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38节

  他愈发和颜悦色,不摆天使的架子。

  左驺却不知,在他对面的王芬已经快被吓死了。

  王芬在见到天使的第一时间就以为是谋划败露了。

  尤其是看到左驺微笑的模样,只觉得他笑里藏刀。生怕下一秒对方就掏出枷锁,道一句“你的事发了!”

  好不容易应付完天使,王芬立马找来一直在他府上的陈逸、许攸、襄楷,与之商议。

  此三人知道王芬要被召往雒阳,也很慌张,还是许攸率先安定人心:“使君不必过于慌张,如今这状况,还需立马派人将昨日的奏书追回。”

  王芬立马派人去追,在许攸的安抚下稍稍平复心情,又道:“平原陶丘洪、华歆皆是名士,想来不会举报我等,周旌在军营,需问一问他有无将谋划告知他人。”

  遂又遣人去寻周旌来府上,但一个时辰后,王芬派去的小吏前来回复,竟先问起了周旌有没有到。

  王芬不解,却听小吏答道:“回使君,不知为何,周从事听说有天使来使君府上,借口如厕,之后便不见了踪影。”

  王芬听罢眼前一黑。

  待他清醒过来,小吏已经不在了,陈逸正在榻前照顾着他。许攸也凑了过来。

  王芬恢复了点理智,问道:“我昏睡了多久?”

  陈逸答:“约莫半个时辰。”

  王芬叹息说:“我今私募兵卒,必无幸免之理。然私募与谋逆罪责天壤之别,若我死,也是因私募之罪。诸君各寻退路去吧,若遇周旌,当绝后患!”

  因陈逸乃陈蕃之子,王芬又特意交待陈逸隐姓埋名。

  陈逸、许攸等人皆分散逃亡。

  待到将同谋送走之后,王芬仍抱着一份侥幸,乃挂印而去。自州治邺县向东逃往平原郡,意图投靠陶丘洪、华歆。

  左驺原本正等着王芬筹钱呢,却陡然听说王芬留下印绶离开了。

  他分外委屈,不想给礼钱,咱们可以慢慢商量啊。实在不行学羊续给件衣服也行啊,怎么就能一言不发挂印而去了呢!

  他再度感慨:名士之间,亦有差距!

  正在左驺不知如何交差之际,邺县所在的魏国有官吏联合监察从事,告刺史王芬假称黑山贼扰民而私募郡兵。实际上,因为刘虞的缘故,近一年来黑山贼已经非常安稳了。

  左驺瞬间有了精神。

  邺县与雒阳几乎就隔了一个河内郡,王芬派出的人终究没拦住言黑山贼事

    的奏书。对王芬的弹劾也在三天后抵达雒阳。

  刘辩没想到王芬依旧这么菜。

  但即便如此,朝中许多大臣坚定地认为王芬募兵一定事出有因,黑山贼收买胁迫魏国官吏也说不定。

  朝廷遂派议郎贾琮接任冀州刺史,并调查王芬募兵一案。

  刘辩对贾琮印象不可谓不深刻。

  在贾琮临行前,刘辩单独召见,许久贾琮方才离开。

  这时,王芬已经逃到平原郡了。

  但知晓王芬谋划的陶丘洪、华歆见王芬逃亡,不敢收留,只在私下给些钱财。

  王芬见逃亡无望,遂自杀。

  ……

  时间来到六月,灵帝的出巡计划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

  这回没有啥奇怪天象,但计划却因为天气而被迫停止。

  河南有大风拔树,而随着大风而来的,是连绵雨水。

  刘辩站在他寝殿的屋檐之下,皱着眉头,看着雨滴在大风的吹动下倾斜落地。

  给他带来了丝丝凉意。

  也让他的头脑愈加清醒。

  风雨交加,这场大雨已经下了足足两天,虽曾转小过,却丝毫没有停息的迹象。

  碍于天气,道路难行,刘辩并不知道远离雒阳的地方是否也下了场连绵大雨。

  侍奉他的郭直为他加了件披风,劝说道:“殿下,夏至日已过,农家的田亩也已经收获了,连日大雨往年不也不少见,殿下不必如此忧心。”

  “往年大雨连绵之时也有此般大风吗?”

  郭直不能答。

  按照时人的朴素思想,此般大风拔树与大雨连绵是上天示警,乃是政治失德的征兆。

  “去寻太史令,查一查过往大风大水的灾异记录!”

  刘辩顺势拿起放置在一旁的雨伞,当先踏出寝殿,郭直连忙招呼人跟上。

  他怀疑此种情况即便不是台风登陆,也得是东汉时惯有的异常气候。

  二者,都意味着灾难,而他最担心的就是水灾。

  刘辩穿过禁中,来到内朝,直奔尚书台。太史令的治所在宫外,借助尚书台是最便捷的手段。

  因为风雨阻隔,尚书台要处理的奏书公文少了不少。

  随着卢植将太史送来的相关记载放到刘辩面前,他的忧虑仿佛成了现实。

  此时天人感应之说仍在盛行,大风拔树与大水都分别记录,且与政治紧密联系。

  刘辩找到了关于京都大风的记录,并寻找相关年份的水灾。

  安帝永初二年六月,京都及郡国四十大风拔树,大水。三年五月癸酉,京都大风,拔南郊道梓树九十六枚,大水。

  延光三年,京都及郡国三十六大风拔树,大水,流杀民人,伤苗稼……

  刘辩共查到七次京都大风拔树的记录,其中四次明确发了大水。

  而在安帝继位的延平(永初)元年,大风的记载与之后的四十一郡国大水相隔不足一个月。

  这些记载在时人眼中,是执政者失德,三公要被罢免。放在刘辩眼中,就是气候再度开始剧烈变化的明证。

  最近一次京都大风拔树的记载发生在本朝建宁二年四月,拔郊道树上百,虽未发大水,但有冰雹,又有暴风雨。

  北方的冬小麦已经收获完毕,此场大雨影响不了收成,可一旦形成足以冲毁房屋的大水,以百姓的储藏手段,这大半年的收成,都要付之东流了。

  先发一章免费的,大概七点才能发VIP章节,求首订啊

  

第75章 鸡鸣不已

  怀此忧虑,可刘辩能做的事情委实不多。

  风雨带来灾祸的同时,也阻碍了朝廷的诏令向外传达。

  刘辩只能找找昔日救灾时的经验,收集各地粮仓的储粮数量,说服灵帝准备救灾。

  灵帝看着刘辩找出的所谓“证据”,虽觉得刘辩杞人忧天,但想到刘辩的本心终究是好的,做个救灾预案也花不了什么钱,也就任由刘辩施为了。

  刘辩不忘同时尝试联络四方。

  一日后,雒阳大雨初歇,小雨仍淋漓不断。

  雒阳周边虽有房屋被大雨冲毁者,但终究没形成水灾。

  随着道路通畅,周边的消息一点点汇聚过来,刘辩发现,越往东大雨持续的时间越长。

  雒阳东边的颍川郡、陈留郡的雨水虽同雒阳一样,未造成多大的破坏,但其顺流而下,还将朝下游汇聚。

  五日后,雒阳天晴,与河南尹只隔了一个陈留郡的梁国传来消息——大水漂没百姓。

  灵帝知道后,第一时间想的不是救灾,而是感慨:“我儿竟有此天资!”

  然后被刘辩催着去与三公商议救灾相关事宜。

  刘辩此前做的预案因为不知道究竟何地会出问题,不能因地制宜。

  如今知道梁国大水,那么位于梁国下游的沛国和徐州必然也好不到哪去。

  就在三公府如火如荼的准备救灾事宜时,在朝堂内部也产生了一股暗流。

  随着侍御史鲁旭一封请罢免三公的奏书,之后跟进者众多。

  刘辩只觉得无语,就算罢免也要等救灾完成之后啊!

  只是他也明白如今的政治风气,天降灾祸,总要有人负责的。

  三公不负责,难道要让皇帝负责吗?

  所以他最终只选择保住了曾经兴修过水利的樊陵。

  最终,皇帝乃罢司徒许相,拜光禄勋丁宫为司徒;罢司空曹嵩,迁太尉樊陵为司空;又拜射声校尉马日磾为太尉。

  司空的本职工作中本就有掌水土事,刘辩也算是帮樊陵干回老本行了。

  接替丁宫成为光禄勋和太子率更令的则是南阳刘弘。

  樊陵大约是从张让等人口中知道他能够继续担任三公乃是刘辩出力的结果,在之后面对刘辩时分外恭敬,每每刘辩提出什么想法,他都会率先支持。

  有一个三公愿意做自己的应声虫,刘辩很快就体验到了其中的美好。

  怪不得古今中外的帝王都喜欢让宠臣身居高位。

  随着救灾粮食被有条不紊地运往灾区,更多的消息也传到了雒阳。

  此次共有七个郡国受到水灾影响,山阳郡、梁国、沛国、彭城国、下邳国、东海郡、琅邪国。

  其中,只有五个郡国的徐州七占其四。

  刘辩很明白,对于这场足以摧毁寻常百姓家中粮食储备的水灾,一旦应对不当,将会再度演变成一出黄巾起义。

  所以,不仅要治水,还要考虑到接下来的一年,这七郡国中粮

    食被大水冲毁的百姓将以何为生。

  于是,刘辩再次召集三公等重臣商议后续事宜。

  在丁宫、樊陵这两个与宦官有勾连的人面前,太尉马日磾一直表现地很强硬。

  马日磾结交的郑玄、杨彪、卢植、蔡邕等人皆有清名,碍于马日磾的名望,二人一般只能退让。

  刘辩先说道:“此七郡国受灾严重,即便大水退去,也已经来不及补种稻粟了,若是依旧等到秋分后种麦,其间十来个月,光靠大豆等物难以养活这七郡百姓。可若是持续朝灾区运输粮食,按大司农之言,国库无能为继。今日诏诸公便议此事。”

  刘辩不是没想过以工代赈的法子,可此法不仅对官府的治理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对粮食的需求也更加高。

  现在朝廷提供保证人饿不死的粮食就已经够呛了,更别提以工代赈了。

  七个郡国加起来四百余万人口,这还只是去年上计的数据,真实情况还会更多一些。

  目前,吃了上顿儿没下顿的灾民具体数量还未统计出来,即便只有四分之一的人因水灾吃不上饭,那也至少一百万人了。

  这是一个很恐怖的数量级。

  樊陵对于救灾事宜接触的最早,首先提出建议:“早年有江南百姓受灾往江北就食的故事,如今江淮徐州受灾,可迁七郡国受灾严重的乡县百姓往未受灾之郡国就食。”

  这的确是个好办法,当地养活不了,那就把人迁到别处。

  马日磾问道:“司空属意将人迁往何处?待到小麦八、九月播种之时是否要将人迁回?若要回迁,如今距秋分不足三个月,尚不足迁徙所费。”

首节 上一节 38/1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