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娱的盛宴 第6节

  两档节目约了他,一档是晚八点,还有一档是夜里十二点半。

  没钱拿,你去宣传专辑,人家多个嘉宾凑节目。

  现在算是专辑的同名第一主打歌的宣传期,上节目,侃大山,然后清唱几句,妥了。下了节目还跟首都广播台那边的人又闲扯一阵,林见鹿这才出来。大半夜的,现在可不像三十年后那么热闹,街上冷冷清清的,他就自己蹬车子往家去。

  等回到大杂院,屋檐底下锁好了车子,他没急着进屋,下意识地站在廊子前,四处看着这黑漆漆的院子,心里恍惚觉得还缺了些什么。

  今天似乎还不太圆满。

  半分钟后,他想到是缺了什么了。

  于是快步走到东厢房老高家窗户底下,敲玻璃。

  三声,屋里人醒了,能听见高大妈的低声提醒,和高大爷迷迷瞪瞪醒过来的一点动静,然后他问:“谁?谁敲窗户呢?”

  “高大爷,走啊,咱看升旗去!”

  高大爷还有点迷瞪,“啊?升……升什么旗?”

  “啧,升国旗呀!高大爷,你这人怎么这样啊!你日子过好了也不能忘了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啊!咱得经常接受熏陶!”

  屋子里没动静了。

  “高大爷!高大爷?赶紧的,一会儿就赶不上了!我可跟你说啊,你这不积极可不行啊!你不能有了工作就忘了初心,要不然下岗可是迟早的事儿,到时候就只能去干点那个上不了台面的活儿啦!”

  “嘿……”

  里面发出一声莫名复杂的感慨,更深的里头隔间里,似乎有女孩儿隐隐捂在被窝里的笑声,高大爷回过神来了,也醒了,气得不行,“林见鹿!准是你小子!”

  “这二半夜的,我特么看的哪门子升旗呀我!你说你损不损!”

  “赶紧给我滚!你看我明天找不找你家长!”

  他还要再说,身边高大妈应该是拉了拉他,这时候侧耳倾听,外头早就没有什么回音了,再然后就传来西厢房那边开门关门的声音。

  显然,林见鹿已经功成身退,闪人了。

  老高同志愣了好几秒,“嘿……”

  “这小子可真特么坏!”

第9章 去湾湾

  “老板,有《冷酷到底》吗?”

  “有,十块。”

  说话的工夫,店老板伸手指了指门口刚挂出去不久的小黑板。

  两个进了音像店的女孩子,这才注意到那边有个黑板,只见上面写着“《冷酷到底》已到货,售价十元!”

  两个女孩儿都小小有些纠结。

  十块钱,只买一盒磁带,在这个年代来说,尤其是对于学生党来说,是实在不算便宜——有些饭量小会过日子的女孩儿,十块钱几乎够一星期饭钱了!

  然而,这张专辑实在是太好听了!

  大家都说好听,不少同学也都买了,偶尔借来听一下没问题,老借也不行,人家一个个也都是爱不释手的,强调这可是正版,十块,爱惜着呢!

  它们说的那什么MV,家住农村的女孩儿家里没电视,没看见,但磁带封面是看见了的,那个叫林见鹿的歌手,长得是真帅!

  声音也好听,唱的也好,歌也好,旋律好歌词也好。

  哪儿哪儿都好!

  “买吧,老板我们要一盒!”,其中一个女孩儿拍板作出决定。

  但忽然,另一个女孩儿竟像是做出了什么重大决策,忽然说:“要不还是按你说的,买两盒吧!这张磁带我实在是太喜欢了,咱俩还是一人买一盒……我想要一盒!”

  店里正在放的,当然正是《冷酷到底》这盘磁带,这时候正放到《十年》,也正是这首歌,似乎是忽然给了什么力量,让女孩儿最终还是决定拿出自己几天的饭钱,来购买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盘正版磁带。

  其实她喜欢《十年》和《黄昏》这两首,甚至还要超过最近红到发紫的专辑同名主打歌《冷酷到底》。

  老板利索地拿货,接钱。

  面无表情。

  对他来说,卖盗版还是卖正版,其实赚头儿没啥差别,别看正版卖十块,但他一盒也就赚块把钱,盗版有五块的,有四块的,他赚头儿也是一块多,所以其实根本无所谓,无喜无忧。

  现在也只是没办法,这磁带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忽然就火了,各个渠道忽然就大量铺货,盗版还没来得及生产出来,学生们却是忽然一下子就爆发出了极大的购买热情,那怎么办?正版也得卖呀!

  而这,其实也正是三月伊始这段时间,国内不知道多少大大小小的音像店,以及新华书店的普遍情况——嗷嗷的有人上门买,你还能不卖?

  私人小店不用讲,就连新华书店也是要效益的呀!

  这情况在国内的音像制品销售市场来说,还是破天荒的第一回,但是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时候,大家的反应并不慢。

  进货,卖!

  刚过完年啊,小孩子手里的零花钱正是最多的时候,上了大学的学生,口袋里则是揣着最充足的伙食费和零花钱——这张磁带火的实在太是时候了!

  按说这个时候,正该是春晚歌曲的拼盘磁带火一把的时候,春晚的好歌,那可是正经的多,除夕晚上盗版商盗录一下,不到正月十五,各路渠道就已经把货铺过来了,正好过完了正月十五,大大小小的学校都开学了,正是卖货的好时候。

  结果今年,完全被这张名叫《冷酷到底》的新人专辑给抢了风头!

  只卖4块钱一盒的春晚歌曲集锦,愣是卖不过售价高达10元一盒的《冷酷到底》!

  3月1号,这首歌的MV忽然在很多省台、市台开始播,且一播就火,画面精致,歌手帅气,节奏时尚动感,唱的又好,于是一下子就引来了巨大的买气!

  最开始几天只有新华书店的渠道有货,正经让新华书店吃了口肥的。

  这主要是为了避免其它散货渠道提前上市或流入盗版商手里,事实证明,管用——盗版商的嗅觉很灵敏的,一旦发现这盘磁带火了,肯定是会第一时间跑去新华书店买来盗录,但他们是3月1号,或3月3号拿到货,开始翻录和生产盗版,跟2月25号就通过散货的铺货渠道拿到货,可完全不是一码事!

  对于这年头的正版磁带销售来说,哪怕只有三天五天的时间差,那也是很值得打一打的——普通歌手、普通专辑来说,意义不大,这年头都是这样,磁带上市,开始卖,歌手们唱片公司们也没有什么太好的宣传渠道,就是音乐电台打个榜、上个节目,外加歌手全国跑着演出等这些老招数,等到专辑卖出一定基数来了,唱片公司赚到钱了,就给歌手拍MV,再宣传一波,然后就卖个差不多了,接下来除了个别大城市、对正版有执念的人群之外,基本就没多大销量了。

  而事实上,对于这些专辑来说,他们的专辑在出现买气的那个时候,基本上盗版就已经满天飞了——谁红都得有个过程不是?你红的这个过程里,盗版商那边的盗版带早就全国铺货了!

  一个卖四块五块,一个卖十块,搁你你买哪个?

  就你那小破录音机,压根儿也听不出什么多大区别来!

  但《冷酷到底》却显然不是这个打法了!

  早在专辑录制期间,林见鹿就跟薛忠鼎、张沛仁深入地聊过许多次,最终一点点的影响、说服了他们,决定试一试林见鹿这个卖货的思路。

  第一就是先不要发散货,不要让磁带太早流出去,就算准了他们平常从散货渠道提前拿货太方便了,压根儿不需要去打新华书店的主意。

  然后就是跑一跑重点的省级电视台,谈好3月1号统一播放MV的事情,用MV的播出,直接一把就把买气给激发出来,不要等慢慢的发酵。

  最后,在林见鹿看来同样重要的一条就是,磨岩唱片那个所谓的国内发行渠道就算了,反正也要找音像出版社拿版号,干脆选一家大的音像出版社合作,让人家负责去铺新华书店的渠道。

  不开玩笑,也别看后世在网络上,在九十年代初就跑到内地为内地摇滚拓荒的磨岩唱片,好像有多牛似的,都快封神了,然而事实上,至少是在当下这个年头,国内的这些私营唱片公司,论铺货能力,连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卖专辑嘛,谁还不知道去找新华书店联系啊,磨岩唱片过去也这样做的,但你去做,跟人家魔都音像出版社去做,那能是一码事吗?

  所以这次《冷酷到底》的发行,表面上是分成了两大块。

  版权当然是属于湾湾滚石唱片,除内地之外的港台、日韩、东南亚等地方,也都是由滚石负责做发行,而在内地,滚石唱片却是把发行权授权给子公司磨岩唱片,由磨岩唱片来负责内地的发行——过去几年也一直如此。

  但是这一次在内地,磨岩唱片却又联系魔都音像出版社,宁可多割出去一点利益,主动把相当部分的发行权转给了多年的出版合作方魔都音像出版社,由对方专门对口做全国新华书店的发行。

  磨岩唱片自己,则只保留散货渠道的发行权。

  很成功!

  卖了多少暂时统计不上来,但供了多少货,林见鹿却是知情的——第一批备货,也即全部由魔都音像出版社铺给新华书店的货,就高达120万盒,正常情况下够卖整张专辑全销售周期的一个数量了,而磨岩唱片自己还预备了30万盒的量,在3月3日开始通过自己的散货渠道铺货。

  结果上市仅仅第四天,3月4日,新华书店那边就开出了一张备货单,据说短短三天,备的120万盒磁带已经销售大半,这下子不光滚石分公司和磨岩唱片,就连魔都音像出版社和新华书店,也都一下子就兴奋起来了。

  100万盒磁带,那就是千万销售额啊!

  这年头,国内出版市场虽然很热,但盗版同样凶到吓死人,正版渠道,单品销售破千万销售额的,依然是绝对的珍品!

  第二批货,150万盒,第三批货,又来了120万盒!

  其实主要的买气范围不大,小县城是几乎不怎么指望的,主要是沿海省市的那些大城市,和内陆地区一些省会、重点大城市而已,然而即便如此,这些人群,这些在当下这个年代堪称是最富裕的一批人,外加聚集在这些地方的大学生们,依然高达一亿人以上——事实上哪怕再过十年,这也是正版文艺作品最大的市场!

  结果证明,在没有盗版冲击的情况下,宣传做好,这些人哪怕是在1996年,也是很有购买能力,且很有对文艺作品的消费欲望的!

  然而……好日子一共13天!

  3月14号上午,当林见鹿顶着冷风和小雪,又一次骑着二八大杠去街上闲逛,却看到街头的音像店已经挂出“《冷酷到底》5元一盒!”的小黑板的时候,他就知道,好日子结束了——也只是能叹口气而已!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年代就是这么个年代,他使尽浑身解数的结果,也无非就是争取到了前后一共13天的黄金销售期而已。

  也行了,因为对于当下国内的专辑销售来说,基本上都是连一天的黄金销售期都没有的——13天,该知足了。

  而且,就在第二天,3月15号,他的《入台证》也正式到手了!

  湾湾滚石唱片特意派了专人飞到首都来拿资料,又带着资料飞港港,去那个唯一能办入台证的地方办了,又特意飞回首都,亲自送到林见鹿的手上!

  因为……《冷酷到底》在港台的销售也一下子爆了!

  滚石唱片无比急切地需要林见鹿过去跑宣传,趁热打铁,把买气彻底拉上去——据说这张专辑的销售,很有可能会破纪录!

第10章 阿鹿你好!

  “老薛,我怎么觉得你比我还紧张?”

  飞机经停港港,换了客机之后很快又再次起飞,浅浅的一湾海峡,很快就过去了,繁华的台北市区已经在望,飞机也已经在缓缓下降。

  林见鹿没什么感觉。

  的确是第一次来湾湾,但是依然并不会有什么了不起的情绪波动。

  远远俯瞰,台北市区高楼林立,顿觉繁华。

  相比起当下国内的城市面貌而言,无论港,还是台,都很有冲击力。

  但繁华,咱见过。

  现在的内地,的确是没有哪座城市能真的比台北强,但现在的湾湾再怎么亚洲四小龙,又怎么可能比得上三十年后北上广深的那种繁华?

  他甚至有闲心饶有兴趣地打量身边陪自己来湾湾的薛忠鼎。

  其实还有一个陪同人员,就是之前往返港港和首都跑着给办理入台证的那位,但他只能报销经济舱的座位,而算是回湾湾述职的薛忠鼎薛大经理,却可以陪着自己坐头等舱——打从飞机在港港再次起飞,他就一个劲儿的小动作不停,一会儿抬手抹一抹发型,一会儿扥一扥西装之类的。

  “呵呵,阿鹿,载誉归来你懂不懂?”

  嘿……

  林见鹿一下子笑了。

  老薛这人其实挺有意思。

  这人不管什么时候,再忙,发型一定是板板正正的,绝大部分时候,他一定西装革履,但你别以为他是个多刻板的人,这人其实灵着呢!

  后来熟识了林见鹿才知道,其实他是十一月底才刚刚被派到大陆,来组建滚石唱片首都分公司的,也就是说,林见鹿的投稿小样,和他,到底是谁先到的新大都饭店,还不好说呢!而林见鹿签歌手约时候他掏出来盖上去的公章,据说甚至是之前两天才刚刚到手的。

  那是他第一次去大陆。

  其实算是个苦差事吧?林见鹿觉得应该是。

  子公司磨岩唱片的确是已经在首都音乐圈打开了一点局面,但要说做的有多么的风生水起、赚了多少钱,其实也还远远谈不上——魔岩三杰,听名头大得很,但只是声势大而已,磁带卖得并不多。

  而他在这种情况下被派驻首都,其需要开拓的主要业务,据说是配合磨岩唱片的老张,做两边的唱片授权、在两岸相互出版的事情。

  磨岩的唱片,授权给母公司在湾湾出版,卖一卖,反过来,滚石唱片运营十几年,作为全亚洲最大的独立唱片公司,华语歌坛的大哥大,这些年手里攒的唱片可太多了,虽说大陆那边的盗版早就卖疯了,但正版也总会有人买的,就也有必要争取一下在大陆拿到出版许可,授权给磨岩唱片发行。

  这种差事……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离开家,去大陆那种“落后”的地方,做这种注定了不会有太大建树的繁琐工作,想必应该不能被归为是什么好差事。

首节 上一节 6/73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