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刘辩,三兴汉室 第64节

  此行比他想象的要顺利得多。

  关羽则一如既往的认真做事,他如今所能指挥的人手不如雒阳时候,部下对此地也不如对雒阳熟悉,许多时候查案还需得到当地小吏的协助。

  这给他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但他并不畏惧。

  而除了关羽亲去的河内郡,雒阳周边的河阴、平县、巩县,以及更远的荥阳、京县等县也具有车骑将军部曲带着司隶校尉部的小吏前往。

  只是相较于关羽,他们并没有多少引人注目,人数也更少一些,分别以军候、军假候、屯长等带领。可这些人本就是关羽精心挑选出来的,能发挥出的效果不容小觑。

  ……

  云台殿。

  三公与尚书令再度聚集于此。

  尚书台连同三公经过了多日研究,终于定下了御史台的改革的初步章程。

  总结起来就两个字,加人。

  曾经,刘辩对于改革御史台这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还是有几分期待的。

  可现在,关羽那边进展神速,虽说改革御史台在其中起到了推动作用,可它本身在刘辩心中仍不可避免地变成了“牛夫人”。

  刘辩早就看过章程,如将御史巡察州郡作为定制,并为御史台增加相应的御史名额,这事刘辩肯定不会反对。

  但让御史台像三公府一样设立一个专门的曹,布置人手,用来探听消息……

  刘辩明白相信御史台能发挥锦衣卫的效果,不如相信他是秦始皇。

  假如关羽没有破局,刘辩将不得不这么选,可是现在……章程中要增加的人太多了,有浪费钱粮的嫌疑。

  有这钱粮,给车骑将军增加点部曲不香吗?

  就算要监督锦衣卫,那也是东厂该干的事。

  朝廷现在增加点钱粮不容易,都是一点一点地抄家抄回来的。

  只是想要增加人手探听消息的想法终归是他提出来的,朝令夕改,得找个好理由。

  刘辩先对着四人拱手说道:“此章程诸公用心了。”

  四人立即回礼。

  太尉马日磾道:“章程在此,殿下但有疑问,尽可以提。”

  刘辩道:“我见关云长曾在南市设下案台,百姓云集诉冤,假如御史台也能效仿此事,是否能少增设些不必要的人手?我日前询问过大司农,国库依旧吃紧。”

  樊陵答道:“回殿下,章程中原本就计划在宫外为御史台再设一府衙,殿下的提议,并无不可。”

  另一边,刘辩这“不必要”三个字一出,卢植与马日磾对视一眼,心中直呼坏了。

  关羽在这段时间连同着车骑将军何苗及部曲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卢植和马日磾怎么会不把这些人同刘辩原先提起的另设府台一事联系起来呢!

  如今刘辩的表态,很明显印证了他们的猜测。

  之后,他们很有默契地没提这事,继续参与了御史台改革的讨论。

  剩下的事,可以晚些时候再相商。

  很快就定下了在皇宫之外的御史台府衙专设受事御史一员,以侍御史充任,每日一人轮流受理百姓诉讼。

  刘辩也没想着把给御史台定下的探听消息的人手全给撤了,少留一些人放在像田丰这样刚直不阿之人的手中,还是能起到作用的。

  

第121章 关中屯田

  右扶风。

  京兆尹皇甫嵩正领兵于此。

  皇甫嵩因要随时支援凉州战事,他的这个京兆尹权力便稍大了些,在实际上超过了左冯翊和右扶风。

  不久前,此地才在皇甫嵩面前上演了一场一边倒的战斗。

  他的左右分别是屯田校尉陶谦和右扶风赵融。

  赵融明面上与皇甫嵩平级,但他自知资历无法与皇甫嵩比,态度很谦和:“不过一个羌人部族,一司马足矣,何劳皇甫公亲至。”

  陶谦性格粗疏,不等皇甫嵩说话,他便说道:“皇甫公做事,自有道理,稚长莫不是在这许久,肚子饿了?”

  赵融肚子大脖子粗,胃口也很大。

  他敬重皇甫嵩,却不怕陶谦,反讽道:“恭祖莫不是又犯了痴病?”

  显然是在嘲讽陶谦当初与张温闹矛盾的事。

  皇甫嵩皱了皱眉头,这两人针锋相对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只是没耽误过正事,一来二去,他也就懒得搀和了。

  只对着赵融解释道:“屯田是太子殿下监国时亲自交托之事,不可不慎重。”

  “三辅荒地如要重新耕种,水利之外尚需在五月、六月翻土,如此,待到八月下旬秋分后方能种麦。右扶风羌人以此部人口最多,当行雷霆手段,以警示其他部族。”

  自从去年朝廷派来了他的老部下陶谦前来协助吸引散布在关中三辅的羌人、匈奴人屯田之后,三辅的屯田事宜便如火如荼的开始了。

  皇甫嵩很明白,这些胡人是用不完三辅的土地的。

  可如果不能处理好三辅的胡人,以及更进一步的遏制凉州和并州的胡人对三辅的袭扰,那么即便三辅土地水利充足,也很难让百姓在此安居乐业。

  所以他全力支持起了陶谦的屯田事宜。

  可屯田这事主打一个你情我愿,真正被屯田政策吸引来的匈奴人和羌人才有屯田的动力。

  但这些羌人匈奴人因为过去朝廷的政策往往会随着长吏的离任而人走政息,虽然屯田看起来颇有吸引力,应该能让他们过得更好,可他们本能的不信任。

  只要他们能以原本的耕牧结合的方式在三辅活下去,他们就不会想着主动屯田。

  对此,皇甫嵩的处理很简单,只要你还在三辅,你不愿意,他就打到伱愿意。

  要么离开三辅,前往前路未明的未知之地,要么老老实实地屯田,还能享受官府许诺的种种优质条件。

  至于那些想要保持现状的,就是皇甫嵩目前正在处理的。

  只是,随着屯田的规模越来越大,从汉阳调来的屯田吏早就不够用了,而皇甫嵩又不愿意大规模动用本地士人,他有些担心凉州羌人为豪强所用的情况在三辅重演。

  目前他采用的策略是三辅轮换,可右扶风与左冯翊的人口以两地治所槐里和高陵居多,此二地离长安很近,其中大族互相联姻,导致此

    举效果有限。

  正在皇甫嵩思索间,他的侄子皇甫郦就带着一个明显羌人打扮之人走了过来。

  那人一见皇甫嵩,马上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话下拜道:“羌人布迷拜见府君!”

  之后又拜见了站在皇甫嵩身旁的人。

  皇甫嵩见这布迷除了羌人打扮外,行事作风与汉人基本没什么区别,很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问道:“除了已死的豪帅,你族中可还有不服你的?”

  布迷答道:“多谢府君关心,贼众都已经伏诛,剩下的部众都是愿意追随将军屯田定居的。”

  没错,布迷是带路党。

  羌人中既有食古不化,认为汉人不可信任的,但也有如布迷这般坚信像皇甫规、张奂这样公正的汉人依旧存在之人。

  别看羌人不用像汉人一般承受赋税徭役,可他们落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他们的低于汉人的生活质量。

  汉人遇到天灾尚且能等待官府的救济。但羌人,熬不过去就是死。

  还有部族间为了草场耕地的争斗,部族内为了争权夺利的争斗。

  布迷不是传统的羌人,他与汉人有过接触,对部族的现状很是不满,尤其是当他看到部族即将在顽固不化的豪帅的带领下走向死路。

  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投汉。

  皇甫嵩道:“屯田是王命所指,朝廷的恩典,你们该忠于的是朝廷。”

  布迷立马道:“府君说的是,迷定会携部众忠于朝廷!”

  皇甫嵩见布迷言行与他往日所见的羌人有所不同,问道:“你读过书?”

  布迷语气中满是遗憾地答道:“迷是羌人,没有读书的机会。只以前曾救过一位士人,才从他口中知道了些圣贤道理。”

  皇甫嵩闻言,心神一动,问道:“你可愿读书?”

  布迷瞪大了眼睛,一脸地震惊,嘴巴张得大大的,仿佛能塞下一个鸡子。

  饶是沉稳如皇甫嵩,见此也不免莞尔一笑。

  还是皇甫郦轻咳了两声,让布迷回过神来。

  布迷立马伏地拜道:“多谢府君,多谢府君……”

  皇甫嵩示意他起身,说道:“现在读书,为时不晚,不读书,你只能做个豪帅,若你能识得一部经典,了解其中的道理,我的京兆府中便有你的一席之地。”

  布迷如何不明白这个机会有多难得,再度称谢不已,随后才在皇甫郦的提醒下去作为新的豪帅去安排部众了。

  赵融不解,他在布迷走后问道:“皇甫公,许他为豪帅便足矣了,为何还要允他去读书?还要选他入府中为官?”

  陶谦又再一次抢先答道:“不读书,如何教化?难道靠临阵抄一篇孝经吗?”

  抢白了两句后,陶谦才正经说话:“我来时曾得太子殿下嘱托,若要收羌人和匈奴人之心,不能区别对待,唯有我等先一视同仁,方能有成效。汉中郡当初也有羌人迁入,就是因为不分彼此,这些年的乱子才会较凉州并州少。”

  赵融不是庸人,很快就反应过来,若有所思地道:“以豪帅为官,不用我等催促,其便能自行安抚部众了。”

  “不止于此,还要移风易俗!”皇甫嵩补充道。

  唯有消除隐患,三辅才有机会恢复当年的繁荣,他的家乡安定郡也能因此受益。

  

第122章 噫!我中了!

  雒阳城外,太学。

  经过早年间的数次扩建,太学的规模很大,陈容距离居住的屋舍老远就在喊:“子实,快来,策试的结果出来了!”

  毛方听到呼喊,小心翼翼地放下他手中正在读的书简,来到屋外看了看天色,才问道:“时辰尚未到,太子的使者先一步来了吗?”

  陈容马上拽起了他的手臂,边走边说:“还没到,但已经先张贴了榜单,我们先一同去看看你我二人是否榜上有名!”

  毛方立马答应。

  走着走着,陈容忽然发现变成了毛方拉着他了。

  陈容笑了笑,他从毛方身上看到了当初的自己,同样加快了脚步。

  两人抵达公示区域时,彼处已经聚集了许多人。

  两人起初还顾及一点形象,不愿拥挤,但半天发现人越来越多,他们不仅没更进一步,反倒离公告远了,这下也顾不得形象了,一同往里硬挤。

  陈容最先发现了自己的名字籍贯,排在甲等第五。然后他看到了自己被分配的官职,雒阳平乡有秩。

  他对平乡并非一无所知,知道平乡就在雒阳东北,距离太学也不算太远。在内心深处,陈容更愿意去更远的乡。

  看完自己之后,他才有心思去看排在他前面的几人,都是他认识之人,除了清河崔琰外,皆都是通三经之人。

  陈容对崔琰是有几分了解的,在郑玄入京前他便师从郑玄,他只是不知道崔琰什么时候成了太学生参与了这场策试。

  对于这些名次排在他前面之人,他还是服气的。

  找完了自己的名字,陈容又去寻找毛方的,还没找到,猛然听到旁边传来毛方的惊呼声——

  “噫!好了!我中了!”

首节 上一节 64/100下一节 尾节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