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27节

  虽然他们现在还不知道皇帝会任命何人统管这八校尉,但至少,先加入其中。

  袁术作为河南尹,自是不愿离职去当一個校尉,率先开口道:“依我看承续就很不错,不如本初去向大将军举荐吧!”

  袁隗脸色一黑,承续是他儿子袁胤的字,他立马说:“汝弟没这个能耐。”

  袁胤与袁术交好,闻言正高兴呢,却听到了袁隗的话,表情一滞,不敢反驳。

  袁绍无视了袁术的话,向袁隗建议道:“叔父,未若举荐大兄如何?我为虎贲中郎将,麾下郎官大多出身富贵,不可轻去。”

  袁隗摇头:“只是你们的兄长未担任过武职,上半年朱儁离任太仆,若非我为太常,他已经能接任朱儁当上九卿了。”

  袁基接口道:“一门出两个九卿确实不合适,叔父不必介怀,至于武职,我全听叔父安排,为袁氏计。”

  袁术生怕这事落到自己身上,连忙说:“我这河南尹难道就不重要吗?叔父总是认为承续不成器,却不给承续一次尝试的机会!”

  袁隗如何瞧不出袁术的推脱之意,袁胤根本没资格去角逐校尉。

  但他也明白,确实不能因此放弃河南尹。

  “本初,你若能以虎贲中郎将兼任校尉,自是最好的。如若不能,便要全力支持你的兄长了。”

  话说至此,袁绍也无法拒绝,只是心中不免有点小情绪——两个军职哪有这么好兼任,且不说在这事上何进不一定管用,真当何进随便他忽悠啊!

  ……

  就在许多人将目光放在校尉之上时,刘辩正在陪小孩放风筝。

    不是刘协,而是他的妹妹万年公主。

  万年公主名刘寿,比刘辩还要小一岁,作为灵帝唯一一个没有夭折的女儿,不说是万千宠爱也算是掌上明珠了。

  刘寿三岁就被封为公主,从封号和名字都能看出经过数个孩子夭折的灵帝多么希望能有一个成功长大的儿女。

  曾经,刘寿的玩伴只有小时候就去势的阉人,随着刘辩空闲下来,逐渐发现刘辩这里要比掖庭有趣的刘寿来此的频率逐渐多了起来。

  起初,刘寿还有些害怕何皇后,毕竟在生活在掖庭的皇帝妃嫔们的口中,长秋宫这位可是大魔王一般的存在,包括万年的生母。

  但渐渐地,她发现何皇后没有掖庭传言中的那般恐怖,不仅不会阻止她去打扰阿兄,还会给她准备好吃的糕点。

  趁着这日天气晴朗,微风习习,冬日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刘辩再次将风筝送上天空,将缠着线的木拐塞入满脸期待的万年公主手中。

  但小万年很是紧张,手中攥着木拐一动不动,风向只稍稍变化,天上的风筝便有一头栽下来的趋势。

  这时小万年便会飞快地将木拐重新塞进刘辩手中,等到刘辩把风筝高度调节好,她又变成了想拿木拐却又不敢拿的状态。

  看得刘辩十分好笑。

  许久之后,何皇后派人来叫他们去吃些糕点,小万年虽有些意犹未尽,还是很懂事地准备回去了。

  也有可能是因为何皇后见刘辩比较喜爱不同的美食,专门让人准备不同的菜和糕点。对于小万年来说,其中很多都是非常美味的。

  其实这个时候已经出现了铁锅大豆油炒菜,但碍于植物油的产量和铁锅传统方便于蒸煮的样式,炒菜一直没能流行起来。

  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普通人吃不起炒菜。

  ……

  短暂的放松之后,刘辩依旧要面对现实。

  二月底,幽州总算传出了好消息。

  北方的大雪阻挡住了大军的脚步,但却没阻挡住刘虞的信使,等到道路稍稍可以通行,刘虞的使者便找到了原本归附的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与塞外乌桓首领峭王、汗鲁王等人,告诉他们,朝廷可以对他们宽大处理,只要以奉上张举、张纯两个匪首,便可免除他们犯下的罪责。

  丘力居这几个月来屡战屡败,他根本没想到朝廷对于二张叛逆的举动反应这么迅速,简直是不灭不罢休。

  对此,他早已心生恐惧。

  他为乌桓大人,素有声望,塞外峭王、汗鲁王皆愿听其号令。

  如今有了刘虞送来的信,遂联合张纯的下属王政兵变,杀死张纯,张举,并派王政将首级被送到刘虞处。

  丘力居很清楚早先乌桓骑兵在张纯张举的命令下掳掠幽州、冀州的事,不敢去见刘虞,遂率部与峭王、汗鲁王皆去了塞外,继续与鲜卑人争夺土地去了。

  也有部分担心被事后清算的从贼汉人,跟着丘力居一同前往了塞外。

  分布在辽西、辽东边境的鲜卑人在檀石槐死后继续分裂,这是乌桓人的机会。

  

第54章 物议(求追读呀)

  刘虞平叛成功的消息传来,灵帝很是兴奋,有意再将刘虞召回朝中。

  而刘虞原本的宗正被刘焉接替,灵帝遂派人去问刘虞——幽州的战后安抚做的如何了,啥时候能够回来?让你当个三公,还跟以前一样不要钱哦。

  别看现在三公俱在,但东汉的权力结构和政治传统导致了想要换三公没那么难,最简单的,某个宫殿着火了,某地几个月不下雨或者雨太大了……

  刘辩不知道刘虞当时是怎样的一番心情,从刘虞很明显的推辞来看,他认为目前幽州还需要他。

  为此,刘虞向灵帝推荐了好几個他他认为比他更适合当三公的人——城门校尉赵谟、宗正刘焉、太仆黄琬、南阳太守羊续。

  其中,黄琬与羊续俱是曾经被禁锢的党人,也全在去年何进的名单之中。

  灵帝倒因此对羊续产生了兴趣,恰好九卿之一的廷尉空缺,便诏羊续入雒阳。

  刘辩起初对羊续并不熟悉,但羊续是蔡邕的好友加儿女亲家,收留了蔡邕十几年,

  刘辩在与蔡邕相处的过程中,明白他的这位老师是有点真性情的,不会伪装,否则历史上也干不出在王允面前为董卓叹息的事。

  刘辩与他闲聊时他曾提起在吴地的生活,每每谈到羊续,便是赞扬之语。

  等灵帝做下了决定,刘辩对他说道:“父皇想要拜羊续为廷尉,只怕也要免去在西园的礼钱。”

  灵帝问说:“你知道他很廉洁?”

  刘辩答道:“我听蔡师说,南阳郡府丞曾向羊续进献一条活鱼,羊续接受后将鱼挂在厅堂之上。等府丞再次送鱼,羊续就拿出之前所悬挂的鱼给他看,以示拒绝。后来这事流传开了,在当地遂有‘悬鱼太守’之美名。其为南阳太守数年,其家产惟有布衾、短衣,盐、麦数斛而已。”

  “这故事倒是有趣。”灵帝叫来张让,让他交待前去宣诏外加收礼的宦官,若是羊续当真清贫,便不收礼钱了。

  吩咐完的灵帝又问刘辩:“若他假装清贫又如何?”

  刘辩想了想,回答道:“雒阳人多眼杂,不比南阳,若其是虚伪之徒,终归有暴露的一日。而若其能一直清贫下去,即便心中不是这么想的,又有何妨呢?”

  灵帝道:“那便等使者回报吧!”

  十数日之后,派去的天使宦官左驺带着一件破旧的冬衣回来了。

  顺便向灵帝告状:“羊续面对天使不仅言行失礼,还举着一件破旧的冬衣,出言讽刺,告诉他能资助给西园的,只有这件破衣服了。”

  若是平时,面对这种人左驺自然是掉头就回雒阳,但奈何皇帝提前交待了羊续不交钱也行。

  左驺知道羊续在史侯处是有清贫印象的,担心一旦诬陷羊续被揭穿的风险很大,只敢在羊续之前跑回来偷偷向灵帝告状,还带来那件破衣服。左驺原本想的好好的,

    还特意挑了刘辩不在的时间,却不曾想皇帝反而问起了羊续是否已经出发……

  灵帝不生气是不可能的,但想到刘辩对他说过的羊续的故事,这样一个清廉之人,连皇帝都敢暗暗讽刺,正好用来当廷尉,负责平狱。

  他也不想某天刘辩突然问起羊续,到时难不成要回答“羊续拿一件破衣服暗中讽刺朕卖官”吗?

  而当羊续赶着他破旧的马车来到雒阳,到廷尉府正式履职。他面对的第一个大案,乃是现任河东太守盖勋弹劾前任河东太守贪赃枉法,致使原本已经落户在白波谷的原本贼众不堪剥削,再度起兵。

  盖勋提交了明确的证据,他从一个叫做杨奉的白波贼手中得到了许多名册和税租记录,证明了白波谷原本的贼人已经被编为户,且上缴了超出朝廷规定的税租。此外,还有包括郡吏在内的人证。

  但无论是在现在的河东郡户籍中,还是在去年河东上计吏呈报的户籍里,都不存在这么一帮人。

  真相只有两种可能性,有人伪造了赋税记录,或是前河东太守贪墨国库的钱。

  但面对原本就被押来雒阳论罪的前河东太守,没人会相信第一种可能。

  不过羊续还是顶住了灵帝要求立马治罪的命令,按照程序确认了前太守的罪证,才对其判处罚没家产、死刑。

  这件事在雒阳城内掀起了一阵沸腾的物议。

  典型的官逼民反,人们甚至无视了白波贼黄巾的出身,最重要的是,这位曾经的河东太守,官是买来的。

  不是朝廷先任命后交钱,而是如太尉崔烈、司空曹嵩这般,交钱求官,且通过了卖官的资质审核。

  在这种物议之下,盖勋请求招抚白波贼重新编户为民的奏书很快在朝议中获得了通过。

  但白波贼中并非所有人都乐意接受招安,最终,双方分裂开来,白波贼首领郭太带着贼将韩暹五六万青壮继续联合匈奴人深入西河郡和太原郡。

  剩下的白波贼在杨奉、李乐、胡才三个贼将的带领下回到河东,向盖勋投降。

  雒阳的议论并未因此停止,而是已经渐渐演变成了对于西园卖官的抨击。

  这些抨击传不到灵帝的耳边,灵帝自然也不在乎。

  而处在皇宫之内的刘辩虽不能明确的感受到外界的舆论,但河东明确的官逼民反让他愈发怀疑,去年的荆州和幽州叛乱的地方未尝没有发生过这种事。

  但马上,白波贼首领郭太的选择又提醒了刘辩,野心家同样存在。

  他询问卢植:“如今地方郡守权力过重,内地郡守既治民又治军,目前来看,刺史似乎并不足以监督。且地方生乱,也有不少郡守无治军之能,无力平贼。我这段时日思索着,是否可以恢复内郡的都尉,和郡县长官一样,须避开籍贯。”

  光武帝统一之后,吸取了自己和对手利用各地的骑士和材官制度组建精锐军队的教训,大规模遣散军队,同时撤除了负责训练管理骑士和材官的郡国都尉,只有边郡才能予以保留。

  

第55章 废史立牧?

  目前来说,内地的郡国,如果没有生乱,郡兵一般维持在千人左右的规模。

  兵权归于太守。

  刘辩所想的,更多的是利用一个地位只比郡守、国相低一档的都尉,来制衡太守,并与太守互相监督,有两个人,起码能和地方势力组成一个三角,不会都那么轻易地被地方势力所拉拢。

  毕竟,光武帝时代所需要担心的地方上成规模的有职业素养的军人已经不存在了。

  以现在郡兵的规模和所经受的训练,完全比不了西汉时期那些专门挑选出来的接受野战正规军训练的骑士、材官等。

  即便是现在朝廷募兵优先选择的位于雒阳周边的三河骑士,更多的是指有战斗经验,因为真正的骑士制度,已经随着都尉一起被废除了。

  卢植在不是没当过郡守,还带兵平过叛,对于这些事一清二楚,他认真思索之后,先是肯定:“今之郡县,县中诸多事务被收归郡守府中,郡守可凭此统管全郡上下,殿下所虑,不无道理。”

  随后又不得不给刘辩泼一盆凉水:“郡守、国相、县令皆需守三互法,然郡国自丞以下,功曹、主簿等百石,皆由豪族大姓轮替担任,太守若无兵权,一旦郡国事有不顺,若都尉不能相助,仅靠太守一人而无凭仗,恐难以制衡地方。”

  百石属于郡守不用通报朝廷就能任命的官职,但实际上已经变成了地方豪族的自留地,豪族靠着这些基层官吏掌控地方。

  其实严格来说,这不算是完全的坏事。

  光武帝当初经历了被儒生吹捧起来的王莽和其新朝的覆灭,依旧选择推广儒学。并借助儒学对士族的影响力,成功将西汉时期横行乡里、侵渔小民、习削贫者的豪强变成了赈济贫乏、诗书传家的贤良。至于代价,则是豪族对乡里的掌控权。

  也因此,对于那些依旧不识诗书不修自身的豪强,贤良们发自内心的鄙夷。

  刘辩曾听过讲座,听讲台上的教授谈起,儒家的知识分子有两次大的实践。

  一次在西汉,一次在东汉。

  西汉用儒家经典《春秋》和《周官》做配合,《春秋》负责改朝换代,《周官》负责建政。

  这就是王莽的新朝。

  两汉之间的悲惨乱世表明了儒家对政治的整体架构方向的尝试失败。

  东汉儒家在光武帝的力推下,诗礼大盛。

  诗礼美其身、修其身。即先从個体出发,把每一个人都教育成好人,塑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结果……

  东汉末年分三国。

  这一套民间修身的尝试依旧失败。

  等到天子血溅街头,三家归晋,圣朝就只能以孝治天下了。

首节 上一节 27/1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