围,跟着他们一起工作的还有几个工部来的年轻官员。
很明显,这台蒸汽纺纱机又卡住了,相比年初造出来的初版原型机,现在的蒸汽纺纱机已经完善许多,结构和输出功率都更稳定了。
只是,功率输出倒是稳定了,但蒸汽纺纱机上的棉纱完全没法正常纺纱,稍微时间长一点就会被蒸汽机扯坏。
人力操作纺纱机,力量都能很好控制。可蒸汽纺纱不同,蒸汽机输出的功率太强了,比人力大了不知道多少倍,脆弱的棉纱完全承受不住蒸汽动力,很容易就会被扯断扯坏,压根没法使用。
工匠们想尽了各种法子,包括延长连杆,降低一下蒸汽机的输出功率,可都没法解决问题,顶多就是让纺纱机工作时间延长了一点,棉纱该断还是要断。
要不是汉王的命令,这些负责工匠、官员都要忍不住吐槽,蒸汽机如此暴力的机械,真的能拿来纺造绵柔的棉纱吗?
长阳沿岸的码头。
“吭哧~吭哧~~轰隆隆~~~!”
阵阵响雷般的轰鸣声下,一艘隶属于汉军水师的小型战船,正沿着长江沿岸缓缓驶过。
确实是缓缓驶过,速度特别慢,慢到不比人在岸上走动快多少。
唯一让人惊叹之处,在于这艘船的船帆居然是收起来的。而且现在明明还是夏季,中午正热头的时候,岸边几乎没什么风吹,这艘战船却能无风自动,简直不可思议。
战船原本空旷的甲板上,已经多出几根大黑烟囱,烟囱滚滚往外冒着黑烟。
要是进到船舱里面,还能看到许多船员水手,正全部光着膀子,不停往船舱内装的最新型号蒸汽机里面添加煤炭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