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6章 千里追踪
施孝真在地图上查看,对几名手下道:“木阿图曾经是太原呆了十年,他一直往返于马邑道,从未走过萧关道,七天时间,他现在应该快到太原了。”
一名手下迟疑一下道:“会不会这次情况特殊,他改变习惯,走萧关而不走马邑道?”
“情况特殊只是对我们而言,他七天前走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而且身怀重要之物,他更不会冒险走自己不熟悉的道路,他肯定是走太原。”
停一下,施孝真又道:“萧关那边也不能放松,天子已经下旨,要求沿途官员扣留所有的突厥商人,现在该我们出动了。”
在施孝真的命令下,三万内卫分成三百队,奔赴两条北上之路的沿途各县。
太原,木阿图在自己的小宅子焦虑得来回踱步,他抵达太原后便一直躲在自己的小宅内。
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商队在入城时被扣押,他们在来太原的路上便听到一个传闻,隋朝在扣押突厥商人,这个他无法证实真假,他便想了一个办法,他自己先用粟特人的身份入城,商队紧随其后入城,果然,他商队被士兵扣押了。
木阿图年约四十岁,在大隋已经经商二十年,他原本是个纯粹的商人,但自从五年前,始毕可汗任命心腹大臣史蜀胡悉主管对隋贸易后。
史蜀胡悉便开始推行全商皆兵策略,把所有的突厥商人都改造为兼职情报探子。
和所有的突厥商人一样,木阿图也被改造了,他目前的另一个身份便是突厥安插在大隋内部的细作,负责给突厥搞到盐铁,同时还要打探消息。
一个多月前,魏汝南就向他兜售火药秘笈,他压根就不信,一口回绝了魏汝南,一个穷酸落魄匠人怎么可能有大隋最顶级的机密。
虽然回绝了魏汝南,但木阿图还是要向身在太原的史蜀胡悉汇报此事,并把魏汝南给他的一点样品给送给了史蜀胡悉。
不久他便接到史蜀胡悉的指示,对方的火药秘笈很可能是真的,要求他不惜一切代价买下来。
木阿图便再次找到了魏汝南,以三千两银子的代价买下了两份秘笈和魏汝南手中所有的火药,一共四十余斤。
现在木阿图焦虑的是,他要尽快联系上史蜀胡悉,把秘笈和火药交给他。
木阿图在太原住了十年,买了两座宅子,其中一座宅子按照规定向官府备案,而另一座小宅子他没有过户,虽然已经属于他,但官府那边依旧是原房主的名字。
木阿图便躲在没有过户的小宅子内,这里很隐秘,除了他本人外,其他任何人都不知道,史蜀胡悉当然也不知道他躲在这里。
有利也有弊,有利是他暂时安全,弊端是他没办法把秘笈和火药送出去。
但木阿图要吃饭,也想打听消息,他想了想,便找到了他的一个老相好。
木阿图的老相好是个寡妇,她就住在木阿图的同一条街上,有一儿一女,给人洗衣度日,但五年前她和木阿图相好后,木阿图给了她不少钱,还帮她开了家卖面片的小店。
木阿图找到了老相好,时隔五年不见,女人又惊又喜,和他温存一番,又给他煮了一大碗面片。
木阿图吃饱了肚子,这才取出几两碎银子对女人道:“朝廷下了一道命令,要抓捕所有的突厥商人,我的商队也被扣留了,我不敢出门,你帮我打听一下消息。”
女人欢喜无限地收下银子,出门打听消息去了。
一个时辰后,女人回来了,给他带来两个心凉的消息,他的另一座宅子被官府贴了封条,雄鹰酒楼也早就停业了。
雄鹰酒楼是史蜀胡悉的联络点,也是唯一的联络点,一旦酒楼被关闭,他就没有办法联络上史蜀胡悉了。
木阿图虽然知道史蜀胡悉可能在交河县,但他不敢去找,万一史蜀胡悉已经被抓,交河县那里就是一个陷阱了。
木阿图心烦意乱,但又没有办法,只得耐心等待时机变化。
萧夏下达的缉捕突厥商人的命令确实击中了大隋突厥人的要害,这些突厥商人都在官府登记过,各地官府很清楚突厥商人的动向。
一旦天子命令下达,各地官府都会雷厉风行实施,太原也不例外,太原一直是突厥人最集中的地方,人数甚至比京城还多。
太原府一口气抓捕了三百多名突厥商人,查封了四十余家店铺,其中就包括突厥人的雄鹰酒楼。
但史蜀胡悉逃掉了,他虽然是突厥高官,但他本人是粟特人,这样就比别的突厥人多了一点点逃脱的机会。
史蜀胡悉逃到交城县,改名为史安泰,用一套事先准备的行商资料在交城县衙进行登记,他就完全以粟特人的身份在太原活动。
史蜀胡悉也焦虑万分,他打听到木阿图的商队被抓捕,说明木阿图已经在太原了,但木阿图的房宅被查封,他本人失踪了。
现在太原风声鹤唳,突厥商人要么被抓,要么躲藏起来,史蜀胡悉失去了和木阿图的联系。
“君上,会不会木阿图直接回了突厥?”一名手下低声道。
“不可能!”
史蜀胡悉一口否决,“他过不了赤塘关,也过不了娄烦关,他没有这么傻,他一定还躲在太原城,他在太原经商十年,一定还有隐秘的藏身处!”
“那该怎么办?”
“没有怎么办,就躲着吧!给了我们,我们也带不回草原,只要东西在我们手中,隋朝迟早会放松封锁。”
手下无奈叹了口气道:“真是奇怪,隋朝怎么突然开始对突厥商人下手了?以前从未有过这种事。”
史蜀胡悉冷笑一声道:“说明隋朝已经知道魏汝南出售火药技术之事了。”
这天上午,施孝真率领三千内卫赶到了太原。
太原郡刺史正是崔奉贤,无论他当年出任江都郡刺史,还是宣城郡刺史,他都能雷厉风行执行晋王令,萧夏对他很满意。
登基后,便让他出任太原郡刺史,做完这一任,他要么出任京兆尹,要么直接入朝为从三品高官。
崔奉贤对施孝真道:“我们已经拦截了木阿图的商队,也查封了他的宅子,但他本人跑掉了,估计就躲在太原城某个角落。”
施孝真点点头问道:“突厥商人抓捕了多少?”
“一千多人,都没有审问,等将军过来审问!”
“多谢崔使君,把人交给我们,我们会仔细审问甄别!”
崔奉贤随即将一千多名突厥商人移交给内卫,内卫当天便开始提审这些商人,专业审问完全不一样,当天晚上,内卫便发现了一个庞大的突厥情报网。
第797章 最大软肋
施孝真着实也震惊了,他居然不知道突厥建立了这么庞大的情报网,几乎所有的突厥商人都卷进去了。
但很快他就明白自己为什么不知道了,这个突厥情报网的目标并不是情报,而是各种违禁货物,主要是生铁和盐。
“启禀将军,他们走私生铁过不了关,但他们会买通当地一些农民替他们运过去,关隘对本地人检查比较松,本地人便把铁棍放在大车夹层,或者家具里运过去,走私盐比较容易,装在酒坛或者油罐里面,甚至溶解在布匹内,五花八门的办法。”
施孝真点点头,“把他们供词都整理出来,回头写一份报告给朝廷。”
停一下,施孝真又问道:“有没有人招供史蜀胡悉在哪里?”
施孝真现在已经知道,这个突厥情报网的首领便是突厥重臣史蜀胡悉,他竟然在太原。
“启禀都统,他们的联络点便是雄鹰酒楼,目前已经被查封,有一个商人说,史蜀胡悉是粟特人,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另一个商人说,他可能藏身在太原郡下面的小县内,很有可能在交城县,他曾经去交城县汇报过,史蜀胡悉在交城县有一个点。”
“具体是什么点,去审问清楚,我要具体地址!”
“卑职这就去审问。”
一名内卫将领匆匆下去了。
这时,另一名内卫将领进来,躬身行一礼,“启禀都统,木阿图有点眉目了!”
施孝真大喜,催促道:“快说,什么眉目?”
“他的一名手下交代,木阿图在太原城还有一座小宅,只知道在城南附近,但具体地点谁也不知道,还有木阿图有个相好,是个寡妇,太原本地人,带着一儿一女过日子,卑职认为,应该就是这个寡妇出来给他打探消息。”
施孝真沉思片刻道:“这个女人一定会经常来雄鹰酒楼查看情况,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
手下献计道:“不如我们设一个局,让雄鹰酒楼营业,把木阿图吸引过来,都统觉得是否可行?”
施孝真摇摇头,“关键是我们没有抓到史蜀胡悉,不知道他们的联络方式,很可能会弄巧成拙,这个办法不行!”
众人都一时没有办法了,施孝真负手走了两步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尤其是那个寡妇,她有一儿一女,那么儿女就是她软肋,我们要向她喊话!”
这天上午,一名三十余岁的妇人挎着篮子来到雄鹰酒楼,她就是木阿图的老相好,姓朱,叫做朱娥娘,八年前丈夫病逝,她拉扯才几岁两个孩子,给人洗衣度日。
后来她认识了木阿图,但木阿图家里有妻儿,找她只是为了解决生理需求,朱娥娘也知道,她也是看中木阿图的钱,可以养活自己的一对儿女,两人各取所需,相处也比较融洽。
总的来说,木阿图对她还不错,给了她不少钱,后来又给了她两百贯钱开店。
不过后来木阿图去了洛阳后,两人就没有什么联系了,一晃过了五年,朱娥娘也渐渐把木阿图淡忘了。
不过这次木阿图突然找到她,朱娥娘并没有太多欢喜,更多是一种不安,她不是傻瓜,她看得出来,雄鹰酒楼被查封,木阿图的另一座宅子被贴上封条,重重迹象表明,木阿图是官府通缉的重犯。
朱娥娘每天提心吊胆,就担心官府找到自己,尤其她的两个孩子都大了,她更害怕出事牵连到孩子。
今天木阿图又把她打发出来,让她来雄鹰酒楼打探消息。
酒楼依旧处于被查封的状态,朱娥娘刚要走,她忽然发现酒楼大门上贴了一张布告,还围了几个人,有人在高声朗读。
朱娥娘忽然听到‘木阿图’三个字,她连忙上前细听。
“通缉突厥商人木阿图,此人名义上是商人,实际上为突厥奸细,探查大隋河东情报,让突厥大军杀入河东,烧杀抢掠,涂炭生灵,木阿图年约四十岁,额头正中有颗很大的黑痣,现藏匿太原城内,若向官府举报,当重赏三千贯,若藏匿其人,则为大隋卖国贼,公开处斩,儿子女儿代代为奴为娼.”
朱娥娘听到‘儿子女儿代代为奴为娼’差点晕厥过去,这不是就是在说自己的儿子和女儿吗?
朱娥娘这一刻没有再犹豫了,上前一把揭下来榜文,旁边立刻有士兵上前将她围住,朱娥娘指指榜文道:“我知道这个人藏在哪里?”
木阿图心惊胆战等着朱娥娘的消息,他已经藏了半个月,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迟早会被抓住,最好能远离太原,去一个偏远小县。
这时,院子里传来敲门声,木阿图一惊,急忙抽出一把匕首,躲在门后。
敲门声是三长一短,木阿图顿时松了口气,朱娥娘回来了。
他连忙跑到院子里开门,不料门刚开启,冲进来四五个士兵,将木阿图扑倒在地,这一刻,木阿图知道自己被出卖了,绝望得惨叫起来。
当施孝真走进院子,木阿图的小宅已被翻了个底朝天,一名士兵将一只皮囊递上,施孝真打开皮囊,取出两只卷轴,一只卷轴是《火药制作秘笈》,再看另外一只卷轴,写着《纸火雷制作秘笈》,和在王梦泽家里搜出的一模一样,两名士兵还抬出一口箱子,打开箱盖,正是四十斤黑火药。
施孝真顿时长长的松了口气,终于找到了。
这时,朱娥娘被士兵带进来,她跪在地上请罪。
施孝真笑道:“你之前只是不知道他的罪行,关键是你的举报让我们抓住了他,也破获了大隋的第一大案,所以内卫不会食言,决定奖赏你三千贯钱,如果你害怕被突厥人报复,我们可以把你们母子三人送去江南更名换姓隐藏起来,你意下如何?”
朱娥娘连忙磕头道:“感谢将军考虑周全,我们愿意听从内卫安排,去江南隐居!”
她确实害怕儿女被突厥人报复。
当天晚上,内卫连夜审问了木阿图,根据他的交代,史蜀胡悉确实很可能躲在交城县,木阿图曾经去交城县向史蜀胡悉汇报,这和内卫之前得到的消息一致。
具体是哪一座民居?木阿图和之前的突厥商人都记不起来,但肯定是在交城县北城门旁边,门口有一棵很大的树。
施孝真指着地图道:“史蜀胡悉是以粟特人的身份生活,交城县城北有一家波斯人邸店,大门前有一棵三百年的大柳树,应该就是这里,三千内卫全体出动,今晚无论如何要抓住史蜀胡悉!”
三千内卫下午时分出发,抵达交城县是已是半夜时分,城门开启,三千内卫冲进县城北城门,将一座波斯人邸店团团包围起来。
内卫冲了进去,一阵激烈的打斗声后,抓出来十几名粟特胡人,为首是个瘦小的中年男子,留着山羊胡,他拼命挣扎,激动得大声叫喊,“我是史国商人史安泰,我有身份证明,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施孝真一把拉开他的衣襟,只见他的胸膛上刻着栩栩如生的狼头。
狼头下面还有一行突厥文字,‘阿史那胡悉’这就是史蜀胡悉的突厥名。
施孝真满脸嘲讽笑道:“我是该叫你阿史那胡悉,还是史蜀胡悉?”
第798章 亡羊补牢
随着魏汝南、木阿图、史蜀胡悉等等要犯以及十几名突厥奸细被公开处死后,暴露出来的一系列问题也开始得到整治.
首先是继续严格执行技术等级和保密制度,这一块原本做得不错,只是随着统一加快,大量各政权的工匠人数剧增,管理工作一时没有跟上,才出现了魏汝南那样的漏洞。
现在开始亡羊补牢,所有外来工匠都要重新进行培训,尤其是那些和魏汝南一样在火器局做事的弓弩匠或者其他工种,都要进行严格审查。
工匠这一块问题不大,本来制度就严格,待遇也优厚,只要管理及时跟上,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倒是胡人经商这一块,经政事堂讨论决定,实行分类管理以及备案制度,像粟特商人、西域商人、日本、新罗商人以及南洋商人,都允许进入中原经商,不过有严格的行业限制,比如农作物源头,技术现场、军事装备等等,严禁外国人接触。
离去时要加强口岸盘查,尤其是进入河西走廊前的盘查,严禁带走农作物种子、蚕种、军事装备等等禁止出口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