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秦琼率领的一万五千大军抵达了于阗国,在此之前,他已先后率军抵达了鄯善郡的若羌县和且末县,并宣读了天子旨意,加封曹太岳为左骁卫大将军,冠军大将军、并封爵鄯善郡公,加封且末守将陈孝意左骁卫将军,云麾将军,封爵且末县公。
秦琼的任务是要在安西维护鄯善郡的统治,在若羌县建立安西都护府,同时再建立四座军镇,于阗、疏勒、龟兹和焉耆,秦琼将出任首任安西都护兼鄯善郡刺史。
隋军抵达于阗国,国王尉迟跋质亲自出城迎接秦琼的到来,大军驻扎在于阗城外,秦琼接见并安抚了于阗兵马使罗安升和五百将士。
于阗王宫内,秦琼将天子礼物交给了尉迟跋质,一对精美的官窑青瓷瓶,双方随即进行了正式会谈,秦琼和隋军长史王道安代表朝廷,国王尉迟跋质和宰相尼库尔代表于阗国。
秦琼缓缓道:“大隋在西域的国策很明确,鄯善郡是从吐谷浑手中夺取,它将一直成为大隋朝廷的直属郡,对于其他各国,大隋将它们作为藩属国来对待,就像于阗国和大隋的关系,国王殿下去洛阳觐见,天子也会以礼相待。
另外为了维护丝绸之路的安全,大隋要在沿途关键节点建立军镇,就像于阗国的五百驻军一样。”
秦琼说的并不是什么新态度,国王尉迟跋质去洛阳朝觐的时候,天子已经明确对他说过,隋军将会建立建立军城,会开垦良田,会迁徙军属,也就是要求于阗国拿出一部分资源交给大隋,由大隋建立军城控制,和于阗国和睦相处。”
尉迟跋质取出当初他和天子谈话的备忘录,对秦琼道:“秦将军的意思我明白,这是我和大隋朝廷签署的备忘录,于阗国会在城南划出方圆三十里的土地给隋军,并会帮助隋军建立军城,实际上土地我们已经准备好,将军随时可以建城。”
秦琼大喜,有了于阗国这个基础就好办了,可以在
他又问道:“于阗国和西域各国的语言文字相通吗?”
尉迟跋质点点头,“基本上一致。”
秦琼又道:“我准备了三十份告西域各国书,烦请国王替我翻译,再派人陪同我的使者前往各国送信,我会若羌县等待各国前来签约,如果不愿接受大隋的方案,那么大隋军队将上门寻找其他合作者!”
秦琼当然是先礼后兵,先派使者邀请各国来若羌县签约,不是谈判,已经没有谈判的余地,就是来签约,如果不肯签约,接下来就是武力声讨了。
两天后,二十名使臣子于阗国官员的陪同下,赶赴各国送信,秦琼正式任命罗安升为于阗军镇兵马使,同时升他为虎贲中郎将,率军一千坐镇于阗。
罗安升的妻子也是于阗国人,他表态愿意继续留在于阗国,这样当然最好。
一万五千大军开始修建于阗军城,于阗军城长宽各四里,周长十六里,在中原就是一座小县城,除了驻军一千外,其余准备给军家眷和汉人百姓居住。
与此同时,于阗国也动员百姓帮助隋军修建军城。
就在隋军和于阗百姓热火朝天修筑军城时,一支百人组成的骆驼队来到了于阗。
这支队伍的主人便是疏勒国王子阿弥勒,一支粟特商人告诉他们,两万隋军抵达鄯善郡,因西突厥入侵而焦头烂额的疏勒国王阿特勤仿佛看到一线希望,秘密派王子阿弥勒去向隋军求援。
阿弥勒从疏勒跋涉而来,终于抵达于阗,便前往于阗城内补给,这是,他们看见于阗河西岸无数人正在忙碌筑城,其中有无数士兵。
阿弥勒很惊讶,急忙派人去打探,不多时,手下回报禀报,“这是隋军在这里修建军城,听说有一万多隋军。”
“是于阗国被占领了吗?”
“没有,于阗国还是老样子,只是有隋军要在这里驻军。”
阿弥勒大喜,这里有隋军主力,自己就不用跑鄯善了。
但他不敢贸然,便先去见了鄯善国王,两国的关系也曾经紧张过,但后来也因贸易加深而慢慢改善了。
下午时分,国王尉迟跋质找到了秦琼,“听说将军要返回鄯善?”
秦琼点点头,“估计会有一些比较近的小国会先来,我得先回去了。”
尉迟跋质笑道:“倒是最远的疏勒国先来了,他们王子已经抵达于阗国。”
“啊!有这么快?”秦琼着实惊讶,这才五天时间,疏勒国的王子就来了吗?
尉迟跋质摇摇头,“疏勒国其实是来求救的,他们没有遇到将军的特使。”
“什么意思,疏勒国出什么事了?”
“从去年开始西突厥就从碎叶那边过来了,具体将军可以和王子阿弥勒谈!”
秦琼点点头,“请他们来我帅帐吧!”
不多时,阿弥勒在于阗国王尉迟跋质的陪同下,前来见大帐见秦琼。
阿弥勒见到秦琼,便跪下大礼参拜,“恳请天军挽救疏勒!”
尉迟跋质在一旁翻译,秦琼连忙将王子扶起,“不用这样大礼,先告诉我怎么回事?”
阿弥勒含泪道:“西突厥前年占领了碎叶,去年三月,西突厥派使者过来,要求我们臣服,被我们一口回绝,很快上万西突厥大军便越过了勃达岭杀来了,先是灭了姑墨国,随后又分兵攻打龟兹国和我们疏勒国以及莎车国,我们低挡不住,都先后投降,臣服于西突厥。
西突厥开始在各国驻军,对我们进行残酷压榨,我们国库收入的七成都要上交,不仅如此还要养活数千驻军。
前不久又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要求,要求各国所有王族都必须娶西突厥女人为妻,同时各国所有公主都要嫁给西突厥贵族,这是我们绝对无法接受的,我们听粟特商人说,鄯善郡有两万隋军,所以国王派我前来求救。”
秦琼点点头,“目前疏勒有多少驻军?”
“疏勒国有三千驻军,莎车国有两千驻军,这是南先的突厥驻军,北线的突厥驻军主要在姑墨国和龟兹国,各有三四千人左右。”
秦琼点点头,自己正要率军返回鄯善郡,他点点头问道:“从于阗国到疏勒国大概有多远?”
“大概有千里左右,骑马大概要走七天!”
“沿途可有补给?”秦琼又问道。
“要看将军有多少军队?”
秦琼微微笑道:“我带有士兵的粮食,关键是淡水和战马的水草。”
“淡水和水草都没有问题,一路过去都去绿洲。”
秦琼随即让长史王道安返回若羌县,他自己则亲自率领一万五千大军以及三万头骆驼继续西行,前往疏勒国。
第822章 初战西突
突厥在开皇年间由于隋朝使的反间计而分裂,西突厥在射匮可汗统治下渐渐强大起来,到了其弟统叶护可汗继承可汗之位后,西突厥的强大到了顶点,控弦数十万,建立了东至金山,西至阿姆河,南至吐火罗的广袤疆域,占据了整个中亚和新疆以及阿富汗北部,便牙帐便设在碎叶。
不过此时是统叶护可汗上位第三年,正是他大战宏图之时,早就在去年,他便出兵征服了安西,如果他不搞这一招皇女互嫁,虽然税赋沉重,大家也就忍了,但一招皇女互嫁直接引燃了西域各小国的怒火。
这不光是风俗、信仰等问题,而是里面隐藏着极度的不公平,西突厥统治下小国众多,西突厥哪有这么多皇女,都是普通人家的突厥少女,一个个粗蛮凶悍,目不识丁,硬塞给各国做王后,但各国却要拿出货真价实的公主嫁给突厥贵族。
安西各国当然不愿意,但不愿意就要遭到残酷镇压,隋军就成了疏勒国和莎车国的唯一希望。
秦琼大军率先抵达了莎车国,莎车国有两千突厥驻军,消灭他们可谓轻而易举,但这里面有两个难题,一个是不能伤及无辜,突厥军就驻扎在国都城内,其次是不能让驻军逃走一人。
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里应外合,趁夜间拿下莎车城。
副将贾务本道:“不如我们和莎车国联手!”
秦琼沉吟片刻道:“我们对莎车国王不了解,就不用麻烦他们,城池也不高,容易上城,关键是我要知道军营的准确位置,还有城门守军情况。
阿弥勒王子道:“我可以进城,将军可派一名斥候跟随我,了解城内情况!”
秦琼大喜,派一名会说安西语的斥候穿上疏勒国的服饰,跟随阿弥勒王子入城。
其余全军在距离莎车城十里外的柳树林中休息。
次日下午,斥候回来了,向秦琼禀报道:“军营在西北角,也是被围墙包围,夜间没有训练,只有北城门有一百多突厥士兵看守。”
“南城门呢?”
“南城门就是王宫大门,由莎车国士兵看守,莎车国王非常愿意帮助我们消灭突厥士兵,我们可以从王宫大门进去。”
秦琼沉吟一下问道:“王宫内可以突厥士兵?”
“王宫内没有突厥士兵,但王宫旁边有一座突厥官衙,里面的副土屯负责收税和监视莎车国王,除了官员外,还要有十几名突厥士兵守卫。”
秦琼点点头,在地上画了地图,“突厥士兵就在三个地方,军营、北城门和官署,我们要分兵行动。”
秦琼当即进行部署,贾务本率两千士兵在城外埋伏,堵截逃跑的突厥士兵,又名中郎将何开元率一千人负责北城门,另一名中郎将张连率五百士兵负责拿下官衙,程咬金率三千五百士兵为先锋杀进军营,秦琼则率八千士兵包围军营。
当天晚上,军队行动了,贾务本率领两千军在都城前后埋伏,秦琼则率一万三千军赶往南城。
莎车国笃信佛教,城池建筑也是佛教的风格,王宫上方有五座高塔矗立,象征着五方佛,正中有三座圆拱门,一座正门和两座稍小的副门。
三更时分,正门大开,程咬金提斧催马,率领三千士兵先进了宫门,秦琼见没有任何异常,这才一挥手,一万大军迅速入城。
何开元率一千军直扑南城,张连则率五百士兵将官署团团包围。
最积极是程咬金,他开窍比较晚,可一旦开窍,他就势不可挡,程咬金开窍就是他妻子怀了身孕,他要当父亲,让他一下子从懵里懵懂的生活状态中清醒过来,他要封侯,要为儿子和子孙挣一份家产,现在天下已经统一,他唯一的机会就是为大隋开疆拓土。
他率领三千五百士兵撞开军营大门,杀了进去,勇不可当,杀得突厥士兵人头滚滚,血肉横飞,突厥士兵正在熟睡之中,根本就无法抵挡,只得拼命奔逃,就算逃出军营也被秦琼军队射杀。
只片刻,两千突厥士兵被杀得干干净净,包括守城士兵和官员以及护卫士兵都被斩尽杀绝,确保没有一个漏网之鱼。
次日,秦琼留下一千士兵驻防莎车国,又率领一万四千大军继续向疏勒国杀去。
疏勒是安西的最西端,也是丝绸之路南段的关键节点,这里生活着众多的粟特商人,商业繁盛。
疏勒对于隋军也同样重要,在路上,秦琼便和王子阿弥勒达成了共识,双方一致同意,按照于阗模式建立隋军军镇。
于阗最大的特点是各国奉大隋为宗主国,需要向大隋朝觐和进贡,但隋朝不干涉各国内政,西域各国付出一定的资源来换取隋军的安全保护。
当然,阿弥勒是亲眼看到了隋军强大的火器威力,他才主动要求和秦琼达成共识。
距离疏勒国王城还有二十里,正好遇到了出城训练的三千西突厥骑兵。
秦琼当机立断,派程咬金率领五千士兵绕道敌军后面,拦截突厥骑兵的退路,
贾务本则率领四千人去南面埋伏,在骆驼和马匹都带走。
秦琼只留五千军队迎战敌军,包括三千步兵和两千骑兵。
把兵力减少到势均力敌,可以吸引西突厥骑兵前来交战。
数里外,三千西突厥骑兵发现了前方的军队,他们停住脚步在远处观察,年轻一代突厥骑兵已经不认识隋军了,但千夫长主将却一眼便认出了对方,正是当年把他们驱赶出漠北的隋军。
仇人见面,份外眼红,突厥军当然不会放弃疏勒逃走,他们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守城战,要么就是面对面的野外大战。
千夫长没有选择守城,守城发挥不出他们奇兵的优势,更何况对方自己五千人,和自己兵力差不了多少,千夫长毅然选择了后者,他要和隋军激战。
“传我的命令,准备和隋军决战!”
“呜——”
随着千夫长一声令下,低沉的号角声吹响,在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上回荡。
三千突厥骑兵迅速排列阵型,开始列队缓缓向隋军靠拢,隋军也在向对方靠近,势均力敌,双方都想吞掉对方,两支军队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还有三里时,千夫长终于发动了出击的命令,“进攻,把隋军斩尽杀绝,以人头记功!”
三千突厥骑兵齐声呐喊,骤然间奔腾起来,秦琼冷笑一声,下令道:“箭雷手准备!”
两千箭雷手列队成两排,一起蹬踏上弦,放上了箭雷,一支支重弩火雷箭对准了奔腾而来的骑兵。
渐渐靠近了,待敌军前锋距离隋军还有两百步时,指挥将领大喊,“点火,第一根红线发射!”
第823章 收复疏勒
第一根红线发射是指落地爆炸,这是隋军的经验,西突厥骑兵一定会躲在马肚下,士兵同伴点燃了火绳,火绳‘嗤!嗤!’燃烧,燃烧到第一根红线时,同伴大喊:“发射!”
一片片咔咔弩机声响,一千支箭雷腾空而去,向三百步外射去。
奔跑中的突厥士兵还以为是弩矢射来,他们一翻身,都躲到了战马肚子下,只剩下三千匹战马在奔腾。
一支支箭雷落地时骤然爆炸了,火光迸射,剧烈爆炸声响成一片,十万颗毒钉四散飞射。
战马和躲在马肚下的突厥士兵纷纷被毒钉击中,这就是专门针对突厥骑兵的战术,落地爆炸。
霎时间,突厥骑兵被炸得人仰马翻,躲在马肚下的士兵反而成为箭雷的最大受害者,一轮爆炸后,近千名士兵坠落下地,倒在地上痛苦呻吟。
第一轮箭雷是在三百步处爆炸,而前锋已经冲到了两百步左右,都是中间部分突厥骑兵被冲击。
但一连串的爆炸同样吓傻了前面的突厥骑兵,待他们反应过来,立刻调转马头拼命奔逃,而这时,第二轮发射也准备点火了。
这就是要在敌军前锋杀到两百步时发射的原因,还来得及杀一记回马枪。
待敌军退到两百五十步时,鼓声敲响,有将领大喊:“点火,第一道红线!”