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你说这么多人宁愿守着半死不活的单位,也不愿意另谋生路,到底是为啥?”
晚上。
夫妻两人聊天的时候又说起了蒋玉芬的事情,盘莲花忍不住问出了心中疑惑。
“没别的,就是观念问题。要是在体制内上班还可以继续熬着,要是在不景气的企业,真不如早早出去干点别的。”
方唯不能说哪一种想法更对,但人挪活,要是一直在半死不活的单位上吊着,就等于是浪费时间。
像蒋玉芬的选择就很好,暂时也不辞职,离开单位先去外面闯一闯。在外面干好了,从此就是海阔天空,干不好还可以回来上班。
现阶段还是改开初期,机会真的很多,只要不是运气太差一般情况下都能赚到钱。
这是一个拼胆量的时代,敢打敢拼就有出路。
蒋玉芬说干就干,很快就购进了一批货发往了省城。批发部是她父亲开的,她加入之后,这个生意就算她和父亲两人的。
瑶岭辣椒酱已经有了知名度,前来批发部提货的大多是一些小商店、小卖部的店主,什么东西好卖他们都门清。
根本不用专门推荐,第一批辣椒酱系列产品很快就销售一空。
蒋玉芬进货也越来越频繁,等资金实力壮大了一些之后,一次就购进了一大批货。
方唯从张楚那边了解了情况,也为蒋玉芬感到高兴。对方是他多年的朋友了互相之间都帮过不少忙,他自然希望对方能混得好。
这天上午。
方唯在办公室接到了黄志刚的电话,说省里来一个投资考察团点名要到瑶岭乡考察。
“方支书,考察团里有几家外资公司的代表,答不答应合作都不要紧,但你尽量对人家客气一点,明白吗?”
这所谓的投资考察团为什么来到新林县,黄志刚是心知肚明的。
人家明显是冲着瑶岭合作社来的,再说具体一点就冲着方唯手里的与育种技术来的。
黄志刚知道方唯肯定不会跟任何人谈合资的事情,但来的都是客,他还是希望方唯能控制一下自己的脾气。
“黄书记,瞧你说的,我是那种不讲理的人吗?请你放心,我会坚持自己的原则,但不会和他们发生冲突。”
方唯当即表了态,黄志刚这才满意的结束了通话。
第二天。
一辆大客车来到了合作社,车停下之后从上面下来了二十多个人。
方唯亲自接待了他们,他们当中有农业厅的人、有农科院的人还有招商引资部门的人。另外就是三家外企的代表,其中一家和方唯打过交道,正是那家国际种业巨头。
另外两家也是和农业相关的公司。
“这几家国际巨头打算在本省投资国内最先进的育种基地,涵盖水稻、玉米、小麦等主粮的育种,另外也包括其他经济作物的育种。”
大家走进会议室坐下,工作人员送来了茶水和水果。
招商引资部门的干部率先发言,首先给双方做了介绍,特别强调了这几家国际巨头在行业内的地位。
方唯一听就没兴趣了,搞来搞去还是合资,说不好听的,合作社跟人家合资的下场就是被人彻底吞掉。
他手里积累了这么多年的种子库将会彻底消亡,很多作物的种子都会被这些巨头直接或间接的控制。
接下来,省里的来人分别作了发言,从几个角度阐述了省里对此事的重视。
方唯不置可否,接下来就按照惯例带大家去田间地头看一看,然后介绍一下合作社在育种方面取得的成绩。
其实都是虚的,核心的东西自然是只字不提。
参观完,方唯带着一行人去食堂吃饭,为了招待客人,今天特地上了当地出产的米酒。
“方支书,我们单位的方涛同志参加了科技下乡活动,是在你们瑶岭乡吧?多谢大家对我们职工的照顾,我敬你一杯。”
考察团有农科院的人,对方找机会向方唯敬了一杯酒,还特意提到了方涛的名字。
方唯倒没有拿架子,谁和他碰杯,他都是一口干了。
“方涛在我们这边的工作很出色,多谢省里的支持。”
方唯的回答滴水不漏,现在方涛他们的研究课题还没有结束,有些情况暂时不必透露出去。
同时他也明白对方想提醒自己什么,可惜他不是软骨病患者,没那么容易被吓到的。实际上农科院也不可能把方涛如何如何,最多就是给他穿小鞋,完全不用理会。
到了下午。
大家又坐在一起谈起了合资项目。
“首先感谢省里能给我们这个机会,也让我们能和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农业公司直接交流。不过,我们理事会之前就谈论过这个问题,认为合资弊大于利,不予考虑。”
方唯没给大家任何的幻想,直接搬出了理事会决议,拒绝了一切合资的建议。
扶着招商引资的同志有点着急,拉着方唯走出会议室,单独聊了十几分钟。
“方支书,人家愿意投资大笔的资金,数额之大难以想象。送上门来的钱你为什么要拒绝呢?”
“这个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人家付出了什么必定想要成倍的拿回去。我不会妄自菲薄,但就杂交水稻育种技术来说,这些国际巨头根本不是对手。
再说了,我们合作社每年都有相当的盈余,根本不缺资金,为什么要跟别人合资?我觉得他们或许能找到更合适的合资对象,就不必在我们身上浪费时间了吧?”
方唯不为所动,他其实很清楚,当外资汹涌而来的时候,国内一些企业拥抱了它们。
后果就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国产品牌逐渐消失,合资品牌大行其道,他是不可能把企业的主导权让出去的。
第358章 板栗南瓜,奋进中的乡镇企业
负责招商引资的同志,见他的态度很坚决,只能无奈的回到了会议室。
这次考察最终不欢而散,方唯根本不听对方开出的条件,所以连谈都没得谈。
“支书,咱们这次恐怕得罪不少人。”
送走了考察团,赵金生等人都有些担心。
但这种事根本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要么同意要么拒绝,无休止的拉扯下去更不可取。
“没办法啊,我们总不能连自己的利益都不敢维护吧?你们也不用担心,只要咱们继续发展壮大,谁也奈何不了咱们的。”
花海这样说,不过方唯也不敢掉以轻心。
接下来几天,他花了很多心思写了一份材料,详细阐述了与国外巨头打交道的心得体会。他以合作社为例,特别说明了国内的优势产业要谨防掉入合资的陷井。
这份材料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先不说,最起码能给合作社多套上一道保险。
有些事只要捅到了上面,有些人做事就不敢肆无忌惮。
方唯将材料反复的修改定稿,然后寄往了京城。
事实上这份材料寄过去之后,马上就得到了一些人的重视。现在各地都在不遗余力的招商引资,对于国内的优势产业保护不力,这种情况很普遍。
上面经过研究,很快就下达了文件,要求各地都要加强本土优势产业的保护,不允许以合资的形式损害本土企业的利益。
没有必要进行合资的项目,一定要从严管理。
方唯也接到了文件,心里的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了这份文件背书,谁也没办法再给合作社扣帽子,这一关算是过去了。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好消息。
武耀阳在沉寂了几年之后,直接去了省里,看样子是很有前途。
方唯替对方感到高兴,毕竟大家在一起相处了那么多年,还是有一些感情的。
方唯坐在办公室里看完了文件,刚把办公桌收拾干净,就看到赵金生走了进来。
“支书,黄书记来了。”
赵金生进来说了一句,然后侧身让开,黄志刚一个人不紧不慢的走在他的后面。
“黄书记,你怎么来了?请坐。老赵,去泡壶好茶送过来。”
方唯赶紧起身相迎,不一会,赵金生就让工作人员送来了茶水,大家很识趣的转身离开,方便两人谈话。
“方支书,你给上面提交的报告我看了,写的很不错。说实话,你看问题比我看的深刻,可惜你志不在此,要不然你比我更适合坐在这个位置上。”
黄志刚喝了一口茶水,然后突然来了这么一句。
方唯不好接话,说什么都不合适,干脆做出一副仔细聆听的样子,一言不发。
“对了,你现在和武主任还有联系吗?”
黄志刚感慨了一番,然后好像不经意的问起了武耀阳。
方唯笑着点了点头,他忽然发现,这才是对方突然跑来的目的。
武耀阳在县里当主任的时候,黄志刚只不过是公社的副主任,其实和人家的关系很一般。而方唯和武耀阳的私交就很不错,这些年偶尔也会通个电话,并没有断了联系。
“我和武主任偶有联系,这不,我也是刚知道人家高升了,正打算这两天打个电话过去表示恭贺呢。”
“你这个方支书,这么大的事情只是打个电话怎么行,还是应该亲自去一趟省城才显得诚心啊。你有没有时间?刚好我也要去省城办点事,不如一起?”
黄志刚和方唯的关系也不错,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也顾不上含蓄。
方唯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对方想和自己一起去看望一下武耀阳,趁机把关系再建立起来。
“行啊,那咱们一起去。不过武主任想必很忙,就是不知道人家有没有空见我。”
他没有拒绝,通过一些事情他对黄志刚的印象好了很多,并不介意做一个牵线搭桥的人。
但问题是武耀阳见谁不见谁,不是能决定的,所以丑话得说在前头。
“明白!人家有没有空见你都不要紧,心意到了就行。”
两人达成了共识,不禁相视而笑。
第二天。
方唯就和黄志刚去了省城。
在宾馆住下之后,他和武耀阳联系上了,并随口提了一句黄志刚。
“方支书,今天我没有时间,明天吧,明天晚上一起吃顿饭,嗯,把小黄也喊上。”
武耀阳听到方唯来了还挺高兴,以至于对方提到了黄志刚他都没有在意。
两人约好明天晚上一起吃饭,武耀阳还说了把黄志刚一起喊上。
黄志刚知道此事之后很开心,他本来没抱多大的希望能和武耀阳见面,只要方唯在人家面前提一下自己,自己这趟就没白来。
结果,人家邀请方唯吃饭还把自己一起捎上了,可见方唯和对方的关系确实不一般。
第二天。
黄志刚早起就出去办事,方唯则去了家具公司,和方平、林汉阳等人聊了聊。等到下午快下班的时候,他才返回宾馆,喊上黄志刚一起去吃饭。
这顿饭吃了将近一个小时,这还是武耀阳在百忙之中抽出来的时间。
大家没聊别的,聊了聊新林县这几年的变化,也说了合作社从无到有的过程。
武耀阳晚上还有事,方唯把自己带给对方的土特产拎下楼,然后塞进了对方座驾的后备箱。
“方支书,有心了!等下次来省城了一定要告诉我,到时候抽时间和你好好喝几杯。”
武耀阳随即上了车,扬长而去。
黄志刚感到很满意,回到宾馆之后一个劲向方唯表示感谢。
方唯摇了摇头,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回房洗完澡就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