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和太上皇的孩子频繁夭折,本质上还是朝堂政治斗争的延续。
触及到了利益集团的核心利益,人家肯定要发起反击。
皇帝身边戒备森严,直接出手弑君,风险系数太高。
相比之下,对皇子、公主们下手,难度系数就要低的多。
纵使出手暗算失败,幼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深入调查,还以为是宫中嫔妃之间内斗。
纵观整个历史,开国之主之类强势的皇帝,后代夭折率都很低。
一旦到了王朝中后期,宫廷斗争加剧、朝堂党争升温,皇子公主们的夭折率一下子就上去了。
下毒、刺杀都是不入流的手段,真正的黑手可能在一次宫殿维修中,就提前布下了暗手。
可能是一块木头,也可以是一块特殊的石头。
甚至单独的材料都没问题,但多种材料混杂在一起,就成了杀人不见血的剧毒。
孩童中招概率更高,那是他们缺乏意志力,经常伸手触摸身边的器物,又喜欢把手指塞入嘴中。
最惨的当属宋朝,皇帝一个比一个子嗣艰难,尤其是南宋时期,绝嗣都成了常态。
除了皇帝喜欢炼丹外,宫殿大量采用铅、水银、朱砂等毒物充当建筑材料,也是引发灾难的主要原因。
“大哥放心,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了!”
施靖林淡定的回答道。
有了成算就行,大家要的是一个安心,最怕当老大的妇人之仁。
……
次日清晨,早朝一开始,太和殿就热闹起来。
听说施家要行废立之事,不光京中文武百官出现在了朝堂上,就连宗室王公、勋贵外戚也全部赶了过来。
“自福临元年开始,我大虞就急转直下。
国事衰微,天灾人祸不断,皆是上天的预警。
一切的根源,都来自永宁十年的那场政变。
现在乱臣贼子已经被铲除,当拨乱反正,迎太上皇复位!”
吕凌风率先开炮道。
没有长篇大论的引经据典,三言两语就直入主题,全程没有夸永宁帝一句。
看得出来支持永宁帝复位,并不是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毕竟,永宁帝虽然好忽悠,但架不住在位期间骚操作太多,清流党人一样怕这位败家子皇帝。
可是没有办法,国库空空如也,他这个户部尚书地位太过尴尬。
清流党选择了和施家合作,自然要拿出诚意来。
带头请小皇帝退位,再拥立永宁帝复位,就是他要纳的投名状。
“荒唐!”
“亏你还熟读圣贤书,连礼法都记不住,干脆抹脖子自杀算了!
从来都是子承父业,‘父继子位’的荒诞剧,整个华夏历史上都只出现了一次。
那位有违人伦,强行上位的卫后庄公,后续是什么下场,不需要老夫多说吧!”
李亨率先反驳道。
等待了这么久,终于迎来了机会。
皇权更替有一套完善的礼法,皇位传承了下去,就不是想拿回来就能拿回来的。
施家要搞“父继子位”,完全是在礼法对着干。
站出来维护礼法,反对施家的计划,完全是名正言顺。
“你这老匹夫,岂知天命……”
话说到一半,一个响亮的巴掌响起,吕凌风直接被打懵了。
现在可是京中的施家天下,这帮勋贵匹夫,居然还敢如此放肆。
“混账!”
“朝堂上乃神圣之地,岂容尔肆意妄为!”
施靖风厉声呵斥道。
入住京师之后,他对一众勋贵可是礼遇有加,连抵抗王师的重罪他都没追究。。
本以为能收买人心,万万没想到,现在还是有人跳出来找死。
“呵呵……”
“我镇远侯府世受皇恩,岂能和你这逆贼为伍!”
李亨不屑的说道。
从自报家门那一刻开始,他就不怕施靖风暴起杀人。
死在阴暗的角落里,哪有在百官众目睽睽之下殉国来的耀眼。
话音落地,朝臣迅速分成两波。
见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出现在李亨的身后,施靖风瞬间绷不住了。
大虞传承近三百年,有忠臣愿意跟着这个帝国殉葬,并不算奇怪。
万万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多。
“老匹夫,这是欺我的刀不利呼?”
话音出口,他就后悔了。
眼前的一幕,太像东汉末年朝堂上的一幕。
“无妨,吾等的剑同样锋利!”
李熙的接话,让大殿内的紧张气氛越发凝重。
第507章 局势失控
“杀还是不杀”,一下子把施靖风架了起来。
早知道这帮老家伙会搞事情,就不该放他们进来。
现在当着百官的面,如果不杀鸡儆猴,往后谁还把他当成一回事。
大开杀戒,同样存在隐患。
李家敢带头反他,那是人家早就做好了准备。
年轻一代都走了,留下的全是一群老家伙,根本没有软肋。
搞不好人家就是故意送死,博取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
“来人啦!”
“把这些逆党,全部打入天牢,等候太上皇发落!”
沉思了片刻之后,施靖风果断选择了转移矛盾。
局势发展到这一步,人肯定是要杀的。
不过具体怎么杀,那也是要讲究方式的。
用太上皇的名义杀人,和自己亲自下场杀人,政治上完全是不同的结果。
“施家小儿,休要猖狂!”
“昔日,老夫带着你爷爷上前线的时候,你小子还在吃奶呢!”
李亨的调侃,瞬间引发了哄堂大笑。
“老匹夫,你这是找死!”
施靖风能忍,他手下的人,可忍不了。
恼羞成怒的施靖海,当场拔剑冲上大殿,向李亨刺去。
当事人躲开了,一旁看热闹的吕凌风,却不幸沦为受害者。
“啊!”
一声惨叫传出,把局势推向了深渊。
没有丝毫犹豫,距离最近的李亨,率先扑向施靖风。
擒贼擒王,眼下是最好的机会。
见到这一幕,一众忠于大虞的宗室、勋贵、文官纷纷响应。
反正都做好了殉国的准备,若是能在临死前,拉着逆党上路也算赚了。
“格杀勿论!”
意识到局势不妙,施靖林一边发号施令,一边上场帮忙。
什么大局不大局,现在通通不重要。
顷刻间,大殿上死伤无数,鲜血溅的满地都是。
龙椅上的小皇帝,被眼前的一幕吓的嚎嚎大哭。
亲眼目睹这一切的文武百官,也忍不住暗自抹泪。
无法下定决心以身殉国,不等于他们就真的没有感情。
在偏殿等着复位的永宁帝,更是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
当年他被赶下皇位的时候,无人站出来反对,本以为是朝堂上没有忠臣。
万万没想到,今天局势逆转,竟然有这么多人敢以血肉之躯对抗辽东军的屠刀。
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种史书上记录的悲壮画面,真实的发生在了眼前。
“住手!”
“朕命令你们住手!”
永宁帝注定要失望了,他的圣旨对辽东兵,从来都不具备约束力。
拥立他复位,只是单纯的政治需要。
现在都撕破了脸,如果不能把这些反对者绞杀干净,施家的统治就不可能稳固。
恰好辽东军缺粮,抄了这些人的家,还能缓解一下危机。
战斗来的快,结束的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