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仲文则端坐于一旁,捧着几册尚未完本的书籍凝神翻阅。
书籍的扉页上,正是四个楷书大字
——玄破苍穹。
良久之后。
陶仲文压着欲将断章狗炼化成丹的不忿,缓缓将书籍放下。
嘉靖帝似长了心眼一般,适时吐了口浊气睁开双眼,开口问道:
“国师,此书中所载之事,你以为是真是假?”
“回万寿帝君的话,微臣不敢妄言。”
陶仲文斟酌着道,
“不过判断此事亦是不难,万寿帝君只需将他召来,当面问他几个问题便可知真假。”
同行本是冤家。
仅凭这一点,陶仲文对鄢懋卿就不会有任何好感。
正如此前对待段朝用那般。
段朝用一进宫就成了皇上身边的红人,风头一时压过了他。
而他则只是略施小计,推波助澜了一番,便令段朝用妄自称大,最终导致如今场面无法收拾,自绝于万寿帝君。
第34章 勤政殿
“黄伴,听见陶真人的话了么,命人去将鄢懋卿召来。”
嘉靖帝先不问陶仲文应该问哪几个问题,而是回过头去对不远处正拿着一把拂尘为法器掸灰的黄锦说道。
“奴婢遵旨。”
黄锦停下手里的活,躬身向外退去。
他心里明白,嘉靖帝自前两年南巡行宫起火之后,性情已经变的越来越多疑,就连对待他这个自幼就在王府伴读的奴婢都有所保留。
嘉靖帝此刻先命他前去下旨,就是不想让他听见陶仲文接下来即将提及的问题。
防止他将问题的内容透露出去,令鄢懋卿有所准备。
这自然不只是对他有所保留,同时也是对翊国公郭勋的严重不信任。
毕竟前些日子才出了段朝用那档子事,那事还尚未了解,如今郭勋立刻又献上一部鄢懋卿著作的奇书,如何能够轻易取信于嘉靖帝?
至于鄢懋卿嘛……
黄锦倒是真有点看不懂了。
人生在世纵有贪欲,无非名利权色四字,追求进步固然是人之常情。
但这个鄢懋卿未免也太想进步了!
此前在殿试中写了那么一封答卷不算,如今又立刻攀附上了翊国公,还搞出了这么一部奇书,这难免给人一种用力过猛的感觉。
大多数时候,用力过猛只会令人厌恶。
以黄锦对嘉靖帝的了解,只怕也是很难会喜欢这样的人物吧?
除此之外。
黄锦还在心中暗自为鄢懋卿捏了把汗,是那种不夹杂任何个人情绪的捏了把汗。
不仅是因为陶仲文掺和了此事。
也是因为黄锦内心忌惮的人中,嘉靖帝排在第一,陶仲文则排在第二。
旁人或许不了解陶仲文,黄锦却不可能没有一点猜疑。
虽然这个老道士平日里在嘉靖帝面前一副仙风道骨、与世无争的清冷姿态,但黄锦却怀疑这只是他的表象,内里实则阴险毒辣的很。
别的暂且不提。
光是自他进宫之后,皇上宠信的方士一个接一个在“不经意间”暴雷获罪,而这个老道士又非但总是能够置身事外,还时常以老好人的姿态出言搭救,迅速在其余一众方士之中有口皆碑的表现,就已经足够黄锦提高警惕了。
在黄锦看来,这样的人若非大忠,那便必是大奸!
而黄锦则更加倾向于大奸。
因为此前段朝用怂恿皇上隐居深宫静心玄修,将国家大事交由年仅五岁的太子和辅政大臣监理的时候。
皇上也曾询问过陶仲文的看法,而陶仲文明明只需几句话便可在不损害自身的情况下影响帝心,但却并未明确表示反对。
仅凭这一点,便足以让黄锦暗自记恨上陶仲文,认定陶仲文是大奸大邪之人。
毕竟退位让贤容易,想再坐回龙椅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天底下有哪个忠君之臣能坐视不理?
可惜嘉靖帝如今正当局者迷,而黄锦又没有确凿的证据,因此才不敢在嘉靖帝面前多嘴,避免劝谏不成惹祸上身……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谁还不是个懂得明哲保身的人了?
……
“终于要见到活着的嘉靖帝了……”
宫里的谒者前来召见的时候,鄢懋卿已经提前做好了心理建设。
面见嘉靖帝虽然并非他心中的执念,但是致仕回乡之前能见上一回也算不虚此行。
要怪就怪嘉靖帝此前实在搞得有些神秘。
传胪仪的时候躲在纱帐后面不算,在后来谢恩仪上也只恩准状元沈坤进殿上表。
搞的鄢懋卿这个第三甲第二百五名明明两次都已经与其无限接近,也还是没有得到一睹其真容的机会。
不过这一回应该是不会再有意外了。
毕竟这一回可是单独召见,而且去的还不是宫里,而是嘉靖帝玄修的个人私密场所西苑,嘉靖帝怎么可能还不露面?
带着这样的心情,鄢懋卿坐上了嘉靖帝派来接引的官轿。
如此一路摇摇晃晃,大约摇了半个时辰之后。
“鄢吉士,咱们到了。”
外面传来谒者的声音,鄢懋卿掀开帘子走下官轿,环视着不远处那一大片波光粼粼的湖水,心中感慨万千。
这地方后世已经改名叫“zhong南hai”了。
不过不管叫什么名字,也不管是在这个时代,还是在后世,这里都整个天朝当之无愧的政治中心,鄢懋卿也都是平生头一回有幸踏入。
这种感觉很奇妙,原本他以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心理建设,一定能够泰然处之。
但此时此刻,他却无法自持的心跳加速,还略微有点胸闷,仿佛正有一件无形的重物忽然强压在了肩上……
“嘁,我才不做什么举重冠军,那是严世蕃的专属人设。”
鄢懋卿连忙掐了掐自己掌心,胸闷的感觉终于略微有所缓解。
“鄢吉士,请随咱家来。”
不远处宫殿的台阶上适时传来一个娘娘腔。
鄢懋卿认得此人,此前在传胪仪和谢恩仪上虽未见到嘉靖帝,但却多次见到过这个嘉靖帝最亲近的御用太监:
“见过黄公公。”
“不必多礼,皇上和陶真人正在殿内等着你,速速随咱家来吧。”
黄锦虽然不知陶仲文给嘉靖帝支的问题是什么,但还是出于个人私心,不动声色的提前向鄢懋卿透露了这个关键消息。
“陶仲文……”
鄢懋卿自然不知黄锦是故意透露这个细节,只是听到这个名字之后,心中也还是不由的敲起了小鼓。
陶仲文也在的话,这次面圣保不齐会出一些预料之外的岔子。
不过有句话叫做“无欲则刚”。
鄢懋卿这回来又不是为了获得嘉靖帝的青睐,细想也没什么好顾虑的,不需太过在意此人。
甚至倘若陶仲文敢咄咄逼人,他也不介意对其反唇相讥,如此事后陶仲文八成会寻找机会在嘉靖帝面前替他“美言”,自此成为助他达成终极目标的一大助力也说不定。
心中想着这些,鄢懋卿抬脚跟在了黄锦身后。
进殿之前,他还不忘抬头看了一眼宫门上悬挂的匾额
——勤政殿!
这三个字好他妈刺眼!
真不明白嘉靖帝怎么能在这地方安心玄修,难道就不怕道心不稳,以致走火入魔?
第35章 反问
刚进入勤政殿,一股浓烈的香火气息便迎面扑来。
“咳咳!咳咳咳!”
这回鄢懋卿是并非故意咳嗽让嘉靖帝觉得自己“带衰”,实在是这烟火气息太呛了嗓子,甚至还有点辣眼。
“!”
这倒把前面引路的黄锦吓了一跳,心说这小子此前在传胪仪上打喷嚏已经引得皇爷蹙眉,如今刚进殿便又咳嗽,只怕在皇上心中已经注定没个好印象了。
何况这回还有陶仲文提前给皇爷支了招,鄢懋卿只怕是凶多吉少……
鄢懋卿此刻又已紧张起来,哪里顾得上这些细节。
他正在透过缭绕的烟雾,低着头用余光偷偷观察殿内的环境。
只见空荡荡的大殿内,除了两排向内延伸的盘龙柱,最醒目的便是位于大殿中央的一个小型瑶坛。
这个瑶坛应该呈正圆形,目测直径大约在三米左右,上下共分了三层,看起来很像是后世的三层蛋糕。
瑶台的四周,还悬挂着直抵穹顶的纱帐。
不过与传胪仪上不同,此刻这些纱帐都拢了起来,现出了盘坐于瑶坛中央的人影。
那是一个皮肤苍白、脸型清瘦、胡须稀疏但浓眉大眼的中年男子,身子完全裹在一套黄色的袍子之中。
鄢懋卿隐约能够看出,这黄袍并非龙衮服,胸口也没有一条巨大的团龙,所以这应该是道袍,直领,大襟,右衽……
错不了,这是道教中天师圣主才能穿着的黄色道袍。
想来此人就是嘉靖帝朱厚熜了……
据鄢懋卿所知,朱厚熜现在才三十出头,这个形象和地位都与其符合。
而在瑶坛的左侧,则立着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看起来与夏言、严嵩等人年纪相当。
此人躬身揣着双手,同样身着一身道袍,不过却是仅次于黄色的紫色,象征尊贵与智慧,寓意紫气东来。
他应该就是陶仲文吧?
“鄢吉士,还不跪拜万寿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