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程1995 第156节

  姐夫一听,立刻就答应了:“那行,我给你介绍三个人,到明年开春,你给我留两个。”

  “嗯,这样,他们在你那边挂着就行,社保什么的,算我身上,基础工资也算我的。我这边给一份基础工资,再给提成就行了,到明年春天,我留一个,剩下的那俩接着卖空调。”颜辉解释道。

  “没问题。”姐夫点了点头,他可一点都不亏。

  颜辉愿意从姐夫这里要人,其实是很合理的,虽然说这些业务员不懂胶合板,但是他们也是给工地供货的,懂工地就行。后者比前者要难得多!

  而且,这些人多多少少都有些工地的关系,让他们来卖胶合板也是顺便的事情。

  单纯想了解胶合板没什么难度,最多一天时间就能搞清楚。业务员并不需要涉及到胶合板的加工生产,只需要打着颜辉的名义出去卖就行了。

  第二天中午,颜辉见到了姐夫介绍的这三个人。

  颜辉安排了一个饭局,请姐夫和三个业务员吃饭。

  三个人分别叫王拥军、孔庆伟和李默。吃饭之前,姐夫单独给颜辉讲过这三个人的情况。

  王拥军是皖省人,来鲁省已经三年了,一开始在做猪饲料的业务,偶然间认识了姐夫,就被挖了过来。王拥军家庭压力比较大,因此很努力,一直比较拼。

  孔庆伟是鲁省济宁人,空调方面算是比较擅长,做人做事也比较圆滑,在三个人里面能力最强、提成也是最多的。

  李默也是个勤勤恳恳做事的人,人如其名,话不算多,他的特点是总能抓住要害,擅长听别人讲,所以业务做的也还可以。

  “这三个人,都是我的金牌业务员,哪个收入也有一个月三四千,不过到了秋冬季节就差点,”吃饭的时候,姐夫给颜辉介绍了一下,接着看向这三个人,指了指颜辉,“这位是上午我给你你们提的颜总,他可是建安集团韩总身边的人,你们应该明白。”

  “王总,我跟您这么久,您对我一直也不错,我觉得别人那里待遇再好,我也不想去。”王拥军第一个表了态。

  姐夫一听这话就笑了:“我没跟你们说清楚,颜总是我亲小舅子!他不是外人,我还舍不得你们跟他走呢!你们去帮他半年的忙,明年三月份以后,咱们业务忙了你们还得回来。至于劳动关系,你们不用离开,还在我这里,到时候领两份钱!”

  “吓我一跳,”孔庆伟一听这个,立刻说道,“我之前听别人说过,说王总有个亲戚特别受韩总赏识,原来是您的小舅子!那这个忙我肯定要帮啊!”

  “我就是这个意思,帮忙,对你们也都有好处。”姐夫点了点头,看向王拥军,“拥军,你不用担心,我也知道你家里需要钱,这个机会肯定要给你。”

  “那,感谢王总!”王拥军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我们去了具体做什么?”这个时候,李默张口了。

  “这个我来说吧,”颜辉看了一下这三个人,从包里拿出来一块胶合板的样本。

  “除了你们三个人,我这几天还陆陆续续找了三个人,你们一共六个人,没有领导,全部对我负责,我按照销量给提成,底薪的话,一个月只有300,有摩托车的,报销油钱。这个东西,是胶合板,你们总是去工地,应该都见过,这是用来模板支撑、定型、墙面天花板覆盖、地面保护的材料,是杨木刨切之后粘合的,每一块的大小,是1米22乘以2米44,我给你们的价格,是75元一张,这种标准的板子,大型工地的采购价大概是80元,小型工地的采购价在84-90元之间。一般来说,一万平米的工地,就需要800-1000张板子.”

  颜辉大概讲了讲胶合板的东西,三个人也都听明白了。

  实际上,他们只是不懂这个行业,要是他们去工地里问问,别的不敢说,附近的工地,几乎都听过颜总的名字。

  颜总的板子,质量一直是有保证的,即便是一些没用颜辉板子的地方,也有人听过。就连耿中兴这里零售胶合板,都是打着颜辉的名号去卖的,好用的很。

  除了这三人之外,颜辉还找了三个人,都是王强之类的分包领导推荐的,有的熟悉工地,有的熟悉胶合板,只是颜辉对他们的信任不如这三个人。

  从基础的接触来看,颜辉更信任王拥军一点,但是他不能表现出来,目前必须一视同仁。

  业务员,业绩为王,你再老实本分,你再辛苦努力,你也必须拿业绩说话。

  “除了胶合板之外,所有的木材业务都可以谈,你们要是不懂,随时给我打电话。大家要是没啥事,下午跟着我一起去胶合板加工厂看看。”颜辉看向三人,“工厂的事情,你们要为我保密,除了你们三个人之外,我另找的三个业务员都没去过加工厂,我对他们不够信任。”

  “颜总您放心,我们肯定保守这个秘密。”孔庆伟立刻拍了拍胸脯。

  颜辉这话,是纯粹的拉拢。实际上,为什么另外3个人不需要去加工厂?因为其他3个人都懂一点胶合板,只是懂得有的多、有的少罢了。

  除此之外,颜辉和向厂长的合作,也没什么需要保密的,这个活不是说谁来都能谈成的。现在换个人来找向厂长谈这个业务,向厂长也必然不会接受,还是那句话,胶合板业务太不稳定了,像颜辉这样的,已经可遇不可求了。

  “嗯,我这边也不急,我和我姐夫商量了一下,再给你们一周的时间,把手里的业务都处理完,事情也给其他人暂时交接一下,下周开始,你们六个人先跟着我跑业务,跑个三五次,你们再分开跑。”颜辉做好了计划。

  六个人,他觉得已经不少了。

  主要是.再多,他的面包车也拉不下。

第270章 培养

  颜辉给业务员的提成是比较高的,75元一张的价格,让他们自己去买,是绝对买不到的。要知道耿中兴拿货的价格也就这个数字。

  他们要是去和一些小工地谈,卖货的价格可以轻松谈到85元一张。不要小看这几块钱的利润,工地但凡用,就不可能低于200张。

  这三个人都是成熟的销售,一听就明白了这里面的利润。唯一的问题就是:颜辉的名气到底好不好用。

  名气和品牌对于任何公司都是核心,做好了甚至可以在原地等客户排队上门。

  下午,颜辉带着王拥军等人去了向厂长这里,姐夫也正好没事,非要跟着过来看看。

  来之前,颜辉给向厂长打了个电话,告诉他下午要带人过来参观。

  向厂长一听,立刻就重视上了,颜辉来的时候,向厂长带了20多个人迎接。

  厂里除了胶合板那条生产线的人,其他人能来的基本上全来了,就差拉横幅了。

  这样的规模接待一个破面包车,多少有些不适配,但是向厂长认识颜辉的车,看到车子进院,立刻带上两个副厂长迎了过来。

  “颜总,这边这边,车位给你留着呢!”向厂长指了指工厂门口的一个位置。

  这位置只能能堵住厂里的一个大门,但是是最近的位置。

  “这是干嘛啊?这么多人?”颜辉探头问道。

  “这不是颜总要带人来参观嘛!这可是第一次带人来,我必须欢迎一下。”向厂长招呼着车子往里走,一路小跑,到了门口把车门直接打开。

  不光是主驾驶的门,四个车门都有人开。

  颜辉下了车,都不由得吐槽:“向总,别整太客气了,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亲姐夫,王总,他在泉城做中央空调、工业空调,是个大老板。这几位,是我马上要招的业务员,他们对工地这一块很熟悉,但是对胶合板不熟,我带他们过来学习一下。”

  “都是自己人啊!那太好了!颜总,今天你说什么都得给我个面子,晚上留在这吃饭!我都安排好了!咱们这边来五个人太好了,我和王厂长、孙厂长我们三个人陪着!不喊外人!颜总,这次一定要给我这个面子!”向厂长先发制人。

  “行啊,一起吃个饭没问题,但是说好了,我不能喝酒。”颜辉立刻说道。

  “没问题没问题!”向厂长高兴地说道。他可算是有机会喊颜辉吃个饭了。

  “那行,先看看吧。”颜辉指了指厂子里面。

  向厂长的工厂面积挺大的,厂房面积大概有1500平米,还有一个很大的院子。生产胶合板的厂房面积大概有600平米,现在临时扩充了一套压板设备,放在别的厂房里面。虽然是秋季,但是两台大风机一直开着,不然里面的味道没办法闻。

  “对了,王总是做大型空调的?”向厂长带着五人往里面走,跟姐夫说道,“不知道做不做工业风机?我这边的厂房一直想升级一下设备,一直没有好的选择,这下正好来了专业的,王总帮忙看看行吗?”

  “嗯?”姐夫没想到还有业务,他看了看厂房,琢磨了一下,“这个确实没什么问题。向总,咱们互相留个电话,等明天我派人过来帮忙测量一下。”

  “没问题,这是我的名片。”向厂长立刻递了出去,还给三个业务员每人递了一张。

  姐夫也顺势递了一张名片出去。

  今天颜辉这边是主角,姐夫也没有继续聊风机的事情,跟着一起参观了起来。

  “咱们从头开始看,这边是选材,我们要按照长度把杨木截断去皮,然后送到这个机器上面切片,厚度控制在2.5mm左右,然后这里是干燥窑.咱们厂子一直很重视品质,干燥出来的木片,会在这里筛选、修补和拼接,你们看这个尺寸不够,咱们就是补了新的单板。选好之后,在这里抹胶水,咱们厂里抹胶水都是自动化的,但是抹好之后,得熟练的老师傅进行排列。这个排列里面的学问可不小,胶合板质量怎么样,这一步很关键!接着过这个机器进行预压,预压没问题再进热压机。预压有问题我们是要返工的!”

  “这个是热压机,咱们这个设备是单层热压机,只能一次性压制一块胶合板。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工地用的板子很大,多层热压机一般没这个尺寸。这个压力系统是液压的,这里可以操作温度、时间和压力,这边还有紧急停止按钮.”

  “热压之后的就是胶合板了,就这个样子,但是我们还得进行修正、检查,确保咱们的板子没有质量问题!我一直都说,虽然我们是给工地生产胶合板,但是一定要按照家具厂的要求做胶合板!虽然工地用的都是二级板,但是我们尽量接近一级板!”向厂长拍了拍胸脯。

  所谓的一级板、二级板,其实强度上区别不大,核心差距就是是否允许瑕疵等。家具用胶合板都是非常美观的,但是工地的不需要,只要质量到位就行。

  参观完加工的全过程,向厂长又拿出来一些板子。

  有一级板、二级板,还有废板。

  他专门拿斧子砍开了四五块板子,给大家讲差距,讲结构。

  好好的一级板、二级板,就这么劈开,看着还是很震撼的,包括姐夫,参观了一圈都涨了很多见识,对胶合板的了解,已经比很多工地的分包领导还要深刻。

  那些分包领导们,只会用,真让他说出个一二三,那是不可能的。

  短短一下午,王拥军、孔庆伟和李默都学到了不少东西,实打实地来工厂参观学习,比纸上谈兵要好很多倍。

  “大家要是有什么问题,记得多问问向厂长。”颜辉看向三位业务员。

  “如果不劈开,怎么分辨劣质板子?”孔庆伟问道。

  “对于我们来说有很多办法,对你们来说,最好的办法就是检查板子的四个侧面,看看分层是否一致,最好用卡尺再测一下厚度,如果厚度差异小于1mm,就一般没问题。”向厂长解释道。

第271章 团队搭建

  “可不可以通过弯折、测量承重来判断好坏呢?”孔庆伟继续问道。

  “那太难了,这个东西是板子,不是棍子,整体承重和弯折没办法测,因为这是破坏测试,同一块板子,你没办法测完横向抗压能力之后再测纵向的。”向厂长继续说道,“我教的办法最简单,也不好糊弄。造假也没你们想的那么容易,专门处理四条边的话,成本也不低。”(向厂长提到的,仅限2001年的背景。今天来看,造假都可以全自动化。)

  “懂了懂了。”

  孔庆伟问完之后,王拥军和李默也陆续问了几个问题,都是关于预制板专业性的问题。

  简单的说,要想介绍自己的板子,就要经得起别人的质疑和反问,而这些质疑和反问是什么内容,这些老业务员都大概能想到。提前问一问向厂长,到时候就显得很专业。

  相比空调,胶合板一点科技含量都没有,大家认真学了一个下午,也就基本上懂了。

  比客户懂就行了。

  参观学习完,大家就一起去了饭店。

  向厂长准备得非常隆重,这顿饭估计没两千块钱下不来,茅台、螃蟹,该准备的东西全准备了,就连姐夫都觉得这顿饭有些奢侈,这是普通人两个月的工资。

  颜辉从来没有接受过向厂长像样的招待,好不容易给了向厂长机会,当然是尽量地拉高规格,让几个业务员都与有荣焉。

  颜辉觉得向厂长破费,但是他自己都不知道,向厂长这么做,对他是很有好处的。

  任何业务员,都需要有自信心。有自信才能跑好业务,而自信往往来自于对自己所在公司的信任。大品牌、大公司的人出去,给人的感觉都不一样,毕竟员工知道公司有实力!

  今天这一趟,让三个业务员明白,颜辉绝非是泛泛之辈,也不是王总的小舅子这么简单,跟着颜总肯定是有前途的!

  这半年的时间,除去封冻停工的时间,也就是三四个月的服务时长,有机会多赚点钱!

  今天颜辉也是很高兴,给了向厂长一个面子,喝了三瓶啤酒。

  晚上,向厂长找人开车给他们五个人送了回去,颜辉直接回了仓库,还给灵灵带回来不少好吃的。

  这三个人就算是暂时收编了,趁着这三个人忙活空调的事情,颜辉又去见了一下了另外三个业务员。

  这三人都是工地分包领导的亲戚、朋友,都算是比较机灵,和工地关联都很深。

  第一个人叫王伟,是个东北人,以前是工地的厨师,嘴巴很会说。后来工地取消了食堂,王伟就开始给工地送盒饭,也顺便做点小买卖。他和一个工地的分包领导很熟,就被推荐了过来。

  第二个人叫杨雪梅,是个女业务员,本身就做预制板的生意,只是做的很小,这次算是慕名而来。据说酒量很好。

  第三个人叫张晓光,不怎么爱说话,本地人,据说在工地有点自己的关系。

  颜辉现在的名气是有的,愿意跟他的人还都算可以,颜辉和这三个人简单地吃了个饭,就基本上敲定了工作内容。

  杨雪梅好说,她本身就见过几次颜辉,也知道颜辉的板子质量好,这次算是唯一主动找过来的。她今年30多岁,离异带个上小学的女儿,属于敢打敢拼的性格。

  剩下的两个人,因为都是围着工地生活的,也都经常接触预制板,颜辉讲了一顿饭的功夫,也就说明白了。

  “你们三个人里面,没有领导,但是杨姐这边毕竟做过预制板,你们俩多跟她学学应该是没错的。除了你们三个人之外,还有三个业务员,过几天你们就见到了。”颜辉简单地讲了一下。

  他的面包车是7+1的布局,第二排还有个折叠小凳子,但他不打算一次性带出去六个人,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打架。

  他准备分成三个星期,每个星期带两个人出去跑业务,从姐夫的队伍那里选一个人,再从这边选一个。

  除了王伟,其他人都有手机,颜辉因为认识王伟的介绍人,先给他支了2000块钱,让他去买个二手手机先用着。

  队伍这就算是凑齐了。

  几天后,颜辉请所有人一起吃了个饭,大家互留了联系方式,颜辉又提出了激励计划。

  截止到元旦,成交量最大的业务员,奖励3000元人民币,第二名2000元,第三名1000元。

  这样的激励计划,让杨雪梅一下子眼睛都亮了。

首节 上一节 156/1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