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星要登月 第304节

  亦如十几年前的月球探测计划。

  (世界各国摩拳擦掌报纸截图)

  现在,老美将“太空服务组装制造”列为国家战略。

  欧盟“月球村”计划将整合建筑与机器人技术。

  小日子也在欧盟“月球村”计划里,毕竟它在上一个“摩拳擦掌”时期就有这个计划。

  而老中的《二一年国家航天》白皮书也明确了在轨制造能力建设目标。

  不过老中这个计划的进度太快了,引得其他国家极其侧目。

  “你年初刚发布今年的航天目标,九月份就见成果了?”

  “你这样显得我们很呆哎!”

  这还没完。

  “太空工业一号”卫星在轨发射成功之后航天局还开了一个小发布会,轮到路云发言的时候他直接“爆典”。

  “众所周知,老美做的很多PPT都被我们实现了,这次也是一样!”

  路云笑着说道:“随着材料、机器人及人工智能的融合,太空制造将向智能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催生太空经济新形态。”

  “如今正是太空制造技术经济的突破临界点,人类工业生产开始从重力束缚中解放,而标志就是刚才在轨释放成功的‘太空工业一号’卫星。”

  “我可以预言,未来十年近地轨道会出现具备商业量产能力的太空工厂,老美说的千米级航天器也会被我们实现……”

第459章 千米级航天器项目!大就是好!

  作为年轻人,路云发表讲话的时候没有那些老成持重的大佬们严谨,所以……

  很多人都喜欢听他发表演讲!

  就像现在。

  当他说出自己的暴论之后,弹幕迅速多了起来。

  【哈哈,坐在路云旁边的航天局长都愣了。】

  【666,不愧是路云!】

  【虽然话有点糙,但仔细想想还真是。】

  【确实是这样,单级入轨100%复用的航天飞机就是老美最早设计的X-33,结果他们到现在都还没首飞。】

  【这还是不太一样的,木鸢级太空穿梭机比X-33还先进。】

  【只能说木鸢级太空穿梭机是老美设想中的PPT,但他们做不出来,甚至降了两档的X-33也没造出来。】

  【这个还不够经典,军事武器才经典,比如055大驱,朱姆沃尔特大驱看了惊呼:“这简直就是我!”】

  【高超声速武器才牛呢,前两年阅兵亮相的东风-17就是老美之前设想的PPT。】

  (东风-17图)

  【这个我看军事博主说过,老美设想的是轰炸机携带高超声速导弹AGM-183A一小时打遍全球。】

  【哈哈,结果AGM-183A导弹一直没成功,试射两次都失败了……】

  长期以来,老美的军事部门一再宣称新型高超音速武器将是未来作战的关键,尤其是在同X国和XXX的潜在冲突中意义重大。

  AGM-183A高超音速导弹就是他们设想的版本答案。

  它由载机携带并发射,射程超过900千米,飞行速度超过5马赫,主要用于打击导弹阵地、防空设施、中大型建筑物等高价值固定目标。

  这款武器基于高级研究计划局先前研制的试验飞行器设计,采用“战术助推滑翔器”弹头,在临近空间飞行,很难被探测和跟踪。

  它采用“助推-滑翔”弹道,且能侧向机动,能够躲避反导系统拦截,增大突防概率。

  就……想的挺美。

  AGM-183A在今年四月第一次试射的时候未能从载机上脱离,试验以失败告终。

  七月底又进行了第二次试射,结果是导弹脱离载机后助推器未能点火,导致试验失败。

  不过老美认为第二次试验已算是部分成功,至少导弹安全从载机上完成脱离。

  这就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可供研究。

  赢!

  开始的时候观众们跟着路云的话调侃着老美,然后他们就听到了“千米级航天器”!

  【????】

  【千米级什么?】

  【我超,真要造星际战舰?】

  【冷知识,《星球大战》里上千米的战舰可以叫“歼星舰”。】

  【同志们,“一千米”或许听着不长,但换成“一公里”绝对震撼——长达一公里的星际战舰!】

  【妈耶!】

  【别喊妈了,你们都不看十四五规划书吗,它里边就说了这个千米级航天器,是用来搞科研探索的。】

  【呃,一般人肯定不会对十四五的规划书感兴趣的……】

  以前肯定不能感兴趣,但现在从路云这里知道了,那兴趣可就来了。

  有些网友的行动力非常强,很快就找到了出处。

  【好家伙,还真有,就是《“超大型航天结构空间组装动力学与控制”重大项目指南》!】

  【牛批……】

  (图片)

  这个计划是建造尺寸达千米量级的超大型航天器,将来用于未来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宇宙天体奥秘探索和空间长期在轨居住研究等。

  虽然不是网友们想象中的星际战舰,但也相当震撼了。

  毕竟——大就是好!

  千米级大型航天器究竟有多牛批?

  目前人类建造的最大航天器——国际空间站,它的尺寸是长110米,宽88米,展开的太阳能板大约相当于两个足球场的大小,总质量更是高达400余吨。

  而千米级大型航天器的大小,那就是十个国际空间站连起来的长度。

  当然,真要上千米的话,肯定不会像国际空间站那么“单薄”,所以它的重量不会是4000多吨,而是至少万吨!

  不过万吨看着多,其实180米长的055大驱排水量就超过万吨。

  而330多米老美的“福特号”超级航母排水量更是超过10万吨!

  所以重达万吨的千米级航天器是太空里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但依然“薄皮大馅”。

  好在航天器就是这样的,它的用处不是比重量,而是比用途。

  千米级的航天器,哪怕其他的作用不说,单单它那庞大的体积能让地面上的人类肉眼可以看到就是一个巨大的用途!

  航天器有多大,实力展示就有多大!

  其实目前的国际空间站和天宫空间站也是可以被地面人类肉眼看见的,但它们太小了,人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光点,就是看到了也不知道那具体代表什么。

  可要是千米级的航天器,它那巨大的太阳翼可以反射相当多的阳光,那些光线足以让人类的肉眼看清它的轮廓。

  人类肉眼看到的千米级空间感大致像是一张几厘米大小的名片挂在天上。

  这要是把太阳翼和舱体颜色都涂成红色,别管上边有金色五角星还是有锤子镰刀,都能吓的老美睡不着觉。

  你就说这用途大不大吧?

  当然,要在近地球轨道上打造这样一个巨无霸,无疑面临着诸多风险与挑战。

  首先,将如此庞大的设备送至地球同步轨道,所需成本极为巨大。

  其次,其建造过程涉及结构模块化设计、多次发射及空间组装等多个复杂环节,还需解决动力学耦合等高难度问题。

  所以现在只是搞了一个项目指南放进了十四五规划里,表示国家未来肯定要上马这个巨无霸,各部门要开始探讨可行性了。

  不管是成本、技术还是工程,还是其他的什么方面,都要探讨一下。

  别到未来项目真要上马的时候拿不出可用的方案,然后再临时抱佛脚。

  所以面对弹幕上的各种超前问题,航天官方和路云都不会在这里回复,而是在直播快要结束的时候说道:“等到今年国际宇航大会的时候我们会给出进一步的信息。”

  “好了,这次的太空课堂结束,祝大家生活愉快,再见~”

  见路云这里问不出什么来,那网友们就自己讨论去了,并且讨论的尺度越来越大。

  你不告诉我标准答案,那我就只能……自己编了!

  同时,深夜时间的老美那边也开始了大讨论,很多不需要追踪路云和老中航天消息的人已经睡了,结果被强行吵醒上网进行讨论。

  老中的很多网友是不看十四五规划的,但他们之前是详细解读过的。

  当时发现里边的“千米级航天器”规划之后就讨论过一阵,现在发现路云参与其中了,那他们必须再讨论一遍。

  毕竟路云“风向标”的身份可不是一个外号那么简单。

  关了直播的老中航天官方也没休息,而是开启了下一个测试项目。

  “太空紧急逃生装置准备好了吗?”

第460章 模拟航天员使用充气隔热盾突入大气层!

  “太空紧急逃生装置”也是老美之前搞的PPT。

  那是上世纪六十年代,首次太空竞赛期间,载人航天的疯狂探索时代。

  当时的老美有一个非常大胆的设计,那就是让宇航员只凭借手提箱大小的逃生装置就可以实现从太空降落。

  (设想图)

  遗憾的是,老美的这个PPT只停留在了PPT上。

  别说宇航员用充气隔热盾安全再入大气层了,就是货物使用充气隔热盾再入大气层都没有试验过。

  且不说没有能耐受近3000度高温的柔性材料,返回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死亡翻滚”也是大问题。

  目前老美的相关进度只搞过亚轨道测试,要明年才搞近地轨道测试。

  而老中前两年测试新载人飞船的时候顺便搞过一个小型充气隔热盾的轨道测试,只可惜测试结果不太理想。

  前期挺过了再入大气层的高温,但是在复杂大气环境里产生了飘移现象,没有按照设定平稳着陆。

  好在没有遇到更极端的“死亡翻滚”。

  用某些人常用的话,那就是“获得了宝贵的实验数据”。

  所以现在,老中直接开始搞老美……的“太空紧急逃生系统”PPT!

  它就装在太空码头的球形节点舱的舱壁上。

  因为太空码头的节点舱要装一个直径1.2米的方形舱门,所以节点舱的直径是一个3.8米的球状舱体,比天和核心舱的2.8米直径节点舱足足大了1米。

首节 上一节 304/371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