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需求在过去之所以不能被满足。
士族特别是公卿世族有意垄断知识是一方面。
但知识载体本身不够便利,也是一层顽固的阻碍。
麋威回首过去。
为什么关令惠作为关羽之女,想要读兵法,还得特意请人抄写?(115章)
就连贵为皇太子的刘禅,想要读书,还得丞相诸葛亮替他抄录并注释?(120章)
甚至更早前,还在江陵的时候。
为什么自己跟关兴无意间“握手言欢”的时候,后者会异常兴奋激动,就像个没见过世面的乡下小子?(6章)
皆因简牍时代的“书籍”,就是得之不易,就是难以推广。
即便是士族子弟,大多数人一辈子也未必能读到几本完整的书。
遑论连士族都够不上的群体。
所以纸书的出现,就跟双边马镫,跟宋明理学一样。
都是一种时代召唤的产物。
它的出现是必然的。
什么时间出现是偶然的。
而现在,麋威就成了这个必然中的偶然。
在一个看似寻常的日子里。
猛然按下加速键。
然后带着全天下人。
一起“躺”进新时代。
当然。
这里面的种种计较,就没必要全都跟父亲坦白了。
麋威只是将自己的思路大致交代一下。
然后便开始努力回忆前世各种改良造纸术的知识。
最后隐隐约约记得一种发明于晋代的“黄麻纸”。
同时兼顾了廉价、轻便和耐保全的优点。
一直被广泛使用到唐宋时期。
这应该是短时内最合适的目标了。
……
麋威不知道的是,麋竺听完他的思路。
也有了一番自己的见解
麋竺认识刘备更早,知道后者早年师从卢植。
而卢植师从古文经学大师马融。
换言之,刘备是天然带着古文经学派的背景,甭管他实际上读过几年书。
尽管刘备从未明确参与今古之争,麾下更是同时存在两派的博士。
但从他选用尹默为刘禅的太子仆。
教导刘禅《春秋左氏传》便可见一斑。(11章)
因为《左氏》正是古文经之一!
而众所周知,今文经是汉代世家大族垄断知识和名位的利器。
古文经学派的崛起,是伴随着与后者争夺名位而来的。
既争学术,也争权力。
照此而论,微末起家的刘备,天然就对以今文经为象征的世家大族心存警惕。
而麋竺虽是徐州士人,却是以货殖起家。
自然算不上什么经学传家的世族。
或许。
这正是刘备选他来主持此事的根本原因?
总之。
父子俩各有所得。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招募能工巧匠,集思广益,全力改良造纸术。
第173章 降书
扬州,寿春。
魏征东将军,扬州刺史曹休,今日既没去军营巡视军士训练,也没有登上肥水对岸的北山欣赏深秋景色。
反而带着本地的典农校尉,一同视察军屯。
这当然不是因为曹休突然起了铸剑为犁的心思。
或者因为孙权北面称臣以后,扬州方向暂无大战,以至于闲得发慌。
相反,曹休始终坚定认为,魏吴之间早晚会再起大战。
而自己必将能以这场大战为踏脚石,建立不朽功勋。
说不定,还能碰一碰宗室第一大将的名位,当个大将军大司马什么的?
毕竟。
当下的大将军曹仁不但年迈,且早在前年襄樊溃败中已经丧失所有锐气。
公认的冢中枯骨。
至于原本稳稳压自己一头的曹真。
近来在关中栽了一个不大不小的跟斗,以至于陷入无止境的讨贼当中……短时间内看不见立大功的可能性。
这么一算,各方镇将里。
好像就只剩一个镇南阳的夏侯尚尚有机会跟自己争一争高下了吧?
可夏侯尚毕竟姓夏侯,不姓曹。
换言之,不论主观感受,还是客观事实,曹休距离宗室第一将的位置,触手可及。
那他怎忍得住不去争一争?
思忖间,一行人抵达一处名为“芍陂”的大湖附近。
自先秦以来,历代有识之士都曾修治芍陂以灌溉农田,使之成为淮南地区的重要的水利工程。
哪怕是最为动荡的建安年间,也曾先后有过两次系统性的修治。
最近一次还是曹操亲自主持的。
曹休作为曹操亲手培养的宗室子弟。
自然不会忽视这里的建设。
不过,就在他视察到一处刚刚播种的宿麦田时。
却看见一名皂衣小吏正拿着一把树枝在地上摆弄,十分专注。
曹休起初以为对方在算数,便让左右留下,悄然上前查看。
但横看竖看了好一阵子,感觉不像是算筹。
反倒有几分排兵布阵之意。
不由更加好奇,干脆走到对方跟前。
皂衣小吏这才意识到有人靠近,一个激灵站起,旋即便看到了身佩金紫的曹休。
脸色一红,结结巴巴道:
“下下吏,拜拜见,将呃,将军!”
曹休只当对方是紧张,指着地上问道:
“这是军阵?”
小吏连连颔首。
曹休顿觉有趣,道:“你懂兵法?”
小吏:“略,略懂。以前,在,在家中,读,读过。”
曹休:“可曾从军?”
小吏:“未,未曾。”
曹休算是听出来了,此人并非紧张,乃是天生口吃。
随后又闲聊了几句,得知对方本为南阳新野、棘阳一带的大姓邓氏子弟。
自建安十三年刘琮投降后,随亲人北迁到汝南参加军屯。
如今成了一个稻田守丛草吏。
话到此处,曹休其实已经没了谈兴。
毕竟双方地位悬殊,对方还是个结巴,光听他说话就费劲。
但那小吏大概不愿意错过难得的进步机会,突然道:
“将,将军,可,可是要伐伐伐吴?”
曹休目光一凝:
“谁告诉你的?”
小吏道:
“猜的。”
见曹休不语,他自知机会来了。
微微吸气,居然流利了起来:
“孙权虽然称臣,却诚心不款,早晚必为祸。”
“朝廷又素来忌惮孙刘联盟,将军为扬州大将,岂会不替朝廷分忧?”
曹休见对方果然是猜的,顿时放松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