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门庶子 第155节

  老实说,这位领导也不差。

  胆小这个贬义词,跟谨慎这个褒义词,是一线之隔的。

  由大理寺提出,这明显就有偏袒宋时安,为其制造便利的意味,难免落下一个阿谀谄媚、见风使舵的口舌。

  大理寺能舔人,但只能舔皇帝。

  可如若是吴王来,大理寺少卿偷偷给他建议,让他这样做,并且由吴王亲自向皇帝上表,事情也办了,也相当于给吴王卖了人情,堪称是滴水不漏。

  只是这吴王,啥时候来啊?

  “汪大人,叶大人来了。”

  这时,一名属官前来禀报。

  “叶大人?”汪辰一愣后,露出了笑容,“是叶长清大人吗?快,快去请。”

  这真是说曹操,曹操到啊。

  既然吴王来人了,事情就好办多了。

  本来这就是吴王赚宋时安好感度的时候,他凭什么不早点来?

  “那在下,就先下去。”大理正见来客,就准备离去。

  “不用,一起吧。”

  汪辰相当尊重的让其留在了这里。

  “那下官就遵命了。”

  大理正之前还不觉得这个汪大人有什么问题,可让他代了这么些天的大理寺卿后,那是完全懂了。

  这人,不可与之深交。

  出了事,他绝对不去抗。

  像朝堂之上的其余人,为了些自己的利益,集团的利益,或者说上进的需求,倒是相当大胆的发声附和。

  不过话说得多,总有做错的时候。

  汪大人这样做官,还真的没问题。

  很快,叶长清就来了。

  汪辰主动上前,笑盈盈的与之打招呼,大理正则是在一旁陪同。

  在寒暄恭维过后,各自的坐了回去。

  汪辰在主位,左右则是叶长清和大理正。

  “汪大人。”叶长清也不是闲人,便直接开门见山道,“这宋时安的案,您想怎么判?”

  “大致已经确定下来,但怎么判,谨遵吴王教诲。”汪辰讨好的说道。

  “大理寺原本的打算是?”叶长清问。

  “整个琅琊参与的,包括朔风那边原本的官员,九十几人啊,全都降了一级,罚俸一年,所以对于宋时安,也不能太轻。”汪辰试探道,“我们想的是,宋时安从正七品,降到正九品,罚俸两年,不知叶大人以为如何?”

  正好翻一倍。

  “大人觉得合适便可。”叶长清微笑回应。

  轻拿轻放了属于是。

  基本上,就是做个样子。

  像这种功过各有的局面,就得先把过给定下,结算了,再去另外赏功。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还能保留品级,堪称奇迹。

  “那他何时能够出狱?”叶长清问。

  “我就是在烦恼此事啊。”

  汪辰叹了一口气。

  叶长清露出不解。

  而后,一旁的大理正便将事情告诉于他。

  听完,叶长清也有些头疼:“真要流程走完,那科考怕是赶不上了。”

  “小叶大人,这已经是最快的了。”汪辰解释道,“这样的案子,从来没有这么干脆利落过。”

  “能够怎么样的,想一个办法呢?”叶长清询问。

  “办法倒是有,但得吴王殿下出面。”汪辰压低声音道。

  “如何?”叶长清问。

  身体稍稍前倾,汪辰道:“案子,尽快的结,尽量在科考放榜之前让宋时安出狱。而科考的那一天,想办法向陛下申请一下,暂时让宋时安出狱一日。”

  “不可。”

  听到这个,叶长清当即拒绝:“这样对殿下的影响太大了。”

  吴王可以用势头压人,去左右审判的流程和结果。

  但不能够明晃晃的,去破坏规则。

  大理寺中,没结案的囚徒,怎么可能出去,还参加个会试呢?

  其他几千的举人学子见到,也难免有牢骚。

  这些,都算是对吴王风评的影响。

  “那我,可就不知道怎么办了。”

  汪辰露出为难表情。

  吴王不来扛,让自己扛,这是没道理的。

  “反正,就是要把这个试考了,而且得作数的。”

  叶长清在深思熟虑后,有了想法,看向汪辰:“汪大人,让宋时安在牢里考,何如?”

  ………

  国子监之中。

  开始忙活进士考试的出题了。

  因为现在大虞的科考内容,并非是试卷,而是两大科的两个考题。

  辞赋,策论。

  顺带一提,秀才的考试不太一样,内容是考圣人书的默写,句读,内容解析,以及命题作文等等,更像是现代的试卷,难度和竞争,就小了非常之多。

  而到了进士的考试,就更加血腥了。

  大虞基本上都是在职考。

  意味着,你要和几千个古代公务员,比谁的文采更高,谁的治国更妙。

  七位大学士,以及晋王,八个人在很衡鉴厅之中,讨论着考题。

  不过也不是从零现编,每位大学士,都要事先写一份提案,再集体讨论,是否可行。

  讨论出来后推出他们认为的考题,再由皇帝定下。

  只需在考试三日前确定就行。

  之所以这么紧,也是为了保证绝对不泄题。

  上午,先确定的是辞赋。

  晋王,挨个的看着各位博学多才的大学士所撰写的提案。

  看着看着,他感觉到了一种默契。

  抬起头来,发现每一位大学士,都平静的端坐着。

  说到底,还是文官派。

  说到底,还是这天下最精明的人。

  皇帝确实是有否决的权力,可如果七个人的提案……

  都差不多呢?

  除非你皇帝,自己出题。

  还有诸位都是职责所在,无可指摘。

  “孙师傅这一想法,很好啊。”

  晋王露出笑容,说道:“赤水一河,滋养了整个凉州。而今齐贼南下,又为我大虞防线,抵御外敌,庇佑亿兆黎民。以咏叹我大虞江川河流为题做赋,甚好,甚佳。”

  众人的想法一致了,那便是——

  给孙谦定制状元。

第140章 宋府解封,天下举人归京

  宋府,一家人还是那样,待在大堂里面,老老实实的啥也不做。

  毕竟宋靖都已经吩咐过了,在他出来之前,不能闹任何的幺蛾子。

  如今,宋时安已经立了这样的天功,等结算就够了。

  “父亲,大概还有多久才能出来啊?”宋沁有些疲惫的问道。

  “大理寺断案的流程要走完,是需要些时日的。”宋策回答道,“尤其是这种大案,不可能那么简单的。”

  “那不是快到科考了吗?”宋沁问,“不能在这之前,把咱们都放出来吗?”

  “科考的报名,截止早就过了。”宋策道。

  “那策儿你这次岂不是考不了了?”崔夫人说到这里,感到十分的可惜,还有一些焦急。

  毕竟之前乡试没有发挥好,连亚元都没有中,宋策一直都很失落。

  过后他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中进士。

  虽说在宋时安去朔风没多久,宋氏一家都落网了,根本没有什么时间复习,可他一直以赶超父亲为目标……

  然而就当众人都以为他会很难过时,宋策语气没有任何波澜的说道:“一次科考而已,相比起家族的安危,什么都算不上。”

  一下子,变得好成熟了。

  这孩子,才十六岁啊……

  “我以前觉得你挺呆呆的,现在看来,颇有男子气概啊。”宋沁也少有的称赞道。

  “没礼貌,不许这样说兄长。”崔夫人教训说。

  “什么兄长,就比我早出来那么一会儿……”宋沁小声的嘀咕。

  “那你今年也十六岁了啊。”

  崔夫人突然的反应过来些什么,一下子看向了连忙缩着头的宋沁:“真是,又大了一岁,得赶紧把你嫁人了。”

首节 上一节 155/4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