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虎魔夜叉开始种魔长生 第483节

  “封王的诏书,也一并带过去。”

  “是”,传令兵叩首应是,起身时不经意看了眼大帐中的其他太保。

  看到那一张张铁青面庞,顿觉此处温度都低了不少似得,一个哆嗦,赶紧捧着诏旨离开了。

  李翼圣神情很轻松的样子,手里拿着把腰刀,在沙盘上指点。

  “兵不血刃好啊。又能得人心,又能省钱粮,若是你们也能和老十三学学,咱们的伤亡还能小不少。”

  “你们有的人可能也会想,大家出生入死,拿下的也不止一个州,为什么老十三才来就封王了呢?”

  “嗯?老十二,你说说,为什么?”

  被点名的康君立低着头,起身叉手,“因为李存孝因为宋王是宗师。”

  李翼圣笑了,一把将腰刀扔在沙盘上,环视众人。

  “你看看,这不都是很清楚吗?”

  “李存孝在这个节骨眼上成为了宗师,能和葛从周、杨师厚匹敌,败不必说,胜了,夺下的就不止一城一地。”

  “智刚替我坐镇京师,智恒替我坐镇东都,老大和老三在北路和南路,中路如今有了李存孝,便补齐了。”

  “有他在,你们几个也有宗师庇护,小命才保得住,这么浅显的道理,难道要我教你们吗?啊?”

  “一个个臭着张脸,怎么,大战之前要先内讧?”

  “有本事就自己突破宗师,没本事就给我拿出该有的态度来!”

  “从今日起,以李存孝为中路行军道总管,以李思远为北路行军道总管,以李存旭为南路行军道总管,节制三路兵马。”

  “三日之后,三路大军并进攻梁!我倒要看看,朱全忠是真的要跑,还是躲在哪个臭水沟,等着杀我一个回马枪!”

  李翼圣疾言厉色,骂得六人狗血淋头。一通部署完,直接将六人轰了出去。

  康君立等人不敢吱声,只是把头埋低,匆匆出门,一个个捏紧了拳头。

  心中气得要死,却无法反驳。

  因为李存孝真的是宗师,而他们是真的很难突破宗师。

  除非李翼圣一天十二个时辰都守在他们身边,否则中路大军都在李存孝节制之下,对方如果故意派自己去当炮灰,或者在哪里悄悄使绊子,战场上刀剑无眼,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形势比人强!

  “他娘的,难道这口气就这么咽下了?!”

  李嗣本恨恨开口,李嗣恩闻言直接给了他一肘。

  “你我是陛下的亲卫,注意言辞。”

  言语间,却是拿眼神扫了康君立和史敬思一眼,拖着骂骂咧咧的李嗣本转身走了。

  另外两人先是一愣,随即意识到什么。

  陛下的亲卫,当然不好说什么,可剩下的四人,康君立两人是大太保李思远的人,史敬思和李存璋是三太保李存旭的人。

  李嗣恩显然是气不过李存孝来抢功,直接明示在场双方给背后的两人传递消息。

  说到底,李存孝成了宋王,他们这些人不过受些气。

  可对于秦王李思远和晋王李存旭,则是多了一个争夺龙椅的对手。

  关键是这个对手,当初还是他们联手送到剑南偏远之地去的。

  如今李存孝字面意义上的王者归来,另外两人,又该做出什么反应?

  “白刺史,这些粮食用来安顿城中流民,足够了吗?”

  “够了够了,剩下的还能供给农民,趁着暮春,抢着种点庄稼,不至于颗粒无收。”

  州城府衙,白香山看着文书上一列列数字,顿觉安心。

  李存孝到宋州的第三日,就有兵马押送粮草药品到来,这些对于当下的宋州城来说都是救命的东西。

  “下官在此,替全城百姓,谢过大王恩典。”

  下官大王

  李存孝看着昔日照拂自己的白香山姿态如此恭敬,难免有些不适应。

  但时移世易,如今不管是地位身份,还是单纯的武道境界,两人都今非昔比。

  若是强行折节,只怕反而别扭。

  ‘唉,罢了。’

  李存孝没有强求,只是在白香山要行礼时,以真元将其托住。

  “不必如此,我既然封地在宋州,那百姓生计,我便责无旁贷。”

  白香山悄悄松了一口气。

  七年时间,从黄庭到宗师,说出去真是匪夷所思。

  这么短的时间,却拥有了这么强大的武力,力量和阅历不匹配,狂妄自大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然而李存孝除了身上多了些上位者的威势,其他的却没有什么改变,应当说十分平和,而且处理政务十分老辣,总能轻易抓住民生痛点。

  “不过,大王如今领兵作战,支出这么一笔粮饷,陛下那里会不会?”

  “无妨,这批粮饷本就是我带来的,而且我本来就是精兵作战。”

  “这些事情你不必操心,专心宋州生产恢复即可。”

  李存孝请旨上前线,自然不会毫无准备。

  除了丹药甲兵,粮食方面他特意以军情为理由,在王建那里狠狠勒索了一笔。

  后者当然不情愿,奈何有契此在,又占着大义名分,最后还是只能如数交付。

  片刻后,李存孝便和李光义一道出了府衙大门。

  走不出百步,就能看到龙甲军的人在开仓放粮。

  那些领粮食的百姓个个面黄肌瘦,很多人排队排到一半就直接晕倒在地。

  幸好旁边有天鼓寺药王院的僧人,见状就会及时上前救治。

  草木房圆苓、金石房圆铅、屠宰房圆槐,这三位老熟人赫然在人群中。

  只不过见了李存孝兄弟,三人都有些手足无措,脸上带着荣幸和尴尬混合的神情。

  等兄弟二人走远,才开始小声议论起来。

  “我当初就看出来了,李师弟是人中龙凤,必成大器。”

  “别人都躲着屠宰房的血腥污秽,他却甘之如饴。”

  “这叫什么?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放屁吧甘之如饴!李师弟来我们草木房一样能成器,你就是个屠夫!以后求李师弟在军中给你个马官当吧”

第360章分身将分身乏术

  几个和尚的声音随风入耳,李存孝闻言只是莞尔一笑,脚步仍旧不停。

  这几日都已经习惯了。

  曾经身边的熟人,转眼变成主宰一方万人生死的大人物,这种冲击当然很大。

  但对于李存孝本人来说,此类“刮目相看”的戏码已经上演过很多次。

  衣锦还乡自然让人快慰,但眼下更重要的,却是和封王诏旨一同到来的另一项任命——中路行军道大总管。

  大太保,如今的秦王李思远,从同光改元后不久,便从河东出兵,自北线侵蚀河北道。

  等到大秦和辽国结为兄弟,辽主策应下,两者兵锋向南,侵入河南,对手是“银枪太师”杨师厚。

  三太保,如今的晋王李存旭,先攻山南道,随后与淮南杨化源达成默契,借助茅山和麻姑山牵制明尊,自南向北。

  而今明尊已经身死,只待将剩余的几位法王铲除,便可北上。

  而中路一线,直通梁国的旧都,徐州彭城,由“分身将”葛从周把守。

  李翼圣三路攻梁,不断蚕食侵吞,但凡朱全忠还有争霸之心,就必然要现身。

  否则失去肥沃中原,只剩临近东海的弹丸之地,还能供养多少兵马?

  没有兵马,争霸天下也就只是笑谈。

  因此,李存孝和李思远、李存旭三位行军道大总管,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可想而知。

  机遇往往伴随着风险,但对于李存孝而言,他不仅仅是宗师,还掌握了大宗师才能掌握的道场。

  对付葛从周这类宗师,不在话下。就算碰到朱全忠,哪怕打不过,也有把握逃得掉。

  按照李翼圣的旨意,明日就要出兵,其他太保昨夜便到了宋州。

  李存孝知道那些牙兵什么德性,因此只让他们城外等候调遣,不许进城扰民。

  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下马威。

  脚步不停,很快李存孝和李光义就到了康乐坊。

  因为龙甲军纪律严明,入城后干脆地将流氓帮派统统斩杀,城中秩序如今好了很多,人流也稍微多了些。

  “不过比起当年大哥带我来的时候,还是萧条许多。”

  “反倒是卑田院,比往年还要热闹,真是讽刺。”

  李光义看着眼前物是人非,忍不住感慨。

  眼前的卑田院比起记忆中大了不少,隔着墙壁也能听到一阵阵活泼的声音。

  李存孝还记得当初明教的奸细混入城中,到处拐走幼童,自己在契此的暗中安排下追查此事,那也是自己突破黄庭之后的第一战。

  而近些年战乱不断,白骨成堆,卑田院的孤儿也急剧增加。

  好在白香山对此多有关照,天鼓寺因为山门在外无险可守,迁移至城中后,也经常派年轻弟子来教导孩童。

  得益于此,净月师太一辈子的心血,才没有被血与火污染。

  “李师兄,您来了?”

  卑田院门口,一个年轻僧人快步迎上来。

  虽然面容更老成了些,但那种沉稳,或者说木木的感觉还是没变。

  “是明烛啊,住持他们已经到了?”

  李存孝一边走入卑田院,一边观察着前方的僧人,心中叹气。

  世道变迁,人心思变,天鼓寺的内门弟子和外门弟子,有不少都为了搏一搏功名,背门而出。

  德正无力阻拦,对此也只能默许。

  而明烛在师父走火入魔而死后,依旧选择留在动荡的宋州。

  李存孝几日前询问原因,明烛只是说,他要是走了,就无人给圆华扫墓,那就成了孤魂野鬼。

  ‘种魔武道的真形修炼法,还是风险太大。’

首节 上一节 483/505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