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爱慕微
“哎,哎爸,你看,快看,姐,姐,你看……见鹿!”
“哎,哎呀,真的呀,这不见鹿嘛!”
正是吃早饭的时候,很多人家,尤其是家里有孩子的,普遍都开着电视,家长管都管不住,因为现在的这帮小孩、年轻人,还就喜欢看这个首都台的《音乐TV》,喜欢它每天早上都放的这些音乐录像带。
年轻人管这个叫什么爱慕微。
这几年火的歌,都在这上头放。而且老放,一遍遍的放。
有些歌,不光年轻人喜欢,稍微有点年纪的,三四十岁什么的,也觉得不错,像什么《纤夫的爱》啦,什么《大花轿》啦,什么《涛声依旧》啦,什么《十三不亲》啦,什么《九月九的酒》、《祝你平安》、《爱情鸟》,都挺好。
毕竟他们当年也是偷偷听过邓丽君的,自己觉得自己开明着呢,可不是那老一辈儿的老封建思想!
今天这个时候,也是早七点,首都南锣鼓巷丙字号四合院二进院东厢房的老高家,也跟往常一样,一边一家人围坐吃早饭,一边放着首都台的《音乐TV》。
眼看大学就要开学,高家姐妹俩,大的比林见鹿大两岁,小的比林见鹿小半岁,都出息,都考上大学了,正月十六开学,正月十四的火车票都买好了,却不曾想,就在将要离家回校的两天之前,居然在电视上看到了自家的邻居。
大姑娘高玉凤跟自己老妈说几句话的工夫,就被妹妹高玉凰给惊动了,一家子人也不说话了,都抬头往电视上看过去。
嚯,这小伙子真精神!
但是……就住对门,天天见,你抹个红嘴唇儿我就认不出你来了?
林见鹿嘛!
“我宁愿你冷酷到底,让我死心塌地忘记,我宁愿你绝情到底,让我彻底的放弃,我宁愿只伤心一次,也不要日夜都伤心,我宁愿你冷酷到底,请别再说……”
一家人,全都石化了一样。
嘴里的馒头、饼子,也都不嚼了。
“你走的那场夜雨,淋湿我的伤心,抹不去你留下虚伪的唇印,回想你欺骗的话语。既然已决定离去,为何还留下残情,让我以为你是迫不得已,让我不能彻底忘记!我宁愿你冷酷到底……”
这首歌在原时空的原版是多长,林见鹿显然不可能记得,反正他录出来的版本,是4分钟零2秒,不长,伴着精心拍摄和剪辑的各种帅颜,很快就放完了。
老高家一家人都蒙在那儿了。
耳朵里也听见,外面院子里从歌唱到一半就开始闹腾了,可以理解,这年代,大杂院里谁家还没个电视啊,早上吃饭的时候,都会拨开电视看一会儿。
自家人一眼认出林见鹿,别人家当然也一样。
可是……
“姐,见鹿唱歌好好听啊!”
“是……挺好听的。这歌也好听,比咱国内那些歌好听!”
“我感觉比郑智化的还好听!”
“嗯,郑智化不行,郑智化不红了,现在张学友和周华健最红,见鹿这首歌……很好听。”
都是年轻人,还是大学生,哪有不爱听歌不爱玩的?这年代了,哪家学校门口还没有个一家两家卖盗版磁带的音像店?
别说盗版磁带,那明显不可能有版权授权的明星画,你要谁的有谁的!
男生最喜欢藤原纪香和酒井法子的泳装画,女生就最喜欢刘德华和黎明的,以及小虎队,还有那口味特殊的,喜欢他娘的带刀侍卫展昭。
但那只是画,说到磁带,大家的审美就基本统一了。
张学友、周华健、王杰、齐秦、小虎队、草蜢、郭富城、刘德华、黎明、张信哲、张国荣、伍佰、赵传、梅艳芳、王菲、齐豫、林忆莲……
还有个别人,喜欢游鸿明。
同是盗版磁带,一票港台的歌手们,比国内那些歌手卖得好多了!
说到底,在这个年代,港台的确是站在流行的最前沿上!
人家的歌,人家的曲,人家的歌词,甚至人家歌手那不标准的普通话,乃至不看歌词本都听不懂的粤语,每一样都意味着先进、时尚、潮流!
年轻的人们追着呢,捧着呢,爱着呢!
哪怕是平常对这一块儿关注不那么多的人,只要你日常有朋友,朋友传朋友,对于港台那边谁更红了,谁新专辑卖的不好,甚至谁跟谁谈恋爱了,都颇有耳闻。
关键这年头出版管得不严,很多专门报道、转载港台的音乐、影视、娱乐八卦消息的小开本杂志,不但数量繁杂,且很多都卖到飞起!
九十年代啊,甚至都有小杂志给你弄全彩了!
插页给你搞个八页、十六页全彩的,就更多!
就为了让追港台娱乐圈明星的年轻人们,能看到自家明星的各种动人彩照!
你就说你喜欢不喜欢吧!
至于大红人如张学友、刘德华、周华健等人的磁带,港台那边正版只要一出来,最多半个月,盗版磁带就给你铺到县城了!
再过最多十天,各种精选流行歌拼盘里,就开始新歌带老歌了!
第一首《孤枕难眠》,第二首就《潮湿的心》,第三首就《星星点灯》了,主打一个混杂,主打一个包容性!
年轻人对这些东西,几乎毫无抵抗力!
但与此同时,国内的东西就不行,无论音乐还是明星,越是爱听港台乐、追港台明星的人,越是瞧不上国内这帮唱歌的!
无论歌,还是人,土得很!
但这首《冷酷到底》明显不一样!
它不是《大花轿》啊,《纤夫的爱》呀,又或什么《爱情鸟》之类的,听起来就感觉没有人家港台的歌那么洋气、那么时尚,他虽然感觉上也不是港台的歌,至少林见鹿就没有那边的明星那种独特的港台腔,但他的唱法、伴奏,都明显带着一股精致的、流行的、时尚的感觉。
脆生生的牛逼范儿!
所以直觉的判断,高玉凤就感觉,这首歌甚至不比周华健和张学友差!
但是,当然了,周华健和张学友那是港台的大明星……林见鹿虽然长得特别好看,出现在电视画面上的时候,也明显换了身装扮,显得很洋气、很时尚,并不比港台那些明星少一些什么风情,但他毕竟就住我们家对门啊!
所以,话到嘴边,“见鹿这首歌不比周华健差”,或“不比张学友差”,就临时还是又变成了一句泛泛的称赞,“很好听!”
电视机的画面上,下一首歌已经又开始放了。
林依轮的《爱情鸟》,听过很多遍了。
原本还觉得挺好听的,听很多遍也没腻烦,但这个时候,那熟悉的前奏和画面传出,却让人脑子里直觉地就冒出一个念头,“那首《冷酷到底》还放不?就算今天不放了,至少明天早上还得再放一遍吧?”
高玉凤还没反应过来,高家老两口更是还懵逼地互相交换着眼里的惊愕呢,高玉凰却已经是“啪”的一声撂下筷子,直接就奔出门去了。
“见鹿,见鹿,那是你唱的歌吗?”
第8章 理所当然
林见鹿其实提前备好了一袋子磁带。
丙字号四合院一共三进院,住了大大小小19户人家,他一共预备了二十五盒,还都贴心地签好了亲笔签名:丙字院邻居惠存——林见鹿。
十几分钟,就全都散出去了。
他还很贴心地嘱咐,“都保存好啊,尤其签名别弄烂了,以后网上上一定有人出高价收!绝对高价!”
他能让自己邻居占的便宜,最多也就这些了。
呵,看过《情满四合院》没有?那邻里矛盾多的呀……
这也就得亏老林家前后两辈子都有猛人,不然几乎不可能不受气。
林妈那张嘴,不是吹牛,几乎没有三合之将,谁跟她对上谁就得被怼的张不开嘴,等到林见鹿长起来,更不用提,从小就淘的没边,饭量大力气就大,胆子既大主意又鬼人又泼皮,他上初二就跑去高中打架了,拎一条凳子进门就捶,一口气把自己捶进了派出所,后来到底还是赔了人家三百多块的医药费。
南锣鼓巷这一块儿的小年轻,就没一个不怵他的!
靠林爸不行,他文化人,张不开嘴也动不了手……
“见鹿,你以后是不是就是大明星了?”
“还不是,算小明星。”
“嘁,少来这套,嗳,当明星是不是特能赚钱?”
“不多,一个月才一百二!”
这话一出,廊子上追出来的高大爷那脸马上一红,然后就慢慢黑了下来——小时候还就罢了,上到初中那时候,二丫头就喜欢缠着林见鹿这小子,把他给愁的呀,还好还好,林见鹿不乐意带她一个丫头片子玩,要不然,这大学还能考上?
“二丫,回来,饭还没吃完呢!整天就知道听歌,那都是资产阶级的靡靡之音知不知道?那是要学坏的!好好学习才是你这个年龄段该做的,不好好学习,你将来毕业了连个正经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干点不上台面……”
老高同志话还没说完,西厢房里,林妈哐的一下就推门出来了,吓得老高同志愣是没敢把话继续说下去,只是冲自己闺女吼,“走,回家!”
…………
专辑就这么上市了。
除了大早上MV在首都台播出那会儿,大杂院里闹腾了一阵子之外,林见鹿倒是也没感觉到有什么异常。
不过到了下午,薛中鼎忽然就把电话打到了小卖部,让林见鹿马上去新大都饭店,等赶到了才知道,早上首都台那边的《音乐TV》还没播完,就已经有热线电话打进去了,要求重播《冷酷到底》的MV,节目是定好的,时间也是算好的,当然不可能马上重播,但首都台还是决定下午和晚上各加播一轮。
不稀罕。
这年头,大大小小的电视台,就没有不缺节目的。
综艺节目几乎没有,电视剧产能严重不足,但凡拍出来一部新的,质量只要不错,立刻红边大江南北——这情况应该是已经被很多人察觉到了,因为据林见鹿上辈子的记忆,大概到2000年之后,各种电视剧和综艺节目就开始多起来了。
但至少现在,没有。
节目凑不够怎么办?重播呗!
老电视剧一遍遍的放,几段老相声、老小品凑一凑,就叫《欢乐时刻》,凑上几首歌的MV,起个名就叫《音乐TV》,这就是现在的综艺节目了。
反复播。
问题现在在国内,歌不红,没钱拍MV,歌红了才拍,所以MV其实也不多,而且其实那个画面拍的,说实在的,审美也挺落后、挺土的。
港台的MV倒是多得很,那边这东西发达,画面也好看,至少同时代对比,画面和质感,都绝对碾压内地。可问题是,别管你张学友、周华健在那边有多红,盗版磁带可以在底下疯狂的卖,MV可不敢播,正规国家国营的电视台啊,没有经过审查、正式引进的东西,一秒钟也不敢让它上电视。
管盗版管不住,管你还能管不住?
敢播,那就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所以想都知道,像《冷酷到底》的MV这样,林见鹿特意认真地写了脚本,又特意请了顾长卫来做摄影,用电影胶片拍出来的东西,又特意按照林见鹿的要求进行了后期的调光、调色和剪辑,那个效果……
不吹牛逼,港台那些高质量的MV,碾压内地同期,但《冷酷到底》的画面质感,又绝对碾压他们!
MV一播即红,理所当然。
其实这也正是林见鹿之前明明放着20多万的录音预算,录音却偏偏要快进快出,省出钱来拍MV的关键原因——宣传啊宣传!
想卖货不吆喝怎么行?
现在看来,这条MV大概可以算是成功了,从薛中鼎和张培仁脸上的兴奋里,林见鹿更是知道,那笔钱没白花。
原来是让林见鹿今天晚上去广播台。
MV一播出,有多少热线电话打进去,一时间外界自然不知道,但只要是搞这一行的,都有自己的判断力,这不,广播台就先动了。
这不单纯是广播更灵活的关系。
问题还是那一点,这年头你新专辑上市,就算你舍得砸钱宣传,也没地方可去——从地方台到央妈,压根儿就没什么综艺节目,你怎么上?
反倒是广播,音乐节目多,直播节目多,聊天节目多,随时上!
所以提前就有联系,只是上节目的时间没定死罢了。
去呗!
港港和湾湾那边,虽然是林见鹿最期待的主要市场,但他显然鞭长莫及、够不着,也管不了,反倒是内陆这边,虽然对销售的期待远不如港台,但只要是有利于卖磁带的事情,他依然很乐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