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要登月 第283节

  必须让NASA重新选择登月舱!

第428章 小日子:“我跟路云争夺世界航天奖?”

  老美天亮之后,老中开启自己载人登月工程的新闻就传进了千家万户。

  这下世界又鼓噪了起来。

  虽然老美五十多年前执行了人类首次载人登月任务,后来几年又进行了好几次,但那都是几十年前的事了。

  当时的电视直播糊得跟鬼影似的,根本看不清。

  各次任务都有现场摄影机录像,登月宇航员返回之后会有高清摄像和照片,可好莱坞也拍了不少载人登月的电影,所以很多人就把真实摄影和电影画面混淆了。

  这导致很多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当代年轻人不信联邦去过月球,连一些经历过那个年代的老年人也不怎么信。

  很多人说老中的一些人搞载人登月阴谋论是为了可怜的自尊心,可这种阴谋论在老美自己内部有更大的市场。

  老中这边的登月阴谋论就是老美传过来的。

  当然,地平论也一样。

  老中古代的“天圆地方”理论都不是纯脆的“地平论”,更别说还是卫星、航天员统统去过太空的“当代地平论”。

  所以在各种各样的声音中,很大一部分声音是在庆幸老美二四年载人登月,老中是二六年载人登月,这个“人类的第一次载人登月”的名头肯定是老美的。

  “我联邦天下无敌啊!”

  另外一部分人虽然相信老美五十多年前进行过载人登月,但半个世纪的时间足够把当时的影响力抹平了。

  加上现在是信息化时代,有高清直播加持的第二次载人登月任务甚至可能超过第一次载人登月的“价值”。

  毕竟高清影像是一种相当强势的力量!

  幸亏联邦是二四年重返月球,而老中要等到二六年才进行载人登月。

  至于什么航天专家、航天爱好者说的老中是在释放烟雾弹,老中有可能比联邦还早进行载人登月计划等等。

  听听这是人话吗?

  老中是什么地方?

  落后国家!

  联邦是什么地方?

  山巅之国!

  就算现在老中的航天技术追上来了,但联邦当了这么多年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已经成了他们的思维定式,所以肯定不会被人打败。

  毕竟当初的另一个超级大国就被联邦干掉了。

  而老中现在成为新的超级大国了吗?

  显然没有!

  不过虽然联邦没有外部可以匹敌的对手,但联邦内部却有人捣乱!

  随着老中那边的新闻传过来,蓝色起源向联邦问责局提交了长达50页抗议书的事也上了新闻。

  世界首富的蓝色起源称NASA给了太空叉修改报价的机会,但没有把这个机会给蓝色起源。

  它还认为NASA的这一决定扩大了太空叉在太空探索上的垄断控制。

  NASA的决定误判了蓝色起源给出的提议的优势,淡化了太空叉那个所谓的超大登月舱研发中的重大技术挑战,对成本的重视程度超过了预期。

  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超大登月舱研发困难,让联邦在这次载人登月竞赛中处于劣势地位!

  “小企业队”那边也同样向联邦问责局提出抗议。

  他们在一份声明中说,他们对NASA的采购过程和技术评估的部分内容有问题和担忧,所以向问责局提出抗议,以解决这些问题。

  并表示自己其实是很尊重这一过程的,但为了这次月球竞赛的成功,期待此事得到公正和明智的解决。

  然后两边都希望在他们抗议期间冻结NASA的登月舱合同,不要让违规的合同变成事实合同,那是对联邦公平精神的践踏!

  这消息一出,有的人赞成,因为他们觉得“大就是好”没错,但“大就是困难”也是对的。

  现在联邦只比老中快两年,但马一龙的大火箭四飞四炸,一看就不靠谱。

  万一真拖慢了联邦载人登月的进度,那问题可就大了。

  而有的人在狂骂他们已经在拖慢联邦载人登月的进度了。

  那些人觉得他们是嫉妒,他们那些垃圾设计都是过时的,根本不如马一龙的登月火箭看起来酷!

  为此马一龙可不客气,它直接无视了“小企业队”,直接在推特上嘲讽蓝色起源飞不起来。

  【马一龙:蓝色起源的任何火箭都还没有将航天器送入轨!】

  这指的是蓝色起源目前只有亚轨道火箭在无人试飞,所谓的7米直径“新格伦”火箭更是影子都没有。

  后来马一龙还觉得不过瘾,就在评论区补了一张“蓝月”着陆器的图,但着陆器上的文字“蓝月”被改成了“蓝气球”。

  嘲讽蓝色起源的登月舱只是一个充气模型,根本就不存在实际的东西。

  “蓝月亮”是蓝色起源公司研发的月球着陆器,它上边搭载了上升级月球加压舱,两者结合就是“国家队”登月舱。

  飞离月球的时候“蓝月亮”着陆器不动,只是上升级点火飞离。

  (国家队登月舱飞离蓝月亮着陆器CG图)

  它的结构就是100%复刻阿波罗登月舱,只是更大更先进。

  蓝月亮与上升级摞起来的高度超过10米,而加压舱又在最顶端,所以舱门高度距离月球表面大概是8米左右。

  奇葩的是这么高的高度“国家队”登月舱只配备了爬梯,需要宇航员穿着笨重的月球宇航服爬上爬下。

  蓝色起源的大老板是世界首富贝索斯,被马一龙这样嘲讽肯定不服气,所以两个人就在推特上怼了起来。

  贝索斯嘲讽马一龙造的不是火箭,而是炸弹,试飞火箭四飞四炸。

  马一龙嘲讽贝索斯的想法落伍,成立的航天公司至今都没有火箭入轨。

  小企业队:都没人理我的吗?我也是参与者啊!

  四月底的时候,各国航天机构又贡献了一个航天热度新闻。

  那就是开始搞一年一度“世界航天奖”推荐。

  “世界航天奖”是国际宇航联合会设立的航天领域最高奖项,总部位于巴黎,旨在表彰在全球航天科学、技术、工程管理等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个人或团队,获奖成果需对航天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它需要在每年的六月份之前推荐完毕,然后六月份通过国际宇航联合会两轮投票评选,等到十月份的国际宇航大会上颁奖,获奖领域涵盖航天工程、深空探测及技术创新等方向。

  小日子那边今年推荐的团体奖就是隼鸟2号小行星探测器团队,因为它采集了5克“龙宫”小行星的样品并顺利返回地球。

  不像隼鸟1号那样“95%成功”。

  但是小日子那边的信心不算很足,因为它们要面对的是路云!

  团体奖方面:“木鸢”级太空穿梭机团队!

  个人奖方面:“木鸢”级太空穿梭机的总设计师、人类载人航天新时代的开创者、商业太空旅游大爆发的主要推手、“大技术整合理论”创始人、全球可回收火箭技术大爆发“源神”……

第429章 路云拿奖的其他竞争者,马一龙的超级火箭高级原型机终成功

  【哇,现在的航天信息是真多,以前怎么就没注意呢?】

  【以前除非是超级炸裂的航天任务,要不然就是小圈子消息,现在是因为路云这个自带超级流量的影视航天二合一大明星带起来了很多关注度,新闻报道的多了,所以知道的人就多了。】

  【确实,不过路云实力太强了,这么多称号,这……这里站不下这么多人!】

  【哈哈哈,没办法,我们路神就是这么强大,封号少了都无法提现他的真正实力!】

  【还真是,之前没看过这种称号的时候我还不知道路云竟然这么强,感觉他好像什么都会似的。】

  【可惜这个是选航天方面的东西,其实路神还有其他方面的巨大影响力,比如动力外骨骼方面,感觉再过几年动力装甲都能造出来。】

  【这个没办法反驳,路神真的太强了,航天方面没有一个称号是凑数的……】

  “木鸢”级太空穿梭机的总设计师就不说了,这是最无可争议的,因为这玩意真的前无古人!

  不管是仅仅部分可用的航天飞机还是没有彻底研发出来的单机入轨第二代航天飞机X-33,它们都无法蹭流量。

  路云设计建造的“木鸢”级太空穿梭机不单单是X-33那样靠在发射架上发射起飞的单级入轨航天飞机,它可以直接在跑道上水平起飞。

  这样不仅成本更低,也更加的灵活,乘客承受的G力加速度也更小。

  而有了“木鸢”级太空穿梭机,那人类载人航天新时代的开创者和商业太空旅游大爆发的主要推手就顺理成章了。

  以前航天员进入太空的周期都是以“月”为单位的,尤其是去国际空间站和天宫空间站,往往是好几个月才发射一次。

  毕竟载人航天的成本太高了。

  除了刚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时候会单纯让航天员乘坐狭窄的载人飞船在太空轨道上转几圈,其余的时候都会让他们在空间站里待上一段时间做研究。

  当然,前提是有空间站。

  但是自从有了“木鸢”级太空穿梭机,尤其是原型机“木鸢号”试飞的时候,载人进入太空的周期都是按“天”或“周”计算的。

  比如十天半个月、一两周之类的。

  对于载人航天来说就是妥妥的“航班化”。

  而从去年夏天到现在差不多十个月的时间,“木鸢号”试飞载人9次,“内部合作商”模式载人4次,“木鸢”级量产初号机“灵机一动号”执行商业太空旅游航班5次,累计往太空运输超过了100人!

  与之相同的时间内,老中、老美和毛子三国的官方航天机构联合起来只往太空运了十几个人!

  这不是载人航天新时代,什么是载人航天新时代?

  至于商业太空旅游……

  世纪初的时候仅有几名商业太空游客进入太空,“木鸢”的出现把这个人数直接扩充到了百人,这难道不是“商业太空旅游大爆发”?

  更别说下半年“灵机一动号”会开始执行每周一次的商业太空旅游航班,到时候半年时间又会有至少300人进入太空!

  要知道从人类首次进入太空到现在整整60年了,不算蓝星航天贡献的话,总共就只有五六百人进入过太空。

  当然,这里边包含了重复进入过太空的人,以前的和蓝星航天的都应该算是“人次”。

  而说到技术方面的事,现在世界上具备一些航天实力的国家都在发展自己可回收火箭,都要感谢路云“开源”。

  所以路云“大技术整合理论”创始人和全球可回收火箭技术大爆发“源神”名号也实至名归。

  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称号,这些东西加起来让路云拿到“世界航天奖”个人奖的概率就是板上钉钉。

  虽然个人奖其他国家也有推荐,比如老美那边推荐马一龙,说他是可回收火箭的开创者,并且正在以快速迭代的方式研发新型的全回收超级火箭。

  不过仅仅这点可撼动不了路云的地位,更别说马一龙超级火箭所谓的“快速迭代”只是四飞四炸,并没有成功首飞。

  另外还有比较奇葩的推荐,那就是三哥那边推荐老仙。

  理由是没有老仙的支持就没有巴拉特航天的飞快发展,而巴拉特航天是世界航天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巴拉特航天的世界航天是不完整的。

  网友们:“……”

  现在网友们讨论的是路云能不能同时作为“木鸢”级太空穿梭机团队的领导者拿到团队奖?

  毕竟相对于个人奖的无人能敌,团队奖那边还是有些阻碍的。

  小日子的“隼鸟2号”小行星采样返回团队就不说了,还有老美那边的“毅力号”火星车和“机智号”火星无人机团队。

首节 上一节 283/2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