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我在瑶岭山下当农民 第442节

  新的杂交水稻品种属于籼稻杂交水稻,目标产量起码要超越【南光四号】,口感和味道不能比【南光四号】差。

  好在他也不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试验。

  试验田的生长速度比大田快得多,算上冬季的时间,一年下来6次全周期试验,平均两个月就能完成一次试验。

  大家已经习惯了这种超级育种试验方法,见怪不怪,问就是大棚的功劳。

  方唯确定了下一步试验的方案,便离开了试验田。现在很多事都不需要他亲力亲为,他提供思路和方法,具体的事情自然有人去做。

  随后他也懒得去办公室了,直接竹器厂接上盘莲花,了,两口子就去县里看望两个孩子。

  和孩子的交流自然是在饭桌上进行,每次来这边,他俩都会带孩子出来吃顿好的。

  “斌斌,想好了以后报考什么学校吗?”

  斌斌翻过年头就要面临高考的问题,方唯知道孩子喜爱中医,但还是想聊一聊这个问题。

  “爸,我想报考中医药大学,学成之后当一名中医师。”

  斌斌的回答不出所料,方唯还是觉得有点遗憾。

  未来在国内中医是不吃香的,很多中医院都是挂羊头卖狗肉,中医师的职业生涯会比较艰难。

  “有没有想过学西医?到时候中西医结合,走出一条更宽广的道路?”

  方唯不会勉强儿子,但会给对方提出一些建议。如何选择还是要看他自己,毕竟未来的人生路要靠他自己去走。

  斌斌摇了摇头,这孩子很有主见,方唯见状就不再多言。

  吃过饭,夫妻两人把孩子送回了学校,然后便返回了家里。

  “三哥,你就不担心斌斌选错了路?”

  盘莲花对这些事情并非一无所知,之前当着孩子的面她没吱声,回来后她又开始担心。

  “没事的,孩子只要上进,学什么专业从事什么职业都不要紧。即便是选错了道路,他也有很大容错空间。”

  方唯笑了笑,让婆娘放宽心。

  盘莲花还挺纳闷,为什么男人不在乎孩子的试错成本?不过很快就反应了过来,有他给孩子托底,即便是学了中医出来没什么发展,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匆匆数日。

  新林农场和阳山农场的采收工作全部结束,接下来他们也种植了油菜。

  今年合作社的油菜种植面积达到了22万亩,这还是合作社历史上的首次。

  “支书,咱们自己要不要建设一座榨油厂?县里基本上都是用土法榨油,出油率低浪费多,咱们要是搞这么个厂子,一定会大受欢迎。”

  这天上午,有一位理事专门来找方唯,提出了建设榨油厂的建议。

  榨油厂的投资可大可小,要是采用先进的榨油技术,机器设备可不便宜。

  “你这个提议不错,那咱们就召开理事会会议,议一议。”

  方唯觉得农副产品加工都没问题,背靠着合作社,有很多有利条件。于是他在下午就召开了理事会会议,这个提议很顺利就获得了通过。

  社里对于这种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很熟悉,有人负责办理手续,有人负责订购设备。

  榨油厂的地址就选在了工业园区内,紧挨着板栗加工厂,厂房是现成的。

  提出这个建议的理事,负责整个建设工作,在来年油菜采收之前就可以投入运行。

  赵金生又忙了起来,各个乡镇种植油菜的人不少,合作社表示愿意收购这一季出产的油菜籽。

  当然,签订协议的最先决条件是农户种植了合作社的油菜品种。如果种子不是合作社的出产的,那么就不能收购。

  合作社产出的油菜种子,品种好、出油率高,亩产油菜籽超过了230斤。

  不知不觉间,社里出产的产品越来越多,比如像辣椒酱系列、板栗产品系列、瑶岭大米等等,现在又要多一项菜籽油。

  当然,这套设备能榨菜籽油,就能榨茶油,如果不考虑投资较大的因素,还是很方便的。

  崔义明知道了这个消息之后,还特意去工业园区看了看,并在很多场合夸奖合作社有眼光,走出了一条农副产品深加工的新路。

  在方唯看来,这没什么好得意的。

  他搞的这些加工工厂其实都没什么技术含量,可能会有一些投资门槛,毕竟这些工厂都引进了先进的生产设备,生产规范都很严格。

  起步就是高标准,这和一般的小工厂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还是原材料,只要原材料好,加工出来的产品就不愁卖不掉。

第392章 市场骤变,争夺食用油

  这天上午。

  方唯和赵金生等人来到了林业大队,视察林业大队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

  “方支书,各位理事,我们大队今年砍伐了各种树木27000棵,补种树苗30000余株。目前,整个林业大队拥有板栗树15万棵、油茶树12万棵、果树5万余棵,各种林木不计其数。”

  林业大队的大队长,说起这一年的工作成绩充满了自豪。

  目前,大队拥有育苗、植树造林、伐木、果树栽培、林下养殖、林下种植等多项产业,每年的产值超亿元。

  林业大队的最大优势是什么?就是林木和各种植物的加速生长。比如像别人培育一颗珍贵林木的时间,起码是十年起跳,而队里培育的很多林木可能三五年就能成材。

  拥有庞大的基数,还拥有快速的繁殖能力,林业大队就可以源源不断的出产木材。

  一些珍贵林木的价值很高,野生林木不让砍伐,人工栽培的林木倒是可以按计划砍伐。

  “不错,你们的工作做得很塌实。不过,你们也不能沾沾自喜,随着各项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人工种植的珍贵林木还让不让砍伐,都是一个未知数。”

  方唯提前给林业大队打了预防针,他也记不清楚以后像山上人工种植的林木,到底能不能砍伐,但提前做好预案还是很有必要的。

  “好的,方支书,我们会认真考虑这方面的问题的。”

  林业大队的负责人记住了方唯的提醒,回头会和大家一起商量对策。

  视察完林业大队的工作,方唯和赵金生等人就去了一大队食堂吃饭。吃完饭,一行人又去了养猪场、禽舍、堆肥场等处,详细视察了各处的生产经营情况。

  合作社没有重点发展养殖业,所以这一块的产值占比很低。

  现在有不少人都在呼吁放弃这一块,另外像堆肥场的意义也不大,毕竟随后可以买到化肥,有了汽车谁还在意自行车呢?

  但方唯不这么看,合作社的农业生产使用化肥很少,几乎不使用农药。

  有了属性的加成作用,堆肥场出产的农家肥并不比化肥的效力差,而且还不会损耗地力。在土地肥力有保证的情况下,农作物的产量主要取决于品种的产量限制,而不是其他。

  至于养殖业,就暂时维持现有的规模吧,相当于自产自销,根本不受外界的干扰。

  说起来也挺意思,不少乡干部都会到合作社各大队的菜市场来买菜买肉,就是因为合作社出产的花猪、麻鸭以及肉鸡的品质好,什么农家土猪农家土鸡都比不上。

  “支书,我们可以继续使用农家肥,也可以不用或者少用农药,但养殖业现在很赚钱,我们为什么不扩大规模呢?”

  有理事想不通这个问题,直接在现场就询问了方唯。

  “养殖业对于水源、土地还有一定程度的污染的,另外对咱们社里的整体环境不利,你确定要赚这种钱?”

  “那还是算了吧,我就这么一说。”

  大家明白了方唯的思路,那就是要给社员们创造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

  反正合作社赚钱的路子很多,也不差这一点,提出问题的理事马上就把话给咽了回去。

  青山绿水,花草环绕,谁都喜欢这样的环境。

  接下来,大家又去视察了其他一些小设施,直到傍晚才各回各家。

  “三哥,听说社里要把养殖业砍掉了?”

  吃晚饭的时候,盘莲花突然了问一句。

  方唯看到很无语,农村就这点不好,捕风捉影的事情都能传遍十里八乡。

  “不会的,我们决定维持现有的规模,自产自销为主外销为辅。要是都撤掉了,咱们就吃不到这么好的猪肉和鸡鸭,我第一个就不答应。”

  “就是嘛,我也觉得传言不靠谱。”

  盘莲花这下子放心了,随即继续低头吃饭。

  孙道人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老三,我最近想回观里看看,你有时间送我一趟吗?我去山上呆一阵子,等斌斌放假前我就回来了。”

  “行啊,那就后天吧,后天一早我送你上山。”

  方唯不怕麻烦,现在开车能直接到山门那边,去一趟三清观还是很方便的。

  孙道人笑了起来,回去后就开始收拾东西。

  现在去山上倒不需要他带什么,三清观的香火很旺盛,他的两个徒弟什么都不缺,根本不用操心。

  方唯按照约定把孙道人送去了山上,斌斌周末回来没看到师父,还挺不愿意。

  孩子和孙道人的感情很深,孙道人同样如此,要不然对方就不会一直呆在合作社,早就回山上去了。

  “斌斌,道长说他会在寒假前回来,你就放心吧,别想那些有的没的。”

  盘莲花劝了一句儿子,斌斌的心情才好了起来。

  从这个学期开始,孙道人就减少了给斌斌传授中医知识的频率。他知道孩子翻过年头就要参加高考了,不想过多的占用对方的时间。

  孙道人觉得自己的身体还不错,再活二十年都没问题,真没必要这么着急。

  他已经习惯了在村里的生活,身处红尘中,反而有更多的感悟,对他的修行很有帮助。另外,山上也不是世外桃源,现代社会本就很难找到一个避世修行之所。

  “爸,我想好了准备报考京城中医学院或者羊城中医学院。”

  斌斌经过考虑,基本上确定了自己的志向。

  方唯点点头,说道:“挺好!既然有了目标那就好好努力,争取把梦想变成现实。”

  “我会成功的。”

  斌斌显得很有自信,方唯微微一笑,起身去了院子里。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这是好事。”

  方唯看到很欣慰,他知道这两所大学都很不错,随便儿子报哪一所都行。

  晚上。

  阿姐做了一桌子菜,两个孩子周末回来休息,她也非常高兴。

  无论是斌斌还是小洁,都是阿姐帮着带大的,她对孩子的溺爱可不比方唯两口子少多少。

  一家人正吃着饭,赵金生匆匆走了进来,说道:“支书,你吃过饭到社里来一下,有人想要咱们的菜籽油。”

  “油菜还没收呢,什么人这么着急?你先过去,我随后就到。”

  方唯让赵金生先去社里,他赶紧吃完了饭,便去了会议室。

  进门一看,赵金生正陪着三个人在说话,他和对方打了声招呼便坐了下来。

  “方支书,这几位是是从羊城来的,他们想收购咱们的油菜籽。”

  赵金生看过对方的介绍信和身份证明,单位是粤省粮油公司下属的一家企业。企业的经营项目上有食用油的生产销售,所以才有了收购油菜籽的提法。

  “各位,不好意思,我们社里的油菜籽不对销售,因为我们自己办了一家榨油厂,春节后就可以投入生产。”

  方唯没时间和对方闲聊,早知道是这事儿,刚才吃饭也不用那么着急。

  “方支书,你们是不是不了解食用油这个行业,不是说你榨出油来就能卖掉。你们没有品牌,没有销售渠道,还不如直接卖油菜籽划算。”

首节 上一节 442/49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