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人的悠闲生活 第270节

  对方回道:“我是章邯大将军麾下,大队兵马就在雅布赖山下,还请韩校尉随我来。”

  韩信提了提精神,留下了一地的尸体之后,带着众人前往雅布赖山。

  其实想来也对,都奔袭了一夜,从贺兰山跑来到雅布赖山,也快到河西走廊了。

  如果是蒙恬大将军与章邯大将军提前就安排好的,河西走廊的兵马出现在此地就不奇怪了。

  韩信跟着这支兵马来到了雅布赖山下,在这里见到了满地的匈奴人尸体。

  这里发生过一场大仗,可惜韩信来晚了。

  “大将军,这是蒙恬大将军麾下的韩校尉。”

  章邯看了看这个韩信,又收回目光道:“这个冒顿有几分本事,老夫这般围剿都被他逃了。”

  “大将军放心,蒙恬大将军派了大队兵马北上了,这一次就是要扫平漠北的匈奴人诸部。”

  韩信看向说话的这人,此人说话就带着一股阴森之感。

  对方注意到韩信的目光,他行礼道:“在下陈平。”

  韩信稍稍一礼。

  韩信自认自己只是一个校尉,并不能知道这场战争的全貌,从章邯将军与这位陈平的谈话中,他知道蒙恬大将军派出大队兵马去了匈奴人的大后方漠北,大队的秦军进入漠北地界,清理冒顿的后方。

  就算是雅布赖山一战没有拿下冒顿,等冒顿回过神来,也才察觉秦军已深入漠北,将他的后方扫平了。

  韩信也明白他自己是来策应章邯将军的。

  众人在雅布赖山下休息了一夜,韩信正在安抚着自己的枣红马,这一天一夜,真快到极限了。

  “马兄啊马兄,苦了你了,明天还要再跑一程。”

  “韩校尉。”

  闻言,韩信回头看去见到了这个陈平,询问道:“何事?”

  陈平拿出一纸军报,道:“有一队人被冒顿袭击了。”

  韩信看着信纸上的军报,迟疑道:“冒顿是怎么袭击的?”

  陈平抚着下巴的短须,放低语气道:“冒顿麾下的匈奴人都是极其擅长骑术的,他们让战马在草地低坡卧倒,秦军路过时没有意识到低坡下会藏着匈奴人,匈奴人可让卧在地上的战马站起来,从后方袭击。”

  韩信颔首,乌倮给他演示过这种技巧。

  起初韩信也不知道,他是怎么让马儿说卧下就卧下,让马儿站起来就能随时站立。

  韩信学了很久,才从乌倮那里学到了这个本领。

  韩信当即演示一番,当枣红马卧倒在地,陈平道:“嗯,该是如此伏击的。”

  随后韩信拍了拍战马的马脖子,枣红马就站了起来,还不安地踩了踩马蹄,继续嚼着草料。

  韩信梳着马儿的鬃毛,又道:“章邯大将军可有军令?”

  陈平道:“先前就听闻蒙恬大将军麾下有个擅牧马的将军,如今终于得以一见。”

  韩信在冷风中缩了缩脖子,吐出一口热气,看着对方。

  陈平也感受到自己的恭维话有些拙劣了,他先前根本不知道有韩信这号人,还是让人取了军中的卷宗才知道蒙恬大将军麾下真有此人。

  陈平也不知道韩信善牧马,更不知道韩信会此本领,他都是一句句套出来的。

  眼下,被韩信这么看着,陈平老脸一红,正色道:“我在冒顿身边安插了眼线。”

  早就听闻章邯大将军身边有个阴险小人陈平,韩信心中暗叹,安插眼线,果然阴险。

第245章 横扫漠北

  韩信没当即回陈平的话,总觉得只要回了这人的话,肯定没好事。

  见对方不搭理自己了,陈平欲言又止,只能先行离开。

  韩信又给枣红马添了一些草料,而后他自己与将士们挤在一处草棚下休息,雅布赖山的环境本就不好。

  山脚下还在焚烧着匈奴人的尸体,好在这里是背风处,闻不到什么味道。

  自己与随行的将士们有这么一个休息的地方已很不错了。

  翌日一早,韩信早早睡醒,他也不知道自己睡了多久,醒来时已阳光明媚。

  草原上的景色一直都很好,晨时虽还有冷风不断,但空气很好,也令人提神。

  只是风景美丽的同时,还有一个煞风景的人。

  陈平就坐在不远处,此人正优雅地喝着茶。

  韩信上前一看,喝的还是奶茶。

  放在如今的关中茶叶依旧是名贵之物,看到陈平在这里悠哉地喝着茶,吃着饼,韩信也忍不住多看一眼。

  “韩校尉,与我共饮如何?”

  韩信将自己的枣红马牵了出来,目光困惑地看着他。

  陈平也注意到了对方的目光,这目光似在说没看见我要出去打仗了?

  这大概是陈平从韩信的眼神中读出来的意思,似乎早有预料,陈平从袖子中拿出一张纸,道:“章邯大将军军令,有军令交给韩校尉。”

  韩信拿过纸张,神色凝重地看了看军令。

  陈平还是给韩信倒了一碗奶茶,慢条斯理地道:“韩校尉奉蒙大将军的军令来此地,现在来到了我们西军就要听从西军的军令。”

  韩信看罢军令,军令的内容很简单,配合陈平的眼线,抓拿冒顿。

  动兵开始,已有两天了,韩信也不知道外面的战况如何。

  大概是两位大将军都分好了功劳,章邯大将军捉拿冒顿,蒙恬大将军扫清漠北断冒顿的后路。

  但冒顿并不是个好抓的人。

  已有两天了,冒顿的骑兵依旧在与外面的大军周旋。

  陈平拿出一支箭矢,递给韩信,又道:“这是冒顿的响箭。”

  韩信听过有关冒顿的事迹,听说冒顿就是用这种响箭杀了他的父亲头曼单于。

  至于这件事是不是真的还两说,但传闻是这样。

  韩信很不屑冒顿的残暴,只觉得这个匈奴王为了树立威信总是做一些极其残暴之事。

  譬如说谁会真的拿别人的人头当酒器的,这种人要是放在中原,势必会被几代人当作案例反复拿出来说。

  也亏得他冒顿真的能做出这种事。

  陈平又道:“放在以前,章邯将军是万万不会随意出兵抓拿冒顿的,最过分的一次也就是在马鬃山与冒顿擦肩而过,我们的章邯大将军行事向来最稳妥,现在河西走廊建设有了成果,才会出兵北上。”

  言至此处,陈平又喝下一口奶茶,接着道:“大军在外,有着河西走廊作为后盾,我们随时能回去。”

  话是这么说,韩信也是这么认为,只要长城还在,他们驰骋在草原上时,能够随时有一条退路。

  按照陈平所言,新建设的河西走廊与长城有着一样的意义。

  韩信听了对方的话,就觉得这个陈平虽说是传闻中的阴险小人,但是其人确实是真的有见地,有远见的。

  韩信看着这支响箭,又道:“此箭作何用处?”

  陈平道:“只要韩校尉能够追上冒顿,并且在三里之外放箭,此响箭会发出尖锐声,我的眼线听到这个声音,就会回应,并且他会协助将军杀了冒顿。”

  韩信道:“我更想活捉他。”

  陈平随即一笑,道:“收尸还是活捉,韩校尉随意,但这是一份天大的功劳与机会,韩将军马术了得定能夺首功。”

  韩信反问道:“章邯大将军怎会将这件事交给我?”

  言罢,韩信用这箭拉开弓弦,朝着上方一箭放出,箭矢上冲之时确实有响声,但不是太明显。

  陈平举着茶碗,又道:“有劳韩校尉了。”

  韩信收起自己的弓,再将落在草地上的箭矢收起来,追问道:“为什么是我?”

  陈平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心虚,但这心绪也是稍纵即逝,他道:“韩校尉骑术了得。”

  见韩信将信将疑的神色,陈平没再多作解释,解释的越多,对方的疑心就越重。

  陈平干脆不解释了,其实并不止韩信一支队伍,这种响箭其实也好做。

  陈平至少安排了十余支这样的队伍分布在草原各处,寻找冒顿。

  休息到午时,韩信又从西军中得到了五十匹战马,留下三十人协助西军。

  陈平看着带着六十余人的韩信队伍离开了大营,也是长出了一口气。

  回到大营内,陈平见到了李由,他道:“李都尉,都安排好了。”

  李由正在看着这一次送来的关中文书,他道:“粮食已悉数送到。”

  陈平又道:“韩信其人看着倒是不凡。”

  李由不认识韩信,他依旧看着手中的文书。

  如今河西走廊与陇西已成了西军的大粮仓,甚至在这个大粮仓的粮食还能够反哺关中。

  对大军来说,无疑是最安心的。

  只不过这一次李由依旧不在前军的队伍中,他只在后方负责后勤。

  李由抬眼看了看站在眼前的人,陈平也一样坐在后方,为章邯大将军出谋划策。

  陈平也确实在冒顿身边留了眼线。

  记得是今年的年初,章邯大将军又去了一趟马鬃山,大将军总说河西走廊不够大,需要继续建设,秦军的地界一定要要到马鬃山以西。

  而就在章邯大将军去马鬃山的那一次秦军也遇到了一队匈奴人,并且抓到了那支匈奴人的部族首领。

  准确来说,是一队月氏人与一队匈奴人打了起来。

  而陈平用一颗西域的珠子,从月氏人手中换来了那个匈奴人部族长。

  后来,陈平让人治好了不省人事的这个匈奴人部族长。

  陈平却说是他带着队伍从月氏人手中救下了他。

  这就是陈平阴险之处,那个在冒顿身边的眼线早已不满冒顿的残暴,并且打算报答的陈平的救命之恩,还在雪山下发了誓言。

  就这样,这个其实是从月氏人手中买来的战俘,回到了冒顿身边,却还要给陈平卖了命。

  这世上总有这种巧合到不可理喻的事。

  而这种事情,恰恰是陈平最擅长的。

  如果那个匈奴部族长真的杀了冒顿,并且陈平再告知他真相,也不知他会如何作想。

  与陈平这样的人走得太近,当真是不舒服,担心自己也有一天被他卖了。

  这些年陈平一直都在搜集有关西域诸国与匈奴人的消息。

  如果这些消息全部汇总起来编写成书,可以装满一驾车。

  通过这么多年的观察可以得知,虽说冒顿当初杀了头曼单于,东灭东胡人,在那时的冒顿确实得到了许多匈奴部族的支持,并且拥立冒顿。

  可时过境迁,这么多年过去了,匈奴人也看出了冒顿的残暴,即便冒顿立下很多规矩,想要强大匈奴的骑兵,按规矩分战利品。

首节 上一节 270/3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